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古代中日关系史:从倭五王到最后的遣唐使](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5/9787513947411.jpg)
《
古代中日关系史:从倭五王到最后的遣唐使
》
售價:NT$
301.0
![司马懿传:一部从隐士走向权臣的成事“愤斗史”,趣笔解读一代军师以柔克刚的处世智慧!](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5/9787505760370.jpg)
《
司马懿传:一部从隐士走向权臣的成事“愤斗史”,趣笔解读一代军师以柔克刚的处世智慧!
》
售價:NT$
301.0
![权力、信仰与幻想:美国在中东(1776年至今)(历史学堂)](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4/9787532794126.jpg)
《
权力、信仰与幻想:美国在中东(1776年至今)(历史学堂)
》
售價:NT$
602.0
![学习力就是竞争力](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4/9787521770797.jpg)
《
学习力就是竞争力
》
售價:NT$
301.0
![向上流动:求学与原生家庭的羁绊](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4/9787523609866.jpg)
《
向上流动:求学与原生家庭的羁绊
》
售價:NT$
301.0
![大国金融:全球金融变局下的中国机会(解读全球金融体系,变局前因后果,金融危机的根源与演化逻辑,中国特色金融,现代金融体系)](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5/9787505760318.jpg)
《
大国金融:全球金融变局下的中国机会(解读全球金融体系,变局前因后果,金融危机的根源与演化逻辑,中国特色金融,现代金融体系)
》
售價:NT$
347.0
![如何拥抱一只刺猬(漫画版)](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5/9787115654229.jpg)
《
如何拥抱一只刺猬(漫画版)
》
售價:NT$
305.0
![万千心理·拉康精神分析的临床概念化](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5/9787518448579.jpg)
《
万千心理·拉康精神分析的临床概念化
》
售價:NT$
551.0
|
內容簡介: |
本书考察了大国间经济相互依赖与战争的关系。贸易和经济相互依赖确实能够降低大国之间发生冲突的可能性,但相反的情况也会出现,即在经济相互依赖的条件下,各国间也可能产生危机或爆发战争。
那么,各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纽带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会带来和平,或引起军事冲突?
科普兰教授在重点分析了日俄战争、中日战争、德国的霸权战争、二战中的太平洋战争、冷战,以及19世纪欧洲大国间纷争等过去两百年来有关两个或多个大国的危机和战争,并提出了贸易预期理论。他认为,对两国间贸易前景的悲观或乐观预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未来两国间战争或和平的走向。
|
關於作者: |
戴尔科普兰(Dale C.Copeland),弗吉尼亚大学政府和外交事务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兴趣包括大国间经济相依的根源,现实主义者和建构主义者的分野,内集团外集团理论,信誉建立的逻辑,以及国际政经和国际安全的相互作用等。在International Security,Security Studies等重要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曾获麦克阿瑟奖和梅隆奖MacArthur and Mellon Fellowships。
|
目錄:
|
绪 论/1
第一章 经济相互依赖与战争理论/19
第二章 定量分析与定性案例分析研究/62
第三章 日俄战争与德国霸权战争(1890~1939)/110
第四章 珍珠港序曲:日本安全与北方问题(1905~1940)/164
第五章 苏联问题与太平洋战争之始(1941年3月~12月)/208
第六章 冷战的起源、动态与结束(1942~1991)/280
第七章 欧洲大国政治(1790~1854)/367
第八章 帝国扩张时代的大国政治(1856~1899)/432
第九章 本书观点的意义/496
参考文献/518
索 引/543
|
內容試閱:
|
序言
本书层次丰富,因此可从不同角度阅读。首先,本书探讨的问题是,在何种条件下,贸易和投资的流动容易促使大国维持和平,或走向军事化冲突,甚至战争。其次,在另一个层面上,本书旨在考察大国如何考虑经济交流的问题,以及经济交流对其发展全球力量、维护长久安全会起到何种作用。最后,本书是要研究在近代世界史发展进程中,商业和非商业的因果要素相对彼此的突出性。以最后一点而论,本书隶属于一项较为广泛的研究,其目的是确定关于战争的各种理论(从经济角度或其他角度出发)是否经常能够有效解释国际和平如何转变为险恶的危机和战争,或者持续不断的冷战如何转化为稳定的和平局面。通过全面考察1790~1991年的重要大国案例,本书首次大规模检验了外交史上各种因果要素的相对重要性。因此,其研究结果应该对历史学家和国际关系学者都有参考价值。此外,本书还考虑了定量研究学者的前沿成果,从而指出了本书观点对大小国家具有的广泛意义。本书要讨论两百年的大国历史,篇幅很长。因此,不同的读者阅读本书,方式可以不尽相同。主要关注国际关系理论和政治学的读者,不妨仔细研究前三章,然后再根据兴趣,选读第三至第八章中的某些案例。主要关注外交史的读者,只需读完绪论的前半部分,便可直奔案例研究,以及最后一章关于当代中美关系的讨论。我把1790~1899年的欧洲案例放在了靠近本书结尾处,原因不过是关于这个时期的现存资料较少,而这容易使我们受到限制,不便于检验不同因果机制的相对合理性。尽管如此,读者如果喜欢按年代顺序阅读,不妨从第七章、第八章开始,再回到第三至第六章,研究动荡的20世纪出现的各个案例。本书探讨的主题历时甚久,写作过程亦复如是,还有众多人士需要感谢。首先,我想感谢在各次研讨会上对本书各章初稿提出意见的诸君,他们的名字我当时并不知道,或者后来忘记了。这些研讨会的举办方包括:哈佛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哈佛大学贝尔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