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诗探索》 编辑委员会在工作中始终坚持:发现和推出诗歌写作和理论研究的新人。培养创作和研究兼备的复合型诗歌人才。坚持高品位和探索性。不断扩展 《诗探索》 的有效读者群。办好理论研究和创作研究的诗歌研讨会和有特色的诗歌奖项。为中国新诗的发展做出贡献。
|
內容簡介: |
《诗探索9》由吴思敬、林莽主编,分为理论卷和作品卷。理论卷坚持高品位和探索性的品质,内容为来自名家或实力雄厚的新锐诗评家或诗人,具体内容包括诗学研究、纪念杜运燮诞生百周年、陈超诗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中生代诗人研究、姿态与尺度、诗人访谈、新诗理论著作述评以及外国诗论译丛。作品卷是整理诗坛上出现的创新性诗歌作品而成,其中包括大量诗歌奖项的获奖诗人的优秀作品,具体内容包括诗坛峰会、探索与发现、汉诗新作、新诗作品展示、诗歌细读。
|
關於作者: |
吴思敬,著名诗歌评论家、理论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作家协会第四届理事。1965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师范学院分院讲师、副教授,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院长、博士生导师。
林莽,原名张建中,生于1949年11月,1969年到白洋淀插队,为白洋淀诗群代表诗人之一,出版有《我流过这篇片土地》《林莽诗选》《穿透岁月的光芒》《永恒的瞬间》《林莽诗花集》等诗集、散文集八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作家协会第四届理事。
|
目錄:
|
理论卷
诗学研究
2 作为方法与信念的细读
关于《沙与世界:二十首现代诗的细读》的几点反思
宋宁刚
11 代际经验的显现及其审美理性林馥娜
纪念杜运燮诞生百周年
20 试析杜运燮诗创作对于中国现代诗发展的意义王 芳
36 父亲杜运燮二三事杜海东
42 杜运燮致辛笛书信二十通(19791980)
杜运燮 著 王圣思 编辑整理
60 杜运燮早期佚诗六首及其相关情况李光荣
陈超诗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
70 论陈超的诗学理论与批评邢建昌
79 陈超个人历史化生命诗学体系
苗雨时 郭友钊 王之峰 王克金
90 陈超的生命诗学理念
以对海子评价为中心刘卫东
101 让文字带上自己的心
陈超《诗野游牧》诗话随想薛 梅
中生代诗人研究
108 失败或曰诗人之心
毛子诗歌论何方丽
119 广阔又混沌的幻影
读毛子的《迁徙之诗》胡清华
123 言说不尽的母亲
从毛子的《母亲》谈开去杨 亮
127 已经开始的未来毛 子
姿态与尺度
132 廖伟棠诗的地理与身份论余文翰
148 归家之诗 赤子之诗 自然之诗叶延滨
152 走出夹缝之后的辽阔与从容
王立世诗歌的一种方向高亚斌 刘晓飞
诗人访谈
160 以闪烁思想光焰的灵性文字守护汉语诗歌品质
诗人庄伟杰教授访谈师 榕 庄伟杰
新诗理论著作述评
168 自觉的声音:读陈太胜的著作郑政恒
172 交际、场域、政治与诗歌
读霍俊明《先锋诗歌与地方性知识》李文钢
外国诗论译丛
178 跨国诗学[ 美] 杰汉拉马扎尼 著 周 航 译
作品卷
诗坛峰会
2 诗人邰筐
41 诗人邓朝晖
探索与发现
66 作品与诗话
66 现实云图与未定的诗歌之途霍俊明
72 蓝野诗十五首蓝 野
84 阿信诗:原初的味道于贵峰
92 阿信诗十二首阿 信
98 一些事情离我们越来越远
读陈马兴的诗王士强
101 陈马兴诗六首 陈马兴
汉诗新作
108 新诗六家
108 错过的风景(组诗)幽 燕
114 乡村志(组诗)刘忠华
122 诗六首傅 浩
128 在青海(组诗)荫丽娟
132 诗六首 绿 音
136 呜呜的割草声响起(组诗)黎 权
新诗作品展示
140 2017 中国年度诗歌精选诗四十四首(之一)
159 平度诗人小辑
刘成爱姜言博王忠友董福寿雅 诗
金小杰孙萌萌
2
169 泰山诗人小辑
吴玉垒 郭安文 彭浣尘 赵志远 李文焕 娄本立
顾文武 朱英谋 盛 立 徐西军 田丰赫 王传军
诗歌细读
180 比较中细读:《小泽征尔指挥》邱景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