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王小波论

書城自編碼: 3209757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文学评论与鉴赏
作者: 房伟
國際書號(ISBN): 9787506399555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8-05-01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293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往事和近事(增订本)》(著名学者葛剑雄教授代表作,新增修订、全新推出。跨越三十多年的写作,多角度讲述中华文明)
《 《往事和近事(增订本)》(著名学者葛剑雄教授代表作,新增修订、全新推出。跨越三十多年的写作,多角度讲述中华文明) 》

售價:NT$ 349.0
往事和近事:历史地理学泰斗、百家讲坛主讲葛剑雄经典文集
《 往事和近事:历史地理学泰斗、百家讲坛主讲葛剑雄经典文集 》

售價:NT$ 349.0
父母的关键认知
《 父母的关键认知 》

售價:NT$ 225.0
第三帝国:一部新的历史(纳粹主义具有何种魔力?纳粹运动会卷土重来吗?一部全面揭示希特勒及其罪恶帝国黑暗的历史)
《 第三帝国:一部新的历史(纳粹主义具有何种魔力?纳粹运动会卷土重来吗?一部全面揭示希特勒及其罪恶帝国黑暗的历史) 》

售價:NT$ 490.0
强迫症的历史:德国人的犹太恐惧症与大屠杀(德国历史上的反犹文化源自哪里?如何演化为战争对犹太人灭绝性的种族杀戮?德国历史研究专家克劳斯·费舍尔叙述德国反犹史及其极端形态的典范之作)
《 强迫症的历史:德国人的犹太恐惧症与大屠杀(德国历史上的反犹文化源自哪里?如何演化为战争对犹太人灭绝性的种族杀戮?德国历史研究专家克劳斯·费舍尔叙述德国反犹史及其极端形态的典范之作) 》

售價:NT$ 440.0
粤港澳大湾区舆论引导与舆情应对精品案例:基于媒介化治理的思考
《 粤港澳大湾区舆论引导与舆情应对精品案例:基于媒介化治理的思考 》

售價:NT$ 445.0
大地的勇士
《 大地的勇士 》

售價:NT$ 340.0
中华老学·第十一辑
《 中华老学·第十一辑 》

售價:NT$ 380.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293
《 贾平凹论 》
+

NT$ 263
《 “70后”批评家文丛·房伟卷 》
+

NT$ 210
《 仰望月光的石头 》
+

NT$ 432
《 颠覆与重建——20世纪90年代中国小说与历史叙事思潮研究史料辑(20世纪中国文学主流 ﹒ 历史档案书系) 》
編輯推薦:
王小波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声名鹊起的作家,其作品因思想内容、价值取向和叙述风格迥异于当时主流作家而受到一些年轻读者追捧,去世后又引发更大阅读和评说效应,并被定义为自由知识分子和思想性作家。本书从其个人生平经历、具体作品、媒体舆论、学者评价等方面,多角度分析、论述了王小波的思想倾向、作品特点及价值所在,并对持续多年的王小波热现象进行了解析。本书层次清晰,语言流畅,理论性和可读性兼备。
內容簡介:
作者以严谨的态度,以通俗冷静的笔触描写出了一个思想者的生命轨迹。如纪录片镜头般展现了王小波人生历程中的每一个大事件以及每个事件对他的精神世界的影响,把王小波的人生经历、作品、思想特点清晰地勾勒出来。
關於作者:
房伟,1976年出生于山东滨州.文学博士,教授。于《文学评论》等刊发表论文及评论百余篇,于《收获》《当代》《十月》等刊发表小说数十篇。获紫金山文学奖等,小说入选2016年中国小说排行榜。著有《王小波传》《英雄时代》等,现供职于苏州大学文学院。
目錄
目录



前 言 /1
第一章 文化悖论的自由主义:王小波的研究路径
第一节 思想型作家:现代化语境的王小波 /1
第二节 群体否定与宽容理性
自由主义文化逻辑 /18
第二章 王小波的家庭环境与童年成长
第一节 王小波的家庭环境 /31
第二节 坏孩子的养成史 /40
第三节 革命时代的狂欢与失落 /51
第三章 王小波的知青时代
第一节 热风瘴雨的黄金时代 /60
第二节 青虎山的苦闷青春 /72
第三节 《绿毛水怪》:浪漫主义的另类宣言 /92
第四章 王小波的青年求学经历
第一节 青工王二到老三届大学生 /110
第二节 洋插队:走出国门看世界 /123
第五章 1990年代:王小波的文学生涯
第一节 从海归教师到自由撰稿人 /139
第二节 王小波杂文随笔的成就 /152
第三节 王小波同性爱题材小说研究 /163
第六章 王小波小说的艺术景观
第一节 复古的主体性叙述者王二 /176
第二节 自由的游戏叙事时空构建 /190
第三节 王小波小说的三重主题形象 /200
第四节 王小波小说的三大意象 /207
第五节 两个不同的杂文历史小说版本 /217
第七章 神话的诞生:王小波形象接受境遇考察
第一节 文坛受难者的神话 /241
第二节 知识分子特立独行的神话 /249
第三节 文化悖论时代的自由神话 /255
第八章 王小波的思想价值及其局限
第一节 社会转型与知识分子品格重塑 /263
第二节 游戏顽童的价值与局限性 /278

附录 王小波年谱 /289
內容試閱
前 言


王小波是二十世纪末中国文坛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如果说谁能在消费文化日益失控的当代中国,引发持续而强烈的纯文学激情,那么王小波的作用不容忽视。无论是那些追求个性的网络愤青、大学校园内为事业与爱情忧心忡忡的莘莘学子,还是广义的当代文化人(诸如传媒、出版、电影、艺术等领域)、态度严谨的学院派学者,都无法完全回避王小波给我们当代文化生活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很难形容2007年10月的某个下午,当我在网络上看到有关方面纪念王小波去世十周年而推出王小波裸体塑像的感想。那片小小的屏幕上,当一堆黄泥以一个手捂裆部的姿态蹲坐在台上,我很怀疑这个形象就是王小波。至少,他不是我心目中王小波。我不由想起了二十年前,我第一次遭遇王小波作品时候的感受。1997年,我大学刚毕业,在一个小书店发现了花城出版社出版的《白银时代》。书店灯光昏暗,那本书却一下子吸引了我的目光。买下这本书出于两个目的。一是相对而言,它比较便宜,另一个方面,它的封面吸引了我。一个中国作家的小说,配上一个希腊酒神宴饮式的浮雕,这究竟意味着什么?现在想来,不得不佩服花城出版社编辑独特的眼光。因为这正道出了王小波小说所表现的文化特质。但是,当我拿到这本书后,却看不下去,因为它对我的阅读经验来说非常陌生。精神贵族式的英美知识分子思维方式,类似自然主义的华丽铺陈,处处可见的逻辑证伪式的理性趣味,尖锐大胆的思考,惊世骇俗又干净坦然的性描写,这完全和我之前得到的有关小说的阅读经验不同。
1990年代初期,我读大学时,正赶上新潮小说的余绪和新写实小说流行。但是,王小波却是超越时代的。他的小说形式、小说语言、作品所蕴涵的深刻思考,以及这种形式所代表的文化意味,都超越了那个时代公认的审美范式。他作品中所拥有的大无畏的人性力量,产生于1990年代,但并不符合1990年代文学话语平庸而商业化的标准,例如,窥视意味的隐秘欲望、无处不在的空虚和无聊、伪愤青式的狂欢、自恋式的精神洁癖,还有淹没在琐碎现实之中的审美感觉等等。他的心胸和气度,沟通了民主和自由的精神,直接继承了1980年代有关启蒙的思考。在他身上,我感受到了鲁迅的批判力量、胡适的宽容精神、有关现代小说的审美品位,而且真正培养了我有关科学和理性的感性认识。
不久,我有幸成为了一名国有大型企业的职工,接受人民群众的再锻炼,并在那里度过了几年难忘岁月。在那个灯光昏黄、狭小潮湿的宿舍,我靠读书打发剩余时间。高强度的体力工作,夏夜的蚊虫、老鼠和蝙蝠,冬天冰冷的像坟墓一般的房间,都让我的读书心情变得十分古怪。在那段令人难忘的岁月里,原始积累残酷而愚蠢的生产方式,野蛮粗鄙的生存与无奈的抗争,以及知识分子在公众空间中可怜又可笑的文化身份,都深深刺激了我的神经,激发了我重新审视自我和时代的愿望。于是,我重新拿起了王小波,并将《黄金时代》《革命时期的爱情》诸篇读了许多遍,我发现,原来我懵懵懂懂的想法并不孤单,那就是人如何找寻自由的问题,而王小波在属于他的那个时代对此早有深刻的揭示与批判,且更为坚定、热情与无所畏惧。
那么,王小波是谁呢?中国人民大学逻辑学教授王方名的儿子?留学美国的计算机和统计学大学讲师?一个落魄的自由撰稿人?一个智慧的顽童?一个准色情作家?一个保守自由主义学者?还是一个在堕落年代坚持理想的小鲁迅?一个反对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的不合时宜的文人?这个酷似粗壮民工的精英化作家,这个不修边幅、羞涩而沉稳,眼神慵懒却不时透出几分倔强的中年巨人(他的身材十分高大),到底带给中国什么?王小波就像一团迷雾,吸引着我们,却拒绝所有简单的阐释。他在中国出走于红色教堂而飞奔欲望前景的现代化旅程上,不过是窗外一棵高大而古怪的树木,孤独地站立在一片树林中。他的高大与突兀,也许会让身为观光客的我们大吃一惊,成为那段躁动的旅途上恰到好处的谈资,却绝不会让我们停下来做深刻的思考也许,这也可以看作王小波接受史在中国当代文化语境下的一个寓言吧。然而,所有预先承诺的欲望诱惑,最终却变成了一个个没有终点的站台,一个个风尘中迷失的镜城,而每一次自以为是的抵达的欢呼,都会成为一次更远的疏离与更为焦虑的追索,并让我们隐隐地回忆起那个大个子作家。这也是本书试图阐释王小波的出发点和文学史动力之一。
小说中王小波写道:革命时期好像是过去了,又仿佛还没开始,爱情仿佛结束了,又好像还没有到来。我仿佛中过了头彩,又好像还没到开彩的日子。这一切好像是结束了,又仿佛是刚刚开始。①[1]?这可以看作时代的真实写照。它在提醒我们,文化悖论始终存在,且还在不断深化。世代积累而沉淀成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先于我们存在,它们从没有离开中国这块土地。我们告诉自己,现代化的日子就要到来,我们可以一起跨入美好的新时代。我们沉醉于高楼林立的大都市,在饭店、酒吧以及行为艺术、摇滚中忘记了自己。但是,在这个多元并置的时代,一个鼓励遗忘现实、沉醉于消费的悖论时代,倘若不是出于瞒和骗的自欺欺人和自我遗忘,我们就无法在中国的现实语境中回避自由问题。而我们的文化,从来就是一个高调的文化,缺少明晰的理性和科学的考证。这也就不难理解中国1990年代以后出现的意识形态救世论、经济救世论,甚至是东方救世论、国学救世论、文学救世论、气功救世论等光怪陆离的社会思潮了。我一直在思考中国怪异的文化现象的产生源头。我觉得,这种乱成形于悖论所导致的价值杂糅,从而形成了我们这个特殊的欲望消费社会。只有理解了悖论化的中国文化语境,才能真正理解王小波小说所呈现的特殊艺术形态,例如,在消解宏大叙事的同时,却具有建构作用;在创新中的复古,在欲望叙事中的反欲望,在反启蒙之中的启蒙姿态,在保守理性主义之中的激进。
我们都乐见明朗的历史进步,而不愿意讨论历史可悲的循环。但历史所有非理性的爆发,总在不经意的时候刺痛我们,强制性地将我们拉入一个逝去的时空。尽管吉本等历史学家不断声称,历史毫无意义,不过是由人类的罪行、野蛮和愚蠢组成。但我们总不愿承认一个事实:那就是尽管经过了几千年进化,但人类身上的恶习却从未减少。也许,正因为有了王小波等前行者不断的努力,我们的悲观和失望才不至于到绝望的地步,我们才在批判中更加坚定地迈向自由、平等、开放的文明社会。我坚信,无论是在中国文学发展的内在逻辑上,抑或作为文学潮流和重大文学现象,还是应对中国由一个落后农业国向现代化艰难转变的历史进程,王小波作为中国文学史和中国思想史上独特的个案,他所承载的独特的文化信息将越来越多地为世人所认识,为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提供新的希望。
[1]①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