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当孩子进入可怕的两岁,多数孩子都会经历一个易发脾气的时期。孩子突然开始对所有事情说不。很多家长对这个张嘴就说不的时期所困扰。当然,如果家长能理解这个阶段的孩子为什么说不,那就不会非常焦虑了。
此时的孩子,随着他活动能力的增强,知识的不断丰富,他的心理需求也跟着发生急剧的变化,如果父母还是用老眼光去看待宝宝,要求他,他就会用行动来反抗。此时的孩子开始逐渐把自己和周围的世界分清楚,特别是把自己和他人分清楚,他们成为了一个具有自我意识的小大人。当他们发现爸爸有爸爸的想法,妈妈有妈妈的想法,而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想法的时候,他们会有那么一点点的焦虑,因此,他们要通过某种方式来确定自我的感受,说不是*常见的表现,通过与别人不同的意见来确认自我价值的存在。
比如,当妈妈提出我们出去吃饭吧,他很可能说:不!然后你告诉他:那,你到奶奶家去吃,爸爸妈妈出去吃。他很可能说:不!然后却紧紧地跟在你们后面。
一般来说,经过一两个月时间,宝宝的这个反抗期就会过去,随后他又会心平气和地接受父母的建议了。
那么,当孩子说不,我们该怎么做呢?这时,你需要一些小技巧来化解:
1、来点小幽默,让气氛不再那么紧张严肃
|
內容簡介: |
小熊奥克塔已经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可是,他到现在还只会说不,不行。妈妈带他去学校,告别的时候,他说不行;同学邀他一起玩、送糖果给他,他也说不行不过,在老师和小朋友们的帮助下,奥克塔终于和大家成为了好朋友。放学时间到了,妈妈来接奥克塔回家。这回,全班的小朋友们转过头来,异口同声地说道:不,不行!
本书关注2-3岁左右宝宝的 叛逆期的心理活动和表现,并给于非常生动的图画描绘,同时也给了父母们思考和理解的空间。2岁多的宝宝挂在嘴边上的一个字就是不,这时候背后是孩子自我的发展。自我功能的强大实际上就是在这样的时间段越来越强大的发展起来。在这个阶段,如果父母能够的给孩子更多的自由和空间,让他主动的伴随他自己意愿的实践和探索,他就会比较少的需要说不,另外给他一些选择性的问题,适度的选择空间也会很少的让他把不挂在嘴边了。
|
關於作者: |
米雷耶阿隆索
出生于1958年,家里有四个兄弟姐妹。她曾是一位绘画教师,如今已经成为了法国家喻户晓的童书创作者。当她在非洲旅居的时候,不由发出这样的感慨:这些灌木丛枝教会了我,什么叫做图画!现在,她在里昂创建了自己的独立绘画工作室,三个孩子经常来帮她的忙。她特别喜欢深入学校和图书馆,跟孩子们做关于绘本的交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