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我的的*个十年展现80后清华校友多样化的成长路径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风貌。
|
內容簡介: |
从校园到职场,抑或到政坛、到商海,曾经朝夕相处的同窗走出了不同的人生轨迹。这里有在基层默默奋斗的公务员,有在象牙塔里醉心学术的青椒,有投身创业大潮的勇敢者,有追求梦想不屈不挠的自由人。 清华大学2字班校友们在毕业十年后,记录回忆、汇报成果、抒发感慨,作为一代优秀青年人,他们的发展体现了80后清华校友多样化的成长路径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风貌。他们的故事可以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力量,获得启迪,值得被流传和分享。
|
目錄:
|
十年了,你还好吗?张 超 001
秩年,我们为自己鼓掌
2002级本科生毕业十周年庆祝大会举行 006
感谢清华让我充满理想主义的热忱毛 捷 008
规划与责任张品佳 011
三十岁之后感觉时间在加速叶 君 013
人生有很多万万没想到邵 明 016
不要因为几棵朽木而放弃整个森林黄 冕 018
正是青春好年华陈 旭 021
母校永远为你们加油顾秉林 023
做2字班同学成长的见证者史宗恺 025
夜梦拾年故园辞韦钰 027
科教兴国强军,还看清华吕冀蜀 029
我们回家啦!
记一场秩年校友的嘉年华朱 宁 031
我们与图书馆的百年之约詹逸思 034
秩年,我们为自己鼓掌张 超 036
园子里的我们
223B的二三事薛 苏 040
和清华兄弟们一起游戏的岁月苏文天 045
一生有你周 昱 048
7年啦,出去我们就30了叶 君 052
我生命中的T大男神们李 更 054
离开清华的一辈子吴 迪 057
秩年记忆张乐乐 061
在最美好的年华遇见你李 睿 065
十年,人生岔路口上的道别与重聚战伟萍 071
毕业后的我们
我的梦想有点甜周 勋 074
关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几件小事马宏彬 078
梦回清华园张品佳 080
飞扬的青春李 志 082
大学之道,止于至善徐 耸 090
清华缘,一生情申孟宜 094
从清华环境人到基层环保人戴威威 097
我生命中的男人们罗 104
论一个清华学渣的自我修养郝景芳 108
行走的十年宁星之 113
十年一眸,碳路前行田之滨 115
清华人核电梦郭 强 119
从军报国,科技强军曲天良 122
让爱变成亲情和责任盖甲子 125
十年:自问自答的旅行毛 捷 127
十年后的你们和过去一样纯粹陈晓颖 129
你好,摩天轮周 慧 134
不忘初心,继续前行黄志民 137
创业中的我们
毕业第十年,我创业了付吉珊 142
毕业后一直在创业的那拨人陈柠檬 145
幸福是一种能力潘黎鹂 150
感恩,是最可贵的成长邵 希 155
一路朝西李 峰 158
十年一觉清华缘徐 江 160
十年一秩,不死而生邵 明 163
梦回足球高 洁 173
自强不息的金融创业之路王 蓁 177
我为什么要做宠物骨灰盒吴 彤 186
故人安好 相见有期张竞杰(环境系) 191
|
內容試閱:
|
亲爱的2002级校友们,你们是当年我作为校长接进清华的最后一批新生,转眼间你们毕业已经10年了。我翻阅了文集里面的文章,你们每个人不仅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创造出精彩的华章,而且对未来的人生也都有了更深切的体悟,这让我十分欣慰,也从心里为你们高兴。特别让我感动的是你们对母校的眷恋之情,很多同学都提到了我们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并以此来要求自己、激励自己。对于母校,我和你们有着共同的感受:一旦在清华学习和生活过,在精神上和感情上一辈子也不会离开清华。
作为一名年过八十的老清华人,我是1953年考入清华机械系的,1958年从工物系毕业,后来留校在200号从事核能科技研发。回忆当年,我们是一支平均年龄只有23岁半的年轻队伍,通过6年艰苦奋斗,于1964年建成了我国第一座自主设计与建造的屏蔽试验反应堆,并在建堆过程中培养造就了一批青年骨干人才。但就在我毕业10年的时候,一场席卷全国的文化大革命已经开始了。在那个非常年代,在军工宣队领导下,200号上马研发一种新型核反应堆,代号820工程。由于该堆型技术难度大,工程项目方案未经充分论证,总体方案前后经过3次变动。最终经国家计委决定,820工程于1979年停建下马。这段经历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它告诉我们,做事既要敢想、敢干,更要遵循科学规律、实事求是,这也成为我一生做事的重要准则。
亲爱的2002级校友们,刚刚三十出头的你们今后会走上越来越重要的岗位,承担越来越重要的责任,未来在工作和生活上也非常有可能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我希望你们保持清华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本色,勇于战胜困难、积极开拓进取、创造出更加精彩的华章。
祝你们的下一个10年更精彩,期待着你们的好消息!
王大中
2017年4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