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少女杂货铺 Procreate可爱质感插画教程
》
售價:NT$
356.0
《
边界感:人和人之间最舒服的距离
》
售價:NT$
250.0
《
数理人文(第1辑)
》
售價:NT$
500.0
《
俘虏危机:大英帝国崛起的背面(1600~1850)
》
售價:NT$
607.0
《
家庭心理健康指南:孩子一生幸福的基石
》
售價:NT$
305.0
《
舍勒的心灵(中国现象学文库·现象学原典译丛)
》
售價:NT$
367.0
《
租税转嫁与归宿
》
售價:NT$
500.0
《
保险原理与实务(第五版)(普通高等学校应用型教材·金融)
》
售價:NT$
230.0
|
內容簡介: |
2001年,芬蘭15歲學生在國際學生評量(PISA)名列第一。
直到今日,奇蹟般的芬蘭教育仍令全球嘖嘖稱奇——
教室樂趣多、老師輕鬆教、學生學得好……祕訣是什麼?
在臺灣教書,每天趕進度、拚成績,回家還得備課……你,也累了嗎?
本書作者沃克是美國教師,同樣曾被教學壓力逼到超崩潰,
直到2013年隨著妻子遷居芬蘭,並於當地小學任教,才重新看見希望。
四年多來,沃克憑藉過去在美國的教學經驗,與芬蘭學校兩相對照,
歸納出5大重點,以及33個快樂教、快樂學的實用策略,
可套用在任何課堂,甚至另一個國家的教育體系,絕不是只在芬蘭適用:
◎首先,於課堂內外營造幸福感:
充分休息、準時下班(每天6小時),教學或學習者都更有動力:
在芬蘭學校裡,老師和學生每個小時都有15分鐘的休息時間。
老師都在休息室喝咖啡、聊天、翻閱雜誌,理由只有一個:讓大腦休息。
教室空間營造,同樣力求極簡:空白牆面越多,學童就越能保持專注;
此外,芬蘭超注重空氣流通,室內多一個學生都不行,為什麼?
想讓孩子更親近大自然,可以分三階段進行:
走出戶外之前,先把大自然帶進教室裡。你可以怎麼做?
◎接著,打造歸屬與自主感,把樂趣帶進學習裡:
想凝聚學生向心力,你得強化班級裡的歸屬感:
每天早上可和學生握拳互擊、握手、拍掌,藉此培養默契。
這麼做不但能讓孩子覺得自己受到重視,還能預防霸凌問題。
此外,芬蘭教師認為,開學頭幾天最需要保持鬆散,為什麼?
自主是學習的最大樂趣——就從讓學生自己上下學開始:
教師從一開始就給予自由,提供更多低風險的學習機會,例如:
閱讀一本超過孩子閱讀程度的書,或是解決極為複雜的數學問題。
芬蘭也用教科書上課(極少開電腦)、期末照發成績單,
卻仍讓學生享有高度學習自主權,怎麼辦到的?
◎最後則是心態調適,你得擺脫競爭心,以「互助成長」為目標:
芬蘭教育鼓勵學生(教師也需要)追求「心流體驗」,而非競爭:
當人們極度專注,自我就會消失、時間快速流逝,致力做出最佳表現。
教師之間也可互助合作,藉此培養豐足的世界觀,例如:
偶爾邀請具有某領域專長的教師到班上講課,向專家學習。
此外,面對來自上級、家長、學生的挑戰,
做老師的更得「臉皮厚一點」,以專業人士自居,怎麼做?
不同於以往的芬蘭經驗書籍,本書不談教育理論或教養觀點,
提供立即可用的實際做法,任何國家、所有課堂都適用!
現在就透過這33個課堂策略,體驗芬蘭教育帶來的樂趣與改變。
來自臺灣的迴響(依姓氏筆劃排列)
「在我看來,這本書中揭示的芬蘭教育氛圍:幸福,喜悅,快樂,來自於一種合作共好的豐足心態——不論師與生,這樣的氛圍來自於:專業的師資培育、專業的在職支持系統、專業的中層教育領導人,專業的……而這恰恰是臺灣預計於108年實施的《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能否實踐的最大挑戰,誠摯推薦這本可以解惑開眼的好書。」——南投縣爽文國中教師、2017GHF教育創新學人獎得主/王政忠
「這個時代的臺灣,我們都好希望能夠大口呼吸。然而,呼吸到真正新鮮空氣的機會卻越來越得碰運氣。教育現場一同學習的師生,正如本書中的一句話:『我需要打開窗子。』需要有新鮮的空氣流進來;老師需要足夠的喘息時間,讓靈感及活力流進來;走跳在節奏快速臺北的家長們,需要呼吸,好讓對學習評比,成功與失敗的要求流動起來。華德福教育無他,也在一吸一吐之間取得平衡;在學習主體(孩子、家長、老師)的內在與外在變動快速的環境間保持平衡。我們不能越活越小、越封閉。打開窗子吧!讓廣大無垠的世界流進來。」——臺北市同心華德福實驗教育機構執行長/王振叡
「快樂是什麼?教育改革的目的又是什麼?這幾年教育圈的夥伴紛紛到芬蘭去取經,又為的是什麼?這本書提供了第一線教學現場的訊息,讓我們得以一窺芬蘭課堂的真實樣貌。因為作者具有美國教師的經驗,藉由觀察、比較,藉著一連串的認知衝突,調適和省思,讓讀者在這樣不同文化脈絡、不同價值選擇下,也能回看自己的教學思維,想一想快樂教快樂學的祕訣!數位化時代下的教師,如何營造一個幸福、歸屬、自主、有技巧、有樂趣的課堂?如果你也想得到答案,請試著『像芬蘭這樣教』,相信你能找到教學的幸福感喔!」——臺北市永安國小校長╱邢小萍
「全球化競爭、人工智慧等浪潮改變了世界,也加深了父母師長的焦慮,於是全世界都陷入教育改革中,但美國的教改造成增加考試與學習壓力,而臺灣的教改則產生了許多程度有問題的大學生。我們究竟該自由開放,還是必須要求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讓孩子有競爭力?看了《像芬蘭這樣教》,應該就會豁然開朗。師長只要採取一些簡單又有效的做法,就可以找回孩子的學習動機,成就既快樂又有效的學習。本書值得每個關心孩子,關心教育的人參考。」——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李偉文
「任何一位在意學習效果的教師,都該好好閱讀此書,你會從中找到共鳴或新靈感。作者在書中印證了用心於教育的教師在教學現場的心得,還提供了當國家或社區環境不同時,教師普遍可利用相同的原則。尤其,書中強調創造提供學生覺得幸福與歸屬的學習環境,正是臺灣教師面對新世代學童們需要的新體會和建議。作者提出『幸福』、『歸屬』與『自主』三大要素作為教師(尤其是國民小學教師)班級經營的關鍵要素,並針對每一要素提供適用技巧。這是一本令人讀起來興奮、巴不得趕快開學,極具感染力的作品。」——輔大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教授、教育部前政務次長/林思伶
「閱讀提摩西.沃克《像芬蘭這樣教》時,腦中浮現的是我數次造訪芬蘭教育現場的景象,以及2016年8月底,百齡六位老師從赫爾辛基的中學駐點十天返臺後,與我分享的見聞、感觸和疑慮。
沃克在書中公開了芬蘭『快樂教、快樂學的33個祕密』,不但解開了眾人對於芬蘭教育的許多疑問,更提供臺灣教育工作者非常值得參考的具體方案。儘管教育制度往往因為國情文化和制度的差異而無法全面移植,我們仍可學習其精神與策略。尤其當教改革列車往前推動之際,這本書開啟了許多思考素材和想像空間,在此大力推薦給所有辛苦的老師們。」——臺北市百齡高中校長/邱淑娟
「美國老師到了芬蘭,會有什麼不同體驗?本書作者透過各章節的例子,做了很好的對照和剖析,特別是社會和教育文化上的差異,讓讀者一起想想:什麼樣的思考和行為才是對學生和老師最有幫助的。雖然臺灣不是美國,但有不少方面價值觀接近,這些文化對比應該可以敲敲許多人的腦袋,得到不少啟發。此外,書中有許多日常教學可實踐的小小策略,與當前許多最新教育思潮理論接軌,可貴的是,這本書不會太理論,但又含有理論深意在其中,有些教育的迷思和不良做法,都可以在這本書裡找到針砭之處。」——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前執行長/侯秋玲
「在傳統士大夫思維中,要取得好成績非得懸梁刺骨、五更雞鳴不可,但在北歐的小國芬蘭,卻用溫和的教育方式,奇蹟地在PISA上,取得足以與高壓學習的亞洲學生抗衡的成績。究竟是怎樣的教育機制造就了芬蘭的成功?這本書不是芬蘭人的自吹自擂,而是透過一位從美國移居芬蘭的教師,從外人角度著眼,親自進入體制寫出的真實感受。在臺灣於2017年底通過《教育實驗三法》之際,這本《像芬蘭這樣教》便是成功的他山之石,千萬不可錯過。」——「教育噗浪客」共同創辦人、2017GHF教育創新學人獎得主/洪旭亮
「《像芬蘭這樣教》的作者提摩西.沃克以美國教師的身分,投入芬蘭的教育系統,深入課堂教學,將芬蘭教育成功的經驗,歸納出5個快樂元素:幸福、歸屬、自主、技巧和心態,更具體提供33種簡單策略,讓老師愉快教、學生快樂學,同時提升學習效果。如果你想找回教育的初衷、成為更好的教師,為課堂帶來不一樣的風景,這本書絕對值得身在第一線的教職人員閱讀,相信各位一定可以從中得到啟發。我強烈推薦!」——澎湖縣石泉國小教師、2017GHF教育創新學人獎得主/洪進益
「作者對芬蘭教育的切身觀察與跨文化思考,呼應我移居芬蘭十多年的體悟。我的孩子剛上芬蘭小學一年級,我不斷體驗到芬蘭教育精神中的『不是要比別人好,而是專注成爲最好的自己』。正是這一點,讓孩子不需無謂比較,老師們以孩子身心健康為學習前提,強調合作共好;芬蘭也從不以追逐國際評比排名為目標,而是專注發展真正適合自己的教育之路。僅管教育系統難以全盤複製,但作者以教師角色提出具體可行的借鏡建議,相信能帶給大家一些啟發。」--臉書粉專「北歐四季」板主╱凃翠珊
「今日的教育對於『人』的真實面貌始終不解,只有在教育現場,真實體驗陪伴孩子一起跨越成長的關鍵時刻,並全然融入人類存在天地之間的根本力量中、有勇氣深化自己時,一種新的可實踐的教育觀才可能展開。即便只在剎那間眼神交會,也會感受到像接受生命禮物般的喜悅。我在此鄭重推薦本書!每個章節讀來是那麼熟悉切領、鼓舞人心。『翻轉教育』並不是一件無法克服的難事,『把持理想、學習務實』是本書送給為師者、為父母者的獨特禮物,感謝作者成為教育改革獨特的訊息使者,此書將真實地嘉惠臺灣教育現場的夥伴們。」--宜蘭縣立慈心華德福教育實驗高中創辦人╱張純淑
「如果能夠追求教育的理想性,我願意把這本《像芬蘭這樣教》建構的幸福、歸屬、自主、技巧、心態等5大元素,當作一生追求的目標。為什麼這本書會讓我這麼悸動,主要的原因是,全世界企求的全人的教育,可以在芬蘭被實踐。更進一步說,所有的教育必須呼應孩子身心的發展,同時配合社會的期待,偏偏在功利化的潮流下,孩子往往會失去原本學習的意義。
相較於此,芬蘭不僅在PISA的排名能夠在世界名列前茅,更重要的是他們追求的快樂,遠遠大於成就。這樣的狀況,在高壓力、低興趣的臺灣、美國、香港、日本等地無法被看見,因為學習已被窄化成只剩下考試。因此,本書描述的各種方法與策略,真的可以給臺灣很好的借鏡。
首先,追求的幸福感。就是要營造一個動靜自如的環境,如何讓學習更有效率,並不是日以繼夜地讀書,讓大腦適度休息,也就是身心有好的學習狀態,才能有好的效果。
再來,從身心狀態談到環境,也就是營造歸屬感。如何讓孩子有好的向心力,追求彼此共好的認同。帶領學生在社區參與議題、爬百岳、單車環島等,就是營造學校認同的歸屬感。
第三,培養自主能力,也就是放手的策略。不要怕孩子犯錯,因為犯錯與對話,是孩子成長的基礎。這幾年我們在校本課程的推動,讓孩子自主旅行就是以放手為策略,以真實情境為基礎,逐步讓他們習得自主能力,這也讓小校不再弱勢,相反的成為培育成熟公民的搖籃。
第四,在減低學習時間下,教學技巧更顯得重要。如何讓學生在短短的一節課,提升專注力,好的技巧是重要的。這樣的技巧要回到孩子的情境去思考,營造屬於他們的學習環境,這也是芬蘭成績一直維持頂尖的原因。
最後,就是師長的心態。要能夠具體實踐上述4個元素,老師與家長的心態必須調整。大人的防禦心不能太重,要勇於溝通,並且營造溫暖的環境,這是形成組織文化的條件,也是學校成功的基石。
上述5個元素,如果要在臺灣推動,必須先行試驗。如何讓學生快樂學習又保有好的成績,政府應該傾全力建構一個基地,在相同條件下,逐步地落實,未來才有推廣的可能。否則芬蘭經驗會淪為口號,言者敦敦,聽者藐藐,十年後還是一樣,無法進步。」--雲林縣華南國小、樟湖國中小校長、2017GHF教育創新學人獎得主╱陳清圳
「『教育即生活』是我2008年至芬蘭交換學生時,對芬蘭教育核心價值的體悟。從校長、教師到家長,都秉持著人本、務實的心態,大量利用『從做中學』實踐往後學以致用的基礎。我從沒想過游泳課時,老師會把全班帶到學校附近的湖邊教學,為的就是讓大家跟熟悉在自然環境中戲水時會發生的狀況,而不是單純在游泳池裡訓練。
教學與學習是雙向關係,一個是給予、一個是接收,兩者必須有共鳴才算成功,芬蘭教育的成功之處,便是重視這個雙向的關係,而不是一味地填塞知識給學生。」——《芬蘭的青年力》作者/陳聖元
「『芬蘭教育』是國際上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在PISA評比後這麼多年,每次間隔一段時間就有相關書籍出版。近年來,越來越多人慕名前往芬蘭留學,有機會接觸芬蘭教育的臺灣人,對於其教育開放性,以及對學生信任感的震撼感,可能還超越了在法國看到羅浮宮千年文物的感動。芬蘭教育能不能複製?《像芬蘭這樣教》的作者以美國小學老師的觀點,還原芬蘭無數個教育『現場』,帶領讀者進入芬蘭人的思考脈絡,這本書不僅適合第一線教育工作者參考,更值得家長以及社會大眾反思,臺灣教育,希望培養出什麼樣的人?」——《聽見芬蘭》作者、赫爾辛基大學音樂學博士生╱陳瀅仙
「在小國寡民的芬蘭,教育目的是將每位孩子教成才。沒有明星學校,因為每家學校都該一樣好、每個孩子都該得到同樣好品質的教育。以孩子為中心,讓孩子幸福、健康,並學習自主負責。這樣的思維,對逐漸少子化、習慣追求『菁英』路線、以『管理』孩子為主流教育方式的臺灣,非常值得借鏡。然而,芬蘭如何將這樣的教育理想落實?北國路遙,參訪不易,但能透過此書一窺堂奧,了解芬蘭教育成功的祕密。關心教育的爸媽、老師、學生,值得一讀!」——臺大電機系教授、PaGamOBoniOCEO/葉丙成
「臺灣過去有很多人介紹芬蘭教育,但大多是觀察家、訪談者或家長的身分,本書難得由美國教師在芬蘭擔任教職的經驗整合,使得文化對照與專業理解更為深入。臺灣的教育文化與美國越來越像,學生面臨許多考試壓力;教師總覺得時間不夠用;社會就怕學生快樂學習,最後『死於安樂』;家長一天到晚想知道孩子的排名,總覺得『有競爭才有動力,擊敗他人才是成功』。從本書內容得知,芬蘭在經濟層面讓學生沒有貧窮或基本需求匱乏的問題,教師可專注在專業工作,能活化教科書,也能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並在教育的三大核心元素(學生/教師/內容)之間維持健康的動態平衡。在文化層面,芬蘭人似乎都是生活高手,生活先於課業與工作,透露出一種寧靜、自然、自信、自發、互動、共好的人生觀,並影響了教育。」--政大教育系教授╱詹志禹
|
關於作者: |
提摩西.沃克(TimothyD.Walker)
現居芬蘭的美國教師。
目前持續在《教師教育週刊》(EducationWeekTeacher)以及《教育領導》雜誌(EducationalLeadership)中發表許多關於芬蘭經驗的文章;並開設個人部落格「芬蘭教我的事」(TaughtbyFinland)分享自己的芬蘭生活;同時也為《大西洋》雜誌(TheAtlantic)撰寫教育專欄。
更多相關訊息,請參考www.taughtbyfinland.com。
譯者簡介
丁凡
留美遺傳學碩士,由分子生物研究轉戰教育界,長期關心學習障礙與另類教育。曾任臺北市學習障礙者家長協會理事長、兒童教育實驗文教基金會董事長、種籽學苑校長。目前是自由文化工作者,同時學習、創作、寫作、翻譯、演講、教課,對戲劇及繪畫獨具興趣。
翻譯作品有《分心不是我的錯》、《分心也有好成績》、《孩子,你的敏感我都懂》、《我的天才噩夢》、《因才施教》、《瑟谷傳奇》、《如果男人有月經》﹔著作《小孩萬歲》、《留級生教授》等書。
|
目錄:
|
專業導讀 專注成為最好的自己/田耐青
專文推薦 教育創新在芬蘭/吳思華
來自臺灣的迴響
各界推薦
前言 芬蘭教育為何能成功?在地專家告訴你/派西.沙爾伯格
自序 我是美國教師,我在芬蘭教育中找到答案
第一章 幸福
安排時間讓大腦休息/一邊活動,一邊學習/放學後,讓身心重新充電/簡化空間/呼吸新鮮空氣/到野外走走/保持寧靜
第二章 歸屬
組織學生福利團隊/認識每一個孩子/和學生玩耍/慶祝學習成果/追求班級夢想/禁止霸凌/打造共伴學習系統
第三章 自主
一開始就給予自由/留一些彈性時間/提供更多選擇/和學生一起參與計畫/讓孩子玩真的/信任學生,同時賦予責任
第四章 技巧
教學要抓對重點/探索教科書/適當運用科技/將音樂融入各種課程/多方引導/證明所學/主動和學生討論成績
第五章 心態
尋找心流體驗/臉皮要更厚一點/邊喝咖啡邊合作/歡迎專家蒞臨/放假就是要休息/不要忘記樂趣
謝辭
參考書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