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脉诊导论》出版已经有好几年的时间了。近段时间,中医脉诊似乎成为中医实践推广的热点。社会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脉诊之书、各种不同的脉诊流派、层出不穷的脉诊学习班。从这个现象出发,我想明确两个问题。问题l:导论的意思是什么?我想导论的意思应该是,作者对某一学科的发生、发展及其内在结构提出的整体性、指导性的意见。问题2:中医的脉学理论与临床学习需要这样一个总结与指导的意见吗?我的回答是:需要。
张仲景《伤寒论序》中言: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指出要想学好中医一定要回到经典,即在《黄帝内经》:难经》等经典中探求本源。又指出学习中医*的困难就是各承家技,而这正是脉诊学习的难点。汉代以降,脉诊之学花样翻新。王叔和著《脉经》欲一统脉诊之学,其志未酬。高阳生因之著《王叔和脉诀》,反到在后世形成《脉诀》出,《脉经》隐之论。自此以降,所出脉书,多是褒《脉经》,而贬《脉诀》。明李时珍著《脉诀考证》,其意即在辨析不同脉诊流派之异同。清周学霆著《三指禅》,所言所论则皆独出心裁,与众不同,但内容却是中规中矩。这些事例说明,要想立足传统、面向未来,在脉诊体系中还真得要有一个导论性的著作出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