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本书对报告期内四川省在生态建设领域所开展的行动、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梳理与总结,力图帮助每一位读者结合自己的直接体验和收集到的信息,形成对四川生态建设中各种压力(负面力量)与响应(正面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的独立判断。全书分为四个专题:一是绿色发展空间体系构建,本部分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空间载体的规划、布局及整治对四川省的相关工作进行介绍,从生态建设视角深度解读四川省区域发展战略,详细介绍各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现状。二是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构建,本部分围绕绿色、循环、低碳发展,阐述四川省在产业转型升级中如何做好增强新动能加法和淘汰落后产能减法,以及主要成效和经验,旨在突出四川省在建设制造业强省、清洁能源示范省、绿色经济强省过程中的重点、亮点及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实践。三是新型城乡体系构建,本部分结合四川省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展现我省将绿色发展要求贯穿于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的具体举措。四是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构建,本部分从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环境治理体系和生态保护市场体系、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等多项制度来反映构建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形成具有鲜明四川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制度。
|
關於作者: |
李晟之,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资源与环境中心秘书长,区域经济学博士,四川省政协人口与资源环境委员会特邀成员,社区保护地中国专家组召集人,。从1992年至今,致力于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乡村治理研究,重点关注社区公共性建设与社区保护集体行动、外来干预者和社区精英在自然资源管理中的作用。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项、四川省重点规划课题1项、横向委托课题21项,发表学术论文23篇,专著1本(《外来干预性社区保护地建设研究》),《四川生态建设蓝皮书》主编。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1次(2003年)、二等奖1次2014年、三等奖1次(2012年),提交政策建议获省部级领导批示12人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