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甲骨文丛书·剑桥世界暴力史(第一卷):史前和古代世界(套装全2册)
》
售價:NT$
959.0
《
甲骨文丛书·中华早期帝国:秦汉史的重估
》
售價:NT$
1367.0
《
欲望与家庭小说
》
售價:NT$
449.0
《
惜华年(全两册)
》
售價:NT$
320.0
《
甲骨文丛书·古代中国的军事文化
》
售價:NT$
454.0
《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套装全4册):从未见过的王朝内争编著史
》
售價:NT$
1112.0
《
半导体纳米器件:物理、技术和应用
》
售價:NT$
806.0
《
创客精选项目设计与制作 第2版 刘笑笑 颜志勇 严国陶
》
售價:NT$
281.0
|
編輯推薦: |
S码书房系统推出萨拉马戈作品七部之《洞穴》
一则混淆影子与现实的洞穴寓言,一部饱含辛酸又充满温情的故事,萨拉马戈用这部作品向20世纪告别
余华 苏童 李敬泽 邱华栋 闵雪飞 胡续冬
止庵 史航 陆建德 任晓雯 徐则臣 阿丁鼎力推荐
余华:萨拉马戈的每部作品都好。
苏童:萨拉马戈和马尔克斯是我心目中最好的两位作家,但在我看来,萨拉马戈对现实的隐喻更强。
|
內容簡介: |
六十四岁的老陶工西普里亚诺阿尔格与女儿玛尔塔、女婿马萨尔一同生活在一个偏远的小村庄里,女婿在城市里一座被称作中心的巨型建筑中当保安,父女俩以向中心供应陶器为生,一天,陶工照例向中心送货,不料却被告知陶器已经不再时兴,中心从此不再订货。绝望中,陶工去了亡妻的墓地,偶遇了同样在悼念亡夫的寡妇邻居伊佐拉。
然而女儿并不打算就此放弃,与父亲二人创作出一套精美的陶俑,中心出人意料地预定了数百个,但好景不长,中心很快又以没有市场为由取消了订单,父女俩连日来的心血付之东流。
山穷水尽,陶工只得与女儿女婿一同搬去中心生活。那是一个与世隔绝却又无所不包的神秘之地。入住后的陶工终日在中心无边的空间里游逛。一天晚上,照旧无所事事又饱受思念伊佐拉煎熬的陶工决定对时常传出挖掘机声响的地底一探究竟,这座人工之城究竟有着怎样的骇人秘密?
|
關於作者: |
若泽萨拉马戈(Jos Saramago,1922-2010)
葡萄牙作家。1947年出版首部小说《罪孽之地》,1995年获葡萄牙语文学最高奖项卡蒙斯文学奖。1998年,因其充满想象、同情和讽喻的寓言故事,不断地使我们对虚幻的现实加深理解,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萨拉马戈的作品风格独特,内涵深刻,作品主题大多关心的是人类的命运与世界的前途。写作手法上,他创立了一种充满想象、隐喻和讽刺的小说类型,赢得了无数读者的赞誉。
他一生创作了数十部小说和其他文学作品,已经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总销售超过350万册,主要作品包括《修道院纪事》《里卡尔多雷耶斯离世那年》《所有的名字》《石筏》等。
|
內容試閱:
|
收到作家出版社赵超编辑的约稿邮件的时候,我有些恍惚:如此近距离地接触若泽萨拉马戈(1922-2010)目前为止唯一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葡萄牙作家,让我有一种失真感。对于《洞穴》这样的长篇小说,前辈尚且不易驾驭,才疏学浅的我自然是不敢应下的。然而,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在赵超编辑的鼓励下,我鼓起勇气接下了本书的翻译任务。
《洞穴》是若泽萨拉马戈于2000年出版的一部小说。这是一部读来令人笑中带泪、泪里含笑的寓言式作品。小说讲述了五个普通人的故事年逾六旬的老陶工西普里亚诺阿尔格,陶工之女玛尔塔,在中心担任保安的陶工女婿马萨尔,同村寡妇伊佐拉,以及陶工收留的一条极通人性的流浪狗复得(我将它也算在内,因为它在书中是一个喜乐的存在,是自然世界的一个重要象征),通过他们的悲喜反映了现今科技对传统经济的毁灭性冲击。整个故事饱含辛酸又充满温情,让人动容又发人深省。
小说里的中心其形犹如一个巨大的洞穴,并且在故事的最后,在这个无所不包、应有尽有的巨型建筑的地下也发现了一个神秘洞穴,但除此以外,小说显然还暗含了柏拉图的洞穴隐喻。现代社会受蒙蔽的囚徒们将影子和现实相混淆,在这样的一个洞穴里,他们五者用对爱和真的执着,一同发现了一道通往外界的光亮。作者通过揭示该隐喻,引发了人们对于在一个人人皆只是影子的世界里的资本主义的思考,对生命本质的探寻。
萨拉马戈的作品颇具实验风格,或许会令读者望而却步:句子往往很长,有时一句话可长达一页纸。他鲜少使用句号,取而代之的是使用大量的逗号将一些分句漫不经心地串联在一起。在他的作品中,一个自然段可能绵延数页而无停顿,一章只有两三段;中间如果出现人物对话,也不用引号,问号和叹号也是没有的,而是仅用逗号隔开;如果说话者改变,萨拉马戈会通过大写句首字母来表示说话者的切换这样的行文挑战着读者的耐心和毅力,只有通过考验者才能攫取出文字里的现实信息。此外,在他的一部作品中,往往会提及作者其他的作品。熟悉那些作品名字的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会发现一些小彩蛋,相信您会和我一样会心一笑,感叹起作者的俏皮和未泯的童心来。
这样的实验风格读来过瘾,对译者则是不小的考验。在翻译过程中,时常在电脑前一坐数小时而莫展一筹。分句与分句套叠堆砌,环环相扣,要先理清逻辑,读懂读透,有时半晌也难解其意;好容易完成了这一步,又要尝试着用中文再现,还要说人话,将七零八落的句序调整,使其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至此仍然不算完结,还需在意思表达清楚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不失原文风味个中的殚精竭虑,恐怕只有尝过方能体会了。
翻译过程如此艰难,以至屡屡拖延,如今终于付梓,需感谢作家出版社的赵超编辑,感谢您尽心尽责的工作、感谢您对我的耐心、谅解和鼓励;感谢张蒙和于芹两位好友,正是有了你们的无私帮助,我才得以顺利渡过翻译中遇到的道道难关;还要感谢我的家人,在我身陷琐事纷扰时给予了我莫大的关怀和支持。因能力所限,译者虽力求准确到位,译文中定仍有不少舛误和失当之处,恳请读者诸君原谅指正。
杨柳青
2017年9月7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