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本书在引入室内环境、健康住宅基本概念的基础上,以室内各种环境的质量、特性、检测、评价、控制为主线,系统介绍了室内空气环境、室内热湿环境、室内声环境、室内光环境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检测技能。本书以室内空气环境与检测为重点,详细介绍了室内空气质量的概念、室内空气污染的特点、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来源、室内空气污染物对健康的危害、室内空气污染物的采样与检测方法、室内空气环境质量的评价、室内空气环境污染的控制措施。本书具有内容丰富,知识新颖,实用性强等特点。 本书为高职高专院校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教材,可作为建筑以及环境类专业的教学参考书,同时也可作为相关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企业管理人员、岗位技术工人的培训教材。
|
目錄:
|
1室内环境概论1 11室内环境1 111环境1 112室内环境2 12室内环境质量4 121室内环境质量的重要性4 122室内环境质量的检测5 123室内环境质量的评价6 124室内环境质量的控制7 13绿色建筑8 131室内空气质量的研究与发展8 132病态建筑9 133健康住宅12 14“室内环境与检测”课程的性质、任务和要求15 141课程的性质15 142课程的任务15 143课程的要求16 习题与思考题16 2室内空气污染17 21室内空气质量17 211室内空气质量的定义17 212室内空气污染18 22室内空气污染物19 221化学、物理、生物污染物19 222气态、颗粒污染物23 23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来源24 231室外污染源24 232室内污染源25 习题与思考题30 3室内空气质量评价31 31室内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31 311化学性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32 312物理性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35 313生物性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38 314室内的其他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39 3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40 321室内空气质量标准41 322其他相关的室内空气质量标准42 323《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与其他标准之间的关系43 33室内空气质量评价44 331概述44 332室内空气质量现状评价49 333室内装修中环境空气质量的预评价52 习题与思考题59 4室内空气污染的控制60 41室内污染源的控制60 411减少室内污染源60 412室内污染源的处理61 413使用环保型建材62 42室内空气净化67 421微粒捕集68 422吸附净化69 423其他净化方法74 43室内通风换气77 431通风方式77 432通风量78 习题与思考题78 5室内空气中有机污染物的检测79 51室内空气污染物采样方法79 511室内空气样品的采集79 512采样体积以及污染物浓度的计算85 513室内空气监测方案设计87 514采样效率及其评价89 52甲醛(HCHO)的测定91 521AHMT比色法91 522酚试剂比色法93 523气相色谱法94 524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96 53苯(C6H6)、甲苯(C7H8)、二甲苯(C8H10)的测定97 54总挥发性有机物(VOC)的测定100 55苯并[a]芘(B[a]P)的测定102 习题与思考题104 6室内空气中无机污染物的检测105 61二氧化硫(SO2)的测定105 62二氧化氮(NO2)的测定109 63一氧化碳(CO)的测定111 631非分散红外吸收法112 632不分光红外线气体分析法113 633气相色谱法113 634汞置换法115 64二氧化碳CO2的测定116 641不分光红外线气体分析法116 642气相色谱法117 643容量滴定法118 65氨NH3的测定118 651靛酚蓝分光光度法119 652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120 653离子选择电极法121 654次氯酸钠水杨酸分光光度法122 66臭氧(O3)的测定124 661紫外光度法124 662靛蓝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126 习题与思考题129 7室内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菌落总数、氡的检测130 71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测定方法130 711原理130 712仪器和设备130 713试剂和材料131 714流量计校准131 715采样131 716分析步骤131 717计算131 718注意事项132 72菌落总数的测定方法132 721原理132 722仪器和设备132 723营养琼脂培养基133 724操作步骤133 725结果计算133 73氡的测量方法133 731闪烁瓶测量方法133 732氡的标准测量方法135 习题与思考题143 8室内热湿环境144 81基本概念144 811室内热湿环境参数144 812传热的基本方式147 813室内气候151 82热湿环境与健康154 821人体对热湿环境的反应154 822热舒适环境及其影响因素156 823室内热湿环境评价160 83室内环境温湿度的控制163 831建筑物的隔热163 832建筑物的保温169 84室内热湿环境的检测174 841室内温度测定方法174 842室内湿度测定方法175 843室内风速(风量)测定方法177 844室内新风量、换气量测定方法178 习题与思考题181 9室内光环境182 91光学基本知识182 911光的性质182 912光的量度183 913基本光度量之间的关系186 92视觉与光环境187 921人的视觉特性187 922光污染189 923室内光环境评价190 93室内环境光污染的控制193 931材料的光学性质193 932天然采光195 933人工照明199 94室内光环境的检测205 941室内光环境的检测规定205 942室内光环境的检测方法206 习题与思考题210 10室内声环境211 101声学基本知识211 1011声音的产生211 1012声波的特性212 1013声音的度量213 102听觉与声环境216 1021人的听觉特性216 1022噪声及其危害217 1023室内声环境的评价218 103室内环境噪声的控制219 1031吸声材料和结构219 1032建筑隔声222 1033噪声控制226 104室内噪声环境检测230 1041噪声标准230 1042噪声的测量230 1043测量噪声常用的仪器231 1044其他噪声测量仪器232 1045测量噪声的方法233 习题与思考题234 11实验236 111实验一室内空气中氨(NH3)的测定——靛酚蓝分光光度法236 1111目的236 1112原理236 1113仪器和设备236 1114试剂236 1115采样237 1116分析步骤237 1117结果计算237 1118注意事项238 112实验二室内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测定——撞击式称重法238 1121目的238 1122原理238 1123仪器238 1124材料238 1125流量计校准238 1126采样239 1127分析步骤239 1128结果计算239 1129注意事项239 113实验三室内空气中甲醛(HCHO)的测定——AHMT比色法239 1131目的239 1132原理240 1133仪器和设备240 1134试剂和材料240 1135采样241 1136分析步骤241 1137结果计算241 1138注意事项242 114实验四室内空气中苯(C6H6)的测定——气相色谱法242 1141目的242 1142原理242 1143试剂和材料242 1144仪器和设备242 1145采样和样品保存243 1146分析步骤243 1147结果计算243 1148注意事项244 115实验五室内空气中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 的测定——气相色谱法244 1151目的244 1152原理244 1153试剂和材料244 1154仪器和设备244 1155采样和样品保存244 1156分析步骤244 1157结果计算245 1158注意事项246 116实验六室内放射性氡气(Rn)的测定——闪烁瓶法246 1161目的246 1162原理246 1163仪器246 1164采样和测量步骤246 1165结果计算246 参考文献248
|
內容試閱:
|
居室是人类生活和工作的主要场所,室内环境质量对人类的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有着重要影响,提供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是现代住宅建设的根本宗旨。良好的室内环境应是一个能为大多数室内成员认可的舒适的热湿环境、光环境、声环境,同时也能够为室内人员提供新鲜宜人、激发活力并且对健康无负面影响的高品质空气,以满足人体舒适和健康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百姓购房、居室装修已经成为新的消费热点。人们已不再只满足于拥有住房,而是要求一个舒适、优美、典雅的居住环境,以致室内装饰装修越来越普及,也使有机合成材料以及新颖设备用具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各种材料所释放出来的大量有害物质严重污染了室内环境,出现了与此相关的“病态建筑综合征”,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由于室内空气污染所引起的室内空气质量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人们迫切地希望现在的居室不仅安全、美观、舒适,而且还要健康,因此,健康住宅无疑是今后我国城市建设中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本教材是为满足高职高专院校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是根据2004年10月在太原召开的全国建材高职高专院校规划教材编写会议精神及审定通过的教材编写大纲编写而成。本教材主要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课用书,可作为建筑以及环境类专业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相关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企业管理人员、岗位技术工人的培训教材。 本教材包含了建筑、环境、材料、生理及心理等多门学科的内容,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技术课程;注重专业素质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反映当前室内环境与检测的发展现状和水平。教材编写时着重体现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基本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原则,有机地综合多学科知识,力求内容精练;注重职业工作能力培养,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相结合,具有可操作性;采用最新的国家标准和规范,重点介绍常用的检测方法和仪器;突出室内环境与装饰设计、材料使用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先进性、科学性和实用性。 本教材在引入室内环境、健康住宅基本概念的基础上,以室内各种环境的质量、特性、检测、评价、控制为主线,系统介绍了室内空气环境、室内热湿环境、室内声环境、室内光环境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室内空气环境与检测为重点,详细介绍了室内空气质量的概念、室内空气污染的特点、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来源、室内空气污染物对健康的危害、室内空气污染物的采样与检测方法、室内空气环境质量的评价、室内空气环境污染的控制措施。 本教材由绵阳职业技术学院李新担任主编;全书共10章,第1章、第3章、第8章由绵阳职业技术学院李新编写;第2章、第4章、第9章由唐山学院专科教育部赵芸平编写;第5章、第6章及实验由绵阳职业技术学院石建屏编写;第7章、第10章由唐山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站孙玉良编写;全书由李新统稿和整理。 在编写过程中,全国建材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周功亚对本书的编写给予了很大的鼓励和支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最后向为本书编写提供大量参考文献和资料的作者表示真挚的谢意!本书的出版得到了化学工业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由于作者的水平所限,书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敬请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编者 2006年3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