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生活来来往往 别等来日方长 新版(伍佰:“讲好了这一辈子,再度重相逢。”别等,别遗憾!珍惜当下才是最好的解药)
》
售價:NT$
265.0
《
一个英国军事顾问眼中的二战
》
售價:NT$
1265.0
《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徐毓枬译本)(经济学名著译丛)
》
售價:NT$
306.0
《
瘦肝
》
售價:NT$
454.0
《
股票大作手回忆录
》
售價:NT$
254.0
《
秩序四千年:人类如何运用法律缔造文明
》
售價:NT$
704.0
《
民法典1000问
》
售價:NT$
454.0
《
国术健身 易筋经
》
售價:NT$
152.0
|
編輯推薦: |
每个中国人家里,都应该有一部唐诗。不同于市面上流行的哗众取宠之作,金圣叹作为古往今来*有趣的中国文人,他所选的唐诗更注重唐诗的鉴赏价值。这是他给儿子开的唐诗私房课,可谓掏心掏肺,精血相授。
打开它,也许你会迎头撞上仰天大笑出门去的李白,也许你会插肩而过倚栏愁立独徘徊的温庭筠,再或许你会望见空林独与白云期的王维。
一天的疲乏之后,在一盏台灯能够照射到的小小空间之中,摒除喧哗闹市,穿越千年,与*精彩的灵魂相遇。
|
內容簡介: |
金圣叹选本的特点不仅在于选,更在于评,更注重点评和鉴赏。
金圣叹选录了从初唐到五代的七言律诗近六百首进行细致点评,着重于揣摩唐人七言律诗的种种谋篇布局、起承转合的模式等,或鞭辟入里,或借题发挥,对于欣赏和研究唐诗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金圣叹首创七律分解法来评点唐诗。他将唐诗分为前解后解,分析隐藏在诗句背后的起承转合,跌宕起伏,或使后世之人不止见唐诗之字,而尽得见唐诗之诗。
《清代七百名人传金人瑞传》说他:纵横批评,明快如火,辛辣如老吏。笔跃句舞,一时见者叹为灵鬼转世。
|
關於作者: |
金圣叹,名喟,字若采。明亡后改名人瑞,字圣叹,别号鲲鹏散士,自称泐庵法师。
中国最负盛名的文学批评家,才气纵横,性情狂傲。《清朝野史大观》称吴郡金喟,字圣叹,少有才名,性放诞,出词罔忌 。
他以《庄子》《离骚》《史记》《杜诗》《水浒》《西厢》为六才子书,并进行批点。他说:才子者,菩萨也,真能致知格物者也。除此之外,他还批点了唐人七言律诗,《左传》《孟子》的篇段,以及一些古代散文。可惜六大才子书他只完成了《水浒》《西厢》的批注,《杜诗》尚未完成而因哭庙案被杀。
|
目錄:
|
金圣叹选批唐才子诗序
杜审言
二首春日京中有怀
大酺
李峤
一首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
沈佺期
六首兴庆池侍宴
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
再入道场纪事
红楼院
和上巳连寒食有怀京洛
龙池
宋之问
三首三阳宫石淙侍宴得幽字
和赵员外桂阳桥遇佳人
奉和春初幸太平公主山庄
崔湜
一首奉和春日幸望春宫
马怀素
二首奉和人日宴大明宫恩赐彩缕人胜
奉和立春游苑迎春
武平一
一首立春日内出彩花树
刘宪
二首立春日内出彩花树
奉和春日幸望春宫
韦元旦
一首兴庆池侍宴
裴漼
一首龙池
张说
四首奉和春日幸望春宫
三月三日承恩游宴定昆池官庄
幽州新岁作
湖山寺
苏颋
四首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
兴庆池侍宴
扈从鄠杜间奉呈刑部尚书舅崔黄门马常侍
奉和春日幸望春宫
张九龄
一首奉和圣制早发三乡山行
贾曾
一首奉和春日出苑瞩目应令
徐安贞
一首闻邻家理筝
李邕
一首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
孙逖
一首和左司张员外自洛使入京中路先赴长安
逢立春日赠韦侍御及诸公
张谔
一首延平门高斋亭子应岐王教
庾光先
一首奉和刘采访缙云南岭作
李憕
一首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
春望之作
贾至
一首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
王维
十五首 大同殿生玉芝龙池上有庆云百官共睹圣恩
便赐宴乐敢书即事
酬郭给事
早秋山中作
敕赐百官樱桃
积雨辋川庄作
既蒙宥罪旋复拜官伏感圣恩窃书鄙意兼
奉简新除使君等诸公
酌酒与裴迪
春日同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
过乘如禅师萧居士嵩丘兰若
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之作
出塞作
敕借岐王九成宫避暑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
春望之作
和太常韦主簿五郎温泉寓目
送杨少府贬郴州
裴迪
一首春日与王右丞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
孟浩然
三首除夜有怀
登安阳城楼
春情
王昌龄
二首万岁楼
九日登高
高适
五首同陈留崔司户早春宴蓬池
夜别韦司士得城字
东平送前卫县李寀少府
重阳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崔颢
二首黄鹤楼
行经华阴
岑参
九首西掖省即事
九日使君席奉饯卫中丞赴长水
奉送杜相公发益州
暮春虢州东亭送李司马归扶风别庐
首春渭西郊行呈蓝田张二主簿
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之作
和祠部王员外雪后早朝即事
赴嘉州过城固县寻永安超禅师房
使君席夜送严河南赴长水得时字(存目)
李颀
五首送魏万之京
题璇公山池
寄綦毋三
宿莹公禅房闻梵
送司勋卢员外
祖咏
一首望蓟门
万楚
一首五日观妓
綦毋潜
一首经陆补阙隐居
崔曙
一首九日登仙台呈刘明府容
元结
一首橘井
严武
一首巴岭答杜二见忆
张谓
四首春园家宴
杜侍御送贡物戏赠
别韦郎中
西亭子言怀
刘方平
一首秋夜寄皇甫冉郑丰
陶岘
一首西塞山下回舟作
独孤及
一首同皇甫侍御斋中春望见示之作
张志和
一首渔父
李白
七首 登金陵凤凰台
题雍丘崔明府丹灶
送贺监归四明
题东溪公隐居
鹦鹉洲
寄崔侍御
别中都兄明府
刘长卿
十七首 汉阳献李相公
献淮宁军节度使李相公
赠别严士元
登余干古城
将赴岭外留题萧寺远公院
使次安陆寄友人
送耿拾遗归上都
送陆澧仓曹西上
自夏口至鹦鹉洲望岳阳寄阮中丞
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送柳使君赴袁州
题灵祐和尚故居
登松江驿楼北望故园
送灵彻上人还越
过贾谊故居
北归入至德界偶逢邻家李光宰
赋得
钱起
四首幽居暮春书怀
阙下赠裴舍人
山中酬杨补阙见过
夜宿灵台寺寄郎士元
包何
三首阙下芙蓉
和程员外春日东郊即事
同阎伯均宿道观有述
秦系
二首献薛仆射
题章野人山居
李嘉祐
六首题游仙阁息公庙
题灵台县东山主人
早秋京口旅泊赠张侍御
自苏台至望亭驿人家尽空春物增思怅然
有作因寄从弟纾
送朱中舍游江东
暮春宜阳郡斋愁坐忽闻枉刘七侍御诗
因以酬答
韩翃
七首题仙游观
送王少府归杭州
送李少府入蜀
送冷朝阳还上元
送高别驾归汴州
送故人赴江陵寻庾牧
送客归江州
皇甫冉
七首同温丹徒登万岁楼
宿淮阴南楼酬常伯能
使往寿州寄刘长卿
秋日东郊作
酬李补阙
酬张二仓曹杨子所居见寄兼呈韩郎中
送孔巢父赴河南军
韦应物
四首宴李录事
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
寓居澧上精舍寄于张二舍人
寄李儋元锡
皇甫曾
二首早朝日寄所知
秋夕寄怀素上人
郎士元
四首春宴王补阙城东别业
酬王季友题半日村别业兼呈李明府
还赠钱员外夜宿灵台寺见寄
盖少府新除江南尉问风俗
卢纶
三首长安春望
晚次鄂州
早春归盩厔旧居寄耿拾遗李校书端
耿
一首上裴行军中丞
司空曙
五首南原望汉宫
酬李端校书见赠
题暕上人院
寄胡处士
九日登高
李益
二首送贾校书东归寄振上人
同崔颁登鹳雀楼
崔峒
一首寄上韦苏州兼呈吴县李明府
窦叔向
一首夏夜宿表兄宅话旧
李端
二首宿淮浦忆司空文明
送濮阳录事赴忠州
张南史
一首陆胜宅秋雨中探韵
朱放
一首早发龙且馆舟中寄东海李司仓郑司户
窦常
一首寒食途次松滋渡先寄刘员外
窦牟
一首秋居对雨赠别卢七侍御
于鹄
一首送宫人入道
杨郇伯
一首妓人出家
戴叔伦
五首和汴州李相公人日立春
赠司空拾遗
过故人陈羽山居
酬耿少府见寄
过贾谊旧居
朱湾
一首寻隐者韦九于东溪草堂
王建
二十一首早春午门西望
献王枢密
早秋过龙武李将军书斋
送从侄凝赴江陵少尹
上阳宫
华清感旧
同于汝锡游降圣观
寄旧山僧
题金家竹溪
题石瓮寺
贺杨巨源博士拜虞部员外
赠卢汀谏议
从军后寄山中友人
赠崔杞驸马
微雪早朝
送宫人入道
送司空神童
岁晚自感
闻说
送吴谏议上饶州
故梁国公主池亭
武元衡
四首崔敷叹春物将尽恨不同览时余方为事牵求
及往寻不遇因题留赠
秋夕对雨寄史近崔积
严司空荆南见寄
春题龙门香山寺
王表
一首清明日登城春望寄大夫使君
权德舆
三首田家即事
待漏假寐梦归江东旧居因思惠阇黎茅处士
送李处士弋阳山居
刘禹锡
十二首 金陵怀古
松滋渡望峡中
送李庾先辈北选
张郎中籍远寄长句开缄之日已及新秋
因举目前仰酬高韵
怀妓
送周使君罢渝州归郢中别墅
荆门怀古
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
汉寿城春望
窦夔州见寄寒食日忆故姬小红吹笙因和之
题于家公主旧宅
窦朗州见示与澧州元郎中早秋赠作命同答
羊士谔
二首郡中即事
郡中言怀寄西川萧员外
陈羽
一首夜别温商梓州
韩愈
七首和水部张员外宣政衙赐百官樱桃诗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答张十一功曹
酒中留上襄阳李相公
晋公自蔡州入觐途中重拜台司以诗示幕中
宾客愈因之
韶州留别张端公使君
奉和库部卢四兄曹长元日朝回
柳宗元
七首从崔中丞过卢少府郊居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
别舍弟宗一
同刘二十八哭吕衡州寄江陵李元二侍御
柳州寄丈人周韶州
得卢衡州书因以诗寄
杨巨源
十六首 寄江州司马
送章孝标校书归杭州因寄白舍人
古意赠王常侍
寄中书同年舍人
送人过卫州
薛司空自青州归朝
酬卢员外
冬夜陪丘侍御听崔校书弹琴
题贾巡官林亭
和大夫边春呈长安亲故
赠浑钜中允
送定法师归蜀法师即红楼院供奉
广宣上人兄弟
早朝
赠张将军
观征人回
送澹公归嵩山龙潭寺葬本师
张籍
三首寄和州刘使君
寄苏州白二十三使君
寄陆浑赵明府
白居易
九首送王十八归山寄题仙游寺
香炉峰下新卜山居草堂初成偶题东壁
寻郭道士不遇
临卧听法曲霓裳
余杭形胜
履道池上作
舟中晚起
湖上春行
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
元稹
七首过襄阳楼呈上府主严司空楼在江陵
节度使宅北隅
和乐天早春见寄
鄂州寓馆严涧宅
清都春霁寄胡三吴十一
早春寻李校书
初除浙东妻有沮色以诗晓之
赠严童子
李绅
八首入泗口
江南春暮寄家
滁阳春日怀果园闲宴
回望馆娃故宫
重到惠山
忆春日太液池亭东候对
皋桥
晏安寺
贾岛
四首早秋寄题天竺灵隐寺
题虢州吴郎中三堂
寄韩潮州愈
送卢少府归牛渚
朱庆余
四首自萧关望临洮
羽林郎
归故园
题废宅
李商隐
二十九首七夕
圣女祠
重过圣女祠
哭刘
隋宫
二月二日
筹笔驿
即日
马嵬
题白石莲花寄楚公
宿晋昌亭闻惊禽
泪
楚宫
赠从兄阆之
井络
写意
安定城楼
杜工部蜀中离席
曲池
潭州
王十二兄与畏之员外相访见招小饮时
余以悼亡日近不去因寄
流莺
七月二十九日崇让宅宴作
和人题真娘墓
水斋
韩同年新居饯韩西迎家室戏赠
子初郊墅
赠赵协律晳
赠司勋杜十三员外
温庭筠
二十首 春日访李十四处士
南湖
过马嵬驿
经李徵君故居
寄岳州李员外
游南塘寄知者
寄卢生
春日偶作
和友人溪居别业
赠知音
过陈琳墓
题崔公池亭旧游
西江上送渔父
利州南渡
山中与道友夜坐闻边防不宁因示同志
寒食前有怀
宿云际寺
河中陪节度游河亭
寄清凉寺僧
伤李处士
杜牧
十五首 九日齐山登高
题青云馆
寄题甘露寺北轩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
早雁
西江怀古
齐安郡晚秋
长安杂题
又
街西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
自宣城赴官上京
柳
商山麻涧
残春独来南亭因寄张祜
许浑
三十三首姑苏怀古
南庭夜坐贻开元禅定二道者
韶州驿楼宴罢
鹤林寺中秋夜玩月
郑秀才东归凭达家书
咸阳城西门晚眺
登故洛阳城
早发天台中岩寺度关岭次天姥岑
淮阴阻风寄楚州韦中丞
和友人送僧归桂州灵岩寺
骊山
伤李秀才
与韩郑二秀才同舟东下洛中亲友送至景云寺
姑熟官舍
凌歊台送韦秀才
沧浪峡
再游姑苏玉芝观
重游练湖怀旧
村舍
四皓庙
南海府罢南康阻浅行侣稍稍登陆主人宴饯
至频暮宿东溪
凌歊台
金陵怀古
京口闲居寄京洛友人
卧病
酬钱汝州
寓居开元精舍酬薛秀才见贻
送王总归丹阳托看故居
晨起白云楼寄龙兴江准上人兼呈窦秀才
灞上逢元九处士东归
秋晚自朝台至韦隐居郊园
将归姑苏南楼饯送李明府
汴河亭
李远
四首听话丛台
失鹤
赠南岳僧
听王氏子话归州昭君庙
赵嘏
十五首 长安晚秋
齐安早秋
长安月下与故人语故山
东望
题横水驿双峰院松
登安陆西楼
曲江春望怀江南故人
忆山阳
忆山阳
早发剡中石城寺
今年新先辈以遏密之际每有宴集必资清谈
经汉武泉
送卢缄归扬州
寄归
寒食新丰别故人
薛逢
六首开元后乐
长安夜雨
汉武
猎骑
宫词
题白马驿
姚鹄
一首玉真观寻赵师尊不遇
刘威
一首游东湖黄处士园林
刘沧
十五首 秋夕山斋即事
秋日寓怀
秋日山寺怀友人
经龙门废寺
咸阳怀古
题王母庙
留别复本修古二上人
怀汶阳兄弟
江楼月夜闻笛
春晚旅次有怀
和友人忆洞庭旧居
晚归山居
长洲怀古
经麻姑山
经炀帝行宫
项斯
二首宿山寺
山行
雍陶
五首 送徐山人归睦州旧隐
经杜甫旧宅
到蜀后记途中经历
赠玉芝观王尊师
晴
来鹏
二首寒食山馆书情
鄂渚除夜书怀
崔鲁
三首春日即事
过蛮溪渡
春晚岳阳言怀
曹邺
二首碧浔宴上有怀知己
送进士下第归南海
李群玉
七首黄陵庙
送秦炼师归岑公山
玉真观
金塘路中
九子坡闻鹧鸪
同郑相公出歌姬小饮戏赠
秣陵怀古
李郢
九首赠羽林将军
江亭晚秋
晚泊松江驿
重阳日寄浙东诸从事
友人适越路过桐庐寄题江驿
裴晋公
江亭春霁
暮春山行田家歇马
送刘谷
李频
四首湘中送友人
和友人下第北游感怀
题张司马别墅
鄂州头陀寺上方
刘得仁
一首赠敬晊助教
方干
四首题乌龙山禅居
法华寺上方
赠式上人
湖北有茅斋湖西有松岛轻棹往返颇谐素心
因成四韵
翁绶
一首陇头
司空图
一首寄赠诗僧秀公
张乔
一首河中鹳雀楼
胡曾
二首寒食都门作
自岭下泛舟到清远峡作
唐彦谦
三首长陵
蒲津河亭
寄怀
章碣
一首桃源
沈彬
一首入塞
皮日休
七首西塞山泊渔家
开元寺客省早景
初冬偶作寄南阳闰卿
寄闰卿博士
褚家林亭
病后即事
奉和鲁望新夏东郊闲泛有怀
陆龟蒙
十首
别墅怀归
寒夜同袭美访北禅院寂上人
小雪后即事
中秋后待月
闲书
春雨即事
同袭美游北禅院院是故司勋陆郎中旧宅
奉送浙东德师侍御罢府西归
褚家林亭
李縠
一首浙东罢府西归酬别张广文皮先辈陆秀才
郑璧
一首哭开元观顾道士
魏朴
一首悼鹤
李洞
一首毙驴
曹唐
四首送羽人王锡归罗浮
送刘尊师祗诏阙庭
暮春戏赠吴端公
赠南岳冯处士
郑谷
五首鹧鸪
渚宫乱后作
渼陂
登慈恩寺塔
石城
崔涂
二首春夕旅怀
鹦鹉洲春望
张
二首边情
赠九江太守
苏广文
一首自商山宿陶令隐居
周朴
二首 桐柏观
登福州南涧寺
吴融
十二首 金桥感事
彭门用兵后经沛路
废宅
富春
新安道中玩流水
春归次金陵
浙东筵上有寄
书怀
送知古上人
和陆拾遗咏谏院松
即事
东归次瀛上
韩偓
九首春尽
重过曲江
三月
午睡梦江外兄弟
过临淮故里
避地寒食
途中经野塘
伤乱
禁中作
曹松
二首别湖上主人
南海旅次
刘兼
一首梦归故园
王贞白
一首洗竹
韦庄
十六首 奉和左司郎中春物暗度感而成章
雪夜泛舟游南溪
鄜州留别张员外
柳谷道中作却寄
忆昔
天井关
江上题所居
鹧鸪
鄠杜旧居
庭前桃
悼亡姬
灞陵道中
江皋赠别
婺州屏居蒙右省王拾遗轩车枉访病中延款
不得因成寄谢
咸阳怀古
题盘豆驿水馆后轩
黄滔
三首寄怀南北故人
雁
送僧
李咸用
二首题王处士山居
春日喜逢乡人刘松
廖匡图
一首九日陪董内召登高
韦蟾
一首送卢潘尚书之灵武
罗隐
九首曲江春感
桃花
重过随州故兵部李侍郎恩知因抒长句
商驿楼东望有感
梅花
送舒州宿松县傅少府
莲塘驿
忆九华
寄前宣州窦常侍
罗邺
一首征人
谭用之
四首赠索处士
寄左先辈
秋宿湘江遇雨
秋夜同友人话旧
徐夤
二首赠黄校书先辈璞闲居
览柳浑汀洲采白之什因成
伍乔
一首晚秋同何秀才溪上
无名
一首游朱陂故少保杜公林亭
皎然
一首晚春寻桃源观
清江
一首喜严侍御蜀还赠严秘书
护国
一首伤蔡处士
贯休
一首献蜀王建
齐己
四首中秋月
寄庐岳僧
闻尚颜上人创新居有寄
送人入蜀
昙域
一首怀齐己上人
若虚
一首乐仙观
栖一
二首武昌怀古
怀庐山旧隐
鱼庭闻贯
葭秋堂诗序
金圣叹先生传
金人瑞
编后记
|
內容試閱:
|
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序
顺治十七年,春二月八之日,儿子雍强欲予粗说唐诗七言律体。予不能辞。既受其请矣,至夏四月望之日,前后通计所说过诗可得满六百首。则又强欲予粗为之序,予又不能辞也,因复序之。
序曰:夫诗之为德也大矣!苞乎天地之初,贯乎终古之后,绵绵暧暧,不知纪极,虚空无性,自然动摇,动摇有端,音斯作焉。夫林以风戛而籁若笙竽,泉以石碍而淙如钟鼓,春旸照空而花英乱发,秋凉荡阶而虫股切声。无情犹尚弗能自已,岂以人而无诗也哉?离乎文字之先,缘于怊怅之际,性与情为挹注,往与今为送迎。送者既渺不可追,迎者又欻焉善逝,于是而情之所注无尽,性之受挹为不穷矣。
其为状也,既结体以会妙,又散音以流妍,初吐心以烁幽,转附物而起耀。其坚也洞乎金石,其轻也比于丝篁,其远也追乎鬼神,其近也应于风雨。斯皆元化之所未尝陶钧,江山之所不及相助者也。盖是眉睫动而蚤成于内,喉咯转而毕写于外。彼岂又欲借挥洒于笔林,求润泽于墨江者哉?苍帝未生,有绳无字,黄钟先鼓,展气应律,律之所应,讴吟遍野。于是卯角孺子,荷蓑笠而长谣;旧袖女儿,置懿筐而太息。太息之声,即是孔圣之所莫删;长谣之语,乃为卜氏之所伏读。固不待解绳而撰字,贯字以为文,夫而后托肺腑于音辞,树芳馨于文翰者也。
三百之目,传乎泗水,始关终挞,各分章句。章句之兴,所由来矣。章者,段也。赤白曰章,谓比色相宣,则成段也。斐然成章,亦言成段则可观揽也。为章于天,言其成段,非散非迭也。句者,勾也,字相勾连,不得断也。又言连字之尽,则可勾而绝之也。夫花本依于萼跗,而花有 铧之千重。晕特托于云河,而晕有熊熊之万状。由来妙舞回风,必有缀兆之位。清歌流尘,不失抗坠之节。此固凡物之恒致,而非学士之雕撰矣。
先师崛兴,众称大匠,虽由独秀,实妙兼通。兼通者,先师之才;独秀者,先师之道。才非道,固无酝酿;道非才,亦难翱翔。此譬如大海必潜大龙,而亦不让鱼虾;大山必称大材,而亦旁罗莎藓者也。况其周流天涯,曾与万变徘徊,迨于退老故乡,复遭四时侵逼,因而随物宛转。既各得其本情,加之纵心往还,遂转莹其玄照。由是而手提劈岳之笔,笔濡溢海之墨,墨临云净之简,简作参天之书。而亦曾不出于静女夭夭之桃花,征人依依之杨柳,黄鸟嘤嘤之小响,草虫趯趯之细材者,此固其所也。
是故,其篇有几章,章有几句,而止换一字,其余全同者,初吟则恐郁陶,更端始当条畅也。其篇有几章,而章无定句,句无定字,又全不同者,求伸固只一理,难伸遂仗多言,先欲置理以横断,既仍转言而得达也。又有几章全同,而一章独异者,或情文相缠,而遽吐飈焰,或弥缝久之,而终露廉锷也。又有章句全异,而末句必同者,众音繁会,而适期悦耳,膏芗齐化,而意在甘口,口之所甘,耳之所悦,乃在于斯,则不自觉忽忽乎其屡称之也。凡此者,虽非出上圣元始之手,实已经上圣珪璋之心。正如离离夜灯,既托昭昭白日,则固锽锽洪钟,非复铮铮细响。况此又直九合十五诸侯,会星弁以对 一人,匪特三顾七十二子。持丹漆以流通万世,则其命为学术之奥区,尊曰王人之鸿教,腾跃于《离骚》、《乐府》之上,彪炳于《大易》、《尚书》之间,堂堂乎独自成经,其谁谓不宜哉?自是而降,屈宋变响,沿流相传,汉魏不绝。汉自河梁而外,实有枚叔、傅仲,魏当建安之初,并称王、徐、应、刘,其佘又有嵇、阮,清峻而遥深,左、陆,析文以雕采。
吾尝闲访乎翰墨之林,固亦窃骇于龙鸾之多也。然而王迹歇矣,风人不存,即有荣华,何关制作。惜乎停云妙笔,尚嗟其狂狷不及受裁也已,岂况玉树新声,乃欲与风雅居然接辔者也。天不丧文,聿挺大唐,斨斧乍息,人文随变,圣情则入乎风云,天鉴则比乎日月,帝心则周乎神变,王度则合乎规矩。于是乘去圣之未远,依名山之多才,酌六经之至中,制一代之妙格。选言则或五或七,开体则起承转收。选言或五或七者,少于五,则忧其促,多于七,则悲其曼也。开体起承转收者,先欲其如威凤之树耀,继欲其如祥麟之无迹也。当其时也,上自殿廷,下行郡县,内连宫闼,外涉关河,以至山阿蕙怅之中,破院芋炉之侧,沧江蓬舟之上,怨女锦机之前,固无不波遭风而尽靡,山出云而成雨矣。
夫诗之为言诎也,谓言之所之也;诗之为物志也,谓心之所之也。心之所之必于无邪,此孔子之法也。心之所之必于无邪,而言之所之不必其皆无邪,此则郑卫不能全删,为孔子之戚也。今也,一敬遵于孔子之法,又乘之以一日之权,而使心之所之必于无邪,言之所之亦必于无邪。然则唐之律诗,其真为三百之所未尝有也。夫圣者,天之所命以斟酌群言也;王者,天之所命以总一众动也。圣人之事,王者必不能代;王者之事,圣人必不敢尸。然而孔子之时,世无王者,则孔子固于斟酌群言之暇,亦既总一众动矣。如哀周东迁,而奋作《春秋》,是也。大唐之时,世无孔子,则大唐固于总一众动之便,亦遂斟酌群言矣,如惩隋浮艳,而特造律体,是也。
故夫唐律诗,非独一时之佳构也,是固千圣之绝唱也,吐言尽意之金科也,观文成化之玉牒也。其必欲至于八句也,甚欲其纲领之昭畅也;其不得过于八句也,预坊其芜秽之填厕也。其四句之前开也,情之自然成文,一二如献岁发春,而三四如孟夏滔滔也。其四句之后合也,文之终依于情,五六如凉秋转杓,而七八如玄冬肃肃也。故后之人如欲豫悦以舒气,此可以当歌矣;如欲怆怏以疏悲,此可以当书矣;如欲婉曲以陈谏,此可以当讽矣;如欲揄扬以致美,此可以当颂矣;如欲辨雕以写物,此可以当赋矣;如欲折中以谈道,此可以当经矣。何也?三百犹先为诗而后就删,唐律乃先就删而后为诗者也。
《大易》学人金人瑞法名圣叹述撰
学人顾祖颂孙闻校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