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大模型启示录
》
售價:NT$
510.0
《
东法西渐:19世纪前西方对中国法的记述与评价
》
售價:NT$
918.0
《
养育男孩:官方升级版
》
售價:NT$
230.0
《
小原流花道技法教程
》
售價:NT$
500.0
《
少女映像室 唯美人像摄影从入门到实战
》
售價:NT$
505.0
《
詹姆斯·伍德系列:不负责任的自我:论笑与小说(“美国图书评论奖”入围作品 当代重要文学批评家詹姆斯·伍德对“文学中的笑与喜剧”的精湛研究)
》
售價:NT$
398.0
《
武当内家散手
》
售價:NT$
230.0
《
诛吕:“诸吕之乱”的真相与吕太后时期的权力结构
》
售價:NT$
454.0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高职高专汽车类专业技能型教育规划教材之一。其内容覆盖了当前我国汽车评估工作中所需要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为汽车评估基础篇,内容包括绪论、与评估相关的汽车基础知识、汽车价值评估的基本方法。中篇为汽车技术状况鉴定篇,内容包括汽车技术状况的静态检查与动态检查、汽车技术状况的仪器检查。下篇为汽车价值评估与交易篇,内容包括二手车鉴定评估与交易实务、事故车辆鉴定评估、汽车电控系统故障诊断与评估、电动汽车鉴定评估。本书主要作为汽车鉴定评估专业、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汽车保险实务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汽车电子运用专业、交通运输专业、车辆工程等汽车专业的教材,亦可作为汽车鉴定评估师从业人员的培训教材和汽车服务业就业群体的参考读物。
|
目錄:
|
序言
第2 版前言
第1 版前言
上篇 汽车评估基础篇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汽车评估概述 1
第二节 二手车鉴定评估的基本要素和
评估的主要依据 4
第三节 二手车鉴定评估机构与二手车
鉴定评估师 6
本章小结 11
思考训练题 12
第二章 与评估相关的汽车基本知识 13
第一节 世界主要汽车谱系 13
第二节 汽车总体构造及各组成部分的
价格比重 16
第三节 汽车运行性能指标与汽车基本
技术参数 17
第四节 汽车的分类方法 23
第五节 世界车辆识别代码、国产汽车型号
编制规则与汽车标牌 27
第六节 内燃机产品名称和型号编制
规则 32
第七节 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汽车使用
寿命、汽车折旧与报废标准 33
本章小结 42
思考训练题 42
第三章 汽车价值评估的基本方法 44
第一节 汽车评估的假设、价值类型与
方法 44
第二节 汽车评估重置成本法 47
第三节 汽车评估收益现值法 50
第四节 汽车评估现行市价法 51
第五节 汽车评估清算价格法与汽车价格
评估方法的比较和选用 56
第六节 二手车成新率的计算与确定 57
本章小结 63
思考训练题 64
中篇 汽车技术状况鉴定篇
第四章 汽车技术状况的静态检查与
动态检查 66
第一节 汽车技术状况的静态检查 66
第二节 汽车技术状况的动态检查 77
本章小结 83
思考训练题 83
第五章 汽车技术状况的仪器检测与
综合评定 85
第一节 汽车技术状况的仪器检测概述 85
第二节 对二手车鉴定人员掌握仪器
检测程度的要求 92
第三节 对汽车技术状况的综合评定 112
本章小结 120
思考训练题 121
下篇 汽车价值评估与二手车交易篇
第六章 二手车鉴定评估 123
第一节 二手车鉴定评估作业总流程与
鉴定评估前期准备工作 124
第二节 识伪检查与鉴别事故车辆 140
第三节 静态检查的主要内容、方法
与要求 145
第四节 动态检查的主要内容、方法与
要求 172
第五节 二手车的价值评估实例分析 184
第六节 二手车鉴定评估报告 194
本章小结 208
汽车评估与鉴定 第2 版
Ⅹ
思考训练题 210
第七章 二手车交易实务 212
第一节 二手车交易的法定依据、交易类型
与交易相关规定 212
第二节 二手车交易流程 215
第三节 关于二手车交易需提供材料
的规定 218
第四节 二手车标示 221
第五节 二手车交易合同 223
第六节 二手车的质量担保 226
第七节 二手车收购定价 232
第八节 二手车销售定价 238
本章小结 242
思考训练题 243
第八章 电动汽车结构特点、工作原理
与性能测试 244
第一节 电动汽车知识基础 244
第二节 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 253
第三节 电动汽车的驱动电机系统 267
第四节 电动汽车的辅助系统 280
第五节 电动汽车的电气控制系统 285
第六节 电动汽车的维护与保养 294
本章小结 298
思考训练题 299
第九章 电动汽车鉴定评估 300
第一节 电动汽车技术状况的静态检查 300
第二节 电动汽车技术状况的动态检查 315
第三节 电动汽车技术状况的仪器检查 317
第四节 电动汽车技术状况等级的
综合评定 334
第五节 电动汽车的价值评估与鉴定
评估报告 335
本章小结 335
思考训练题 336
参考文献 337
|
內容試閱:
|
本书第1 版自2011 年1 月出版发行至今已有多年. 面对我国蓬勃发展的汽车市场.特别是电动汽车的异军突起. 以及新的国家标准和规范的陆续出台. 本书亟需补充、更新相关内容. 以适应汽车市场发展新形势、新需求.下面对本书的修订内容进行简要说明.第一. 继续保留了原书比较科学、完整的知识体系. 仍然分为上、中、下三篇. 上篇为汽车评估基础篇. 中篇为汽车技术状况鉴定篇. 下篇为汽车价值评估与二手车交易篇.第二. 贯彻新的国家汽车技术标准. 特别是深入、严格、全面地贯彻国家标准GBT 30323—2013.二手车鉴定评估技术规范..第三. 在内容选择方面. 一是突出重点. 紧紧抓住了“二手车鉴定评估” 这个基本重点. 在本书下篇中. 以国家标准GB T 30323—2013. 二手车鉴定评估技术规范. 为技术依托. 用了两章的篇幅. 全面、系统、深入地讲解了二手车鉴定评估与交易的基本方法. 二是着眼于未来. 适应电动汽车目前与未来的迅猛发展. 新增了第八章电动汽车结构特点、工作原理与性能测试和第九章电动汽车的鉴定评估.第四. 在版面表现形式上进行了某些创新. 主要是为插图增加了注解. 此种图解形式的优点是将文字与图形有机结合. 从而达到简明扼要、重点突出、生动活泼的效果.由于编者水平有限. 书中难免有疏漏和错误之处. 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编 者Ⅶ 第1 版前言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汽车工业迅猛发展. 尤其是近十年来. 我国汽车产量以年均24.. 5%的速度增长. 2007 年. 我国汽车产量已达888 万辆. 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生产国. 2008 年. 汽车产量超过930 万辆. 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6467 万辆. 汽车已经进入我国千家万户. 2009 年. 我国汽车销量同比增长29%. 且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销售市场. 但我国千人汽车保有量仅为24 辆. 还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 “十二五” 期间. 我国汽车产业仍将保持快速发展势头.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汽车工业的大发展. 带动了汽车后市场的空前繁荣. 并直接催生出一个包括汽车销售服务、汽车技术服务、汽车鉴定评估服务、汽车维修服务、保险服务、物流服务、金融服务、车辆管理以及汽车文化服务等在内的庞大的新兴产业———汽车服务产业. 其规模与产生的价值以及创造的就业岗位均远远超出汽车工业自身. 汽车工业所产生的价值与汽车服务产业所产生的价值相比约为20%比80%. 同时. 伴随着以技术密集型为特征的汽车工业与汽车服务业的大发展而来的是对高素质汽车服务人才的迫切需求.汽车评估正是在这样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运而生的. 所谓汽车评估. 就是由汽车评估机构的专业评估人员. 根据特定的目的. 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和公正的原则. 按照法定的标准和程序. 运用科学的方法. 对汽车的现时价格进行评定和估算. 它是汽车服务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书是高职高专汽车类专业技能型教育规划教材之一. 其内容覆盖了当前我国汽车评估工作中所需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 我们力求体现以下特色:1.. 瞄准汽车市场对高素质汽车评估人才岗位知识和技能的要求. 以汽车评估师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进行课程内容的科学整合. 科学地确定教材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 合理安排教材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2.. 注重知识的针对性、新颖性与系统性. 注重理论分析方法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调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密切结合. 强调学生创造性思维与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充分体现了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3.. 注重现代轿车的新结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标准的介绍. 题材与案例新颖丰富、图文并茂、实用性强、生动好用.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 上篇为汽车评估基础篇. 内容包括与评估相关的汽车基本知识以及汽车评估的基本方法. 中篇为汽车技术状况鉴定篇. 内容包括汽车技术状况汽车评估与鉴定 第2 版Ⅷ 的静态检查、动态检查、仪器检测与汽车技术状况的定量评定. 下篇为汽车价值评估与二手车交易篇. 内容包括新车的价值评估. 汽车的故障评估. 汽车事故损失评估. 以及二手车的鉴定评估与交易运作实务.本书由长沙理工大学汽车与机械工程学院黄费智教授任主编. 并编写了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的内容. 第五章由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国家职业技能考评员黄理经高级讲师编写.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引用和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详见书末参考文献. 在此谨向相关作者深表谢意! 本书的编写还得到吉林大学柴邦衡教授和诸多同行专家、朋友与家人的关心、帮助与支持. 在此一并致谢!由于作者水平有限. 书中难免有错误与不当之处. 欢迎同行专家以及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如有建议或需了解本书相关信息. 请与huangfeizhi38@ hotmail.com 或huanglijing888@163.com 联系.编 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