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化妆品学原理
》
售價:NT$
254.0
《
万千教育学前·与幼儿一起解决问题:捕捉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契机
》
售價:NT$
214.0
《
爱你,是我做过最好的事
》
售價:NT$
254.0
《
史铁生:听风八百遍,才知是人间(2)
》
售價:NT$
254.0
《
量子网络的构建与应用
》
售價:NT$
500.0
《
拍电影的热知识:126部影片里的创作技巧(全彩插图版)
》
售價:NT$
500.0
《
大唐名城:长安风华冠天下
》
售價:NT$
398.0
《
情绪传染(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名著译丛)
》
售價:NT$
403.0
|
編輯推薦: |
十年来,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五讲》 以其直面现实的问题意识,融会贯通的学术视野,举重若轻的思想魅力,深入浅出的理论风格,受到各方学子以及学者的青睐,对国内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研究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为了进一步饯行*同志新闻舆论座谈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等重要讲话精神,此次推出修订版本,供新闻学界与时俱进地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研究参考,以及新闻出版领域从业人员学习阅读。
|
內容簡介: |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五讲》 (修订版)是2007年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五讲》(范敬宜 李彬主编)的修订版。 与*版相比,修订内容超过三分之一,收录了范敬宜、赵启正、童兵、郑保卫、何平、翟惠生、赵月枝、李希光、李彬、史安斌、胡钰、张严平、萧延中等新闻业界学界专家对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研究的学术心得和经验分析,内容涵盖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实践、管理等新闻传播的主要方面,理论翔实,案例生动,形式活泼,讲解有趣,具有前沿性和前瞻性。特别是新修订部分内容,全面正确地分析了*同志新闻舆论座谈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等重要讲话精神,对于当前新闻学界与时俱进地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适合新闻传播学专业各类师生及新闻出版领域从业人员学习阅读。
|
目錄:
|
Ⅰ代序: 新闻典范在咫尺《李庄文集》序范敬宜
Ⅱ开场白范敬宜
理论篇
第一讲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范敬宜
新闻界有名望的老同志和老朋友还悄悄地跟我说:你开设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我说:是啊。他说:这个名字能不能改一改,别叫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叫个新闻基本原理概要。我说:我们宣传马克思主义应该是理直气壮的,不是偷偷摸摸的,为什么不敢那样提呢?像这样的同志还不在少数,而且这些人还是久经考验的,所以年轻的同学们产生困惑一点也不奇怪。
第二讲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论溯源童兵
18岁以后,恩格斯按照德国当时的法律要当兵,他就当上了炮兵。依据当时规定,他这种义务兵一天干8小时就行了。他非常荣幸地被分配到柏林炮兵部队,可以在8小时之后去柏林大学哲学系旁听哲学课程。他听当时的大教授谢林讲课,发现了不赞同的观点,就写批判文章在报纸上发表,读者误以为是非常了不起的哲学家写的,而不知道文章的作者只是个炮兵下士。恩格斯有很强的自学能力,他大学都没念过,可你看他写的笔记,包括数学笔记,我们读数学的博士生都未必能看懂,写得非常深。
第三讲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郑保卫
我和童兵老师是甘惜分老师1978年带的第一批研究生。入学后甘老师就交给我们俩一个任务,让我们通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9卷。我们用了大半年时间吭哧吭哧把39卷看得差不多了,还没等全部看完,甘老师又告诉我们说中央马列编译局又编出了后11本,你们赶快去看。我们又赶紧到马列编译局把后11本看完了,总共是50卷。通读了50卷,我们作了几千张卡片,后来出了一本书叫《马克思恩格斯报刊活动年表》,40万字,是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的,这是中国第一本专门研究马克思和恩格斯报刊活动与新闻思想的年表式的著作。我们觉得研究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生的报刊活动和新闻思想,非常有收获。
第四讲全球视野中的中共新闻理论与实践赵月枝
我在农村办学术活动,邀请一位初中毕业的老农给参与者讲授山村广播电视的发展史,老农很认真地准备材料,讲得也很生动细致。为此,我给他几百块钱作为讲课费或误工费,结果老农一夜没睡,第二天早上写了个条子,托我的助手把钱还给我。在他看来,知识是很神圣的,讲课是很神圣的,不应该同金钱交易行为联系起来。
第五讲再塑新闻魂李彬
在大革命时代的《政治周报》发刊词中,毛泽东开宗明义地写道: 为什么出版《政治周报》?为了使中华民族得到解放,为了实现人民的统治,为了使人民得到经济的幸福。也就是说,为什么办报,为什么发展新闻业,不是为了专业主义的客观中立、不偏不倚,而是为了人民当家做主。重庆谈判期间,有一次毛泽东应《大公报》总编辑王芸生邀请,去报社访问,道别时,王芸生请他留下墨宝,毛泽东挥笔写下为人民服务。新闻工作就是为人民服务,新闻记者就是为人民服务。
实践篇
第六讲如何成为一名好记者何平
有三个石匠,人们问他们你的志向是什么,三个石匠都有各自的回答。第一个石匠说是为了养家糊口; 第二个石匠说是把石头做得精美,成为一个出色的石匠,第三个石匠说是造一座美丽的、宏伟的宫殿。这个例子给我们什么样的启发呢?第一个石匠将自己的工作作为谋生的职业,跟新闻工作相比,就是把记者仅仅当作一种谋生手段,仅仅是为了生存; 第二个石匠还是有一定追求的,他想做一个出色的石匠,但是仅仅局限于把石头打造得精美一些,就像记者把稿子写得漂亮一些,虽然也有一定追求,但境界还不够; 第三个石匠的回答才算有志向、有理想、有追求,他超越了职业本身的含义,而是按照自己心里的追求和理想去实现一种梦想。我想新闻工作既是一种职业,更是一项事业,一字之差有很大的区别,而这一点又是新闻工作或职业特点中比较鲜明的一点,就是它的事业感要比其他职业更明显、更突出。
第七讲心中有爱有阳光张严平
有同学问我:记者这个职业最吸引你的是什么?我想,每个记者肯定都有自己的燃烧点,而对于我,记者这个职业最让我神往、让我一直停不下脚步的是它让我有机会走进一个又一个优秀的、高尚的、平凡而伟大的心灵之中。正是这样一颗颗心灵,让我领悟着生命的意义,感受着民族的灵魂。我写他们,不仅让更多的人因为他们而感动和受到激励,同时,我的生命也在他们的心灵中得到丰厚的滋养。一个内心有阳光的人,才能感受我们社会的阳光;一个内心有阳光的记者,才能传达出蕴于千千万万人心中的阳光。深深地感恩记者这一份工作,它让我领悟了太多人生的意义;它让我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始终朝向前进的方向;它让我内心始终充满热爱与阳光
第八讲大记者与大视野翟惠生
国庆节的时候,人民大会堂举办了一次《长征组歌》的重排,中间穿插有朗诵。田华、陈铎、殷之光等大演员走上台的时候,不拿麦克风那个声音都是气贯山河,给人一种震撼力,一下就能抓住你的心。可现在一些青年演员和他们同台竞技的时候,显得那么软弱,那么无力。他们就是嘶哑着声音,拿着麦克风也出不来那种底蕴。这就是大与小的区别。
第九讲全球传播变局与对外传播创新史安斌
我们可以用两句话简要概括中国所面临的全球舆论态势:大国崛起与挨骂时代同时到来;全球民众对中国的看法可谓喜忧参半、爱恨交加。中国对外传播的力度、广度和深度距离全球民众的期待视野还有不小的差距。但从传播心理学的角度看,这预示着中国开展大国外宣恰好生逢其时。在这种呈对称分布的舆情走势面前,适时而有效的新闻传播会起到影响甚至扭转舆论走向的作用。换言之,当前中国对外传播工作总体上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局面。
第十讲为人民把握好新闻舆论的领导权李希光
今天,打开电视和网页,我们会发现大量吃媒体这碗饭的玩家。除了冲在前沿的记者、编辑和主持人外,他们中还有媒体投资者、经营者、微博大户等。新闻自由是属于人民的,不是属于媒体玩家的。伊利诺伊大学传播系教授罗伯特麦克切斯尼几年前出版的《数字封杀》展示了在数字环境的语境下,一个公开的、民主的互联网跟一个资本集团为追求私利而操纵的互联网完全是两码事。互联网发展到今天,互联网呈现了一个资本财团不断集中和垄断的严峻画面。互联网大户都在试图通过利用政府对市场管制的放松去抢占消费者的每一秒醒来的时间,以巩固它们的市场阵地。
传播篇
第十一讲漫谈东西方跨文化交流赵启正
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美国轰炸之后,一个大学的学生在校园里游行,美国留学生对中国大学生举V字手势,中国学生上去要揍他,难道你胜利啦?美国学生不明白,你为什么要打我?大家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胜利?这个手势在美国意味着peace和平。看见中国学生游行,做这个手势是表示我们要和平,不要冲突。再看见美国学生做这个手势,请不要揍他,他是跟你说要和平。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第十二讲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路径与前沿赵月枝
我当年在你们这么大的时候出国留学,是国家公费派出去的。跟我同级的国内研究生同学去上《政治经济学》,学《资本论》,因为我是出国预备研究生,所以不要在国内上课,就学英语。我特别高兴,说你们在国内痛苦吧,我要出去了,我肯定不学这种东西。结果出去后,被老师逼着学马克思主义的东西,而且,这些东西实际上在西方学术界是一个很重要的理论基础。我今天给大家讲的传播政治经济学就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传播研究的一个主要分析框架。
第十三讲浅谈毛泽东的话语与修辞萧延中
这个怎么说涉及话语和修辞的学问,是个很大的问题。跟妻子谈话时,成熟男人会说你看这件事这么办行不行啊,说出来让对方听着顺耳,妻子心想虽然不太赞成吧,你都这么说了,我还能说什么呀,就这么着吧。年轻人可能就不这么说,而是走,把那事儿给我办了,女的说你还没征求我的意见,男的说凭什么征求你意见啊,于是俩人就吵起来了。所以,怎么说这个话很重要,毛泽东太懂得怎么说了。
第十四讲新中国与新文化李彬
什么是新中国?一言以蔽之就是现代化的人民民主国家。什么是新文化?人民当家做主的价值理想与文化长城之谓也,具体表现为文学艺术、思想理论、新闻传播、教育体系等。如果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新中国建国历程的宏伟目标,那么与之相应的新文化就不仅仅是软实力,而是生死攸关的生命线。
自近代启蒙以来,传统的君权神授、父传子继、武力镇压等统治形式,均已丧失了政治合法性,文化政治与文化领导权成为各种命运共同体的存续根基。也就是说,现代政治都是文化政治,现代政治斗争的核心是争夺文化领导权。正因如此,相对于政治、经济、社会、外交等,意识形态危机是当代中国最根本、最致命、最可能导致颠覆性错误的问题。因为,没有硬实力一打就倒,没有软实力不打自倒。
第十五讲如何讲清楚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胡钰
马克思在17岁中学毕业时写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的毕业论文中,表达了自己的人生志向: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马克思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原本马克思的父亲给他设计的人生道路是成为一名优秀的律师或法官,过上殷实的中产阶级生活,但马克思深感人类社会的问题而选择从哲学入手开始研究社会问题,终身投身于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
结束语李彬
|
內容試閱:
|
吾闻夫: 有非常之时势,必有非常之人物; 有非常之人物,乃有非常之文章。证之近代华夏报史,其言信然。溯自鸦片战争以降,国运衰微,人心思变,报业遂因时而兴。于焉嵚崎卓荦之士,风起云涌,灿若群星。其前,有王韬、梁启超、章太炎、邵飘萍、瞿秋白、张季鸾、邹韬奋等为之先驱,怀救国忧民之心,挟横扫千军之笔,雄辞伟论,振聋发聩。其后,有范长江、胡乔木、恽逸群、邓拓、吴冷西、乔冠华、刘白羽、华山、穆青等为之后继,崛起于寇深祸亟、民族危亡之际。或驰骋于抗日救国、民族解放之疆场,或纵横于环境险恶、血雨腥风之敌后,铁骨贞怀,不愧一代英杰。至若乱世能横戈立马,以笔代枪; 盛世能夙兴夜寐,殚精竭虑,以其文、其声感召万众者,不可胜计,其间卓然特立者,《人民日报》原总编辑李庄等前辈是也。公少怀大志,敏悟好学,且虚怀若谷,恂恂然有古君子之风。丁丑事变,华北沦陷,半壁江山沦于水深火热之中。公奋起投笔从戎,随我军转战太行,为战地记者中倚马之才。定鼎之初,朝战爆发,公领命前方,不避艰危,为率团入朝采访第一人,出生入死,佳作迭出而名噪一时。公倾力参与《人民日报》之创建、兴革、发展,凡半世纪,建树卓著,道德文章皆为世所重。尤可贵者,数十年间虽事务冗繁,犹笔耕不辍,常殷殷告诫后学曰: 吾辈勿忘终身红蓝两笔并用。即离休之后,犹每日黎明即起,俯仰平生,心追手录,时有警世之作,未尝有一日闲居,其勤奋过人有如此者。然公率性淡泊,谦冲自牧。平生虽著述等身,皆分散出版,故得窥其全豹者实寡。今公已届望九之年,亲属遂有醵资为其出版全集以代祝嘏之议。坚请再四,方获颔首。人民日报出版社与宁夏人民出版社深嘉其意,为早付剞劂,全力以赴。今书方成,居然皇皇巨构矣。从此鲁殿灵光,尽现人间,岂独报坛之盛事耶!予读其书,如闻其謦,亲其风范。慨然叹曰: 新闻岂无学,典范在咫尺,今吾报人学有圭臬矣。古人所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其斯之谓欤!原载《人民日报》2005年4月8日,《新华文摘》2005年第11期转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