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古今“书画同源”论辨——中国书法与中国绘画的关系问题兼中国画笔墨研究
》
售價:NT$
602.0
《
《日本文学史序说》讲演录
》
售價:NT$
332.0
《
无尽的海洋:美国海事探险与大众文化(1815—1860)
》
售價:NT$
454.0
《
治盗之道:清代盗律的古今之辨
》
售價:NT$
556.0
《
甲骨文丛书·剑桥世界暴力史(第一卷):史前和古代世界(套装全2册)
》
售價:NT$
959.0
《
甲骨文丛书·中华早期帝国:秦汉史的重估
》
售價:NT$
1367.0
《
欲望与家庭小说
》
售價:NT$
449.0
《
惜华年(全两册)
》
售價:NT$
320.0
|
編輯推薦: |
哲学、科技与金融相融合的有益探索;作者结合哲学理论对现实和未来的科技、金融做出的比较深入的思考; 中诚信集团创始人,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理事,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毛振华先生作序,胡乔木之子胡石英题写书名 中诚信集团创始人,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理事,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毛振华先生作序,中共中央*支笔胡乔木之子,中国国情调查委员会主任胡石英先生题写书名
|
內容簡介: |
亲缘格局论是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汲取西方现代哲学思想后形成的,在中华民族全面复兴、全球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智能时代即将到来。通过对本书内容的了解,使我们在更从容地面对西方文化、更深入地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掌握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方法论。
|
關於作者: |
陈玉京,1969年生,江西赣州人,经济学博士。曾在军事科学院、武警总部、军委总政治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单位从事理论研究和宣传工作,2007年以后在银行综合管理、公司业务和投资银行等部门工作,现在包商银行战略发展部工作。主要研究领域是房地产金融、区块链金融和原创的亲缘格局论。2009年博士论文《中美住房金融理论与政策:房地产资本运动的视角》在人民出版社出版
|
目錄:
|
导 言 \ 001一 个性张扬及其内外张力之表现 \ 008二 面对面的哲学最具有穿透力\ 028三 人、物、事、理:有缘来相认,无缘不入心 \ 045四 人生在世的亲缘格局\ 065五 乾坤并建之理\ 080六 理一分殊的后现代说明\ 092七 遵循有限理性、主张相对合理行动的哲学\ 120八 亲缘格局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开放性本质\ 134附录一 中产者的亲缘格局我的微信公众号部分文章\ 143第一 亲缘格局论的来龙去脉\ 143第二 亲缘格局论之奠基\ 147第三 哲学本体论的消解:从理一分殊到二理之分\ 150第四 周易古经新解之原则\ 154第五 康德的主体、亲缘格局论的个体和区块链思维\ 156第六 试论区块链应用于养老金融领域以及推出养老币的设想\ 158第七 从金融资源分配的合理性看区块链数字资产的革命性\ 170第八 中产者、新资本运动和区块链技术应用\ 186第九 城乡一体化区块链综合金融: 最美乡村颐养币计划\ 196第十 从凯恩斯到索罗斯:反身性金融理论之形成\ 198第十一 《白鹿原》又让我想起了无善无恶心之体\ 202附录二 《论语》精选新解(以亲缘格局论的视角)\ 207主要参考书目\ 226我给导师张先生交一份花了 24 年才算基本完成的作业(代后记)在《张岂之教授论学书信选》发行座谈会上的发言\ 231
|
內容試閱:
|
哲学、科技与金融相融合的有益探索毛振华我和作者陈玉京博士并不熟悉,我的学生徐文龙博士跟我推荐了这本书,他说起作者从机关理论工作者到金融从业人员的丰富经历,以及这本书试图在中国儒学、西方现象学与最新金融科技的融合上做一番探讨,引起了我的兴趣。翻看这本书后,感觉其写法虽然有点随性,不太符合学术规范,但引经据典,下了不少功夫,内容也有些新意,于是我愿意为本书作序,也提出一些个人的想法。亲缘格局论是中华民族理论形态的文化试图走向后现代化的产物,它的主要奠基石毫无疑问是儒家学说。从其所奠基的儒家学说的根源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原始儒家的思想;二是易经及易传内涵的思想;三是宋明理学,其中朱子、王阳明和王夫之的思想都有所汲取,四是客家文化传统所容蓄的思想。从书中内容看,陈玉京博士对中国传统思想特别是儒家学说是十分熟稔的,基本做到了融会贯通,不愧为思想史家张岂之先生的高足。尤其是他想到了儒家易学思想与纯粹来自西方的现象学的融合,并提出:以无善无恶心之体乾坤并建理一分殊以及和而不同,这些完全来自中国传统的经典语言来贯通中西方哲学的精髓。书中还说明了古老的《太极图》在亲缘格局论建构中的重要作用。这种想法很大胆,全球学术界在中西方思想融合方面虽然有一些探索,但是真正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并不多。我在这方面没有做过深入研究,但是我乐见国内学者在这方面取得成果。亲缘格局是作者提出的新概念。他说:亲缘格局的人、物、事、理(包括家族传承的、亲友给予的、外在环境的若干方面),这些与我有亲缘的东西在我的格局中反身重构后得到的亲缘格局:它是真实的、惟一的、为我自己所拥有的存在,是单个的个体的存在,其真正本质只在于我自己的内在生命的秘密之中。严格说来,这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哲学概念提出方法,后面也没有对这概念本身做详尽的哲学论证,看来作者并不想拘泥于学术本身(作者也声明这本书只是提要,也许我们可以期待他写出严谨论证的著述),看其后文也可确知,其用意是在对接智能时代的数字资产。用数字资产体现的个体信用逐步取代国家信用,进而实现金融体系的变革,消除金融危机频繁发生之根源,这在A(人工智能)、B(大数据)、C(云计算)、D(区块链)、E(物联网)技术大行其道的智能时代也许是可以期待的事情,不管这本书是否做到了以亲缘格局论带动哲学、科技与金融的融合,但从这一点立论,我觉得其研究方向是对的,学术勇气值得赞赏。信用行业是我的老本行,这方面我有一定的发言权,可以多说几句。1992 年我参与创办了国内首家全国性信用评级公司中国诚信证券评估有限公司,目前它是中国最大的评级机构。评级是舶来品,国际三大评级机构的风险意识、内部监控、评级技术和理念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但我也经常在想,中国已经成为一个经济大国,而且有着自己十分悠久的信用传统,是否应当在当代中国的经济金融实践中,把古老传统融入信用体系建设中呢?《论语》中反复提到信字:可去食、去兵,但不能无信,民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儒家经常讲仁义礼智信这五德,其中信就是奠基性的德。有人将其对应于金木水火土这五行中的土,处于中心位置。按陈玉京博士在本书中的说法,金木水火土 这五行不是实体现象本身的描述,而是人、物、事、理之特征和相生相克关系的描述,它们随着人的亲缘格局的改变而不断改变。我理解他的意思,可能是说,不管是什么道德,都是个体与个体之间关系的描述,靠亲缘格局的不断重构来建立自己内心自觉自愿去服从的道德才是具有根本性意义的。就信用而言,必定是靠人自身来建立的,而且最重要、最根本的是个体的信用。因为所谓国家和机构,都是由个体组成的,虽然从政治、经济、金融等不同领域来看有不同的运作规则,集体利益组织行为等要时刻处在我们的考量之中,但是信用作为与道德、契约联系最为紧密的一种关系建构,应该时刻着眼于个体是对的。众所周知,国家信用很长时间以来一直是金融机构运作的重要支柱,特别是各国央行在金融体系中举足轻重,每一政策的出台都牵动着金融市场的敏感神经,以央行为核心的国家信用体系对于现代经济的运行居功至伟。但是也应看到,1929 年美国大萧条及其以后的历次金融危机的发生,也与国外许多国家央行的政策失误关联甚多,特别是国家信用支撑的金融机构大而不能倒观点影响根深蒂固,某种程度上国外的一些金融机构在一定程度上绑架了国家信用,从而使国家信用在有时候成了某些利益集团或个人谋取私利的工具。本书附录中收了作者在《中国支付清算》发表的一篇文章,痛斥国家信用被滥用的现象,指出金融资源被少数人的滥用始终是造成经济波动甚至金融危机的根源,并提出要把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内的应用奠基于对个体(某个个人或某个企业)的金融行为、金融品质和资产及信用生成过程的追踪记录,从而推动金融创新向个性化、精细化、自我管理的方式纵深发展,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以往金融行业以信息不对称挣钱、粗放式经营、追逐暴利的特征。应该说,这样的分析和对策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认真研讨。作者提出,数字资产对应的是中产者一生的整体价值,不同于以往经济学关于人的生命周期中挣钱的波峰波谷理论,人的一生都在创造和数字资产对应的价值。如果和亲缘格局论强调的家族传承观念结合起来,则数字资产更是和人的代际传承的财富(价值)相对应。亲缘格局这个词很可能就是为中产者量身定做的,因为他们着眼于资产的未来,着眼于家庭稳定和家族传承,所以他们比其他人群更加需要维护亲缘,放大格局,仅仅从字面上意思也可以看出中产者与亲缘格局确实有不解之亲缘。在金融科技日新月异的新时代,作者这些思考有一定的现实根据和可行性。如果亲缘格局及其相关的数字资产理论得以充实完善,而且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等确实能够起到较强支撑作用的话,我们从事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最难的个体信用评估问题、为中产者及其相关的民营企业提供金融服务问题有望得到解决,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个体信用评估牵涉太广,有法律、社会伦理、经济金融等诸多领域的问题,陈玉京博士提出,以技术手段实现个体数字资产的积累,并由此实现市场对个人、社会价值取向的某种引导,通过这种良性的双向互动,逐步实现个体数字资产与金融市场的对接,最终信用体系是建立在这种个体自愿与市场积累的基础之上。陈玉京博士认为,区块链技术有可能实现对个体数据资源的打包和加密,任何金融机构和其他市场机构都必须尊重个体对自身数据的拥有权和拿出来供某一方使用的决定权。区块链技术提倡的去中心化和自身溯源、建构自身的理念对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也许就在于此。前段时间有些P2P 机构擅自使用客户的数据,甚至有的机构靠出卖或购买未经许可的个人数据来谋利,这是钻法律不完善的空子,对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有百害而无一利。总之,我很欣赏作者结合哲学理论对现实和未来的科技、金融做出的比较深入的思考。陈玉京博士早年从事理论研究工作,又经过金融一线的历练,在当今浮躁的社会氛围中,能坚持独立思考,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把握了哲学、科技和金融的前沿,很难得,让我们为他加油吧!是为序。(作者为中诚信集团创始人、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