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2023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封神演义》考论

書城自編碼: 3189571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小說历史
作者: 李亦辉
國際書號(ISBN): 9787020136940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8-05-01


書度/開本: 16开

售價:NT$ 715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财之道丛书·表层的真理:当代经济学与社会
《 财之道丛书·表层的真理:当代经济学与社会 》

售價:NT$ 493.0
世界服饰艺术史
《 世界服饰艺术史 》

售價:NT$ 1445.0
海外中国研究·卿本著者:明清女性的性别身份、能动主体和文学书写
《 海外中国研究·卿本著者:明清女性的性别身份、能动主体和文学书写 》

售價:NT$ 381.0
日耳曼通识译丛:近代哲学:从笛卡尔到康德
《 日耳曼通识译丛:近代哲学:从笛卡尔到康德 》

售價:NT$ 150.0
我的灵魂是日落时分空无一人的旋转木马:聂鲁达诗精选
《 我的灵魂是日落时分空无一人的旋转木马:聂鲁达诗精选 》

售價:NT$ 381.0
春日喜你
《 春日喜你 》

售價:NT$ 257.0
我们八月见
《 我们八月见 》

售價:NT$ 215.0
东线炼狱 : 德国反坦克兵的东线日记 : 1941—1942
《 东线炼狱 : 德国反坦克兵的东线日记 : 1941—1942 》

售價:NT$ 439.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374
《 孔明,你又调皮了 》
+

NT$ 247
《 三王争霸斗计谋 》
+

NT$ 405
《 孔明,你又乱来了 》
內容簡介:
本书以正统叙事与民间叙事的冲突融合为切入点,主要讨论了殷商之际的历史及其在正统叙事与民间叙事中的不同表现,《武王伐纣平话》的民间叙事特征及其成因,《列国志传》卷一由民间叙事向正统叙事嬗变的过渡性叙事特征,《封神演义》故事的由来、成书、版本、编者问题以及其整体文化特征与政治伦理观等。对《封神演义》做了由源及流的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
關於作者:
李亦辉,1974年生,文学博士,黑龙江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小说戏曲、明清文学与文献。主要论文有《古典戏曲与历史著作的文体渊源》《吕天成当行观探微》等。
目錄
目录
绪论
一、研究对象
二、主要观点
三、常用术语
第一章历史的道德化与神异化
殷周之际的历史在正统叙事与民间叙事中的不同表现
第一节武王伐纣故事的历史本事
一、殷周的关系:君臣性质,而非邻国
二、殷纣的统治:内行不道,外肆征伐
三、文王的策略:韬晦待时,远交近攻
四、武王的征伐:一战而捷,战争惨烈
五、战争的结果:灭商立周,后患未绝
第二节历史的道德化
正统叙事中的武王伐纣故事
一、殷周之际历史观念的嬗变
二、儒家学者对殷周史的道德化阐释
三、儒家学者对殷周史的质疑与重塑
第三节历史的神异化
民间叙事中的武王伐纣故事
一、神异因素的层叠累积
二、战争事象的民间呈现
三、人物形象的单向夸饰
第四节从历史到文学
历史叙事对封神系列作品的影响
一、故事框架的确立
二、故事素材的累积
三、人物形象的雏形
四、神怪故事的萌芽
五、文化特征的根源
第二章民间叙事对正统叙事的背离与认同
《武王伐纣平话》的民间叙事特征及其成因
第一节怪力乱神的多源汇聚
《武王伐纣平话》在艺术风貌上与正统叙事的差异
一、主要角色的替换
二、神怪因素的激增
三、战争场景的铺陈
四、人物的扁平与叙事的粗疏
第二节民间思想的多维呈现
《武王伐纣平话》在文化意蕴上与正统叙事的差异
一、对血亲复仇观念的肯定
二、对绝对忠君观念的否定
三、对因果报应观念的认同
四、其他民间思想
第三节历史的惯性与民间的选择
《武王伐纣平话》对正统叙事一定程度的认同
一、对正史框架的遵从
二、对民本思想的认同
三、对仁政思想的肯定
四、对孝亲观念的揄扬
第四节民间叙事特征的成因
一、成书的方式、时间与地域
二、金元时期的思想文化特征
第五节《武王伐纣平话》与《封神演义》
一、《武王伐纣平话》与《封神演义》的关系
二、《武王伐纣平话》对《封神演义》的影响
第三章民间叙事向正统叙事的嬗变
《列国志传》卷一的过渡性叙事特征
第一节依违于历史与传说之间
《列国志传》卷一的艺术构思与叙事风格
一、按先儒史鉴列传
二、凿为空言以炫人听闻
三、叙事风格的折中取向
第二节革命与忠君的矛盾
《列国志传》卷一的思想文化特征
一、革命思想:一定程度的弱化
二、忠君观念:一定程度的强化
三、仁政思想:一定程度的深化
第三节过渡性叙事特征的成因
一、编者与成书时间
二、叙事特征的成因
第四节《列国志传》卷一与《封神演义》
一、《列国志传》卷一与《武王伐纣平话》的关系
二、《列国志传》卷一与《封神演义》的关系
三、《列国志传》卷一对《封神演义》的影响
第四章封神故事的由来
兼论封神故事与讲史故事的融合
第一节玄帝收魔故事与《封神演义》
一、玄帝收魔故事的源流
二、玄帝收魔故事对《封神演义》成书的影响
第二节《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与《封神演义》
一、哪吒形象的初步确立
二、其他神魔人物的雏形
三、封神故事模式的形成
第三节诸神的来源与造神的特征
一、诸神的来源
二、造神的特征
第四节封神与演义的融合
一、封神与演义的联结点
二、殷人请神与封神故事的展开
三、封神向演义的延展
四、演义向封神的渗透
第五节成书过程对《封神演义》的影响
一、对《封神演义》整体结构的影响
二、对《封神演义》文化特征的影响
第五章从词话本到刊本
论《封神演义》的成书、版本及编者问题
第一节《封神演义》成书问题诸说
一、版本问题
二、作者问题
三、成书年代
第二节词话本及其成书时间
一、文献中的相关记载
二、文本中的词话本遗迹
三、词话本的成书时间及编者
第三节许仲琳编辑本及其成书时间
一、《封神演义》当有早期刊本
二、早期刊本的编者不是陆西星
三、许仲琳编辑本的成书时间及贡献
第四节舒载阳刊本及其刊印时间
一、舒载阳刊本的修订评点者
二、舒载阳刊本的刊印时间
三、李云翔不是《封神演义》的作者
余论
第六章奇正并存,执正驭奇
从人物形象塑造看《封神演义》的整体叙事策略
第一节从姜子牙形象看编者的叙事策略
一、《封神演义》的第一主人公
二、从阴谋之祖到仁厚长者
第二节人物形象塑造的民间叙事特征
一、崇奇尚异的审美特征
二、诙谐滑稽的审美风格
三、日常世俗的审美追求
第三节人物形象塑造的正统叙事特征
一、君臣形象的理学化
二、神魔形象的道德化
三、人物性格的类型化
第四节整体叙事策略及其成因
一、冲突表现与整合方式
二、艺术效果与思维机制
第七章混合三教,以儒为本
《封神演义》的整体文化特征与政治伦理观
第一节《封神演义》的整体文化特征
一、从混合三教说起
二、佛教思想非《封神演义》的主导思想
三、道教思想非《封神演义》的主导思想
四、以儒为本及其表现
第二节天命思想与民本思想
一、天命思想的具体表现
二、天命思想与民本思想的关系
第三节革命思想的弱化
一、革命对象的转换
二、革命行为的被动
第四节忠孝思想的强化
一、对忠君思想的强化
二、对孝亲思想的肯定
第五节仁政思想的深化
一、对暴君、暴政的批判
二、对仁君、仁政的表彰
第六节核心理念与创作本旨
一、核心理念:儒家仁政思想
二、创作本旨:阐扬人间正道
结语
一、故事来源的多元性
二、成书过程的连续性
三、编创策略的整合性
四、文本形态的参差性

参考文献
內容試閱

李亦辉是个老实人,认认真真读书,勤勤恳恳做事,不偷懒,不取巧。他读书很专注,身处闹市而心无旁骛,除读书之外,我还真没发现他有什么其他的爱好。他的博士论文写的是《〈封神演义〉源流研究》,博士后的出站报告则是《明清戏曲理论中宗元观念的嬗变》,研究领域跨度很大,很有难度,而亦辉都能顺利完成,就可见其用力勤苦之一斑了。现在,他的专著《〈封神演义〉考论》要出版了,这是值得期待、也是值得庆贺的。
从艺术上说,《封神演义》本非上乘名作,但其文化信息的涵容量却十分丰富,又是世代累积型小说中最为典型的作品,具有其他小说不能替代的独特研究价值。
《封神演义》既是历史演义小说,又是神魔小说。殷周鼎革、武王伐纣故事的流传走过了三千多年的漫长历程,很多故事、人物都家喻户晓。不同时代的文艺才华之士争欲一显身手,对故事和人物进行加工、改编、创造,通过多种渠道、用不同的文艺形式,把自己的思想见解融进故事的洪流之中。《封神演义》作为武王伐纣故事的集大成者,其塑造的人物形象、表现的文化意蕴,乃至叙事艺术,都呈现出远比其他作品更为复杂斑驳的景象。这是《封神演义》研究的难点,也是其吸引学人焚膏继晷进行探索的魅力所在。
亦辉的专著名为考论,他是遵循了文献、文本、文化相结合的研究思路,既以文献考辨和文本细读为基础,又时时以文化的视角观照文献与文本,揭示武王伐纣故事系列作品与社会史、思想史、文化史之间的互相关系;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研究原则,既注重对基本历史事实的全面梳理,又特别注重对具有转折意义的现象和里程碑性质的作品作深度解析,以揭示《封神演义》及其系列作品的成书过程与文本形态的共性特征。在这两个遵循的基础上,又借鉴了一些其他研究理论与方法,比如比较文学、口头诗学、文化研究、接受美学等等,使实证研究具有理路高度,达成了对传统学术话题的现代性解读。
全书分为七章:前四章重在武王伐纣故事的发生及演变过程,后三章重在《封神演义》的版本流变、叙事策略、文化特征和政治伦理观。全书整体框架以正统叙事与民间叙事的冲突融合为贯穿始终的主线,具体化为两种矛盾:历史与虚构的矛盾,焦点是故事素材的取舍,落脚点在叙事策略;忠君与叛逆的矛盾,焦点是思想倾向的确立,落脚点在文化意蕴。《封神演义》的整体叙事策略是奇正并存,执正驭奇,即正统叙事与民间叙事并存而以前者整合后者;整体文化特征是混合三教,以儒为本,三教的内容与思想混合杂陈,其根本却是儒家思想。这是亦辉所诠释的《封神演义》的精神与叙事的根本特征。
在一些具体问题上,如:
一、全面考察玄帝收魔故事及其时代背景变化,进而从人物形象体系、整体故事框架及整体文化特征三个方面,对玄帝收魔故事与《封神演义》的关系做系统的考察,从而揭示玄帝收魔故事对《封神演义》成书过程的重大影响。这在封神故事来源问题的研究中,是有着重要推进意义的。
二、关于《封神演义》中截教命名的含义,学界有各种猜测,聚讼纷纭,惜皆未妥。亦辉通过对玄帝收魔故事和《封神演义》文本的双重考证,认为截教之名实源于《诗经》有截一语,乃海外教派之意,其特征在《封神演义》中表现得非常明显。这个结论是可以信从的。
三、关于《封神演义》成书、版本及编者的问题,亦辉通过文献考察,认为《封神演义》的成书及刊刻,有一个世代累积、不断演化的过程,其成书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编者与版本形态:明代前期为词话本阶段,其编者主要是没有留下姓名的说词人;万历年间早期刊本阶段,其编者为许仲琳;天启、崇祯年间舒载阳刊本阶段,李云翔是该本的修订者和评点者。舒载阳刊本应修订刊刻于天启五年(1625)前后。
以上只是亦辉专著的突出特色和重要建树。应当说,亦辉对殷周之际历史的道德化与神异化两种倾向及其影响的研究,对《武王伐纣平话》民间叙事特征的研究,对玄帝收魔故事与《封神演义》关系的研究,对明代民间神谱与《封神演义》关系的研究,对《封神演义》经历过词话本及早期刊本的论证,对《封神演义》作者问题的探讨以及对《封神演义》叙事特征的总结,都对相关问题的研究起了重要的推进作用。其混合三教,以儒为本的结论,不仅切合《封神演义》的文本实际,也适用于与《封神演义》成书过程相近的其他小说。结语中又多方面总结来了世代累积型小说的规律性问题,说明此类小说研究中应当注意的观念与方法,对研读此类小说也具有普遍的参考价值。
学术研究是一项艰苦的工作,爬罗剔抉,刮垢磨光,兀兀穷年,只有耐得住寂寞的人才能探骊得珠,张皇幽眇。亦辉不仅敬业,而且乐业,这是他不断取得成绩的根本原因所在。
亦辉2007年来首都师范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当他选定以《封神演义》为研究课题的时候,我还真有点为他担心。这个题目的完成,不仅要有扎实的考据功夫作基础,还应当有必要的理论修养,才能对所涉问题做出具有理论高度的结论,阅读量是很大的。而亦辉能把每一次废寝忘餐都看作是一种乐趣,当成是一种享受。凭着这种执着精神,亦辉顺利完成了任务。我很欣慰,也很欣赏。
在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取得了博士学位后,亦辉奔赴黑龙江大学,并进了博士后流动站,在杜桂萍教授的指导下,规划学术方向,严谨学术思路,取得了明显的进步,用一句时髦的话说,学术上了一个新台阶,获得过王国维戏曲论文奖。在教学之余,亦辉对《封神演义》前期研究成果继续进行加工提高,诸如新发现的文献材料,对原来所持观点进行补充修订等等,使原有成果有了明显的提升。
亦辉完成本课题的合作者李秀萍女士助力不小。秀萍既是亦辉科研中的合作者,也是亦辉志同道合的伴侣,平时分担了照顾老人、教育孩子的繁重任务。在学术上是孜孜矻矻探索的学者,在家庭中则是贤惠的妻子和母亲。在亦辉不断取得的成绩中,秀萍是有一份功劳的。秀萍是亦辉的佳配,这是亦辉的福气。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这恐怕是上苍对亦辉的眷顾吧。
亦辉离开首都师大赴黑龙江大学深造并任教,转眼已经七个年头了,虽然我们不断联系,毕竟是心迩人遐,系念多于会面。亦辉仍然是说话慢条斯理,彬彬有礼,带有浓浓的书卷气,诚君子人也。
我退休多年,不复置身学术,之所以不敢辞老迈昏昧之讥,写下几句想说的话,一是因为这是一部厚重的学术著作,为亦辉、秀萍伉俪祝贺;二是为纪念与亦辉三年相处相长的缘分。是耶?非耶?不敢自是,就教于方家大德兼博取通人一笑。张燕瑾
2017年5月15日叙于京华煮字斋中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