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本书通过对文化人类学的关键词(文明原始、历史、进化、族群民族)做批判性透视,特别提示这门新学科对20世纪思想史和学术史转型的理论启迪,说明整个人文社会科学正在经历的人类学转向之发展趋势,及其引领知识观与科学观的后现代变革意义。围绕关键词探讨中的话语变迁线索,说明现代性危机背后潜伏着的文明危机,昭示人类学的思想资源对克服危机的可能方案。本书可作为了解文化人类学的入门读物。
|
內容簡介: |
本书通过对文化人类学的关键词(文明原始、历史、进化、族群民族)做批判性透视,特别提示这门新学科对20世纪思想史和学术史转型的理论启迪,说明整个人文社会科学正在经历的人类学转向之发展趋势,及其引领知识观与科学观的后现代变革意义。
|
關於作者: |
叶舒宪,文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讲席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文学人类学研究会会长,兼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首批入选的学科带头人。曾任美国耶鲁大学客座教授。主编中国文化的人类学破译丛书、神话学文库等。
彭兆荣,厦门大学人类学系主任兼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厦门大学旅游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特聘项目博士生指导教授,四川大学文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教授。主要从事人类学与旅游、文学人类学、文化遗产、艺术遗产等方面的研究,著有《文学与仪式》《遗产:反思与阐释》等。
纳日碧力戈,国内人类学民族学领域首位长江学者,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现任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主要从事文化人类学理论研究和田野实践,关注族群理论和象征符号,著有《语言人类学》《现代背景下的族群建构》 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