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古罗马800年
》
售價:NT$
857.0
《
权力与相互依赖(第四版)(中译本修订版)
》
售價:NT$
658.0
《
写出心灵深处的故事:踏上疗愈之旅(修订版)(创意写作书系)
》
售價:NT$
301.0
《
控制权视角下的家族企业管理与传承
》
售價:NT$
398.0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
》
售價:NT$
762.0
《
利他主义的生意:偏爱“非理性”的市场(英国《金融时报》推荐读物!)
》
售價:NT$
352.0
《
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咨询的顶层设计
》
售價:NT$
454.0
《
FANUC工业机器人装调与维修
》
售價:NT$
454.0
|
編輯推薦: |
《东亚对华产业转移的贸易收支效应研究》一书在中美贸易战成为热点问题,在美国对华贸易保护主义严峻的形势下付诸出版,从东亚外部因素揭示中国外贸顺差的形成机制,可以说比较应景,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
內容簡介: |
本书分析了东亚产业转移背景下中国贸易收支结构的基本特征、进出口投入成分度量、中国真实贸易顺差测算和转型驱动下中国贸易收支结构的演变等,并对如何比较准确地计算与分解中国贸易顺差问题提出了学术建议。
|
關於作者: |
姚海华,上海海关学院海关税收研究中心主要成员,副教授,经济学博士,二级关务督察。曾围绕上海国际贸易重心建设、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和关税结构优化与升级等主题开展研究,在《国际贸易问题》等CSSCI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参撰著作9部,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上海市软科学重点项目、上海市决策咨询项目等各类课题11项。
|
目錄:
|
总序1
序1
第一章导论1
第一节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1
一、 问题提出1
二、 研究意义5
第二节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6
一、 产品内国际分工相关研究回顾6
二、 贸易收支相关研究回顾17
第三节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27
一、 研究思路27
二、 研究内容28
三、 研究方法29
第四节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31
一、 主要创新之处31
二、 不足之处32
第二章基于出口品投入来源细分视角的贸易收支问题分析框架33
第一节东亚产业国际转移与贸易收支的内涵33
一、 东亚产业国际转移的内涵33
二、 贸易收支的内涵38
第二节基于出口品中进口投入视角的贸易收支核算分析43
一、 出口品中进口投入影响现行贸易收支核算的路径43
二、 基于出口品中进口投入视角的贸易差额核算新思路45
第三节基于出口品中进口投入视角的贸易收支调节分析49
一、 弹性理论对贸易收支失衡调节的传统认识50
二、 结合出口品中进口投入对马歇尔勒纳条件的修正54
第四节贸易收支分析中《亚洲国际投入产出表》的引用58
一、 两国投入产出基本模型59
二、 《亚洲国际投入产出表》基本框架61
三、 《亚洲国际投入产出表》的系数求解与计算64
第三章东亚产业转移背景下中国贸易收支结构的基本特征69
第一节中国贸易收支的总体规模及其适度性69
一、 中国贸易收支规模的总体走势69
二、 中国贸易收支规模的适度性判断71
第二节中国贸易收支的国别结构74
一、 中国双边贸易收支的国别分布75
二、 中国双边贸易收支的国别演变78
三、 中国双边贸易收支差异的商品因素81
第三节中国贸易收支的商品结构84
一、 中国总体贸易收支的商品构成85
二、 中国总体进出口贸易结构的变迁87
第四章东亚产业联动背景下中国出口品中进口投入成分度量92
第一节东亚转移性生产投入下的产业联动92
一、 东亚产业前向关联效应分析93
二、 东亚产业后向关联效应分析97
三、 东亚产业结构平衡分析100
第二节中国在东亚生产转移中的地位与作用103
一、 经济依赖程度分析104
二、 国际分工增值率分析108
第三节中国出口品中进口投入成分度量110
一、 进口垂直专业化程度测算112
二、 出口垂直专业化程度测算115第五章分离出口品中进口投入因素后的中国真实贸易顺差测算120
第一节基于投入产出法的真实贸易差额测算模型120
一、 两国情况下的真实贸易顺差121
二、 三国情况下的双边真实贸易差额125
三、 多国情况下的双边真实贸易差额129
第二节东亚生产投入转移情况下的中国真实贸易顺差测算132
一、 测算方法132
二、 测算结果与分析134
第三节不同口径下中国双边贸易差额存在差异的原因137
一、 基于东亚对华出口转移层面的解释138
二、 基于中国对美出口品中进口投入层面的解释142
第六章分离出口品中进口投入因素后的中国贸易收支弹性估计147
第一节贸易弹性估计的实证模型与数据来源147
一、 实证的基本思路148
二、 实证模型149
三、 数据来源与选取153
第二节东亚产业转移背景下中国总体贸易收支的弹性
分析156
一、 中国总体贸易收支的弹性估计156
二、 中国进口总额和出口总额的弹性估计161
第三节东亚产业转移背景下中国双边贸易收支的弹性
估计168
一、 中美双边进出口弹性估计168
二、 中美双边贸易收支的弹性估计174
第七章国际金融危机后结构性转型驱动下中国贸易收支结构
再剖析184
第一节中国贸易收支的行业构成结构演变184
一、 中国外贸顺差的行业分布184
二、 典型行业贸易差额的时间演变187
第二节中国贸易收支的企业微观结构分解190
一、 外贸顺差的微观分解方法190
二、 中国外贸顺差调整的企业微观支撑191
三、 外贸顺差分析中核密度方法的引入196
四、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外贸顺差调整的冲击196
第三节贸易空间结构变迁对外贸顺差的影响200
一、 贸易集聚效应与辐射效应200
二、 进出口贸易空间结构变迁211
三、 区域贸易同构与外贸顺差调整216
第八章结论221
参考文献225
后记238
|
內容試閱:
|
序
近期,美国特朗普政府宣布对华301调查结果,单方面对华挑起贸易战,备受各界关注。其中,中美贸易严重失衡是美国对华挑起贸易战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事实上,中国与美国的双边贸易失衡成因并不完全局限于中美两国之间。由于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产品中包含了大量来自东亚国家的贸易要素和中间品价值,所以,中美双边贸易顺差跟中美双边贸易利得之间会有很大的偏差。这个偏差的根源在于中国参与了全球化的生产,尤其参与了东亚的垂直专业化分工。因此,客观地讲,中美贸易战不应当仅仅局限在中美之间去审视,而应该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来解读。
《东亚对华产业转移的贸易收支效应研究》一书在中美贸易战成为热点问题,在美国对华贸易保护主义严峻的形势下付诸出版,从东亚外部因素揭示中国外贸顺差的形成机制,可以说比较应景,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通读全书,说几点个人看法。
第一,本书的研究视角具有独到性。外贸顺差问题是中国外向型经济中的热点问题,在过去二十多年里,无论是国际贸易还是国际金融领域的研究,对此问题多有关注与涉猎。本书从出口产品价值国内构成和国际构成的视角,对中国面临的从东亚进口,向欧美市场出口的三角贸易流向做了深入的解读,切入点独具匠心。
第二,本书在分析方法上紧跟学术前沿。注重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方法的系统运用,是本书的一大特色。投入产出方法是统计学中的主流方法,在国民经济核算中运用广泛。但是,在国际收支领域系统运用投入产出方法的研究并不多见。特别是,就投入产出方法本身而言,有竞争型投入产出方法和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方法之分,后者是近年来该方法领域的发展前沿。本书采用《亚洲国际投入产出表》为依托的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进行指标测算与实证检验,结构紧凑,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第三,本书在探讨问题上注重演变、关联影响。本书的分析较好地结合了中国进出口形势的演变轨迹。针对贸易收支这一国际经济领域的老命题,本书老瓶装新酒,不仅沿着贸易收支主流脉络,通过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方法,揭示了中国双边贸易差额的生成机理和调节机制;还纳入了国内区域间贸易集聚与空间联动的现实分析,同时也考虑了金融危机之后的经常账户逆转问题。这些现象,是过去十年中由中国外贸顺差问题逐渐演化蜕变而产生的新问题,作者根据中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演化特点,开展踏实的研究工作,形成自己的理解与分析逻辑,这一点尤为可取。
稍显不足的是,受制于《亚洲国际投入产出表》数据未更新的限制,本书在数据选用上显得有些陈旧。不过作者巧妙地把时间阶段按2009年金融危机的时间点进行划分,客观地反映了金融危机后国内贸易收支结构调整的现实背景,从而有效避免了研究中数据相对滞后的局限。另外,中国的外贸顺差与加工贸易有着密切的关联,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加工贸易的直接结果。尽管本书利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在机理上阐释了出口引致型进口三角贸易的流向成因,但是从研究价值的深度挖掘这个层面来讲,与指导加工贸易实践的政策转化尚存一定的距离。
希望作者依托所在工作单位的行政隶属关系优势,深入海关,融入海关,以本书研究为始,在具有海关特色理论研究工作和服务于海关的决策咨询工作中形成系列性成果。
金钟范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8年4月16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