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偿还:债务与财富的阴暗面
》
售價:NT$
347.0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校释(壹):《命训》诸篇
》
售價:NT$
408.0
《
封建社会农民战争问题导论(光启文库)
》
售價:NT$
296.0
《
虚弱的反攻:开禧北伐
》
售價:NT$
429.0
《
泰山:一种中国信仰专论(法国汉学经典译丛)
》
售價:NT$
380.0
《
花外集斠箋
》
售價:NT$
704.0
《
有兽焉.8
》
售價:NT$
305.0
《
大学问·明清经济史讲稿
》
售價:NT$
330.0
|
內容簡介: |
香花仪式是普遍流传于中国民间的一种超度亡魂的宗教仪式,属于民间丧葬仪式中一个重要的宗教仪式部分,通常在丧家报丧之后举行。香花仪式的流行地区广泛,不论是北方的山东、河南、陕西,西南的四川、云南,还是南方的赣南、闽南、粤东等地区都有存在。从香花仪式的经文和仪式音乐来看,它们都有近乎相同的礼赞部分,但是劝善部分则加入了各地不同的民间艺术形式,形成了鲜明的地域民俗文化艺术特征。在香花仪式中,既有佛教的法器和经文、道教的口诀、手决和禹步,也有儒家的思想、民间的死亡观念、民俗丧葬仪式中的仪式象征物等。从象征符号的艺术性上来看,其个性并不突出。每一种仪式符号在宗教信仰精神的*层面上没有冲突,在文化符号的形式上也没有排它性,而是和谐共融,呈现出一种比较鲜活、独特的宗教艺术现象。
|
關於作者: |
张小燕,博士,先后就读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获艺术设计学士学位;英国布里斯托大学,获景观考古学硕士学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宗教研究系,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央民族大学讲师。从事宗教艺术象征方面的研究。
|
目錄:
|
绪 论/1
第一章 众溪汇潭:梅州香花仪式的文化源头/25
第一节 梅州香花仪式与梅州地区的人文地理环境/25
第二节 梅州香花仪式与客家风俗文化/36
第三节 梅州香花仪式与客家人的民间信仰/41
第四节 梅州香花仪式与原住民文化/44
第五节 梅州香花仪式的集成/45
小 结/54
第二章 探源寻踪:梅州香花的历史脉络/57
第一节 香花僧产生的时代背景/57
第二节 梅州香花产生的宗教文化历史背景/63
第三节 梅州香花的定性问题/69
第四节 香花僧的宗教职能与社会文化角色/72
小 结/79
第三章 进出阈限:仪式程序与坛场设置/84
第一节 梅州香花仪式程序/84
第二节 梅州香花仪式的坛场设置/93
第三节 梅州香花仪式中的手诀和禹步/99
第四节 梅州香花仪式的理论分析/102
小 结/115
第四章 祭如在:宗教艺术象征所建构的神圣世界/117
第一节 梅州香花仪式中的用具及其象征意义/118
第二节 梅州香花仪式中的纸扎及其象征意义/122
第三节 梅州香花仪式中的水陆画及其象征意义/151
第四节 梅州香花仪式的独特宗教艺术特征/159
小 结/177
第五章 舞动乾坤:神圣之时及其灵舞之韵/180
第一节 梅州香花仪式的时间维度/180
第二节 梅州香花仪式中的展演/183
小 结/196
第六章 分合互动:梅州香花仪式中宗教艺术属性的偏向性问题/198
第一节 宗教艺术理解/198
第二节 从打席狮到席狮舞/206
小 结/216
结 语/218
附 录/226
参考文献/248
后 记/264
|
內容試閱:
|
序
卓新平
在现阶段中国宗教研究中,人们对中国民间信仰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并有着各个领域的探究和相关学术成果问世。但在这一方面的众多研究中,对于中国民间信仰之宗教艺术层面的关注却不是很多。为此,张小燕博士刚刚完成的这部新著《梅州香花仪式及其宗教艺术象征研究》,在中国宗教艺术研究领域会给我们带来一种清新之感。
对于宗教与艺术的关系,宗教学界和艺术领域都有着很多讨论,但其立论多有不同,各自显示出对宗教性或艺术性的偏重,缺少有机的关联和理想的融通。这种较为孤立的研究形成了隔膜,虽然各自对宗教艺术有着局部的捕捉,却都很难把握其精髓之所在。而在最近方兴未艾的彼此关联之研究、对话中,这两大领域都因为深度相遇而开始碰出一些耀眼的火花,使人们欣赏到艺术的魅力、经历到宗教的震撼。可以说,将宗教与艺术有机结合来研究,既是一种美的历程,也是一种灵之体验,由此可以加深人们对宗教精神世界的领悟,同时也能更加全面和透彻地品鉴艺术创作的独到匠心。宗教艺术乃宗教与艺术的生命关联,宗教会给艺术注入灵气、增添神韵,而艺术则可让宗教精神及其意境达到淋漓尽致的表现与富有感染的宣泄,获得对宗教认知的全新感觉。综合来看,在人类思维及认识方面,至少会有形象思维、意象思维、抽象思维等形式,会经历客体认识、主体认识和整体认识等进程。哲学以其理性、思辨、形而上学而更多体现为抽象思维,文学、艺术则有着更多的感性和移情,其想象和创意故而多显形象与意象思维之特色,习惯上倾向于转哲学之深思为文艺之审美,这种转身华丽而浪漫,往往会更接地气,也会获得更多的关注和吸引。而由此领悟到的认知则既是客体的、更是主体的,实现了一种主、客交织之整体融贯。
宗教艺术的强大感染力对人们并不陌生,人们对佛教艺术、基督教艺术等珍品的折服、感叹亦司空见惯。而这部著作的特点则不是继续沉浸于学院派、贵族化的宗教艺术鉴赏,也不是习惯地随着大众仍在闻名遐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