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世界卫生组织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控制癌症的三个13战略:即13患者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13癌症患者是可以被早期发现并经治疗而得以痊愈的;另外13癌症患者也能通过现有的医疗措施来提高生存质量,改善预后。《中国癌症防治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也提出了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加强癌症防治体系建设,提高癌症防治能力,实施癌症综合防治策略和措施的总目标,以及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达到60%重点癌症早诊率达到50%的具体目标。
癌症防治不仅是一个医学难题,而且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向大众普及有关癌症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的知识,同时紧跟医学发展前沿,将癌症相关的*知识用既科学又通俗的形式普及于大众,这也正是本书成书的意义所在。
本书是肿瘤外科、肿瘤内科、放疗科、病理科、肿瘤研究所以及其他各相关科室多名专家和专业工作者辛勤劳动的结晶。相信本书的出版会对我国的肿瘤防治工作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衷心希望癌症患者及其家属通过阅读本书能够更多地了解癌症,从而使其更加坚定战胜癌症的信念,也希望能为那些初涉肿瘤临床治疗的医生们提供帮助和参考
|
關於作者: |
郑树,浙江大学肿瘤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历任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全国大肠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国际大肠癌外科医生协会副主席等。2005年,入选美国外科学院委员(Fellowshipof American College of Surgeons)。2004年,被聘任为香港中文大学曹光彪教授。2005-2015年,被聘任为Rugters大学客座教授。2001年,获浙江省功勋教师称号。2005年,获浙江大学竺可桢奖和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1年,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重大贡献奖。自1987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从事恶性肿瘤的防治及临床实践工作,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大肠癌防治途径,为我国的肿瘤防治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张苏展,浙江大学肿瘤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国家重点学科浙江大学肿瘤学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抗癌协会常务理事,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癌症早诊早治专家组副组长。从事肿瘤防治工作近30年,长期钻研胃肠道、乳腺、甲状腺等部位恶性肿瘤的诊断和综合治疗。
郑树,浙江大学肿瘤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历任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全国大肠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国际大肠癌外科医生协会副主席等。2005年,入选美国外科学院委员(Fellowship of American College of Surgeons)。2004年,被聘任为香港中文大学曹光彪教授。2005-2015年,被聘任为Rugters大学客座教授。2001年,获浙江省功勋教师称号。2005年,获浙江大学竺可桢奖和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1年,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重大贡献奖。自1987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从事恶性肿瘤的防治及临床实践工作,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大肠癌防治途径,为我国的肿瘤防治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张苏展,浙江大学肿瘤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国家重点学科浙江大学肿瘤学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抗癌协会常务理事,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癌症早诊早治专家组副组长。从事肿瘤防治工作近30年,长期钻研胃肠道、乳腺、甲状腺等部位恶性肿瘤的诊断和综合治疗。
袁瑛,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恶性肿瘤预警与干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要从事大肠癌遗传易感性的相关研究及以化疗、靶向治疗为主的恶性肿瘤个体化综合治疗。
|
內容試閱:
|
前言
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类疾病。随着医学的发展,有些癌症(如宫颈癌、食管癌)的死亡率有所下降。但受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改变及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整体癌症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根据2013年全国肿瘤登记结果,目前我国癌症发病率为23510万,死亡率为144.310万。癌症是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和交通事故的第三大致死原因。
世界卫生组织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控制癌症的三个13战略:即13患者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13癌症患者是可以被早期发现并经治疗而得以痊愈的;另外13癌症患者也能通过现有的医疗措施来提高生存质量,改善预后。《中国癌症防治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也提出了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加强癌症防治体系建设,提高癌症防治能力,实施癌症综合防治策略和措施的总目标,以及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达到60%重点癌症早诊率达到50%的具体目标。
癌症防治不仅是一个医学难题,而且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向大众普及有关癌症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的知识,同时紧跟医学发展前沿,将癌症相关的最新知识用既科学又通俗的形式普及于大众,这也正是本书成书的意义所在。
本书是肿瘤外科、肿瘤内科、放疗科、病理科、肿瘤研究所以及其他各相关科室多名专家和专业工作者辛勤劳动的结晶。相信本书的出版会对我国的肿瘤防治工作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衷心希望癌症患者及其家属通过阅读本书能够更多地了解癌症,从而使其更加坚定战胜癌症的信念,也希望能为那些初涉肿瘤临床治疗的医生们提供帮助和参考。
郑树
2018年3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