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20世纪90年代,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普及,本土文化面临严峻的挑战。为了保护、继承和发展本土文化,各国纷纷在中小学开展有关本土文化的教育,我国也在中小学教育中积极推广本土文化。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以中国画为代表的传统美术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们在中小学开展中国画教学活动,有利于作为新一代的中小学生了解祖国的优秀传统,养成对美术的持久兴趣,逐步树立保护、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志向。
华东师范大学郑文副教授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基于中小学师资培养的中国画教学研究》,针对当前中小学中国画教学的价值尚未得到充分重视以及高等师范院校中国画教学与中小学教学相脱节等问题,指明中国画教学对中小学生理解中国文化所起的重要作用,提出通过改革高等师范院校中国画教学来培养中小学师资的有效途径,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与学术价值。
该课题组经过三年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首先,从理论角度,论证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中,中小学开展中国画教学的重要意义与独特价值。同时,从实践角度,一方面在高等师范院校中开发了一系列基于绘画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中国画教学课程,帮助本科生(未来教师)
|
內容簡介: |
首先,分析与考察近现代中国画教育模式;高等师范教育中国画教学实践与理论;中小学中国画教学实践和理论。从艺术学、教育学、文化学、社会学等角度探讨中国画教学的意义。
其次,探明中小学中国画教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调查分析我国中小学生的中国画学习需求、中国画课程和教学的现状,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论证两者相结合的可能性与有效性。
在此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解决的方案并予以实施:(1)针对目前中国画教学中重技轻理的现象,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高师中国画教学内容进行开发,试图改变以往中国画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旨在使学生更好地认识中国画;(2)在中 小学美术课程中开发相关的中国画教材和教学方法,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3)总结与推广成功的教学案例;(4)进行反思,针对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寻求新的解决方法;(5)提出中国画教学的发展方向,等等。
|
關於作者: |
郑文,现为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从事山水画实践和理论研究近三十年,从事山水画教学二十年,有较为丰富的教学、实践和理论能力。发表了与山水画研究相关的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出版专著《江南世风的转变与吴门绘画的崛兴》、编著《中国画写意基础高等艺术院校美术基础系列教材》、《中国画技法没骨法》、《画花鸟小品十招》等书籍;主持承担教育部重点课题,参与国家一般课题研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