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本书由丁牧(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博士生导师)教授主编,参照剑桥历史书系体例所写,图文并茂、讲故事手法,是一部极简史。
★【剑桥历史分类读本】
◎《中国建筑的历史》
◎《世界建筑的历史》
◎《中国绘画的历史》
◎《世界绘画的历史》
◎《中国音乐的历史》
◎《世界音乐的历史》
◎《中国戏剧的历史》
◎《世界戏剧的历史》
◎《中国文学的历史》
◎《世界文学的历史》
◎《*次世界大战的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本书由丁牧(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博士生导师)教授主编,参照剑桥历史书系体例所写,图文并茂、讲故事手法,是一部极简史。
★【剑桥历史分类读本】
◎《中国建筑的历史》
◎《世界建筑的历史》
◎《中国绘画的历史》
◎《世界绘画的历史》
◎《中国音乐的历史》
◎《世界音乐的历史》
◎《中国戏剧的历史》
◎《世界戏剧的历史》
◎《中国文学的历史》
◎《世界文学的历史》
◎《*次世界大战的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
& 上架建议
历史文学
显示全部信息
|
內容簡介: |
事实上,在古典西方哲学广泛使用视觉几何语言的地方,中国传统更多地使用了听觉的连通语言。《剑桥中国史》如是说。
早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先民已经可以烧制陶埙、挖制骨哨等乐器。夏商时期出现了歌颂夏禹的乐舞《大夏》。商代巫风盛行,于是出现了专司祭祀的巫(女巫)和觋(男巫),他们在行祭时舞蹈、歌唱,这是*早以音乐为职业的先人。
西周时期,宫廷建立了完备的礼乐制度,在宴享娱乐中,不同地位的官员有不同的舞队编制。这一时期,形成了六代乐舞。西周还有采风制度,用来收集民歌,以观风俗,形成了我国*部诗歌总集《诗经》。
战国时期的屈原,根据楚地的祭祀歌曲编成《九歌》,具有浓重的楚文化特征。至此,两种不同音乐风格的作品,南北交相辉映成趣。
从秦汉开始,出现了乐府,继承了周代的采风制度,大量搜集和整理民间音乐,用来作演唱的歌词,被称为乐府诗。
魏晋南北朝时期,曹魏政权设置清商乐署。两晋时期的战乱,使清商乐流入南方,与南方的吴歌、西曲融合。到了北魏时,这种南北融合的清商乐又回到北方。
隋唐两代,统治者奉行开放政策,勇于吸收异域音乐元素,音乐艺术的发展达到高峰。当时盛行的唐代歌舞大曲是燕乐中独树一帜的奇葩。事实上,在古典西方哲学广泛使用视觉几何语言的地方,中国传统更多地使用了听觉的连通语言。《剑桥中国史》如是说。
早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先民已经可以烧制陶埙、挖制骨哨等乐器。夏商时期出现了歌颂夏禹的乐舞《大夏》。商代巫风盛行,于是出现了专司祭祀的巫(女巫)和觋(男巫),他们在行祭时舞蹈、歌唱,这是*早以音乐为职业的先人。
西周时期,宫廷建立了完备的礼乐制度,在宴享娱乐中,不同地位的官员有不同的舞队编制。这一时期,形成了六代乐舞。西周还有采风制度,用来收集民歌,以观风俗,形成了我国*部诗歌总集《诗经》。
战国时期的屈原,根据楚地的祭祀歌曲编成《九歌》,具有浓重的楚文化特征。至此,两种不同音乐风格的作品,南北交相辉映成趣。
从秦汉开始,出现了乐府,继承了周代的采风制度,大量搜集和整理民间音乐,用来作演唱的歌词,被称为乐府诗。
魏晋南北朝时期,曹魏政权设置清商乐署。两晋时期的战乱,使清商乐流入南方,与南方的吴歌、西曲融合。到了北魏时,这种南北融合的清商乐又回到北方。
隋唐两代,统治者奉行开放政策,勇于吸收异域音乐元素,音乐艺术的发展达到高峰。当时盛行的唐代歌舞大曲是燕乐中独树一帜的奇葩。
宋、金、元时期,游艺场瓦舍勾栏应运而生。在这里人们可以听到叫声、嘌唱、小唱等歌曲,也可以看到杂剧、院本的表演。
明清时期,音乐有世俗化的特点,明代的民间小曲内容丰富,影响广泛。明清时期说唱音乐异彩纷呈,南方有弹词,北方有鼓词。
20世纪以来,传统音乐和西洋音乐交织在一起,传统音乐以革命民歌的发展*为热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音乐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
|
關於作者: |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著有长篇历史小说《东风破》《中原乱》《残阳烈》。
|
目錄:
|
第一章 先秦时期的音乐1
音乐的起源2
原始音乐的形式:歌舞乐一体4
王者功成作乐6
《清角》与《萧韶》8
盲人乐师师旷的《阳春白雪》10
最早的琴谱《幽兰》13
公孙尼子著《乐记》15
琴师俞伯牙的《高山流水》17
《国风》与《九歌》19
战国诞生八音分类法21
第二章 秦汉时期的音乐23
相和歌与鼓吹乐24
汉朝乐府26
清商乐与清商三调28
千古传诵《凤求凰》30
李延年创作《佳人曲》32
蔡文姬与《胡笳十八拍》34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37
《广陵散》与嵇康38
阮籍创作《酒狂》41
笛圣桓伊与《梅花三弄》43
西域音乐传入中原种种45
第四章 隋唐时期的音乐47
万宝常撰写《乐谱》48
唐朝宫廷乐舞《秦王破阵乐》51
李隆基与《霓裳羽衣曲》53
唐代乐圣李龟年56
王维的《阳关三叠》58
琴人陈康士作《离骚》61
唐朝的音乐机构63
隋唐宫廷燕乐盛行65
唐代兴起的变文67
第五章 两宋时期的音乐69
词调音乐出现70
宋代名曲《醉翁操》72
周邦彦强调词与曲的结合74
姜夔的《白石道人歌曲》76
蔡元定十八律和宋代音乐理论78
大型说唱文学诸宫调81
著名琴师毛敏仲83
第六章 辽金元时期的音乐85
辽国契丹音乐86
金国女真音乐88
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91
元代散曲与曲状元马致远94
琵琶曲《海青拿天鹅》97
第七章 明朝时期的音乐99
中国特有的工尺谱记谱法100
昆曲之祖魏良辅102
律圣朱载堉的杰出音乐贡献105
冯梦龙的民歌集《挂枝儿》与《山歌》108
明代戏曲音乐经典《牡丹亭》110
琵琶曲《十面埋伏》的由来112
徐上瀛古琴巨著《溪山琴况》115
第八章 清朝时期的音乐117
徐大椿的戏曲声乐论著《乐府传声》118
崇明派琵琶曲《汉宫秋月》120
李渔《闲情偶记》中的音乐理论122
西皮与二黄124
弋阳腔空前发展126
琵琶独奏曲《春江花月夜》128
历代传谱的《渔樵问答》130
第九章 20世纪前期的音乐133
沈心工与学堂音乐134
新型音乐社团的出现137
萧友梅与国立音乐院139
黄自提出创造民族化的新音乐142
中国流行音乐的奠基人黎锦晖144
阿炳与《二泉映月》147
聂耳与《义勇军进行曲》149
冼星海与《黄河大合唱》152
马可创作《南泥湾》155
第十章 1949年以来的音乐157
钢琴协奏曲《黄河》诞生158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161
《长征组歌》引起反响164
《刘三姐》与民歌的发展166
中国台湾音乐教父刘家昌168
许冠杰是粤语歌第一人171
第十一章 改革开放以来的音乐175
李谷一《乡恋》引起争论176
乐坛刮起西北风178
高晓松创作校园民谣180
李春波创作城市民谣183
青歌赛推动流行音乐大发展185
大陆音乐制作第一人张亚东188
中国台湾校园民谣的奠基者叶佳修190
徐小凤掀起粤语歌风潮193
黄家驹与Beyond乐队195
邓丽君唱响华人世界198
中国香港乐坛的传奇黄霑201
华语流行乐教父罗大佑204
周杰伦掀起中国风207
民谣歌手赵雷创作《成都》210
《我是歌手》搅动怀旧212
《中国好歌曲》鼓励原创214
|
內容試閱:
|
剑桥大学编纂出版的历史类图书,是世界公认的最权威、最全面的历史图书之一,剑桥大学不但出版按国别区分的历史类图书,而且还出版了按类别区分的历史类图书。
剑桥大学出版的历史图书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撰写历史时,大都是放在大的文化背景下阐述,有着文化的历史的标志;二是这些历史图书大多不是刻板生硬的教材,而是用通俗易懂的文字来描述历史。这是我们这套丛书参照编写的原因。
中国的大学生以及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的白领们,由于初高中时期繁重的作业及应试压力,他们对于人类的历史只是一知半解,对于那些人类传承下来的宝贵的历史财富,并没有很好地吸收接纳。古人曾指出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所以说,了解人类的历史,是件很重要的事情,这将使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终身受益。
本套丛书参照剑桥大学编纂出版的按类别区分的历史类图书,同时也参照其按国别区分的历史类图书,在此基础上,又结合了我们国内历史类图书的内容,这样就形成了本套图书的体例。
虽然剑桥大学的历史图书比较通俗,但对于非历史专业的读者来说,读起来还是有些困难。所以,为达到通俗易懂的目的,本套丛书在形成的体例基础上,以大事件将历史串联起来,同时每册图书还配以近200张彩色图片。不仅如此,每册图书都是以历史真实事件为基础、用故事性的描述语言编写完成的。
希望经我们的努力,打造出的这套丛书,能得到读者朋友们的喜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