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高术莫用(十周年纪念版 逝去的武林续篇 薛颠传世之作 武学尊师李仲轩家世 凸显京津地区一支世家的百年沉浮)
》
售價:NT$
250.0
《
英国简史(刘金源教授作品)
》
售價:NT$
449.0
《
便宜货:廉价商品与美国消费社会的形成
》
售價:NT$
352.0
《
读书是一辈子的事(2024年新版)
》
售價:NT$
352.0
《
乐道文库·什么是秦汉史
》
售價:NT$
367.0
《
汉娜·阿伦特与以赛亚·伯林 : 自由、政治与人性
》
售價:NT$
500.0
《
女性与疯狂(女性主义里程碑式著作,全球售出300万册)
》
售價:NT$
500.0
《
药食同源中药鉴别图典
》
售價:NT$
305.0
|
內容簡介: |
一,将中华传统文化的元典精义分解为126个主题
不同于当下市场上滥觞的各种国学读本,本书不是简单地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等传统蒙学读本或四书五经进行通注通译,而是以冯天瑜先生的中国传统文化文化元典文化生态等大文化观为指导,将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人文涵养等元典精义,归结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一系列家国情怀主题,仁爱共济、立己达人等一系列社会关爱主题,正心笃志、崇德弘毅等一系列人格修养主题,以3条主线126个主题,每个主题为一个单元,全面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
本书主张以与时共进、古为今用的眼光昌明国学,反对抱残守缺、生吞活剥;坚持儒释道一体互动及诸子百家争鸣的大文化观,反对将中国文化与儒家学说特别是四书划等号;提倡文化的多元化,从价值观念、典章制度、风俗习惯等各层面全面反映中华传统文化,反对单一层面的文化观。
这样,可以使青少年学生系统、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学会做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强,高素养、讲文明、有爱心,知荣辱、守诚信、敢创新的中国人。一,将中华传统文化的元典精义分解为126个主题
不同于当下市场上滥觞的各种国学读本,本书不是简单地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等传统蒙学读本或四书五经进行通注通译,而是以冯天瑜先生的中国传统文化文化元典文化生态等大文化观为指导,将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人文涵养等元典精义,归结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一系列家国情怀主题,仁爱共济、立己达人等一系列社会关爱主题,正心笃志、崇德弘毅等一系列人格修养主题,以3条主线126个主题,每个主题为一个单元,全面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
本书主张以与时共进、古为今用的眼光昌明国学,反对抱残守缺、生吞活剥;坚持儒释道一体互动及诸子百家争鸣的大文化观,反对将中国文化与儒家学说特别是四书划等号;提倡文化的多元化,从价值观念、典章制度、风俗习惯等各层面全面反映中华传统文化,反对单一层面的文化观。
这样,可以使青少年学生系统、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学会做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强,高素养、讲文明、有爱心,知荣辱、守诚信、敢创新的中国人。
二,以经典诗文诠释中华传统文化的元典精义
本书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小学功夫与大学授受相结合,以形而下之器诠释形而上之道,通过可读性强、文质兼美的经典选文,诠释中华传统文化元典精义的主题。每个主题选文7篇,全书选文共计882篇。
选文的范围不仅包括先秦诸子经典、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以及历代史志等文献典籍,而且包括历史上脍炙人口的各种蒙学读物、家书家训,去芜取精,扬长避短,以求将中国文化的感性张力与思想深度结合起来,让中小学生在接受古老的优秀传统思想导引的同时,接受博大的中华文化与艺术的双重熏陶,从而见微知著,举一反三,从整体上感知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润中不断提高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
三、特别注重循序渐进和可读性
本书充分注意了教学需要,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控制容量,降低难度,循序渐进。小学低年级,以培育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为重点,开展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小学高年级,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力为重点,开展认知教育,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初中阶段,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为重点,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和基本国情。高中阶段,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为重点,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
本书的编写特别注意内容的故事性、生动性和趣味性,坚持用优美、真挚的文字来浸润和充盈青少年的内心。无论是选文的长短,难易程度,都遵循由浅入深,由少到多,由易到难的原则,如小学卷的选文,一般在数十字到百字左右,而初中、高中的选文,则逐渐加长至数百字。考虑幼童接受古文的不易,对小学卷一、二、三年级的选文,多选取浅显易懂的童蒙读物中的名段,并加上汉语拼音。小学高年级卷所选古文,也尽量详加注释,力求译文明白流畅,点评简明精炼。对初中、高中的选文,则注意逐步加强在哲理方面的讲解与分析。这样有助于提高中小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也适应教学的需要。
本书力求让青少年读者通过直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方式,体味国文、国史、国伦的滋养和魅力,并引发进一步深入学习的兴趣。为了便于读者了解和掌握相关背景知识,全书设计了多处国学知识卡,随时进行相关知识的延伸和拓展。这样,在不影响全书脉络和可读性的前提下,可以使读者对中国文化多一些系统性的了解。
|
關於作者: |
本书主编冯天瑜先生,是武汉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享受两院院士待遇),中国文化史方向博士导师,武汉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人文学科专业委员会主任,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冯先生长期致力于中华文化史研究,首倡了中华文化元典说中华文化生态说,创立了中华传统文化研究的新理论体系,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研究方法论的突破,得到海内外学者的高度评价,影响深远。冯先生对中国文化生成机制、发展脉络及走势、中国文化特质、中外文化互动,以及地方文化的生成演变等造诣尤深。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百篇,著有《中华元典精神》、《中华文化史》(合著)、《封建考论》、《明清文化史散论》、《中国文化史断想》诸书。近年来,冯先生兼任武汉大学台湾研究所所长,致力于两岸共同推进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
內容試閱:
|
前 言 作为汉字古典词,国学本指朝廷主持的国家学术,与乡校县学等地方性文教相对应。时至近代,随着西学东渐的展开,与来自西洋的西学相比照,在汉字文化圈有特指本国固有学术文化的国学一名出现,国人开始在中国固有学术文化意义上使用国学一词,约指国本之学、立国之学。 从学科建设而言,国学立为课程有其特别意义。中国素有文、史、哲不分家传统,而现行学校教育仿效近代西方学科体制,高度分科化,此法有利有弊:利在促进学术的分科精进,弊在割裂学术整体性。为避免破碎大道,有必要打通文、史、哲壁垒,设置综汇传统学术的国学课,以国文、国史、国伦滋养青少年的德性与智性,提振家国天下情怀,增进社会关爱和人格修养,国学讲习由此汇入现实的人文教育轨范。
国学包括中国传统学术的方方面面,先秦时,儒、道、墨、法、兵等等诸子互采而又相竞,呈现百家争鸣壮阔气象。两汉以降,虽帝王有独尊儒术之倡,但实际的文化状态是儒表法里,儒道互补,晋唐以下更形成儒、释、道三教共弘格局,所谓以儒治世、以佛治心、以道治身,构筑互动共济的盛大文化系统,其间包蕴着多元的、多层面的资源,诸如道法自然的生态追求;自强不息的变易哲学;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志;富贵不淫、贫贱不移的大丈夫气概;扶弱助贫的兼爱观;众生平等、普渡众生的大雄精神;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政治理念;和而不同、互动共济的和谐诉求;法不阿贵的法治理念;正德、利用、厚生相统一,精神与物质兼顾的文明观;好学、善学的重教传统。等等。
国学精义历千百年仍光耀万丈,经过现代诠释,可以转化为滋养今人心田的营养。故我们有理由期待国学在人文教化方面取得实绩,并在国学普及进程中,实现古今推助、雅俗共赏,开辟国故之学发展的新生面。然而,我们又必须谨慎
第一,昌明国学,应对传统文化取礼敬态度,同时又勿忘辨析之道,要区分国粹与国渣,不可任沉渣泛起。即使是国粹,也有一个古今推衍、现代诠释的过程,不可生吞活剥、食古不化。
第二,昌明国学,须怀抱和而不同理念,其一,不可独尊某一家,而应
兼采诸家之长,作综合创造;其二,不可夜郎自大,而应当开放胸襟,在与外域英华的比较中,达成古今中外学术文化的涵化与创造性转换。
基于上述,《国学》教材拟遵照循序渐进原则,由浅入深,遴选中国诸家经典名句,辅以相关诗文和蒙学佳篇,通过精要诠释,推助少年学子诵习经典,将优秀传统文化诸基本题旨的种子播入心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