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爱美是人类天性,
凡是天性中所固有的必须趁适当时机去培养,
否则像花草不及时下种及时培植一样,就会凋残萎谢。
成为更好的自己
美学大师朱光潜送给青年朋友的珍贵礼物
|
內容簡介: |
本书包括《谈修养》和《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谈修养》以1947年中周出版社版为底本,《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以1948年开明书店版为底本,并参校中华书局2012年版《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谈修养》等版本。
|
關於作者: |
朱光潜(1897-1986) 中国美学家。别名孟实。安徽桐城人。1925年起先后赴英国、法国研习哲学、心理学和艺术史,获博士学位。1933年回国。历任四川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大学教授,全国美学学会会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等职。早年接受克罗齐、里普斯的美在直觉说、移情说。后提出美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美是一种价值等观点。主要著作有《文艺心理学》《谈美》《西方美学史》《悲剧心理学》等;主要译著有黑格尔《美学》、莱辛《拉奥孔》、柏拉图《文艺对话集》、克罗齐《美学原理》、维科《新科学》等。
|
目錄:
|
谈修养
一番语重心长的话
给现代中国青年
谈立志
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谈青年的心理病态
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伦理观
谈处群(上)
我们不善处群的病征
谈处群(中)
我们不善处群的病因
谈处群(下)
处群的训练
谈恻隐之心
谈羞恶之心
谈冷静
谈学问
谈读书
谈英雄崇拜
谈交友
谈休息
谈消遣
谈体育
谈价值意识
谈美感教育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序
一 谈读书
二 谈动
三 谈静
四 谈中学生与社会运动
五 谈十字街头
六 谈多元宇宙
七 谈升学与选课
八 谈作文
九 谈情与理
十 谈摆脱
十一 谈在卢佛尔宫所得的一个感想
十二 谈人生与我
附: 无言之美
代跋 再说一句话
|
內容試閱:
|
亲近名著 守望童年
每一部名著,尤其是其中的经典性作品,事实上都浓缩、隐含着特定时代、特定民族、特定文化所形成的最基本、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价值观和文化心智成果,代表着人类文化发展的某些不可复制和不可替代的智慧和方向。同时,经典又是经过人类阅读的随机拣选和时间长河的无情淘汰,才逐渐浮出历史地表,最终固定在人类精神发展的文化坐标上的。
文学经典之所以享有这样的文学史地位,首先是因为,经典提供的是一种具有整体文学史意义的独特而绝对的高度,它总是以自己的方式洞悉或表达了历史、社会、人生、人性的基本奥秘或本相,表达了对于这些奥秘或本相深刻的体认和独到的感悟;经典又总是以自己的方式构筑成文学史上一个永恒的美学神话,并向文学史释放着永不消失的艺术灵光。安徒生童话对于社会和人生真相的有力揭示,卡洛尔童话对荒诞艺术的绝妙实践,林格伦童话对儿童解放在哲学上和美学上的重要贡献,都是文学史上突出而典型的例子。由于这些作品在文学史上所达到的高度是重要而独特的,因此,它们在一些特定的方面是无法被逾越的。
经典还提供了一种文学史意义上的判断尺度。经典代表着文学史上最卓越的艺术成就和经验,它虽然无法被轻松地逾越,但却往往成为人们普遍心仪和乐于效仿的榜样。更多的时候,经典所提供的高度则被人们用来打造成一把衡量高下、评说成败的艺术标尺。人们会用经典构成和显示的标尺来看一看,某部作品与经典的距离究竟有多远。
因此,对于经典的尊崇和信赖,成为人类最基本的精神生活态度之一。
文学作为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形成了一大批影响过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精神发育和成长的经典名著。提起文学史上的许多名著,人们常常会有一种重新打开童年心灵履历的难忘和激动。在他们的童年记忆中,甚至,在他们后来的阅读记忆中,这些作品都曾经那么深刻地参与并影响了他们的心灵建设,为他们的成长打下了宝贵的精神的底子(钱理群先生语)。
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这套语文新课标基础必读丛书收入了《朝花夕拾》《繁星?春水》《昆虫记》《飞鸟集?新月集》《安徒生童话》等数十部古今中外文学名著。这些作品触及社会、人生、自然、命运等最基本的人类价值和命题,因而具有相当的思想深度和情感力度。我相信,让每一个孩子在他们的童年时代就亲近这样的作品,正是一项为当代儿童和青少年的精神打底的事业。
让我们一起来亲近和享受这样的作品,守望和珍惜童年的阅读。
方卫平(浙江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6 年4 月12 日于丽泽湖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