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2023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隐者显赫: 中国最后一个皇族名儒

書城自編碼: 3159622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傳記政治人物
作者: 张辉诚
國際書號(ISBN): 9787514613292
出版社: 中国画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8-04-01
版次: 1
頁數/字數: 204/138000
書度/開本: 1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12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AIGC+机器人:以产业的视角读懂人工智能的未来
《 AIGC+机器人:以产业的视角读懂人工智能的未来 》

售價:NT$ 498.0
示人以真:健康组织这样开展业务
《 示人以真:健康组织这样开展业务 》

售價:NT$ 386.0
格林童话:1812/1815初版合集(权威全译本)
《 格林童话:1812/1815初版合集(权威全译本) 》

售價:NT$ 549.0
思想会·军力:现代战争的胜败解释
《 思想会·军力:现代战争的胜败解释 》

售價:NT$ 549.0
边界之外:海外社会研究(第一辑)
《 边界之外:海外社会研究(第一辑) 》

售價:NT$ 386.0
好销售,不违心:在你的舒适区内拿订单
《 好销售,不违心:在你的舒适区内拿订单 》

售價:NT$ 330.0
阿富汗史:骑驰在风暴中的国度
《 阿富汗史:骑驰在风暴中的国度 》

售價:NT$ 549.0
背影2
《 背影2 》

售價:NT$ 386.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302
《 碗净福至 》
+

NT$ 319
《 飞花令里读诗词 精装读书会 》
+

NT$ 442
《 好兵帅克(套装上下册)(又名《好兵帅克历险记》,完整译文+近百幅原版插画) 》
+

NT$ 346
《 我也是鲁迅的遗物:朱安传 》
+

NT$ 359
《 晚清中国的光与影:杜德维的影像记忆(1876-1895) 》
+

NT$ 706
《 Logo——29个经典的前世今生 》
編輯推薦:
1.*后的皇族大儒清朝礼亲王代善裔孙,末代皇帝溥仪伴读;中国*后一个足具气魄、愿力和学养,讲授王霸经世之学的皇族大儒。
2.传奇人生前半生政坛叱咤风云,后被蒋介石监禁到台湾;潜心研究经典一百年,私人讲学一甲子。
3.读书百年四岁开始读书,读到一百零六岁,读书之久古今中外未见,真是奇人。师从陈宝琛、王国维、陈寅恪等国学大家;学生有刘君祖、蒋勋、夏含夷(美国汉学家)、班大为(美国汉学家)等学界名家。
4.蒋勋、简媜、龚鹏程作序并推荐
內容簡介:
爱新觉罗毓鋆从不上媒体,也不出书、不做公开演讲。对于这个世界来说,他只是个隐士,*没有声音。但他渊默而雷声,在日本满洲国不做汉奸,在老蒋时代不当走狗。他出身皇族,与末代皇帝溥仪同时受教于陈宝琛、康有为、梁启超、王国维诸大师。前半生投身政治,轰轰烈烈,历经千险万恶,尝尽百般滋味。中年被蒋介石胁迫至台湾,隐居讲学,裁成学生,孜孜矻矻。他将中国学术融入现实之中,衡诸古今,月旦人物,强调经世济民、治世、平天下的重要性,让中国学问变成活活泼泼的智慧。蒋勋、江丙坤、汉学家魏斐德、夏含夷等人均出自其门下。
毓老自述终生守《易经乾卦》初九,潜龙勿用 一爻。孔子如此解释这一爻:一个有龙德的人却隐藏自己,不受世俗改变,不想在这个时代成名,因此遁世隐居,却不郁闷,不被人认同,也不郁闷,喜欢就去做,不喜欢就不做,意志坚定,完全不可动摇,这就是潜龙之德。
關於作者:
张辉诚,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博士毕业,毓老关门弟子,作家。主要作品有《离别赋》《相忘于江湖》《我的心肝阿母》等。
目錄
目录

序一 蒋勋 敬悼毓鋆老师
毓老师讲《论语》,间杂着生活里的俗事,其实不像一般学者的讲法,常举现实的例子,也常有自己的独特意见,并不拘泥古书老师当时对知识青年讲学是在强调儒者力行的核心价值吧,我却一一错失了理解的机会。

序二 简媜 君子印记 毓门求学感怀
老师讲课,既无幻灯投影也无图片、录音机、道具之助,端坐椅上,全凭口说。他声如洪钟,抑扬顿挫之间唤出一个文明古国,朝代更迭,兴亡一瞬,尽在那时而高亢时而低回的声音里。老师学问渊博,经史子集尽藏胸臆,信手拈来,皆有典故和出处。是以,一部《论语》,经他诠释、延伸、验证,宛如中国读书人的圣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被老师言谈间的期许给打动了,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

序三 龚鹏程 毓老典型
我以为他(毓老)真正的渊源其实是熊十力,故能汇通大《易》,讲革命讲民主,倡言群龙无首,吉。此一路数,即使是熊先生的弟子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亦未继承,遑论其他?毓老卒,中国这路学问大概也就绝了,再也没有人能有这种气魄、愿力和学养来讲此王霸之学了。

自序 张辉诚 十万八千里加三千大千世界
我当然知道,我没法儿用这本小书纪念老师,相反地,是老师用他的生命和精神光耀了这本书,完完全全是老师,让这本小书有了巨大的光彩。

第一篇 潜龙勿用:毓老的前世今生
毓老师终生守《易经乾卦》:初九,潜龙勿用 一爻。孔子这么解释这一爻 一个有龙德的人却隐藏自己,不受世俗改变,不想在这个时代成名,因此遁世隐居,却不郁闷,不被人认同,也不郁闷,喜欢就去做,不喜欢就不做,意志坚定,完全不可动摇,这就是潜龙之德。

毓老师的家世
礼烈亲王代善是开国元勋,武以戡定四方,文能谋克安平。历代子孙承继武风于不坠,对清朝多有建树,至昭槤略染文学之风,可惜无法全身而退。礼亲王一脉,至毓老师,他老人家前半生纵身大时代,以武拼搏,颇继承家风。

毓老师的师承
毓老师因出身皇族,俯仰于政治潮流之中,尤其着重如何将学问用诸事上,因此他总是将中国学术融入现实之中,衡诸古今,月旦人物,强调经世济民、治世、平天下的重要性,让中国学问变成活活泼泼的智慧。

毓老师创办的书院
学由不迁怒不贰过臻圣王至德;苑育仁者相帝者师履一平要道。上联指明学生为学之入门处及高远目标,亦暗指书院所传授之学为内圣外王功夫;下联则指书院所要栽培的学生,是可以实践止于一止于至善的仁相帝师,暗指毓老师所传授的全是帝王之学。
毓老师教的海外汉学家
事实上,我们的外籍身份对他来说是别具特殊意义且重要的。身为五四运动的贬抑者以及二十世纪动荡政局中的失意者,老师似乎希冀我们这些外国弟子能传承这个让他悲惋不已,正在逐渐凋零的中国人文传统。而他之所以选择外国弟子,恐怕正反映了这个传统的流失已巨大到令人担忧的地步。

毓老师在大学教书的经历
毓老师看不惯大学里头充斥学阀门派。毓老师常批评某些学者自立门户,创立门派,不过聚徒众以壮声势,但观其所教不过是空中楼阁,徒有立德之名,而无践德之实。

毓老师坚守的书院传统
中国历代的注解,从秦始皇到清朝都不敢把真经义讲出来,所有教育都是愚民政策、都是愚民之言毓老师终其一生秉持书院传统,力抗西方偏重知识的大学教育,而以一己之力继承中国传统书院形式(民间)、精神(自由讲学)、内涵(成德成材、修齐治平)。

毓老师修的世界文化遗产
二〇〇四年,永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的扩展项目盛京三陵之一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毓老师非常开心,用老人家的话就是:得了金牌奖!他老人家于王府内出生,享受过繁华富贵;后来又历经亡国,流离失所,亦曾体验穷苦酸辛。但他终究看破转眼成空的功名富贵,晚年将钱财悉数散尽,用于修祖陵,起建满学研究院。他用亲身行动来告诉学生和所有人,钱并非只拿来死守,而是可以用于成就文化、孝亲追远。

第二篇 望之俨然:毓老的生活哲学
人一无所得,就空活了一生。谁利用时间多,谁就成功多千万不要以为写两本书就留名了,只怕还没签完名就绝版了。人只有自欺,绝欺不了人。老师还有几年活,绝不浪费时间,不和外面人打交道,也不接触记者,要变成专学,才能深入。 多少人做学问,都是逢场作戏。又有多少人不懂得从根上做学问,想从中间插队。

毓老师的微言要道
毓老师讲如何才能成功,说:成功的人是突破障碍的人,做任何事先想失败该如何处理。不是没开始做就开始做梦,见缝就钻洞,挫折一到就受不了,一看不会成功就放弃了。贪功喜誉,绝不会成功,遇到难题,要事先准备,临渴掘井也没有办法。

毓老师讲养生之道
毓老师曾说他无时无刻不在读书,因为四书五经都背在脑子里,散步时就温习温习,说:这不就是学而进习之!老师这么大年纪,要不讲课半年,必定痴呆。

毓老师的艺术与文章
毓老师发愿敬绘观音大士像千幅,借以怀念已故双亲。最终以十年之力完成此事。毓老师两尊观音像,恰好各自运用了中国传统人物画衣服褶纹的两种不同表现方式:曹衣出水,吴带当风。

毓老师的儿孙乐
毓老师给小孙子讲书,孙子问毓老师:爷爷,我们遇到事需要想那么多吗?毓老师答:那你追女朋友需不需要想那么多?你将来遇到事都像追女朋友一样,肯定会成功!
第三篇 不失其正:看破世情惊破胆不讲求自身幸福而去图谋天下大利,乐以天下,忧以天下,这不正是古圣贤相与的责任与使命吗?还有什么比毓老师躬身实践薪火相传更为落实!而毓老师身上所散发的尊贵气息、风姿神采以及鼓荡丰沛的生命力,又经常让人忘了他已年近百岁。

毓老真精神
毓老师当时已九十八岁,一开头便说:看破世情惊破胆,万般不与政事同。政治现实,好像一阵风,但是你有风可以刮动别人吗?你们必得要守人格、爱台湾。中国人的思想是天下思想,半点迷信没有,平平整整是自我平天下之道,现在讲中国学问的全无学术生命!


典型大丈夫
毓老师讲论经学,之所以如此重视实践,不同于大学讲堂上着重章句训诂,实与其身世有关。毓老师乃清朝皇族,源出礼亲王一脉,前半生投身政治,后半生隐居民间讲学。毓老师上课时偶提及往事,亲切历历仿如昨日,然其实已转眼百年,人事变灭,朝代屡经更易,其中饱含无尽沧桑。

智者不怒
毓老师一生述而不作,没有留下任何著作。他常说:中国学问是解决问题,不是写一本书教后人研究。古人的智慧,讲就够了,放着《论语》不读,还读什么语啊?思想还有新旧?会用都是新的,不会用都是旧的,我们从中得到多少新的智慧?讲学不是为留一本书,是为了达到圣功!

继文化于断绝
你们不急,我急!我急,是来日无多;你们不急,是来日方长。再三勉励你们,发愤的目的,就是图强。给你们打气的话,老师责无旁贷。你们必得要把古人的智慧串在一起,既然要做人,就做伟人!

既孤独又丰盈
他老人家和孔老夫子其实是同一等人物气象。我经常在上课时听他老人家说话,总有一种既孤独又丰盈,既宽大又渺小,既健动又静默的奇异感受,后来我才恍然大悟原来那就是个人力量正要生发、扩充、激射的过程,也是个人胸怀不断扩张直欲包容一切的气魄展开,更是人与天地和合生发的机关与奥秘。

附录 《清史稿列传三诸王二》
內容試閱
敬悼毓鋆老师
蒋勋
爱新觉罗毓鋆老师辞世时,我正在医院,无法到灵前祭拜,在病床上有朋友读相关讯息给我听,有几篇是辉诚先生写的纪念文字。
我见到毓鋆老师是在文化学院,一九六五年前后,我正升大二吧。
当时张其昀先生从教育部长位置退下来,在阳明山华岗创立学院,用接近民初北大的精神办学,不在意学历资格,邀集了不少非体制的,不同立场、不同观点的学者任教。大概是一九四九年以后台湾威权政治下少有的一个相对开放而有自由学风的校园环境。我当时读史学系,教授中国上古史的赵铁寒老师论述三十年代顾颉刚古史辨的争议,以现代科学实证精神疑古,带给学生许多观点上的撞击。教目录学的杨家骆老师像一尊佛,他一进课堂,端坐椅上,手上没有书,没有讲义,微闭着眼睛,开始经、史、子、集一部一部讲述每一本书的目录提纲。学生都伸伸舌头,觉得老师头脑中好像装了一部《四库全书》,如此熟悉。后来闲谈,老师笑着说:从小帮家人晒书晒出来的,晒书一页一页翻,也就顺便看书,一部《四库全书》晒完,又要重新开始晒,晒久了,就都记住了。
这些老师温和谦逊,也从不把自己的治学说得多么伟大。
傅乐成老师教秦汉史隋唐史,跟学生很亲,阳明山竹子湖飘雪他就停课,邀学生一路走上山去,在薄薄的覆雪的山上看学生玩雪,他也只是站在一旁若有所思。
二十岁的学生,在战后台湾长大,其实是不会懂流亡到南方岛屿的傅老师的心境吧。
傅老师一直住在温州街老旧的台大单身宿舍,木板床,几只碗,一张书桌,两把椅子,有一次去了三个学生,傅老师就跟我坐在床沿。
黎东方老师的西洋史教得活泼,很法国风的教法,机智幽默。教宋史的宋晞老师则相对特别严肃,他开的史学方法也逼着学生不断跑图书馆,为论文写作准备卡片。
我当时私下爱文学,高中受陈映真老师影响,亲近了西方现代文化,特别是存在主义哲学。当时引介存在主义到台湾的年轻学者陈鼓应等人也被学院网罗,在哲学系任教,我因此有大部分时间都旁听了哲学系的课,如陈鼓应的庄子,印顺法师的佛学。刚从香港新亚到台湾的钱穆先生,也在史学系哲学系合开了朱子学。
就在那一年哲学系聘请了毓鋆老师,他穿着旗装长袍,手腕上戴着古玉镯,大拇指上套着玉扳指,仪容非凡,一时轰动了整个学院,课堂里挤得满满的。
年轻学生好奇,来上课,未必都是为了学问,课堂上有学生就问起清宫里学武术剑法的事,毓老师哈哈大笑。
我最爱听老师大笑,声音洪亮如钟,没有琐碎杂音,干净浑厚,使我想到魏晋人在山里的啸,或许比魏晋人的啸更没有委屈,朗朗乾坤,这样正色之音,仿佛可以使一座山都为他让路。
其实毓老师的初衷或许不只是关心治学,在清帝退位之后,他作为前朝遗臣,心里不会没有亡国之痛,也不会没有复国的抱负与大愿吧。
在台湾体制的教育里,史观是受钳制的,我们或许没有太多机会思考朝代政权的兴与亡吧。学生中有人开始耳语老师与伪满的关系,在当时伪满也并没有什么实质的内容。我相信学生也没有恶意,但伪满汉奸这样的声音在老师听来是特别刺耳的。
有一次老师在课堂上大声骂起来了 伪满,什么伪满,我们本来是满洲人,家在满洲,不是侵略了中华吗?退回老家满洲,怎的又伪了?汉奸?
学生都不说话,我想学生其实不容易听懂老师的逻辑,我当时也不十分懂,但是在威权单一的正统史观教育里没有任何思考可能的头脑却真是被撞了一下。
读书治学,没有这样的撞击其实是没有思考的可能的。中世纪欧洲不断审判异端、处死异类,因此成为文化上最大的黑暗时代。
在二十世纪的六十年代,台湾还处于白色恐怖时期,老师的三言两语是可以使闭塞的头顶响起一声霹雳的。
我母亲的先祖是满洲正白旗,母亲在辛亥以后出生,但是家族的故事可能在她童年还印象深刻。母亲常跟我说辛亥前后西安杀满人的事,在城门口拿馒头询问,口音一错就砍掉脑袋,母亲说完就即刻叮嘱我不可以在外面说母亲是满人。
在战后台湾长大,我们的政治意识其实没有那么敏感,我也无法了解母亲的紧张。
在毓老师骂人之后,有一天我忽然跟他说:母亲是满人,正白旗。老师很高兴,开心地说:那正是我的旗。
好像因此我跟老师有一点亲,不多久,他在家里开课讲《论语》,就辗转带话要我去上课。
老师家当时在成功新村,一间有院子的黑瓦平房。屋里陈设素雅,墙上悬挂康有为书写的咏豳轩三字,墨迹乾笔苍劲虬结,我忽然想到《诗经》里的句子: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蒙。我东曰归,我心西悲。
客厅正中央一张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画像,画像侧边是一张泛黄的光绪帝的照片。
房间里一张大桌案,前面十几把椅子。学生陆续来了,我多不认识,后来知道多是当时台大博士班的文史学生,总共十四人,我大概年龄最小,选了后排最靠边的位子。
我当时偏爱西方现代文学艺术,童年时家里逼着念诵的四书、唐诗、《古文观止》,在中学以后其实心里都有点反叛,也害怕一般学者照本宣科迂腐的解经方式。
毓老师讲《论语》,间杂着生活里的俗事,其实不像一般学者的讲法,常举现实的例子,也常有自己的独特意见,并不拘泥古书。
过年的时候,学生给老师拜年,一位师兄穿了长袍来,被老师当面说了一顿:年纪轻轻,穿什么长袍,学我啊,我是在给祖宗守制。
老师语言很直接,也与当时我接触的一般学者的温文儒雅不同,他好像在对自己事功殷切的盼望里,刻意排斥一味追求内圣的虚伪修为。有时会嘲讽地说:要做圣人啊!
都剩下了吧。
或许当时我们如此年轻,未经世事,还是很难懂得老师从政治失败下来在一个小岛上重新看待古人经典的心事吧。
他常说的话是:煤球都不会买,做什么圣贤。
对于当时陶醉在文学哲学幻想里的我应该是一警醒吧,我却冥顽不能领悟。
《论语》上完,老师特别讲了一次《礼记》的《儒行》篇。
鲁哀公问孔子有关儒服,孔子没有坚持什么样的服装。问到儒行,孔子一一做了回答。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夙夜强学以待问,怀忠信以待举,力行以待取,其自立有如此者。
老师当时对知识青年讲学是在强调儒者力行的核心价值吧,我却一一错失了理解的机会。
《儒行》篇讲完,我很意外老师选了《管子》,《管子》讲完,又选了《商君书》,讲商鞅变法,讲知识者在治国改革变法上的积极投入。
我当时有自己解不开的颓废散漫心事,不能完全跟从老师越来越偏向法家政治的教学。
两年受教,我知道老师疼爱,也有期许,一直希望我走政治一途,但我仍然选择了艺术研究所。考取那天,向老师报告,老师板着脸,说了四个字:玩物丧志!
我在老师家是最年幼的学生,也最放肆顽皮,不太像学长师兄那么敬怕老师,也常没有分寸跟老师说玩笑事,老师并不在意,反而开怀大笑,然而那一天老师沉默异常,我正襟危坐,好像一下子懂了老师失望的心境,也沉重了起来。
艺术研究所在台北故宫上了两年课,课程结束,我就去了巴黎,此后很少与老师见面。知道老师身体健康,教学不断,学生越来越多,很为老师庆幸,或许一定有更出类拔萃的优秀者让老师晚年有所欣慰寄托吧。
我对老师未跟随到最终,只能记述受教于老师的那两年多。
与老师相处,他多不谈自己身世生平细节,因此反而是在他辞世后陆续在辉诚先生撰写的文字中读到。大病初愈后,与辉诚先生见过一面,也得到更多关于老师的讯息。
老师或许没有想到他跟一个小小岛屿的缘分如此深重,在这岛屿上将有如辉诚先生一样,继续有后来者撰述、整理、纪念他数十年岁月留下的治学与做人的风范吧。
我因此特别感念辉诚先生这本书的撰写出版,应该是老师在天之灵最好的安慰了。
二〇一二年五月二十七日
于淡水八里米仓村 时近芒种
毓老典型
龚鹏程
这本书,谈的是一位奇人毓鋆。他的年辈与德望甚高,故在台湾,一般皆尊称他为毓老。
毓老从不上媒体,也不出书,不做公开演讲。对于这个世界来说,他只是个隐士,绝对没有声音。但他渊默而雷声,大名震漾于几代学人之间。大家都知道这是位真正的大儒,乱世之豪杰,浊世之奇人;可是对他的身世与学问,又模模糊糊,搞不甚清楚,传说出奇得多。
张辉诚曾受教于毓老。虽时日较短,入门亦属后进,心灵却深受震荡。故于毓老过世后即遍访周咨,爬梳文献,整理了他的身世大样,勾勒轮廓。把毓老不为人所深知的部分,清晰道出,可谓贡献良多。尤其是溯考其家世其经历,普查毓老的外籍学生名单,具见劳绩。令人对毓老生平行履有终于可以掌握了之感,不致如神龙般见首不见尾。
但身世履历等,其实都只是迹,而非所以迹,非其真精神。毓老精神气力所萃,端在讲学!
近代儒者,其实都有个办书院讲学的梦。不过,书院是古代的传统,古来儒者讲学皆在书院,这是不足为奇的。可是在近代就难了。
为什么?废科举、立学堂以来,教育国家化,实施的,乃是一大套学自西方且经东瀛改造过的所谓现代教育体制。书院虽不以科举为事,但在这波风潮中一样遭了否弃,不再能继续承担教育功能。在这种情况下,想再去办书院,实即体现了儒者反体制、反时代、反对现代教育的精神。
如此反时代、反体制,自然易贻人以保守、落伍之讥。幸而现代教育本身乃是扶不起的阿斗,弊病太多,也太过明显了,所以社会上对于想恢复书院传统的人还不敢太过非难。而现代教育既是如此之烂,真想办教育的人自然就会越想把书院办起来,实施自己心目中真正的中国的教育。这也是近代儒者都有办书院之梦想,前仆后继的缘故。
可惜此事又是想着容易做来难的。近人所办,以马一浮先生复性书院为最著。但若细看,便知复性书院维持的时间极短,讲了几期就仅能去刻书了。后来竟连刻书也难以为继。其所裁成之人才也甚少,仅存一册《讲录》以令人缅怀之而已。
马先生之失败,或许与他坚持不进入国家体制有关,熊十力先生当年即曾为此与相争论,甚至分道扬镳。至今两贤在办学上孰是孰非,也依然是桩公案,难有定论。我自己办佛光和南华两所大学,试图在现代大学体制中恢复书院传统,一样以失败告终。故于二贤之争,益发不敢轻议。因为我深知无论采取什么办法,想在现代社会中恢复书院教育,都是太难太难的事。
唯一令人对此仍存希望,仍相信儒者事业毕竟可为,仍觉书院终究在现代证明了它可胜于现代教育的,乃是毓老所开创的典型。
毓老乃逊清贵胄,据说幼时曾受教于康有为、王国维,已而随溥仪在伪满,后又来台,任教上庠。这些早年经历,大有传奇色彩。人们津津乐道,先生则讲得半云半雾;后学者传述,遂亦迷迷离离。
故这一部分,虽不无可供谈助之处,也增益了先生吸引人的魅力,但我以为未必足以深考或深信。依我浅妄之见,甚至有时会怀疑这些不过都仅是先生用世之术,有故弄狡狯之嫌。纵或确然曾经受教于康南海王观堂,又曾任情报工作,而为蒋中正先生羁縻来台,先生之可贵可重处,亦不在此。
那么先生之可贵重处安在?如前所述,不在其前半生的出身与传奇,而在他后半生所开展的讲学事业上。
讲学,与一般所谓的教书不同。用韦伯的话来说,教书只是种职业,讲学却是志业。要讲自己所信服的道理,去影响受教者的人生态度、价值理想,以陶铸其人格。毓老只短期在大学里执教,其后即离开现代教育体制,自办私塾。一讲就是五六十年,直到一百多岁了还在讲。论私人讲学之规模与时程,不唯近代无之,恐怕也越度古人。放在现代教育格局中看,更显得敻绝壁立,能透显出一位儒者刚毅卓越,信道传道之笃的力量。他是满人,且属天潢贵胄,但对汉文化有如此深的信仰与感情,以发扬孔孟绝学为职志,本身就很特别。讲学,以孔孟为主,旁摄百家,也很特殊。因为近世讲说之能倾动流俗的,均是谈佛说道,侜张为幻,独先生不然。直说正理,不显神通。所讲则意在经世。而此经世之旨,乃出于隐士之口,则尤奇。与学院中仅将儒学或传统文化当做知识材料看,当然也迥
乎不同。
我没见过毓老,也未曾受教听讲,他又无讲记流通,故于其所讲大意,未尽了然。但我有许多师友曾去听讲受益,我综合他们的转述,感觉毓老之学根底当在《春秋》。春秋乃王霸经世之学,然古文家重史,欲尊王攘夷;今文家重义,以通三世存三统。毓老是近于今文家的。但其今文又非董仲舒、何休、刘逢禄、康有为之今文,我以为他真正的渊源其实是熊十力,故能汇通大《易》,讲革命讲民主,倡言群龙无首,吉。
此一路数,即使是熊先生的弟子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亦未继承,遑论其他?毓老卒,中国这路学问大概也就绝了,再也没有人能有这种气魄、愿力和学养来讲此王霸之学了。毓老讲学于此衰世,其迹颇近于文中子之讲学河汾,然文中子能开有唐一代,毓老呢?似乎恰好是总结了传统儒者的时代罢。我哀毓老,亦哀此世,遂至胡言乱语,潦草不能成章。不敢说是序,聊申慨叹而已。
壬辰芒种,写于燕京小西天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