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加油!我的俄语》适用于零起点俄语学习者、俄语零起点语音入门者、俄语简单日常口语练习者、俄语零起点语法入门者。对话场景包括餐厅、学校、医院、商场、景点等在俄罗斯生活常见的场合。全书设有发音口型图、发音要点、发音练习、会话、语法讲解、练习题、主题场景、语法索引表、词汇表、特殊动词变位表等。
*俄语外教朗读音标、对话、单词,学习标准俄语发音
*发音 会话 单词积累 语法讲解 练习题=一本好用、实用的俄语学习书
*在俄生活场景会话模拟:学习、购物、出行、旅行、工作等
*每篇对话附有外教朗读 音标,双管齐下练口语
*俄语基础语法对话式讲解,易懂有趣
|
內容簡介: |
《加油!我的俄语》是一本针对俄语初学者的自学参考书,内容详实,体例清晰。本书包括四个单元,共20课。*单元为语音知识,设有俄语字母的发音口形图和发音方法,以及字母组合的拼读练习;第二单元至第四单元按照场景主题,把语法点贯穿在对话和短文中学习,每课都设有难度适中的练习题,并跟据每课主题列出该主题下的扩展单词;附录部分有参考答案语法索引和词汇总表,便于自查课后练习、搜索语法、识记单词。全书难度适中,适合入门学习。
|
關於作者: |
廖红英,讲师,俄罗斯国立普希金俄语学院(俄罗斯语言文学)硕士学位。曾在大型国企从事翻译工作,现任职西南政法大学外语学院,从事俄语教学。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以及俄罗斯法研究。
|
目錄:
|
第一单元 初识语音
第1 课 а, о, у, э, ы, л, м, н, б, п, в, ф, д, т, г, к, з, с.................... 002
第2 课 и, й, я, ё, ю, е, р, ж, ш, ц, ь, ъ, х, щ................................ 015
第3 课 м,, п,, б,, к,, г,, х,, н,, л,, т,, д,, с,, з,............................ 026
第4 课 ф,, в,, р,, ч........................................................................ 033
第5 课 语音小结............................................................................. 037
第二单元 日常交际
第6 课 介绍寒暄............................................................................. 044
第7 课 学习俄语............................................................................. 053
第8 课 购物..................................................................................... 064
第9 课 打电话 ................................................................................ 076
第10 课 寄快递.............................................................................. 088
第三单元 丰富生活
第11 课 时间与方位....................................................................... 102
第12 课 在餐厅.............................................................................. 112
第13 课 交通.................................................................................. 124
第14 课 参观.................................................................................. 135
第15 课 去剧院.............................................................................. 147
第四单元 求学工作
第16 课 学校生活.......................................................................... 160
第17 课 医院就医.......................................................................... 172
第18 课 出差.................................................................................. 183
第19 课 运动.................................................................................. 196
第20 课 婚礼节日........................................................................... 208
附录A 参考答案........................................................................................ 220
附录B 语法索引........................................................................................ 235
附录C 词汇总表........................................................................................ 238
附录D 俄语学习工具............................................................................. 249
|
內容試閱:
|
近年来,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世界政治局势不断演变,
中国和俄罗斯两国之间的合作越来越紧密了。中俄两国关系的推进也
带动了俄语学习的风潮。在我国发布的丝绸之路经济带路线中,
其中两条路线都与俄语这门语言密切相关。一条路线是从我国北部经
蒙古、俄罗斯通向欧洲;另一条路线是从我国西部经中亚通向欧洲。
在这两条路线上,使用俄语的国家有十几个,可想而知,俄语在丝绸
之路经济带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无论是俄罗斯还是中亚各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浓郁的民俗文
化和绚丽的自然风光。越来越多的人想去看看俄罗斯人是不是真的像
媒体所形容的那样,有着战斗民族的慓悍;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希
望有机会静静地坐在贝加尔湖畔,欣赏这滴地球上的蓝色眼泪;
越来越多的人意欲陶醉在莫斯科大剧院《天鹅湖》舞者足尖的乐章里,
或在冬宫博物馆浩瀚的艺术世界里流连忘返。
对于非专业学习者来说,找到一本合适的教材,在有限的时间内
学会基本的语法并能进行有效的交流,并非易事。为此,我们以语言
的交际功能为导向编写了这本适合初学者的俄语入门书,以满足广大
俄语爱好者和学习者的需求,同时也希望对专业学习者提供一些补充
材料。
本书共有20 课。1 ~ 5 课主要是语音的学习,详细介绍俄语的
字母及读音规则,配有发音口型图,便于初学者掌握。同时,介绍了
俄语的句子调型,以及一些语音知识和语法内容,配有简单的词汇和
句子。接下来的5 ~ 20 课主要是俄语口语、语法和词汇的学习,每
课包括三段对话和一篇短文,围绕日常生活中的某一主题展开,并附
有相关的语法和词汇训练,在每课最后还补充了相关主题的扩展词汇,
使学习者能快速有效地掌握更多知识。另外,为了方便学习者查询,
在附录部分还配有词汇总表、语法索引表及课后练习的参考答案。
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一、围绕某个主题进行、具有实用性。本书突破了大多数教材以
语法为核心的格局,强调语言的交际功能,以社交主题的形式进行布
局,再将相关的语法融入其中,突出了实用性的特点。内容涵盖了日
常交际、丰富生活、工作娱乐三大板块,有利于学习者快速地完成场
景对接,实现语言的交际功能。
二、突出口语。教材编排以口语对话为主,短文补充为辅,突出
口语表达与书面表达的结合。课程内容大多以对话形式引出,打破了
传统语法的学习模式,突出了口语学习的重要性。
三、知识学习与实践练习有机结合。每课课后的练习都围绕该课
所学的语法、词汇和相关主题展开,有利于学习者将学到的语言知识
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四、趣味性强。教材中的语法以对话形式引出,避免了语法描述
时经常会出现的枯燥、乏味问题。同时,教材配有地道的俄语朗读音频,
通过不断地模仿,您将会说出一口地道的俄语。
编者不仅有20 多年的翻译理论学习背景,还有丰富的笔译、交传、
同传实战经验,希望通过这本教材,能将经验分享给大家,帮助大家
说出流畅的俄语。然而,编写中难免出现疏漏,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