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一、本书提出中式的管理思维为一大买点。 二、将儒学与艺术管理相结合,市场仅此一本。 三、作者在学界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
內容簡介: |
《儒家思想与艺术管理之道》内容简介:该著作是一本全面而精炼地揭示孔子儒家思想与艺术管理关系,对艺术管理者启示的书籍。著作对孔子儒家思想的内涵进行阐释,将孔子儒家思想中的经典运用到艺术管理当中,为艺术管理者提供中式管理思维。本书为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管理丛书之一。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管理丛书由北京舞蹈学院原院长王国宾执笔,内容正是作者所教传统文化与艺术管理课程之一。
|
關於作者: |
作者:王国宾
王国宾(GuobinWan)(art_guobinwang@yahoo.com.cn)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教科文卫体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舞蹈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曾任北京舞蹈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北京舞蹈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副主任,中国教育管理学会常务理事,北京艺术教育学会副主任等。长期从事艺术教育管理与研究教学工作,曾承担全国艺术学重点课题及北京市科研课题研究,出版《舞蹈教育战略研究》、《文化视野与舞蹈高等教育》、《十年历程》、《西方领导科学流派研究》、《领导艺术与管理之道》等著作。在有关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获得国家级专业比赛论文一、二等奖,获北京市学科成果一等奖,曾被评为文化部先进工作者、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
目錄:
|
目录
第一章.孔子及儒家思想对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
第一节.孔子生平介绍及历史地位
第二节.孔子思想的伟大贡献
第三节.孔子及儒家思想形成的历史渊源
第二章.关于先秦及古代礼乐
第一节.神文乐舞,颂神祭祖
第二节.人文礼乐,天和地序
第三节.礼乐制度的政治哲学基础
第四节.孔子之礼乐思想
第五节.关于礼乐之制的管理思想及现代意义
第三章.仁义思想与艺术管理
第一节.儒家仁、义思想的含义
第二节.儒家仁、义思想的管理价值
第三节.儒家仁思想对艺术管理的启示
第四章.忠恕思想与艺术管理
第一节.夫子之道,忠恕而已
第二节.以人为本,修己安人
第三节.忠恕思想对艺术管理的启示
第五章.中庸思想与艺术管理
第一节.中庸思想的含义
第二节.中庸思想的管理价值
第三节.中庸思想对艺术管理的启示
第六章.和而不同与艺术管理
第一节.和而不同的文化内涵
第二节.和而不同理念意蕴
第三节.和而不同思想的管理价值
第四节.和而不同思想对艺术管理的启示
附录建设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艺术管理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序
本书以儒家基本精神为指导,对中国艺术管理思想进行研究和探索。学界普遍认为,当今世界文化教育体系中,管理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其诞生于西方资本主义工业革命以来的管理实践活动,以美国人弗雷德里克泰勒于 1912年发表《科学管理原理》为标志,距今不过百余年的历史。由于管理学的创立,泰勒被西方同行奉为科学管理之父,为管理学界的至高荣誉。
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自有文字记述以来已延续 30005000年的悠久历史,创建继承发展了丰富多彩的思想文化,管理思想、管理理论是人类文明中的重要精神成果。西方的管理思想可以追溯到柏拉图(公元前427前 347年)的《理想国》。《理想国》最早的希腊文名称为《城邦政体》,这与当时希腊的城邦型国家相关,后来学者翻译了该书的国家篇,成为现在的《理想国》。柏拉图以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的视野,
从理性主义的理想和逻辑推论出发,探索描述了人类理想的国家应该是什么样子,人类社会需要由国家去进行管理,但是人民应该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来代表自己管理才会使生活公正和幸福。故《理想国》最根本的主题是正义。柏拉图既关注论述了公民个人的正义,也关注论述了国家的正义。柏拉图提出建立善的城邦,将智慧、勇敢、节制、正义作为善的四种美德。鉴于此,对城邦统治者的选拔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统治者应是年长者;统治者不但具有维护国家的能力,而且真正关心国家利益;统治者要终生保持维护国家的信念;统治者要经受各种考验和考察,要挡住各种利益的诱惑。柏拉图思想对西方思想发展史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力。正如英国哲学家、数学家、教育家怀特海德所说,全部西方哲学传统都是对柏拉图的一系列脚注。
中国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可以追溯到 3500-4500年前的五帝三朝时代。孔子编纂《尚书尧典》载:日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与变时雍。是说古代时圣君帝尧,名叫放勋,他恭敬宽厚,思虑深远,又风度文雅,庄重博大;他严于律己,勤恳工作,又举贤用能,其大德名扬天地与四海。他靠厚德教化治理天在新西兰进行一年研读,在学习讨论时谈到西方科学管理学是以管事为主的科学时,其大学教授向这位中国学生要问题的依据。那我们就看看西方的管理学家是如何诠释管理的本质的。法约尔的管理定义被学界认为是最具权威性的:管理活动,指的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工业管理活动与一般管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这个定义明显是不完整的,后来的管理学家根据实践的发展不断进行补充或修正。赫伯特西蒙说:管理就是决策。孔茨说:协调是管理的本质。弗里克说:管理就是设计并保持一种良好的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目标的过程。
随着时代发展的新要求,西方管理学家也逐步关注到对人的管理问题,但其着眼点是管理者高高在上如何管理好或协调被管理者的问题,是管理主体以什么样的方法技巧去管理好客体(他人),其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是相分割的、对立的。如小詹姆斯H.唐纳利认为:管理就是一个或更多的人来协调他人活动,以便收到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收到的效果而进行的过程。德鲁克认为:管理是用技巧来解决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问题。从中可以看出,一些西方管理学家虽然关注到对人的管理,但只是研究了管理主体用怎样的方法技巧去管理好他人、管理好被管理者,完全忽视管理者怎样首先严格管理好自己,率先垂范去影响员工、引领员工,这必然导致在管理主体与客体相互关系中,管理主体是缺位的。日本企业是最早学习引进西方管理科学的,但他们在学习实践西方科学管理的过程中,继续从东方传统文化中汲取优秀的管理思想。如世界著名企业松下商社举办的商学院在培养经营管理人才的教学中十分重视对学员的意志训练和品格培养,把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论语》《大学》《中庸》《孙子兵法》等列为必修课,这不值得我们管理学教育者认真学习和深刻反思吗?撰写本书的目的是使学院的艺术管理专业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在学习、把握西方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的同时(所学教材基本是西方文化体系),更要认真学习好中国文化中的优秀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我们是当今世界历史悠久的文化大国,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民族的本质象征,我们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怎能以西方管理去推进?我们可以汲取西方的先进管理观念,但是从根基上只能以中国数千年积淀的先进管理思想去推动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这是一个培养文化艺术管理人才的方向性问题、战略性问题。我自小学习艺术,后走上管理岗位,对国家、对民族文化情感浓厚,积数十年的艺术管理实践经验和学术研究,对学院艺术管理研究生开设了《易经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佛学文化与心性修养》《儒家思想与艺术管理之道》《领导艺术与管理之道》(为艺术管理专业、领导学课程),以此为中国高等教育中的艺术管理教育教学尽一份微薄之力。《儒家思想与艺术管理之道》是对艺术管理研究生开设数次课程讲学并经过师生间反复讨论后,由我带领研究生共同撰写完成的。全书有关儒家思想理论主体的诠释是由我之前的讲义手稿完成,对艺术管理思想及案例分析是在教学讨论的基础上,由我的研究生们协助整理完成的,全书最后由我统稿。按照书中的章节顺序,研究生胥慧娟参与整理了仁、义章节,研究生郑妍妍参与整理了忠恕之道章节,研究生苑媛参与了中庸、和而不同章节。郑妍妍同学负责了全书的电子版打印及整理工作。我的研究生耿润华、曾梓珂、李诗珩等参与书稿前期的一些文字工作。该书既为专著又是艺术管理专业研究生教材,在立项、出版过程中得到学院研究生部和科研处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感谢!用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去观照指导艺术管理的著述,在国内还不多见,可借鉴书籍较少,学术积累所限,研究尚在过程中,有不足之处,敬请读者指正。
王国宾
2017年12月20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