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自我囚禁的人:完美主义的心理成因与自我松绑(破除你对完美主义的迷思,尝试打破自我评价过低与焦虑的恶性循环)
》
售價:NT$
301.0
《
周易
》
售價:NT$
203.0
《
东南亚的传统与发展
》
售價:NT$
306.0
《
乾隆制造
》
售價:NT$
398.0
《
资治通鉴臣光曰辑存 资治通鉴目录(司马光全集)(全二册)
》
售價:NT$
1316.0
《
明代社会变迁时期生活质量研究
》
售價:NT$
1367.0
《
律令国家与隋唐文明
》
售價:NT$
332.0
《
紫云村(史杰鹏笔下大唐小吏的生死逃亡,新历史主义小说见微之作,附赠5张与小说内容高度契合的宣纸彩插)
》
售價:NT$
449.0
|
編輯推薦: |
《叔本华论道德与自由》选自《叔本华全集》的卷二、卷三中的5篇文章,探究的是人的本性及其发挥的规律,道德在人生中的涵义到底是什么。这本随笔集所谈论的现象是我们司空见惯的,叔本华透过这些现象所得出的见解与我们的流行观点迥然不同。如珠的妙语散落在书中的每一页,由严密的推理线索串连了起来。这样的思想作品,完全可以用叔本华描述普卢塔克作品的话语形容:我一翻开他的书,就好像长出了一对翅膀。
|
內容簡介: |
书稿收录的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叔本华讨论伦理道德的5篇文章,探究的是人的本性及其发挥的规律,还有道德在人生中的涵义。头两篇文章(《论意欲的自由》和《论道德的基础》)是阐发叔本华伦理道德思想的重要文章。《论意欲的自由》所要解答的问题是:人到底是不是自由地意欲做出这样或者那样的行为,而自由 在这里的意思,根据叔本华的分析,就是与必然性没有任何关联、不依赖于。在《论道德的基础》,叔本华找出了道德根源和根据。而这也就是关于道德的学科--伦理学--的本来目标。《论禁欲》里,叔本华描绘了可供我们选择的两条道路。对生存意欲的肯定构成了我们这一自然世界。生存意欲就是除了保存自己以外,还着眼于延续下一代。具体的表现就是强劲的性冲动。所以,叔本华把我们的性冲动形容为意欲的焦点,同时,透过性行为,就可以一窥生存意欲的巨谜。《通往解救之路》对我们的生存本质、对我们将何去何从所作出的深刻、认真的思考。道德的行为并不是目的,而是通往意欲寂灭、获得解救的手段而已。
|
關於作者: |
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Arthur ,17881860)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唯意志主义和现代悲观主义创始人。1788年2月22日诞生在但泽(今波兰格旦斯克)一个异常显赫的富商家庭,自称性格遗传自父亲,而智慧遗传自母亲。他一生未婚,没有子女,以狗为伴。叔本华家产万贯,但不得志,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25岁发表了认识论的名篇《论充足理性原则的四重根》。30岁完成了主要著作《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首版发行500本,绝大部分放在仓库里。53岁出版《伦理学的两个根本问题》。62岁完成《附录和补遗》,印数750本,没有稿费。65岁时《附录和补遗》使沉寂多年的叔本华成名,他在一首诗中写道:此刻的我站在路的尽头,老迈的头颅无力承受月桂花环。1860年9月21日在法兰克福病逝。
|
目錄:
|
论意欲的自由
001-100
论道德的基础(节译)
101-192
论禁欲
193-230
为何我们羞于暴露性行为以及性器官
231-236
通往解救之路
237-244
|
內容試閱:
|
《叔本华论道德与自由》收录的是叔本华讨论人的道德与自由的5篇文章。道德或者不道德在叔本华的哲学中有着精确的涵义界定,我们本质中道德和不道德的成分并不是我们经头脑智力思考以后的结果,并不是由我们的认知,亦即由我们接受的教育所决定的。虽然道德抑或不道德,是我们根据一个人的行为背后的推动力而对这一行为所作出的评判,但这些道德上的评判始终是针对做出这样行为的人,亦即这些行为背后的这个人的本性,因为一个人的行为只是这个人的本性的外现而已,或者用叔本华的比喻,行为只是症状而已,行为背后的性格(本性)才是疾病。既然道德涉及的是人的本性,所以,就像叔本华所说的,道德关乎人的意欲(本性),与智力、认知没有直接的关联。这本书里讨论道德的文章,探究的就是人的本性及其发挥的规律,还有道德在人生中的涵义。
头两篇文章(《论意欲的自由》和《论道德的基础》)是阐发叔本华最高深思想的重要文章。这两篇应征文章是叔本华专门为解答挪威皇家科学院和丹麦皇家科学院所提出的伦理学的两个根本问题(叔本华语)而写。两篇文章根据有奖征文的规定而匿名投稿。第一篇(《论意欲的自由》)获得了挪威科学院的褒奖。第二篇(《论道德的基础》)则是丹麦科学院所收到的惟一应征论文。丹麦科学院在评语里认为此论文的作者不配获奖,因为作者一方面忽略了科学院所提出的问题,另一方面则提供了不需要提供的东西;并且作者谈论当代一些著名哲学家时的口气和方式,让人无法不感到义愤,等等。叔本华后来把这两篇文章结集出版时(《伦理学的两个根本问题》),在两篇文章的封面分别特意标明获得挪威科学院褒奖和不获丹麦科学院褒奖。在这本书长达三十多页的前言里,叔本华对丹麦科学院所提出的问题和给予叔本华的评语详列出来,细加分析和驳斥,以实例证明了叔本华所说过的话,科学院和哲学教席不过就是外在的门面,它们似乎是真理的化身,但同样,真理通常都拒绝在这些地方出现而另投别处。这一篇异常犀利的批评文字,使丹麦科学院自此永远成为了文史掌故中的笑料。在叔本华成名后,叔本华一概拒绝了多个科学院(包括柏林皇家科学院)要接纳其为院士的请求,但惟独欣然接受并成为挪威科学院的院士,并在他那本《伦理学的两个根本问题》的封面上,特意关照印上挪威皇家科学院院士叔本华,以奖励该科学院的正确判断力。
在众多西方哲学家里面,叔本华的哲学著作是以异常清晰的文字表达而独树一帜的。我们比较容易理解叔本华的哲学为何会得到那些本身已很有自己独特思想的文学、艺术大家的欢迎,因为叔本华对人情、物理的揭示极其深刻;其洗练、精确的文字所承载着的,简直就是浑厚、天成的大自然缩影。面对叔本华作品里面晶莹剔透的人类思想精华,心有灵犀的人自然就能马上产生共鸣。但我们也不能忘记,每个人首先是根据自身的素质能力对叔本华的作品作出反应。期望叔本华的高深思想能够一呼百应,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因为人人都能轻易了解,那还有什么只是相对而言的高深呢。与为数众多的假冒哲学家、与那些肆意玩弄词语的故作高深者不同,叔本华作品中的朴素的深刻,与那些骗子的复杂的肤浅恰成对照。叔本华早就说过:真理在赤裸的时候是最美的;表达的方式越简朴,所造成的影响就越深刻。正是因为叔本华著作的这一大特色,在哲学界中,尽管有不少人不同意叔本华的观点,但很少会有关于叔本华作品中的某一具体确切涵义的讨论,甚至讨论叔本华所阐发的思想也不多见。尼采所写的《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长文,也只是讨论叔本华思想在德国长达几乎半个世纪也无人知晓这一荒谬现象。这是因为叔本华的思想表达得清清楚楚,该阐发的已经很好地阐发了,或者很难比叔本华论述得更好了。所以,尽管叔本华的朴素语言不容易哗众取宠,但对那些只要对生活有着哪怕是点点真正的感悟、对思想还有点点敏感的人,叔本华那些关于世事人生的论述都会留下某些奇特的印象,因为叔本华的思想表达得实在是直接、明确和有力。所以,叔本华的哲学又同时颇受一些似乎没有多少正规文化,但却真实经历了生活的人的欢迎。因为像叔本华所说的:以人人都可以明白的方式表达出重要、深奥的思想是最困难不过的,而叔本华正是做到了这一点。叔本华在世时,就经常收到没有受过很高教育的士官兵,甚至农夫寄来的感谢信件。尽管总的来说曲高和寡,识者寥寥,但叔本华的思想始终是不间断地、持久地对有能力接受者发挥着影响。就像法国作家安德烈纪德所说的:读着叔本华的《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我就对自己说,这世界千真万确就是这样的!
在《论道德的基础》一篇,叔本华找出了道德根源和根据。而这也就是关于道德的学科伦理学的本来目标。叔本华指出,人的行为只有三种推动力:愿望自己快乐的利己心、愿望别人痛苦的恶毒心、愿望别人快乐的同情心。这三种道德上的基本动力在每一个人的身上都是以不同,甚至是极不相同的比例存在。动因根据一个人身上这三者的比例而相应地对这个人发挥作用引出这个人的行为。对一个利己心很重的人,只有利己的动因才会产生威力,而投合同情心和恶毒心的动因都敌不过利己的动因。这样的一个人既不会牺牲自己的利益去报复敌人,也不会牺牲自己的利益去帮助朋友。而另一个对恶毒的动因相当敏感的人,却经常会为了损人而不惜害己。这是因为具有这样性格的人,在给别人制造痛苦中所得到的快乐,超过了他们自己所要承受的同等痛苦。这一类性格的人怀着狂喜投入到一场只能是两败俱伤的斗争中去。他们甚至在深思熟虑以后,谋杀了给他们造成过伤害的人,然后马上自杀以躲避惩罚。相比之下,心的善良全在于对所有有生命之物都会怀有深切的同情,但首先是对人的同情,因此,一个人本性中的善良首先体现在控制自己不做出每一伤害别人的行为,其次,当别人承受痛苦时,能促使自己伸出援助之手。在这一方面,有些人会走得很远,就像那些往相反方向走得很远的恶毒之人一样。也就是说,一些具异常善良本性的人对别人的痛苦比对自己的痛苦更为上心,因此,他们为了别人而作出牺牲,以致自己比所帮助的人承受了还要多的苦痛。假如几个甚至许多其他人能够同时因自己的帮助而受益,那在迫切需要的时候,这些人会献出自己的生命。所以,根据人与人之间这种巨大的、与生俱来的、原初的差别,每一个人就相应地只会受到这个人最为敏感的那些动因的影响,正如某一物体只对酸、而另一物体则只对碱起反应一样;并且就像这些物体不可改变一样,人的性格也是不可改变的。对善良的人能够发挥出强劲推动力的友爱和助人的动因,对于只能接收利己动因的人,却是不起任何作用的。但如果我们要驱使这些一心利己的人作出友爱、助人的行为,那我们就只能让这些人错误地以为:缓解别人的痛苦可以间接地以某种方式使自己得到好处(正如大多数的道德说教其实也是在这一意义上作出各种不同的努力)。但以此方式,这个人的意欲就只是遭误导而已,而不是他的意欲改善了。要真正改善一个人的意欲,就需要让这个人对动因的整个接受方式来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例如要让甲变得不再对别人的痛苦无动于衷;要让乙变得不再对造成别人痛苦感到快乐;让丙变得不再是自己个人的利益远远高于一切其他别的动因,不再是只要自己能够获得丁点利益,那其他别的动因就都无法再对他发挥作用。这样的一种改变却肯定比把铅变成黄金更加不可能。这是因为好比需要把这个人身体里面的心脏翻转过来,改造这个人最内在的深处。相比之下,我们所能做的一切,只是启发这个人的头脑理解,矫正他的看法,使这个人更准确地把握客观存在的事物和生活中真实的情况。但所做的这一切不过就是让这个人的意欲构成能够更加连贯、清晰、明确地显现,不受歪曲地表达出来。这是因为,正如做出许多良好的行为其实是受到虚假动因的诱使,是因为相信那善意虚构出来的这一说法:做出这些良好行为在今生或者来世得到好处;同样,许多的恶行也只是因错误理解人生境况所致。
叔本华雄辩的语言把人的行为根源及其道德上的涵义解释得如此剔透,那一直以来困扰人们的人的内在本性,与外来教育、动因的缠绵不清的关系就这样条分缕析。遗憾的是,这样的思想成果却仍然不为大众所知,在经历一个多世纪以后仍然那样新奇。
在《为何我们羞于暴露性行为以及性器官》和《论禁欲》里,叔本华描绘了可供我们选择的两条道路。对生存意欲的肯定构成了我们这一自然世界。生存意欲就是除了保存自己以外,还着眼于延续下一代。具体的表现就是强劲的性冲动。所以,叔本华把我们的性冲动形容为意欲的焦点,同时,透过性行为就可以一窥生存意欲的巨谜。但为何这一人们借以进入生存的行为,却是所有人在内心深处都为之感到羞耻的行为?为何人们要小心翼翼隐藏起这些行为?事实上,一旦自己的这些行为被人们撞个正着,所引起的慌乱就犹如在犯罪时被别人逮个正着一样。这样的行为,在我们冷静对其反省时,通常会引起我们的不快,在心境升华之时,想起这些行为会引起我们的厌恶。为何在这性行为完成以后,某种奇特的苦恼和懊悔就会尾随而至,在第一次完成这性行为以后,这种情形就尤为明显。而总的说来,一个人的本性越高贵,那他就越清楚地感受到这些心情?但惟有持续进行这样的性行为,人类才得以继续存在。假如乐观主义是对的,假如我们的生存是在大智慧指导下给予我们的、需要我们谢领的某一极好的礼物,因此,假如这一生存本身就是弥足珍贵、值得称颂和高兴的假如是这样,那延续这一生存的性行为就应该表现出完全另外的一副样子才对呀。相比之下,假如这一生存是某种失足或者某种误入歧途所致,假如这一生存就是本性盲目的意欲的作品这一意欲的作品要是真能得到至为幸运的发展,那也不过就是达成自身以消除自身那延续这种生存的行为就必然是现在它这副样子。这一肯定生存意欲所导致的结果就是不断地负债、还债,永无休止的劳作、困顿、苦难、无聊的人生,亦即佛教所说的六道轮回。
《论禁欲》和《通往解救之路》为我们提供了叔本华对我们的生存本质、对我们将何去何从所作出的深刻、认真的思考。至于获救以后的境界,按照叔本华一贯的求实风格,他只能以无来形容,因为我们所运用的任何语言、意象都是属于这一意欲客体化的世界,并不足以形容意欲寂灭(亦即佛教的涅槃)的境界。道德的行为并不是目的,而是通往意欲寂灭、获得解救的手段而已。
这本书所讨论的现象是我们司空见惯的,因为这些涉及我们与大自然的本质及其作用规律。叔本华透过这些现象所得出的见解与我们的流行观点迥然不同。如珠的妙语散落在书中的每一页,由严密的推理线索串联了起来。这样的思想作品,完全可以用叔本华描述普卢塔克作品的话语形容:我一翻开他的书,就好像长出了一对翅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