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本期以赫西俄德为主题,萃集当代几篇杰出的赫西俄德研究,它们或串联多部作品,呈现他笔下的世界全景,或细品一部精品,探寻其中深藏的自然哲学和政治哲学意蕴。
主题文章之外,本期特别收入一篇别致的《诗经关雎》研究,作者为张毅早听说她的课讲得好。张毅此文以《易经》思想为根底,从人的生存的角度解《关雎》,深入浅出,清新别致。读者无论学识高下,皆可进去一观,结果自会各得其所。
另有清末湖南郭倬瑩先生講授國文時所撰《四部通论》,此文未曾刊布于世,文字平易,而立意頗出恆蹊,其大旨在于文章以外有學問,
而我國學問之源在經史,故先論經史流別,次及子集。
另有一篇日本人研究《老子》的文章亦颇值得一观。
|
內容簡介: |
本期为赫西俄德专题,选译了英语学界研究赫西俄德的四篇代表性文章,分别涉及赫西俄德诗歌与自然哲学和政治哲学的关系问题,意图显示赫西俄德的两个世界自然的世界和正义的世界之间的关系,揭示赫西俄德与古希腊思想的深刻勾连。
古典作品研究栏目选译了日本学者斋藤拙堂的《老子辨》和古希腊哲学家埃斯基涅斯的《阿尔喀比亚德》残篇。思想史发微则收录研究海德格尔的力作《从同一者到命运》;旧文新刊栏目刊布民国湖南学者郭倬瑩的《四部通論經部流別》;评论收录两篇译文,分别涉及黑格尔和施特劳斯。
|
關於作者: |
彭磊,男,哲学博士,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古典学实验班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古典政治哲学、古典诗学。著有《苏格拉底的明智:〈卡尔米德〉绎读》(华夏出版社,2015年),译有《尼采与现时代》(合译)、《哲学是如何变成苏格拉底式的》(合译),编著《叙拉古的雅典异乡人:柏拉图〈书简七〉探幽》(华夏出版社,2010年)、《莎士比亚戏剧与政治哲学》(华夏出版社,2011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