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积极心理学
》
售價:NT$
254.0
《
自由,不是放纵
》
售價:NT$
250.0
《
甲骨文丛书·消逝的光明:欧洲国际史,1919—1933年(套装全2册)
》
售價:NT$
1265.0
《
剑桥日本戏剧史(剑桥世界戏剧史译丛)
》
售價:NT$
918.0
《
中国高等艺术院校精品教材大系:材料的时尚表达??服装创意设计
》
售價:NT$
347.0
《
美丽与哀愁:第一次世界大战个人史
》
售價:NT$
653.0
《
国家豁免法的域外借鉴与实践建议
》
售價:NT$
857.0
《
大单元教学设计20讲
》
售價:NT$
347.0
|
編輯推薦: |
(1)RocketMQ由阿里开源,Apache*开源项目,经受多年双十一流量峰值考验,在多个性能指标上远超同类产品
(2)作者是阿里资深数据专家,有多年RocketMQ使用经验,深入研究RocketMQ源代码,写作前与RocketMQ官方团队有深入沟通
(3)云栖社区官方出品,得到RocketMQ官方研发团队以及业界的多位专家的肯定和推荐
|
內容簡介: |
本书由云栖社区官方出品。
作者是阿里资深数据专家,对RocketMQ有深入的研究,并有大量的实践经验。在写这本书之前,作者不仅系统、深入地阅读了RocketMQ的源代码,而且还向RocketMQ的官方开发团队深入了解了它的诸多设计细节。作者结合自己多年使用RocketMQ的经验,从开发和运维两个维度,给出了大部分场景下的优秀实践,能帮助读者在学会使用和用好RocketMQ的同时,尽量少踩坑。同时,本书也结合源码分析了分布式消息队列的原理,使读者可以在复杂业务场景下定制有特殊功能的消息队列。
全书共13章,在逻辑上分为两大部分:
*部分(第1~8章):RocketMQ实战
第1~2章详细讲解了RocketMQ如何快速入门,以及在生产环境下的配置和使用;
第3~4章具体讲解了不同类型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特点,以及分布式消息队列的协调者NameServer;
第5章从消息的存储、发送、复制和高可用等多个维度讲解了RocketMQ的内部机制;本书由云栖社区官方出品。
作者是阿里资深数据专家,对RocketMQ有深入的研究,并有大量的实践经验。在写这本书之前,作者不仅系统、深入地阅读了RocketMQ的源代码,而且还向RocketMQ的官方开发团队深入了解了它的诸多设计细节。作者结合自己多年使用RocketMQ的经验,从开发和运维两个维度,给出了大部分场景下的优秀实践,能帮助读者在学会使用和用好RocketMQ的同时,尽量少踩坑。同时,本书也结合源码分析了分布式消息队列的原理,使读者可以在复杂业务场景下定制有特殊功能的消息队列。
全书共13章,在逻辑上分为两大部分:
*部分(第1~8章):RocketMQ实战
第1~2章详细讲解了RocketMQ如何快速入门,以及在生产环境下的配置和使用;
第3~4章具体讲解了不同类型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特点,以及分布式消息队列的协调者NameServer;
第5章从消息的存储、发送、复制和高可用等多个维度讲解了RocketMQ的内部机制;
第6章讨论了消息的可靠性,如何让消息队列在满足业务逻辑需求的同时稳定、可靠地长期运行;
第7章讨论了在大流量场景下,吞吐量优先时RocketMQ的使用方法;
第8章介绍RocketMQ与SpringBoot、Spark、Flink以及自定义的运维工具等其它系统的对接方法;
第二部分(第9~13章):RocketMQ原理
首先对RocketMQ的源码结构进行了整体介绍,然后深入地分析了NameServer、各种常用消费类、主从同步机制,以及基于Netty的通信的源码实现。掌握这些源代码以后,读者可以快速定制属于自己的具有特殊功能的消息中间件。
|
關於作者: |
杨开元
阿里巴巴数据专家,毕业于北京大学,有10年IT行业研发经验。对RocketMQ有深入的研究,是RocketMQ源码贡献者。曾就职于甲骨文和猎豹移动,专注于大数据和实时计算。在大量的工作实践中,对MySQL、J2EE、JVM、Spring、Hadoop、Kafka、Storm、Flink都有深入研究。喜欢剖析源码,分析原理,为开源项目贡献代码。
云栖社区
云栖社区是面向开发者的开放型技术平台,服务于云计算技术全生态。包含博客、问答、培训、设计研发、资源下载等产品,以分享专业、优质、高效的技术为己任,帮助技术人快速成长与发展。
欢迎关注云栖社区微信公众号:yunqiinsight ,打开精彩代码生活!
|
目錄:
|
推荐序
前言
第1章 快速入门1
1.1 消息队列功能介绍1
1.1.1 应用解耦1
1.1.2 流量消峰2
1.1.3 消息分发3
1.2 RocketMQ简介4
1.3 快速上手RocketMQ4
1.3.1 RocketMQ的下载、安装和配置 5
1.3.2 启动消息队列服务6
1.3.3 用命令行发送和接收消息6
1.3.4 关闭消息队列6
1.4 本章小结7
第2章 生产环境下的配置和使用8
2.1 RocketMQ各部分角色介绍8
2.2 多机集群配置和部署9
2.2.1 启动多个NameServer和Broker10
2.2.2 配置参数介绍11
2.3 发送接收消息示例13
2.4 常用管理命令15
2.5 通过图形界面管理集群21
2.6 本章小结22
第3章 用适合的方式发送和接收消息23
3.1 不同类型的消费者23
3.1.1 DefaultMQPushConsumer的使用23
3.1.2 DefaultMQPushConsumer的处理流程25
3.1.3 DefaultMQPushConsumer的流量控制28
3.1.4 DefaultMQPullConsumer30
3.1.5 Consumer的启动、关闭流程32
3.2 不同类型的生产者33
3.2.1 DefaultMQProducer 34
3.2.2 发送延迟消息36
3.2.3 自定义消息发送规则36
3.2.4 对事务的支持37
3.3 如何存储队列位置信息38
3.4 自定义日志输出42
3.5 本章小结44
第4章 分布式消息队列的协调者45
4.1 NameServer的功能45
4.1.1 集群状态的存储结构46
4.1.2 状态维护逻辑47
4.2 各个角色间的交互流程48
4.2.1 交互流程源码分析48
4.2.2 为何不用ZooKeeper50
4.3 底层通信机制50
4.3.1 Remoting模块51
4.3.2 协议设计和编解码54
4.3.3 Netty库56
4.4 本章小结56
第5章 消息队列的核心机制57
5.1 消息存储和发送57
5.2 消息存储结构58
5.3 高可用性机制60
5.4 同步刷盘和异步刷盘61
5.5 同步复制和异步复制62
5.6 本章小结63
第6章 可靠性优先的使用场景64
6.1 顺序消息64
6.1.1 全局顺序消息64
6.1.2 部分顺序消息65
6.2 消息重复问题67
6.3 动态增减机器67
6.3.1 动态增减NameServer67
6.3.2 动态增减Broker69
6.4 各种故障对消息的影响70
6.5 消息优先级72
6.6 本章小结73
第7章 吞吐量优先的使用场景74
7.1 在Broker端进行消息过滤74
7.1.1 消息的Tag和Key74
7.1.2 通过Tag进行过滤75
7.1.3 用SQL表达式的方式进行过滤75
7.1.4 Filter Server方式过滤77
7.2 提高Consumer处理能力78
7.3 Consumer的负载均衡80
7.3.1 DefaultMQPushConsumer的负载均衡80
7.3.2 DefaultMQPullConsumer的负载均衡81
7.4 提高Producer的发送速度83
7.5 系统性能调优的一般流程85
7.6 本章小结87
第8章 和其他系统交互88
8.1 在SpringBoot中使用RocketMQ88
8.1.1 直接使用88
8.1.2 通过Spring Messaging方式使用90
8.2 直接使用云上RocketMQ91
8.3 RocketMQ与Spark、Flink对接93
8.4 自定义开发运维工具93
8.4.1 开源版本运维工具功能介绍94
8.4.2 基于Tools模块开发自定义运维工具95
8.5 本章小结96
第9章 首个Apache中间件顶级项目97
9.1 RocketMQ的前世今生97
9.2 Apache顶级项目(TLP)之路98
9.3 源码结构99
9.4 不断迭代的代码100
9.5 本章小结102
第10章 NameServer源码解析103
10.1 模块入口代码的功能103
10.1.1 入口函数103
10.1.2 解析命令行参数104
10.1.3 初始化NameServer的Controller105
10.2 NameServer的总控逻辑106
10.3 核心业务逻辑处理107
10.4 集群状态存储109
10.5 本章小结111
第11章 最常用的消费类112
11.1 整体流程112
11.1.1 上层接口类112
11.1.2 DefaultMQPushConsumer的实现者114
11.1.3 获取消息逻辑116
11.2 消息的并发处理118
11.2.1 并发处理过程118
11.2.2 ProcessQueue对象121
11.3 生产者消费者的底层类122
11.3.1 MQClientInstance类的创建规则122
11.3.2 MQClientInstance类的功能124
11.4 本章小结127
第12章 主从同步机制128
12.1 同步属性信息128
12.2 同步消息体130
12.3 sync_master和async_master132
12.4 本章小结134
第13章 基于Netty的通信实现135
13.1 Netty介绍135
13.2 Netty架构总览136
13.2.1 重新实现ByteBuffer136
13.2.2 统一的异步 IO接口137
13.2.3 基于拦截链模式的事件模型138
13.2.4 高级组件139
13.3 Netty用法示例140
13.3.1 Discard服务器140
13.3.2 查看收到的数据144
13.4 RocketMQ基于Netty的通信功能实现145
13.4.1 顶层抽象类145
13.4.2 自定义协议148
13.4.3 基于Netty的Server和Client151
13.5 本章小结152
|
內容試閱:
|
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几年前在做一个项目的时候,若需要用到消息队列,简单调研一下就会决定用Kafka,因为当时还不知道有RocketMQ。在我加入阿里后,当时有个项目需要用到消息中间件,试用了RocketMQ,发现阿里开源的消息中间件性能非常强大,但是上手有点费劲,因为现有文档多是零零散散的博文。在没有合适文档指导的情况下,对系统中用到的RocketMQ模块心里没底,系统偶尔出现异常时总会束手无策,需要通过查看很多源码,才能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熟悉RocketMQ以后,我发现它是一款非常优秀的中间件产品,可以确保不丢消息,而且效率很高。同时因为它是用Java开发的,所以修改起来比较容易。
在阿里内部,RocketMQ很好地服务了集团大大小小上千个应用,在每年的双十一当天,更有不可思议的万亿级消息通过RocketMQ流转(在2017年的双11当天,整个阿里巴巴集团通过RocketMQ流转的线上消息达到了万亿级,峰值TPS达到5600万),在阿里大中台策略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如果有合适的参考文档,RocketMQ会被更多人接受和使用,让更多人不必重复造轮子。
我做了很多年开发,在学校课本上学的开发知识有限,大多数是通过看书和上网学到的,其中很多优秀的文章对自己帮助很大。所以我很希望能用这本书回馈技术社区中有需要的开发者们。
动笔写这本书前,我系统地阅读了RocketMQ的源码,有些理解不够透彻的地方请教了阿里RocketMQ开发团队的同事,然后也总结了自己多年实际工作中的一些经验。希望这本书能简明扼要地说清楚RocketMQ的使用方法和核心原理。
读者对象
希望学习分布式系统或分布式消息队列的开发人员。
服务端系统开发者,他们可以借助高质量中间件来提高开发效率。
软件架构师,他们可以通过消息队列优化复杂系统的设计。
本书特色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RocketMQ这款优秀的分布式消息队列软件,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快速把RocketMQ应用到自己的项目中,也可以通过更改源码定制符合自身业务的消息中间件。
如何阅读本书
本书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RocketMQ实战,包括第1~8章。这是本书的主体内容,可帮助读者快速用好RocketMQ这个分布式消息队列。
这部分是按照由浅入深的方式撰写的,为了让读者快速上手,首先介绍了搭建一个简单RocketMQ集群的方法,以此来发送和接收消息;然后详细介绍了如何用好Consumer和Producer,如何选择合适的类以及进行参数设置;再进一步根据应用,说明如何让RocketMQ在各种异常情况下保持稳定可靠,以及如何增大RocketMQ的吞吐量,从而在单位时间内处理更多的消息。
第二部分是源码分析,包括第9~13章。当读者有特殊的业务需求,需要更改或扩展RocketMQ现有功能的时候,这部分内容能帮助读者快速熟悉源码,找到要下手更改的地方,快速实现想要的功能。
这部分也适合想通过源码,深入学习消息队列的读者阅读。学习别人优秀的代码是提升自己技术水平的一条有效途径。
勘误和支持
由于水平有限,编写时间仓促,书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或者不准确的地方,恳请读者批评指正。有任何的意见或建议,都可以通过邮箱rocketmqqa@163.com和我联系,真挚期待你的反馈。
致谢
写技术书籍很耗费时间,加之互联网行业快节奏的工作方式,导致我写这本书的时间大多是在周末和夜晚。在此感谢家人对我的支持和理解,尤其感谢我的妻子,没有她对家庭的照顾和对我的鼓励,这本书是无法完成的。
感谢阿里消息中间件团队的Leader王小瑞,是你从技术和写作思路上给我很大的帮助。感谢消息中间件团队的其他同学,你们为开源社区贡献了一个高质量的软件,你们写的很多高质量博文使开发者更容易理解RocketMQ。
感谢机械工业出版社的编辑杨福川、张锡鹏,感谢云栖社区的刁云怡,阿里的校友耿嘉安,是你们始终支持我的写作,你们的引导和帮助使我能顺利完成全部书稿。
谨以本书献给我最亲爱的家人,以及众多热爱软件开发工作的朋友们!
杨开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