新書推薦:
《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一部洞悉中国政治制度演变的经典之作)
》
售價:NT$
286.0
《
锂电储能产品设计及案例详解
》
售價:NT$
505.0
《
首辅养成手册(全三册)(张晚意、任敏主演古装剧《锦绣安宁》原著小说)
》
售價:NT$
551.0
《
清洁
》
售價:NT$
296.0
《
组队:超级个体时代的协作方式
》
售價:NT$
352.0
《
第十三位陪审员
》
售價:NT$
245.0
《
微观经济学(第三版)【2024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作品】
》
售價:NT$
709.0
《
Python贝叶斯深度学习
》
售價:NT$
407.0
|
編輯推薦: |
(1)理论意义:幸福是人类社会一直探寻的永恒主题,而什么是幸福以及如何增进人类社会的幸福,是经济学探求的终极目标。本书以经典经济学为背景,以尝试梳理古典经济学的幸福思想为基础,以幸福和谐思想为主线,把其幸福思想贯穿于古典经济学,以探讨经济学家的幸福思想,并认为经济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均以幸福思想为其主线来分析经济问题的。为中国经济发展和中国梦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2)现实意义: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幸福进行研究,作为在我国当前经济学界引起广泛关注的一个问题,同时在中国梦的背景下,本书的现实意义是不言自明的。传统的以GDP为目标的发展模式已经为我们创造了巨大物质财富。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转型时期,生态环境污染严重、道德水平下滑的今天有必要停下脚步反思这种发展模式在总体上对人类的发展所造成的损害是否值得。为此,有必要从经济学的思想中吸取智慧和养分,分析中国的幸福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有利于把握国人的幸福度的变化规律,更好地理解政策变化或社会发展趋势如何影响国民幸福度,从而提出更可持续的幸福政策之道,为中国梦提供智力支持和现实意义。
|
內容簡介: |
本书试图说明幸福思想一直处于经典经济学的发展中,并以幸福思想贯穿于整个论著来说明各个重大主题如何被添加在了现代经济学的幸福大厦上或如何被从这一幸福大厦上抽掉了。经济学家根据自己的经历、知识和社会背景描绘了一副不同的蓝图,对幸福大厦有不同的看法,有的经济学家认为幸福不可能实现,有的经济学家认为幸福是可以实现的,有的经济学家认为在幸福大厦的建设上采取了不同的途径。基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幸福经济学思想史研究(项目批准号15AJL007)成果系列梳理经济学家经济理论,专门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进行了评析,在必要之处进行了改建并扩大了空间,从而形成马克思恩格斯的幸福经济学思想论集并予以解读。收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所有关于幸福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版共60册,分为50卷。*卷[上] 博士论文和政论文章*卷[下] 中学试卷和文学习作第二卷 神圣家族,或对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英国工人阶段状况。共产主义在德国的迅速进展。在爱北斐特的演说。等第三卷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真正的社会主义者。第四卷 反克利盖的通告。德国的制宪问题。哲学的贫困。答蒲鲁东先生的贫困的哲学。共产主义原理。共产党宣言。第五卷 共产党在德国的要求。大量发表在新莱茵报上的文章。 (1848年6月-1848年11月)恩格斯的遗稿。第六卷 大量发表在新莱茵报上的文章。 (1848年11月-1849年5月)雇佣劳动与资本。工资(手稿)。第七卷 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德国维护帝国宪法的运动。德国农民战争。中央委员会告共产主义者同盟书。第八卷 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流亡中的大人物。揭露科伦共产党人的案件。一些论文。第九卷 为美国的纽约每日论坛报写的大量论文和通讯。(1853年3月至12月)第十卷 为美国的纽约每日论坛报写的大量文章。(1854年1月至1855年1月)以及一些军事方面的论文。第十一卷 为德国新奥得报、美国纽约每日论坛报、英国报纸人民报所作了大量论文和通讯。欧洲军队。第十二卷 大量为美国纽约每日论坛报、英国报纸人民报和自由新闻所作的文章。(1856年4月至1859年1月)第十三卷在1854年1月--12月间的文章第十四卷上 福格特先生为美国新百科全书写的一系列条目(主要与军事有关)第十四卷下 人名、期刊、地名索引。(仅百余页)第十五卷 1860年1月至1864年9月这一时期的著作。(主要涉及工人运动、政治事件、战争等)第十六卷 工资、价格和利润德国战争短评临时中央委员会就若干问题给代表的指示资本论*卷书评资本论*卷提纲第十七卷 战争短评约40篇及一些军事论文。一些信件、会议纪要、声明等。第十八卷 所谓国际指国际工人协会内部的分裂。社会主义民主同盟和国际工人协会。行动中的巴枯宁主义者。流亡者文献。第十九卷 哥第二十卷 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反杜林论的材料第二十一卷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给一些著作、文章写的序言。第二十二卷 俄国沙皇政府的对外政策。1891年社会民主党纲领草案批判。德国的社会主义。欧洲能否裁军?第二十三卷 资本论-*卷 资本的生产过程第二十四卷 资本论-第二卷 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二十五卷[上册] 资本论-第三卷[上册] 资本主义的生产的总过程[上]第二十五卷[下册] 资本论-第三卷[下册] 资本主义的生产的总过程[下]第二十六卷[*册] 资本论-第四卷[*册] 剩余价值理论[*册]第二十六卷[第二册] 资本论-第四卷[第二册] 剩余价值理论[第二册]第二十六卷[第三册] 资本论-第四卷[第三册] 剩余价值理论[第三册]第二十七卷 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的书信1844.10-1851.12马克思和恩格斯给其他人的书信1844.2-1851.12第二十八卷[上册] 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的书信1852.1-1855.12第二十八卷[下册] 马克思和恩格斯给其他人的书信1852.1-1855.12达纲领批判。对德国工人党纲领的几点意见。一八七七年的欧洲工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第二十九卷 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的书信1856.1-1859.12马克思和恩格斯给其他人的书信1856.1-1859.12第三十卷[上册] 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的书信1860.1-1864.9第三十卷[下册] 马克思和恩格斯给其他人的书信1860.1-1864.9第三十一卷[上册] 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的书信1864.10-1867.12第三十一卷[下册] 马克思和恩格斯给其他人的书信1864.10-1867.12第三十二卷 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的书信1868.1-1870.7马克思和恩格斯给其他人的书信1868.1-1870.7第三十三卷 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的书信1870.7-1874.12马克思和恩格斯给其他人的书信1870.7-1874.12第三十四卷 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的书信1875.1-1880.12马克思和恩格斯给其他人的书信1875.1-1880.12信件。主要是和其父亲之间的通信。1833年至1841年的几篇文学习作。第三十五卷 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的书信1881.1-1883.3,马克思逝世马克思和恩格斯给其他人的书信1881.1-1883.31.马克思的哲学和政论性著作。2.马克思的文学和诗歌习作。第三十六卷 恩格斯的书信1883.4-1887.12第三十七卷 恩格斯的书信1888.1-1890.12第三十八卷 恩格斯的书信1891.1-1892.12第三十九卷[上册] 恩格斯的书信1893.1-1895.7,恩格斯逝世第三十九卷[下册] 上册的附录、注释等。第四十卷 本卷主要是马克思在1835年至1843年期间写的著作,对*卷进行了补充。第四十一卷 本卷主要是恩格斯的早期著作、书信和文学习作。主要分四部分:1.1838年至1844年的著作。2.1838年至1842年的书信。3.1833年至1841年的几篇文学习作。4.附录。第四十二卷 本卷收入了马克思和恩格斯1844年1月至1848年2月所写的著作,是对*至第四卷的补充。主要分三个部分:1.马克思的经济学著作。包括:詹姆斯&S226;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2.恩格斯1844年发表在英国宪章派刊物《北极星报》上的一组文章和简讯。这前两部分著作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合作之前所写的。3.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4年8月在巴黎会见以后所写的著作。第四十三卷 本卷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写于1848年6月至1849年8月期间的著作。是对第五、六卷的补充。本卷部分文章发表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创办和主持的无产阶级报纸《新莱茵报》。第四十四卷 本卷收入了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9年秋至1873年5月这个相当长时间里所写的文章、通讯、手稿,以及他们所作的札记和摘要等。是对第七至十八卷的补充。第四十五卷 本卷收入了马克思和恩格斯1867年至1893年所写而未编入以前相应的卷次(第十六至二十二卷)的文章、笔记和手稿。主要分三部分:1.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爱尔兰历史的笔记。如《爱尔兰历史和爱尔兰性格》一书札记。2.马克思的古代社会史笔记。如《古代社会》、《古代法制史讲演录》摘要。3.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欧洲各国工人运动问题的文章和手稿,及其他资料。第四十六卷[含上下两册]本卷收录了马克思的七篇经济学手稿,分别是:1.《巴师夏和凯里》2.《导言》(产生于1857年8月底,是马克思为自己的计划中的政治经济学著作而写的)3.《1857-1858年草稿》4.《七个笔记本的索引(*部分)》5.《*分册第二章初稿片断和第三章开头分部》6.《我自己的笔记本的提要》7.《第三章提纲草稿》第四十七卷 本卷收入马克思1861年至1863年写的经济学手稿的一部分。主要内容为:资本的生产过程。第四十八卷 本卷收入马克思1861年至1863年写的经济学手稿的一部分。主要内容为:资本的流通过程、资本和利润、笔记本的片断。第四十九卷 本卷收入了马克思1863年7月至1875年间写的四篇经济学著作,包括:1.《第六章。直接生产过程的结果》以及《资本论》*卷其他各章的散页。2.《价值形式》3.《资本论》*卷法文版片断。4.《资本论》第二卷*稿《第二册。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五十卷 本卷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补卷的*后一卷。内容主要有三部分:1.《资本论》第二卷的第II稿。2.马克思、恩格斯从1840至1895年间的一些著作。3.马克思、恩格斯从1840至1895年间的一些书信。
|
關於作者: |
傅红春,男,经济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经济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77级考入武汉大学经济系,本科、硕士,留校任教,先后兼任武汉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武汉大学教务处副处长。1987年考取西南财经大学刘诗白教授博士生,毕业后返武汉大学。
1992年赴美国伊利诺大学做访问学者。
1996年起任西南财经大学教授,2002年起任博士生导师。
2003年被引进上海师范大学新组建商学院,任首任院长。
2007年9月被引进华东师范大学。
中国美国经济学会理事,上海市经济学会理事。在人民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台湾商务印书馆、正中书局等,出版多部专著、译著、教科书。
在《管理世界》、《经济学动态》、《统计研究》等发表论文200余篇。傅红春,男,经济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经济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77级考入武汉大学经济系,本科、硕士,留校任教,先后兼任武汉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武汉大学教务处副处长。1987年考取西南财经大学刘诗白教授博士生,毕业后返武汉大学。
1992年赴美国伊利诺大学做访问学者。
1996年起任西南财经大学教授,2002年起任博士生导师。
2003年被引进上海师范大学新组建商学院,任首任院长。
2007年9月被引进华东师范大学。
中国美国经济学会理事,上海市经济学会理事。在人民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台湾商务印书馆、正中书局等,出版多部专著、译著、教科书。
在《管理世界》、《经济学动态》、《统计研究》等发表论文200余篇。
近年研究兴趣主要在中美经济比较、幸福经济学等。近年主持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上海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等。
|
目錄:
|
目 录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 1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 2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五卷)................................................................... 3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六卷)................................................................... 3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七卷)................................................................... 4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八卷)................................................................... 4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九卷)................................................................... 4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卷)................................................................... 5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一卷)............................................................... 5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二卷)............................................................... 6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三卷)............................................................... 6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四卷)............................................................... 6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五卷)............................................................... 6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六卷)............................................................... 6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八卷)............................................................... 7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九卷)............................................................... 7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卷)............................................................... 7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一卷)........................................................... 8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二卷)........................................................... 8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三卷)...........................................................8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四卷)...........................................................9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五卷)...........................................................9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六卷)...........................................................9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七卷)..........................................................10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八卷)..........................................................10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九卷)..........................................................10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卷)..............................................................11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一卷)..........................................................11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二卷)..........................................................11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三卷)..........................................................12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四卷)..........................................................12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五卷)..........................................................12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六卷)..........................................................12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七卷)..........................................................13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八卷)..........................................................13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九卷)..........................................................13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卷)..............................................................13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一卷)..........................................................16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16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四卷)..........................................................17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五卷)..........................................................17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六卷)..........................................................18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七卷)..........................................................18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八卷)..........................................................18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五十卷)..............................................................188
后 记..............................................................................................................189
|
內容試閱:
|
经济学对幸福的离弃与回归
斯密之谜的一种解释
英国学者亚当斯密(1723~1790)给后人留下了两个谜:一个谜是他自己提出来的,一般称为斯密的价值之谜,说的是钻石用处小而价格高,与水用处大而价格低的矛盾,这个谜的谜底被19世纪70年代出现的边际学派给出,得到大家公认;另一个谜是斯密去世后的19世纪中叶,由德国历史学派经济学家提出的,一般称为斯密之谜斯密问题斯密难题斯密悖论,说的是斯密两部著作即《国富论》与《道德情操论》的矛盾。这个谜的谜底,一百多年来众说纷纭,未有定论。本书关注的正是这一个未解之谜。
斯密之谜的几种解释
对于是不是存在斯密之谜,本身就有不同意见。有人认为,斯密之谜是个伪命题,没有谜面,也就无从谈到谜底了。在认为确实存在斯密之谜的人中间,对于谜面到底是什么,也有不同意见。而谜面的确定(两个不同的斯密,如何表述,如何概括,如何比较),直接关系到谜底的探究和揭晓。
有人说,矛盾在于《道德情操论》中把人的行为归结于同情,与《国富论》中把人的行为归结于自私。《道德情操论》表明,斯密在伦理学上是利他主义者,研究道德世界的出发点是同情心;而《国富论》则表明,斯密在经济学上是利己主义者,研究经济世界的出发点是利己心。也有人说,《道德情操论》与《国富论》其实是同一个经济学的上下册。
《道德情操论》是经济学的感性学分册,《国富论》是经济学的理性学分册。有人认为,斯密之谜是经济人与道德人的冲突问题。这种冲突,17世纪中叶的霍布斯提出过,与斯密同时代但比斯密成名早的休谟提出过,休谟和斯密之后的康德提出过,现代的帕森斯和哈贝马斯也提出过。
笔者认为,《道德情操论》的斯密和《国富论》的斯密并非截然相反、针锋相对、不可调和,因为《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是斯密长时间地、交叉地、多次打磨而成。
《道德情操论》初版于1759年问世,1790年的第6版是定型版;《国富论》初版于1776年出版,1786年的第4版是定型版。不管有意无意,斯密的思想不可能是断裂的、游离的。说《道德情操论》的斯密和《国富论》的斯密完全是一回事,没有一点差别,也说不过去。那么差别在哪里呢?笔者认为,前面列出的几个谜面都有一定道理。但笔者还有一个谜面,那就是《国富论》的主题是财富增长,而《道德情操论》的主题则是欲望约束。
斯密之谜的谜面与谜底认为《国富论》的主题是财富增长,应该不会有什么疑义,但认为《道德情操论》的主题是欲望约束,明确提及的人不多。如果细读此书,会找到许多证据,限于篇幅,只引一段:称为节制的美德存在于对那些肉体欲望的控制之中。把这些欲望约束在健康和财产所规定的范围内,是审慎的职责。但是把它们限制在情理、礼貌、体贴和谦虚所需要的界限内,却是节制的功能。《道德情操论》论及的道德情操,在斯密时代,就是用于说明具有自私本能的人,为什么又不可思议地会具有克制这种自私本能的能力。
简单地说,笔者给出的谜面是财富增长和欲望约束(两者看似矛盾,其实一点也不矛盾)。那谜底呢?就是幸福,或者说是幸福最大化。幸福=效用/欲望的公式是萨缪尔森给出的,但这个公式体现的思想内涵,在斯密那里是存在的。《国富论》就是告诉人们,如何使财富(更现代的表述就是效用)更快更大地增长;《道德情操论》就是告诉人们,如何使欲望在道德规范约束下不至于恶性膨胀(这和许多宗教所推崇的无欲是有区别的)。
为什么会有斯密之谜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在斯密那里,分述财富增长(《国富论》)和欲望约束(《道德情操论》),对于幸福最大化而言,思想上、逻辑上和操作上都是一致的,为什么后来会演变成一个世界性难题斯密之谜了呢?这是因为,斯密之后主流经济学的发展,越来越离弃了幸福。这种离弃,在凯恩斯(1883~1946)那里达到极致,至今还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在德国历史学派经济学家于19世纪中叶提出斯密之谜之前,汤普逊(1775~1833)就非常明确并尖锐地指出了经济学对幸福的这种离弃。他在1822年完成的《最能促进人类幸福的财富分配原理的研究》一书中写道:一切研究经济学的人,都可以被分为两派精神学派和机械学派。精神学派宣称人只要依靠自己的精神力量,差不多不必凭借物质的从属作用,就能够得到幸福;机械学派则正好采取了另一个极端他们的唯一目标就是做出这样的安排尽可能多地生产另一方面,则是想出各种办法来找到足够的消费者使用生产出来的这些物品这一派学者所关心的,只是怎样达到最高额的生产和保证最大的消费或有效需求。
汤普逊所划分的两派,前一派到后来基本上不再被认为是经济学家(至少不是主流经济学家),而后一派则离幸福越来越远。最开始的离弃,也许只是研究方法的需要:一是因为幸福没有标准的统一的定义,很难定性,进而造成幸福很难定量;二是财富确实是增进幸福的重要手段。所以,在很多的经济学研究中,直接研究的就是既容易定性又容易定量的财富。
对效用的研究,逆转了经济学发展离弃幸福的趋势,是难得的对幸福的回归。讲效用比讲财富更靠近幸福,但这种回归并不彻底,也不成功,因为效用也很难计量。
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不管经济学家的内心是否还记得财富增长可以带来幸福增长的假定,经济学的发展,表现出对幸福越来越漠视和疏远。西尼尔(1790~1864)明确说:作为一个政治经济学家,我所要研究的不是幸福而是财富;我不但有理由省略,而且也许必须省略掉一切与财富无关的考虑。到了被认为是新古典经济学奠基人的马歇尔(1842~1924),财富也好,效用也好,进一步被规定为必须由货币来表示,经济学就是研究如何使个人的货币收入最大化(包含 了企业的利润最大化)。
如果极端一点讲,凯恩斯关注的就是一个国家总体的货币收入(现代说法就是GDP)。总供给总需求模型也好,IsLM模型也好,财政政策也好,货币政策也好,只要消费沦落为生产的附庸和工具,幸福就消失得无影无踪,这就是GDP崇拜症的根源。就我国的情况看,在经济改革之前,有点汤普逊所批评的精神学派的倾向;而经济改革之后有一段时间,则有点汤普逊 所批评的机械学派的倾向。事实证明,这两种倾向,都不是幸福最大化这个终极目标本身。回归幸福:两个斯密合二为一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认识到,财富增长促进幸福增长只是一个假定,而非一个绝对的普遍的真理。在现代经济学对幸福的回归中,许多研究表明,财富增长不一定带来幸福增长。在这些经济学家中,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被誉为现代斯密的阿玛蒂亚森,是一个代表;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卡尼曼,也是一个代表。但是,完全否定这个假定,认为财富增长一定不带来幸福增长,甚至是一定带来幸福的负增长,也是不对的。财富增长不一定带来幸福增长,在逻辑上并不能够推出幸福增长要求财富负增长(实证研究也不支持这种推论)。
回归幸福的经济学,也不否定已有的经济学的成就。幸福经济学作为分析和追求效率的科学,当我们记住成本和收益不只是以货币计量的所费和所得,其终极目标是幸福最大化时,仍然是非常有用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