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沙庆林先后主持六五七五和八五国家重点攻关项目,在重型压实标准、路面设计理论、典型结构和可靠度设计等领域有大量创新并取得巨大经济效益,成果应用已形成我国高等级公路修建模式。2008年研究成功国际领先的粗集料断级配设计与检验方法及新施工工艺,为我国长寿命路面奠定了技术基础。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在总结梳理沙庆林院士的工作笔记、科研报告以及回忆文章的基础上,结合对相关人员的采访实录编写而成。书中客观详细地叙述了沙庆林院士的成长历程、援外工作经历等,并重点对沙庆林院士的科研成果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力争全面、准确地展现他在公路工程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以及他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
關於作者: |
沙庆林(1930.5.7),公路工程专家。江苏宜兴人。1952年毕业于交通大学,1957年于莫斯科公路学院获副博士学位。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曾在亚非六国从事援外公路工程设计施工和科研。先后主持六五七五和八五国家重点攻关项目,在重型压实标准、路面设计理论、典型结构和可靠度设计等领域有大量创新并取得巨大经济效益。成果应用已形成我国高等级公路修建模式。参加了两千多千米高速公路的设计施工指导。1993年高等级公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抗滑表层成套技术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08年研究成功国际领先的粗集料断级配设计与检验方法及新施工工艺,为我国长寿命路面奠定了技术基础。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本书展现了沙庆林在公路工程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以及他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