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汉唐之际佛教传播中的北方社会群体研究(欧亚备要)](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9/9787100241151.jpg)
《
汉唐之际佛教传播中的北方社会群体研究(欧亚备要)
》
售價:NT$
653.0
![教学创新大赛备赛手册](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8/9787302677628.jpg)
《
教学创新大赛备赛手册
》
售價:NT$
347.0
![清末想象:中国科幻小说的兴起](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8/9787214277862.jpg)
《
清末想象:中国科幻小说的兴起
》
售價:NT$
286.0
![二月河文集:长篇历史小说典藏版(康熙+雍正+乾隆套装全十三册)](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6/9787570237623.jpg)
《
二月河文集:长篇历史小说典藏版(康熙+雍正+乾隆套装全十三册)
》
售價:NT$
3407.0
![异彩辉煌:魏晋南北朝文学、绘画、书法关系研究(浙江大学文学院学术文库)](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9/9787100242011.jpg)
《
异彩辉煌:魏晋南北朝文学、绘画、书法关系研究(浙江大学文学院学术文库)
》
售價:NT$
653.0
![金石昆虫草木状:绝美中国博物手绘](http://103.6.6.69/upload/mall/productImages/y25/2/9787521769876.jpg)
《
金石昆虫草木状:绝美中国博物手绘
》
售價:NT$
1520.0
![6G智能超表面无线信道环境自适应构建技术](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6/9787576346060.jpg)
《
6G智能超表面无线信道环境自适应构建技术
》
售價:NT$
388.0
![民国词史考论](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9/9787010174266.jpg)
《
民国词史考论
》
售價:NT$
959.0
|
編輯推薦: |
★打破治乱兴衰的朝代循环史观,还原一部如演化论般鲜活的秦汉帝国形成史!
★汉学诺贝尔儒莲奖得主、史学泰斗宫崎市定学术代表作,日本东洋史学京都学派经典的学术标志和研究中国古代史的坐标系。
★殷商到春秋为都市国家时期,战国为领土国家时期,秦汉为大帝国时期,揭秘宫崎市定独特的古代国家阶段发展学说。
|
內容簡介: |
在许多人印象中,自大禹建立夏朝开始,中国历史就进入循环往复的朝代更迭中,帝王的德行决定着王朝的命运,而普通民众却鲜少在史籍中留下自己的痕迹。
然而,在宫崎市定笔下,从商周到秦汉的中国古代史是充满生命力的民众为自己的生活而奋斗的历史。他们与君主和贵族一起,推动古代社会从氏族制度,经都市国家、领土国家,发展到秦汉古代帝国那样强大的人类协同体。
此外,本书首度收录宫崎85岁和90岁时的两篇研究回顾,堪称宫崎市定六十余年学术生涯的总结。
|
關於作者: |
宫崎市定(19011995),日本历史学家,京都学派史学集大成者,东洋史京都学派第二代领军人物。先后任京都大学教授,巴黎大学、哈佛大学、汉堡大学等校客座教授。曾荣获有汉学诺贝尔奖之称的儒莲奖、日本学士院奖和文化功劳者奖章。代表作有《九品官人法研究:科举前史》《科举》《东洋的近世》等。
砺波护,日本东洋史专家,京都大学名誉教授,专门研究三国至隋唐时代的中国历史。代表作有《隋唐佛教国家》《唐代政治社会史研究》等。
|
目錄:
|
中国古代史概论
一 何谓中国古代史
二 中国历史的黎明
三 春秋时期的都市国家
四 战国时期的领土国家
五 秦汉古代帝国
东洋的古代
一 序章
二 耕地的形态
三 大耕地的产生
四 大土地所有的形成
五 农业劳动者的身份
六 奴婢与臣妾
七 庶民的地位
八 结语
《史记 货殖列传》所见物价考
一 汉代的物价记录与《史记货殖列传》
二 马牛羊彘的价格
三 鱼、木材、田地、谷物的价格
四 其他物价
五 《货殖列传》物价记录的译文与一览表
肢体动作与文学试论《史记》的成书
读《史记 李斯列传》
一 绪言
二 起承转结型
三 五篇上书的出处
四 赵高和三个仇人的故事
五 荀子和他三个弟子的故事
六 结语
《 史记 伯夷列传》新译中国为个人自觉而生的第一人
我的中国古代史研究
一 都市国家
二 姓与氏
三 聚落
四 里
五 古代史特有的发展进程
中国制度史研究
一 古代中国的赋税制度
二 关于晋武帝的户调式
三 唐代赋役制度新考
四 科举
五 九品官人法研究
六 何谓中国制度史
解说(砺波护)
译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