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耕读史
》
售價:NT$
500.0
《
地理计算与R语言
》
售價:NT$
551.0
《
沈括的知识世界:一种闻见主义的实践(中华学术译丛)
》
售價:NT$
398.0
《
大思维:哥伦比亚商学院六步创新思维模型
》
售價:NT$
332.0
《
宏观经济学(第三版)【2024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作品】
》
售價:NT$
709.0
《
UE5虚幻引擎必修课(视频教学版)
》
售價:NT$
505.0
《
真需求
》
售價:NT$
505.0
《
阿勒泰的春天
》
售價:NT$
230.0
|
編輯推薦: |
该书采用国内外学术界普遍认可的著录规范全面系统地对国内有关黎族研究的文献进行搜集整理和分类著录,不仅可以为黎族研究的专家学者提供一部重要的工具书,而且对于挖掘和弘扬黎族民间文化、促进民族研究的学术繁荣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
內容簡介: |
中国的纳西族主要聚居于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维西、香格里拉(原中甸、宁蒗县、永胜县,四川省盐边县、木里县,以及西藏自治区芒康县盐井镇等。纳西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社会经济生产获得充分发展的同时农耕文明已取代半耕半牧的生产状态,政治上分散的部落渐趋统一,东巴文化体系逐渐宏大完善,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丰富了祖国的文化宝库。纳西族信仰东巴教、藏传佛教等宗教,还普遍信奉三朵神,成为多种信仰的民族。纳西语可划分为西部、东部两大方言区。纳西族有两种传统文字,即东巴文和哥巴文。纳西族人民在漫长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中,创造出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有神话、传说、诗歌、故事、民歌、大调、笑话、寓言、儿歌、谚语和谜语等。基于此,本书对有关纳西研究的文献进行系统搜集和整理,旨在弘扬我国多样性民族文化宝库中优秀的纳西族文化,在回顾前人研究贡献和借鉴前人研究经验的基础上,为当下和今后纳西族研究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工具和参考。
|
關於作者: |
冯涛女,1971年生,贵州师范学院图书馆暨中国山地民族文献资料中心(中国山地民族文献资料馆)研究馆员,贵州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贵州师范学院中国山地民族研究中心研究员,在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十余篇,编著有《中国毛南族研究文献题录》《中国纳西族研究文献题录》等有关民族研究的工具书。
|
目錄:
|
第一部分 文献题录
A书籍3
B期刊论文20
C学位论文119
D报纸文章132
E析出文献158
F会议论文398
第二部分 索引
责任者索引415
期刊索引542
出版社索引574
|
內容試閱:
|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在悠久的发展历史中创造了源远流长、内涵丰富的民族文化,这些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长期以来,各学科领域的学者辛勤研究,笔耕不辍,在对我国各民族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研究论著。这些研究成果,既有助于加强社会各界对各民族文化的认知和理解,更是推动民族文化发展繁荣的重要基础。21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迅速发展以及人们之间交往的日益增多,使得包括学术研究成果在内的各类文献呈几何级数急剧增长。而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更加速了信息的流通和传播。数字化写作、数字化出版、数字化复制,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要生活方式。在这一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在瀚如烟海的文献和研究者之间建立一个有效的媒介,使人类社会长期积累下来的文献资源得到充分而科学的参考和利用,是学术界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古代就有编纂目录的优良传统,早在两千多年前,西汉目录学家刘向就编纂了我国第1部目录学著作《别录》,被誉为我国的目录学之祖。近年来,随着我国各民族研究文献的日渐增多,已有学者编纂了相关的目录索引,如《布依族研究资料目录》(贾忠匀编,学苑出版社1988年版)、《回族研究文献题录》(北京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古籍办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土家族研究资料目录索引》(陈正慧主编,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等。这些民族研究文献目录索引的相继问世,是有关学者或机构从学科发展的大局出发而做出的无私贡献,为学术界对相关民族的研究提供了全貌式的参考,更为广大同行做出了知识分享与传播的表率。不无遗憾的是,目前有关我国民族研究文献题录方面的工作还未引起学术界的足够重视,与有关我国各民族研究的文献迅速涌现的局面极不相适应,从客观上造成了因信息不对称而阻碍有关民族研究进展的突出问题。贵州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贵州师范学院中国山地民族研究中心暨贵州民族学与人类学高等研究院,在创立之初就确立了精诚协作,美美与共的学术理念,始终将知识分享与学术研究本身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我们编纂这套中国民族研究文献题录集成,目的就是尽可能全面系统地梳理我国各民族研究的成果,为当代研究民族文化的学者提供较为详尽的参考资料,实现学术上的共同致富;同时,也为我国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弘扬优良的人文传统做出应有的努力,为实现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所涉领域广,内容多,加之信息渠道广泛复杂,因而在编辑过程中难免挂一漏万和出现差错,谨请广大读者和同行批评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