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巴赫的音乐体现了人类知性与天性的一致。数百年来的音乐家,无不从巴赫的天性与知性中汲取营养,获得启发。这也是巴赫音乐的永恒性所在,是他的思想在很长历史阶段中不断为后来者提供思想启示的根本原因。本书写作要旨,乃力图通过对《平均律键盘曲集》这部巨著的观察、分析、体验,谛听巴赫音中心灵之性情.观察巴赫乐内神灵之智慧,从而揭示巴赫之音之乐所深藏内蕴的感知灵性与宇宙构造的历史性基因奥秘。
本书研究《平均律键盘曲集》的核心思想可以归结为时空重组四字,音乐的组织构造,在于时间维与空间维的结合。从时间维衡量,音乐是个过程,在时间中展开,依存于时间的进行之中。无论古典的现代的,民间的专业的,音乐的时间维是不可避免的。所有与过程有关的参数,线条、节奏、过程,组织,延伸为复调的过程,音色的过程,和声的过程,调性的过程,都与时间维度相关;而纵向同时出现的音程、和弦、音色、音响、音集(即音高组织),则均与空间维度相关。
|
目錄:
|
谛乐观音时空重组
《约塞巴赫(平均律键盘曲集)新解》前言
升F大调前奏曲与赋格(第一卷第13首)(WTC Ⅰ13,BWV858)
前奏曲
赋格
升F大调前奏曲与赋格(第二卷第13首)(WTC Ⅱ13,BWV882)
前奏曲
赋格
升F小调前奏曲与赋格(第一卷第14首)(WTC Ⅰ14,BWV859)
前奏曲
赋格
升F小调前奏曲与赋格(第二卷第14首)(WTC Ⅱ14,BWV883)
前奏曲
赋格
G大调前奏曲与赋格(第一卷第15首)(WTC Ⅰ15,BWV860)
前奏曲
赋格
G大调前奏曲与赋格(第二卷第15首)(WTC Ⅱ15,BWV884)
前奏曲
赋格
G小调前奏曲与赋格(第一卷第16首)(WTC Ⅰ16,BWV861)
前奏曲
赋格
G小调前奏曲与赋格(第二卷第16首)(WTC Ⅱ16,BWV885)
前奏曲
赋格
降A大调前奏曲与赋格(第一卷第17首)(WTC Ⅰ17,BWV862)
前奏曲
赋格
降A大调前奏曲与赋格(第二卷第17首)(WTC Ⅱ17,BWV886)
前奏曲
赋格
升G小调前奏曲与赋格(第一卷第18首)(WTC Ⅰ18,BWV863)
前奏曲
赋格
升G小调前奏曲与赋格(第二卷第18首)(WTC Ⅱ18,BWV887)
前奏曲
赋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