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逝去的武林(十周年纪念版 武学宗师 口述亲历 李仲轩亲历一九三零年代武人言行录)
》
售價:NT$
250.0
《
唐代冠服图志(百余幅手绘插画 图解唐代各类冠服 涵盖帝后 群臣 女官 士庶 军卫等 展现唐代社会风貌)
》
售價:NT$
398.0
《
知宋·宋代之科举
》
售價:NT$
454.0
《
那本书是(吉竹伸介与又吉直树 天才联动!)
》
售價:NT$
454.0
《
传播的跃迁:人工智能如何革新人类的交流
》
售價:NT$
505.0
《
纯粹·古代中国的历史与制度
》
售價:NT$
286.0
《
生活来来往往 别等来日方长 新版(伍佰:“讲好了这一辈子,再度重相逢。”别等,别遗憾!珍惜当下才是最好的解药)
》
售價:NT$
265.0
《
一个英国军事顾问眼中的二战
》
售價:NT$
1265.0
|
編輯推薦: |
本书探讨了全球发展治理的内在逻辑,以及中国参与全球发展治理的诸般举措和战略思维。通过对中国在全球发展治理领域的具体实践,如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筹建、一带一路倡议、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与联合国的合作等的深入研究,分析中国的国际秩序观和全球治理观。
|
內容簡介: |
全书分为上下两篇。其中,全球发展篇主要考察发展进程在国际层面的根本决定因素,以及新千年以来国际发展在观念、机制维度上的结构性特征。中国方案篇主要考察新时期中国在全球发展治理领域的具体实践,如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筹建、一带一路倡议、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与联合国的合作等,及其折射出的国际秩序观和全球治理观。
作者认为,中国等新兴大国所发起的、以发展为主旨和依归的各项重大创议和举措,包括筹建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等,正在为国际社会引入更加广阔、更具包容性的发展合作机遇,从而促成国际经济秩序朝着更为可取、更具可持续性的方向演进。从某种程度上说,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一带一路倡议的启动,揭开了21世纪中国对外经济战略调整的序幕。这些重大举措取得进展的可行路径,应该是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之国际经济地位的集体跃升。这或许正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真意所在。中国若能将扩散型互惠原则成功运用、落实在与其他国家的互动之中,其经济力量就有望以更平稳的方式,转化并且提升为国际社会普遍认同的权威。如此,则中国的复兴可期,世界经济的重振亦可期。
|
關於作者: |
孙伊然,1979年生,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世界经济学会理事。主持、参与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重点、重大项目。在《世界经济与政治》《现代国际关系》《外交评论》《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欧洲研究》《世界经济》《经济学家》《世界经济研究》《国际关系研究》等权威或核心期刊发表30余篇学术论文,其中13篇被《国际政治》《中国外交》《世界经济导刊》《政治学》等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5篇以当期首篇被全文转载。
|
目錄:
|
导论 发展:从战略选择到全球治理
第一节基本概念
第二节内容结构
第三节主要观点
上篇 全球发展篇
第一章全球发展问题:界定、根源与应对
第一节全球发展问题的界定
第二节全球发展问题的根源
第三节全球发展问题的应对
第四节中国与全球发展问题
结语
第二章国际发展兴衰探源:隐含的利益交换
第一节国际发展:概念与分析框架
第二节国际发展的承诺与实践
第三节利益交换及其局限:国际发展兴衰的根源
结语
第三章全球发展的观念背景:融合与竞争
第一节全球经济治理的观念维度
第二节全球经济治理的观念融合
第三节全球经济治理的观念竞争
结语
第四章全球发展的制度平台:以联合国贸发会议为例
第一节联合国贸发会议的成就及其决定因素
第二节联合国贸发会议的局限及其制约因素
第三节联合国贸发会议的复兴及其前景
结语
下篇 中国方案篇
第五章2015年后发展议程及其对中国的挑战
第一节2015年后发展议程:道义责任与切身利益
第二节中国对国际发展进程的贡献
第三节中国面临的挑战与应对
第六章新时期中国南南合作的战略依托与选择
第一节新时期中国南南合作的战略依托
第二节中国与新兴大国的理念共鸣及利益汇合
第三节新时期中国南南合作的战略选择
结语
第七章亚投行、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的国际秩序观
第一节中国的国际秩序观:概念界定与分析路径
第二节中国国际秩序观之演进:维护自主性
第三节中国当今的国际秩序观:寻求影响力
结语
第八章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与中国的经济外交
第一节2030年议程之于中国的意义
第二节2030年议程进展中的中国话语及实践
第三节中国参与2030年议程的经济外交思路
结语
第九章全球发展治理:中国与联合国合作的新态势
第一节全球发展治理:新时期联合国主导作用的凸显
第二节中国与联合国全球发展治理合作的新态势
第三节中国与联合国全球发展治理合作的动因
第四节政策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
內容試閱:
|
导论
发展:从战略选择到全球治理
本书旨在考察近年来中国参与全球发展治理、推动全球发展议程的诸般举措,及其折射出的战略思维。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简称二战)之后布雷顿森林机制成为国际经济体系的核心规制架构以来,发展问题的重要性和受关注程度每每因时而变,但它始终是国际经济治理范畴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二战后70余年见证了国际经济全球化进程从关税减让等初级形态,到垂直分工等高级形态的曲折前行,也见证了发展议题从国际经济新秩序倡议到受制于结构调整计划而陷入停滞,再到千年发展目标的跌宕起伏。从这一意义上说,发展议程实际上是全球经济治理的一个缩影。本书因此可定性为关于中国与全球经济治理之间关系的探讨。
随着中国国力的日渐增长,以及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互动的愈发密切深入,全球经济治理这一主题特别是中国对全球经济治理的参与,已成为国内外学界关注的焦点。迄今为止,对该主题的研究,依照其侧重可以大致归纳为三类:
一是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进程中的地位演变及其根源。例如,斯里尼瓦萨马度尔(Srinivasa Madhur)认为,随着全球经济重心向东转移,中国等亚洲国家将在21世纪的全球经济治理中发挥更强有力的作用。朱迪基恩(Jodie Keane)等指出,中国将与美国、欧盟呈鼎足之势,共同成为全球经济治理的支柱。
二是中国对全球经济治理的影响。杰拉德斯特兰奇(Gerard Strange)认为,中国已经借助全球治理向新自由主义提出了挑战;中国对全球经济治理的参与促成了新自由主义霸权的瓦解。拉斐尔利尔阿卡斯(Rafael LealArcas)则认为中国在多边贸易体系内过于低调、被动,未能对全球经济治理起到应有的作用。
三是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策略和理念。国内学者就此有许多探讨。秦亚青认为,中国要明确表示自己的秩序理念和原则立场,积极参与国际制度改革,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基础上,发挥作用并履行责任。黄仁伟认为,中国需要界定全球治理的总体框架和发展趋势,明确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坚持以经济领域的全球治理为核心,逐步提升在国际金融、国际货币、国际贸易体系中的地位。庞中英指出,全球治理的转型为中国从被全球治理到参加全球治理、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提供了机会,中国参与治理世界应该构成全球治理转型的一部分。
总体而言,关于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研究已有一定积累,许多观点富于学术价值和启发意义。不过,由于分析目标及侧重点的差异,着眼于全球发展议程这一主题,集中考察中国对该进程之参与的研究尚不多见。有鉴于此,笔者试图对如下问题做出回答,即在新兴国家群体性崛起的关键时期,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应当如何参与全球发展议程这一全球经济治理领域的核心环节;在全球发展议程的中国理念及方案的形成与实施过程中,中国又面临着怎样的机遇和挑战,应当采取怎样的对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