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吕思勉是20世纪的史学名家,其著述规模恢宏,博赡丰实,既注重考据,又擅于融会贯通,素为学术界所推重。本书能窥见作者真实的社会理想,是了解其思想的珍贵资料。
本书是作者一部重要的著作,主要运用现代社会学理论来阐述孔子的大同思想,并分析中国社会变迁与大同理论的实践过程。作者认为孔子创立的社会组织理想的模式是引导列代人们努力致力于社会改进的动力,社会变迁的过程就是努力致大同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复古的行动。作者先用工笔写成4册文言手稿,而后为了让更多人了解他的学说,又撰成白话文。此次据本社前所影印文言本整理,与其所撰教科书《中国社会变迁史》合为一编,使读者能互相参证。另附益以《吕思勉自述》,使读者能读其书,知其人。
|
內容簡介: |
这部著作初名《中国社会变迁史》,后改名为《大同释义》,先后用文言、白话撰写过两次,完稿于1933-1934年间。原稿系他任教上海光华大学,讲授中国社会发展史用的讲稿。作者自称是一个空想的大同主义者,服腐孔子的大同学说,遂用孔子的学说来阐释中国古代社会的变迁。作者认为,大同之世并不是空想,而是在历史上确有的史实,它不仅是孔子所想望,也是我们心所向慕和祈求的社会;我们应该坚定信心,努力以回复那美好平和的大同社会。《大同释义》系统地阐述了作者的大同思想,是作者的历史哲学;作者用孔子的大同学说来诠释中国古代历史的演变,其中也融入了不少当时西方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此可见得中国传统思想固有的精神,以及传统历史理论的特色。《大同释义》也可看作研究中国近现代社会思潮的一份珍贵资料。书后附有作者《自述》,比较详细叙述了自己治学之路和成果得失。
|
關於作者: |
吕思勉(18841957)中国近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与钱穆、陈垣、陈寅恪并称为现代中国四大史学家(严耕望语)。
|
目錄:
|
大同释义001
自识003
一、论大同究实有其事抑系孔子想望之谈004
二、论大同之世当在何时005
三、论大同之世之情形009
四、论大同之世如何降为小康015
五、论小康之治如何降为乱世024
六、论自大同至乱世人心风俗之变迁030
七、论入乱世后之改革042
八、论大同之可复051
跋056
整理后记059
大同释义中国社会变迁史061
自序063
第一章发端069
第二章论所谓大同者究系实有其事抑理想之谈071
第三章论人类仁暴之原074
第四章论古代进化的大略和大同小康的递嬗078
第五章论大同之世的情形084
第六章从大同到小康094
第七章从小康到乱世115
第八章从大同到乱世社会意识的变迁 129
第九章先秦时代对于社会改革的诸派144
第十章汉代的社会改革155
第十一章到大同之路168
整理后记183
附:吕思勉自述184
一、予之家世184
二、予之学术185
三、予之经历186
四、予之思想189
五、予之政见191
六、予之检讨195
七、予之述作200
八、予之希望20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