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子不语》得名于《论语述而》子不语怪力乱神,是袁枚将自己听到的举凡神鬼妖怪,狐仙奇异之事整理创作而成,描述故事简洁明了,刻画人物生动自然,语言流畅朴实。在不少篇目中,还展现了其放达诙谐、幽默的语言特色,不愧为一部由具有深厚功底的文学家创作的鸿篇巨著。 本书原文部分全本精校,译文部分尊重原著,文笔洗练又不失细节,力求重现《子不语》原有的行文魅力。对于需要借助译文领略原文魅力、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读者,可读性强,入门路径正,是一本值得珍藏的好书。
|
內容簡介: |
《子不语》是清朝中叶著名文学家袁枚撰写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共二十四卷。书名取意于《论语》所谓"子不语怪、力、乱、神",表明所记正是孔子所"不语"者。多记述奇闻异事、奇人鬼怪,全篇行文流畅。本书配有该书的白话全本翻译本。
|
關於作者: |
袁枚,钱塘人,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清乾嘉时期代表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 陆海明,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研究生班,毕业后调入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历任理论研究室副主任、上海文论编辑部主任、上海文学研究所理论室主任、上海社科院东西方文化研究中心秘书长。著有学术专著《袁枚文学理论新探》、《古代文论的现代思考》等,学术专论《十八世纪中国文学思潮》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三等奖。
|
內容試閱:
|
志怪小说集《子不语》,正编二十四卷,续编十卷,为清代中叶著名文人袁枚所著。全书共记一千余则故事。书名《子不语》是取用了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的典故,意即作者所述皆是圣人所讳言的怪异、强力、变乱、鬼神之事。《子不语》又名《新齐谐》,是袁枚避免与元人说部《子不语》今佚书名雷同而改的。齐谐者,志怪者也《庄子逍遥游》,意即此书是部荒诞不经之作。二名题意相近,然而习惯上还是用《子不语》者多。后人有把本书与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合称为清代三大文言志怪小说集,尽管三书之思想价值与艺术成就不可相提并论。 袁枚字子才,号简斋,别号随园老人,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生于1716年,卒于1797年,享年八十二岁。他身历四朝:生于康熙,长于雍正,仕于乾隆,殁于嘉庆;曾主盟一代文坛,上自朝廷公卿,下至市井负贩,皆知其名。他身长鹤立,声若洪钟《文献征存录袁枚》,双目有神,能言善辩。袁枚著作等身,有《小仓山房诗文集》、《随园诗话》、《随园随笔》、《小仓山房尺牍》、《子不语》等三十余种。其中《随园诗话》和《子不语》二书,影响尤大。前者家喻户诵,深入人心,已非一日,自来诗话,无可伦比钱钟书《谈艺录》;而《子不语》则自袁枚晚年编定问世后,二百年间,屡经翻刻,流传极广。袁枚虽自谓此书乃自娱、戏编之作,实际却是用力甚勤,历时颇久。从始作到编定,前后半个世纪,几与袁枚整个创作生涯相终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