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地下(村上春树沙林毒气事件的长篇纪实)
》
售價:NT$
332.0
《
偿还:债务与财富的阴暗面
》
售價:NT$
347.0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校释(壹):《命训》诸篇
》
售價:NT$
408.0
《
封建社会农民战争问题导论(光启文库)
》
售價:NT$
296.0
《
虚弱的反攻:开禧北伐
》
售價:NT$
429.0
《
泰山:一种中国信仰专论(法国汉学经典译丛)
》
售價:NT$
380.0
《
花外集斠箋
》
售價:NT$
704.0
《
有兽焉.8
》
售價:NT$
305.0
|
編輯推薦: |
一本关于伟大艺术家和思想家瓦格纳的全新探索之作!英国BBC广播主持人、哲学普及作家、音乐与戏剧评论家布莱恩马吉系统梳理和论述了瓦格纳的创作与各种思想哲学之间的复杂关系,对于喜爱瓦格纳的读者来说,本书必不可少,而这本书,也是普通读者接触和了解瓦格纳的开始与契机。
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音乐学教授、中国西方音乐学会会长杨燕迪倾情推荐!
《纽约时报》、《交响乐杂志》、西雅图歌剧院总经理联袂推荐!
|
內容簡介: |
《瓦格纳与哲学:特里斯坦和弦》将作曲家瓦格纳的艺术生涯置于他那个时代的哲学背景中,详细而全面地研究了瓦格纳与哲学家之间的密切联系:从马克思以前的社会主义者到费尔巴哈和叔本华。
在《瓦格纳与哲学》里,布莱恩马吉探索了音乐与文字,艺术与哲学,意识与潜意识之间的关系,理性而客观地分析了瓦格纳偏执、自我中心和反犹倾向等性格特质,以及他的艺术天分,并以全新的方式阐释瓦格纳和他的作品。
|
關於作者: |
布莱恩马吉
著名大学教授,音乐与戏剧评论家,英国国会下院议员,著有《哲学的故事》《叔本华哲学》《瓦格纳概况》
|
目錄:
|
前 言
第一章 始于音乐
第二章 作为青年德意志一员的瓦格纳
第三章 左派革命者瓦格纳
第四章 瓦格纳、费尔巴哈与未来
第五章 瓦格纳引人误解的声誉
第六章 化为古希腊戏剧的歌剧
第七章 《指环》的一些主要理念
第八章 瓦格纳发现了叔本华
第九章 叔本华哲学
第十章 瓦格纳重新审度价值观
第十一章 改弦更张
第十二章 化为音乐的形而上学
第十三章 化为歌剧的哲学
第十四章 化为戏剧的音乐
第十五章 交响乐队占首位
第十六章 终极成就
第十七章 瓦格纳与尼采
附 章 瓦格纳的反犹
致 谢
译后感
出版后记
|
內容試閱:
|
撰写此书的初衷,是阐述哲学对瓦格纳歌剧的影响。瓦格纳是唯一一位在其漫长生涯中认真专研哲学的伟大作曲家,那些对他而言特别重要的哲学家,对其作品所产生的绝非偶然的影响,足以证明瓦格纳之于哲学远非一时的兴趣。事实上,哲学对瓦格纳的成熟之作影响巨大,以至于离开哲学便无法弄懂个中深意,仅就《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和《帕西法尔》而论便是如此,更遑论《指环》。故此,我的出发点是细究每一位所涉及的哲学家,以及那些深植于瓦格纳作品中的哲学理念,通过何种方式得以表达。
我的写作一直秉持着上述主旨。但随着写作的不断深入,我认识到还必须涉及其他一些东西。瓦格纳的政治倾向于此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纵观《指环》的全部台词,其政治观点甚至被视作是与理念同等重要非常的独立成分,并与那些哲学理念融合一体。瓦格纳后期对政治的幻灭,促使他返观自我,而为接受与他早期的信念全然不同、并对其作品产生巨大影响的哲学开辟了道路。但是如果不把他的政治观点当作更为普遍意义上的社会观念来进行全面的审视,上述一切都是难以理解和解释的。而最终我发现,我所阐述的,是哲学这个词之于瓦格纳无论是通俗意义上抑或是学术意义上意即他对生命的态度,对事物的总体看法,他的宇宙观,或者叫世界观。但是我对瓦格纳的世界观的研究,仅限于那些对其歌剧作品产生影响的部分。举例来说,我对瓦格纳的素食主义理念未作深入研究,但就其关于生命同一性的观点进行了探讨,此观点不仅是其素食主义理念的基础,而且持续不断地在《帕西法尔》一剧中予以表现。
由于本书侧重于哲学观念范畴的那些理念和观点的论述,故此在其他一些方面亦未作更深的探究,比如瓦格纳对中世纪日耳曼和北欧传奇的研究、其他作曲家的音乐对瓦格纳的影响、以及瓦格纳在指挥、歌唱、表演、舞台制作等方面的见地,而实际上在他的歌剧作品中,上述这些方面都深深留下了其观念的烙印。本书关注的,是人们所理解的、一般意义上的理念,尽管无论如何,这些理念对理解和欣赏瓦格纳歌剧并非都是唯一重要的。
对许多人而言,深入到这整个主题中去的最具吸引力的地方,是瓦格纳对政治的热衷。瓦格纳是这样一类人中的典型:年轻时是热情、坚定、活跃的左派革命者,中年以后随着对政治的幻想破灭,由此对政治彻底厌倦。那些继续笃守左派信念的此前的同志则通常觉得他会滑向右派,会成为保守派的一员。一些人也确实是这样认为的。但在大多数情形下,人们无法观察到正在发生的转变。因为此类人中的大多数,其政治信仰不可能在突然之间被切换。他们对政治的幻灭更多是出自于天性。由于他们不再相信,人类那些最重要的问题可以经由政治得以解决,故此转而投向另一种不再把社会政治议题当作人生主题的人生观。此种状况恰好就发生在瓦格纳身上。如果以日渐趋向保守作为角度来审视,瓦格纳并未滑向右派,在他生命的任何阶段,他的观点和态度从未趋向保守;直到生命的最后的日子里,他对自己所熟知的社会仍然抱持着彻底批判的态度,而从未发表过右倾的言论。但是他对自己政治幻想的破灭,对理想发生变化的种种可能怨愤不已。尽管在老年人中,通常会在以下两个方面表现出一些相同的症状:一是对逝去的过往的怨愤,另一是对看不到未来的怨愤。但是失望的左派不宽容的怨愤,其心理现象与暴戾的反动者大不相同。他们的共同点是都对现实不满,但是这种不满,一方面是基于传统价值,另一方面则基于因完全不同的未来而逐渐放弃希望的痛苦。各种趋向皆有可能。在瓦格纳的后期生涯中,他肯定不再是一个革命者、一个社会主义者,亦不再是一个失势左派条理不清、过时已久的剩余价值理论的信徒。但他也没有成为保守派、右派或反动派,这三个称呼对瓦格纳都不适用。他的转变意义重大:不是由左派转为右派,而是从政治转向宇宙哲学。
此变化是瓦格纳所有观点转变中的一部分。瓦格纳在年轻的时候,认为社会现实即是现实世界之全部。他对这个世界中的任何存在都深信不疑,并认为在这个世界里,没有比人类更高的存在。他坚信,道德与价值观并非由个体独自创建,其形成及演进是人类代以传承之共同所为。据此他认为,人生更深层的价值和意义,在本质上是社会属性。艺术创造是人类最高级形式的活动,同样在本质上也属于社会性活动。在他看来,严肃艺术的功能是向人类揭示关于其自身内心深处本性的最基本的真理。但由于这种内心深处的本性,本质上指的是作为社会的人的本性,故此,理解这种本性首先要弄清楚个体在社会中相互间的关系。
瓦格纳年轻时就发现自己很不喜欢实际上可以说是憎恶自己身处的这个社会,深感自己与社会上的大多数人关系紧张、不受欢迎。但他相信,大多数人,成为大多数的这些人,具有自我支配、按照自我意愿改进社会的共同力量。因此,尽管他对现实社会抱有敌对态度,但是他相信,通过革命,未来社会会变得美好,这对艺术创作和艺术家而言尤其如此。所以,尽管他是一个观点激进的社会批评家,但同时也是一位乐观的社会活动分子:他相信他所生活的这个可恶的社会,注定、必然、并且很快就会经历一场彻底的改革,而使社会全体或大多数成员的意愿得到满足成为可能。
作为他那种人,青年瓦格纳对抱持此种观点充满信心和热情,并且为此种追求付诸行动。他与朋友们无休止地讨论这些问题,甚至为此目的专门举行会议。他曾一度参与编辑革命的社会主义者办的一份报纸,还非常主动地协助指挥1849年5月在德累斯顿爆发的革命起义,与当时最著名的无政府主义者巴枯宁肩并肩地站在街垒中。这个事件本身多姿多彩,但今天我们对此感兴趣的更大原因是,作为一个艺术家,瓦格纳在为把自己的信念和设想植入其作品寻找一种途径,几部他自己撰写的、有史以来最伟大歌剧作品的脚本,皆由其孕育和滋养。但随后瓦格纳彻底改变了自己的观点,他不再坚持我前述提及的那些信念中的大部分,他在自己的作品中表达出了全然不同于以往的观点。随后他继续写作的那些新的歌剧脚本则体现了这些不同,因此,想要充分理解瓦格纳的晚期作品,就必须理解其观点变化的本质。
对任何一位热爱瓦格纳的人而言,这确实是一个令人着迷的故事。但我认为以下两点读者应当铭记于心:第一,我们的讨论所涉及的只是瓦格纳创作活动长河中的一些支流。我在本书中所写的,绝非要对瓦格纳的作品做完整的诠释。我只是想让读者关注并讨论瓦格纳的一些理念,并始终关注更多的在我的论述中没有涉及到的。无论如何,任何人都无法用文字来概括一件艺术品的意义:即便有人能做到这点,我们也不会需要这样一件(能被文字概括的)艺术品它确实不可能成为一件艺术品。
我的第二点告诫与瓦格纳作品的特质有关。瓦格纳的作品其戏剧性表现的重要手段是音乐。由于音乐,戏剧的人物角色不再只是在舞台上表演一个文本,即不再以歌唱的形式说台词,而是代之以交响化的音乐。音乐自身成了戏剧的重要轨迹。这一点蕴含于本书所论述的方方面面,此意味着文字所表达的内容处于从属地位。这一点从瓦格纳的作品本身来看即是如此。
由此,我要通过论述歌剧作品中歌词与音乐的关系,来论述瓦格纳歌剧作品中这两者的特殊关系,继而对瓦格纳在其复杂的作品中表达出的一些理念,而不仅仅是歌词,进行仔细的考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