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国有企业条款研究
》
售價:NT$
449.0
《
银行业架构网络BIAN(全球数字化时代金融服务业框架)(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管理丛书)
》
售價:NT$
449.0
《
金托邦:江湖中的沉重正义
》
售價:NT$
275.0
《
易经今解:释疑·解惑·见微
》
售價:NT$
403.0
《
东欧史(全二册)-“中间地带”的困境
》
售價:NT$
1010.0
《
虚拟资本:金融怎样挪用我们的未来
》
售價:NT$
352.0
《
刻意练习不生气
》
售價:NT$
179.0
《
大宋理财:青苗法与王安石的金融帝国(全彩插图本)
》
售價:NT$
500.0
|
編輯推薦: |
《生物质转化与利用产业咨询报告》由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中科院长春分院组织编写,业内众多专家参与内容审核。应用文献情报学的方法系统分析梳理了国内外该领域的产业化及研究成果,针对预处理、生物质能源、生物基化学品和生物基材料四大类技术,系统比较了国内与国外高校、院所和企业等各类研究机构的既有成果和发展潜力,进而指出了我国这些方面的优势和不足,也给出了下一步发展的建议。
|
內容簡介: |
《生物质转化与利用产业咨询报告》围绕生物质转化与利用产业,遴选对我国生物质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领域构建了文献全面、内容详实、建议科学的研究报告,涵盖了综述、生物质预处理、生物质能源、生物基化学品和生物基材料五部分,具有较强的实效性和创新性。《生物质转化与利用产业咨询报告》主要采用可视化分析、产业技术分析、竞争情报分析等方法,构建了面向产业(技术)决策的情报分析方法体系,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实地调研与文献调研互补、领域专家与情报专家协同合作,利用专利文献、科技论文、产业、市场等数据,以及相关文献,建立综合性数据集合,并建立了领域咨询专家网络,完成了子领域咨询报告以及总研究报告。本书可供生物质利用技术领域专家、政策制定者及企业技术和决策人员查阅,也适合各高校图书馆及生物质相关研究机构收藏。
|
關於作者: |
贾苹,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承担国家、院级、中心等多项研究与建设项目,负责《NSTL 重点领域信息门户建设与服务》之纳米科技和可再生能源两个重点领域信息门户建设项目;负责《产业技术情报分析方法体系与框架研究以非粮生物质领域为例》项目,开展面向产业技术的分析框架与方法研究。作为主编组织《产业技术情报》的选题、框架制定和每期的编辑审核,累计80期,80个主题。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发表论文近30 篇。
|
目錄:
|
第1篇 综述
第1章 生物质转化与利用产业技术概论 002
1.1 概述 002
1.1.1 生物质概述 002
1.1.2 非粮生物质概述 004
1.2 生物质转化与利用的产业技术 005
1.2.1 生物质能源产业技术进展 006
1.2.2 生物基化学品产业技术进展 008
1.2.3 生物基材料产业技术进展 010
1.2.4 生物质预处理技术 011
1.3 生物质转化与利用的文献统计分析 013
1.3.1 生物质能源 014
1.3.2 生物基化学品 016
1.3.3 生物基材料 020
1.4 生物质转化与利用相关政策法规 025
1.4.1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生物制造相关政策、规划和行动 026
1.4.2 我国生物制造相关政策和战略规划 027
1.5 主要结论 033
1.5.1 生物质能源方向 033
1.5.2 生物基化学品方向 035
1.5.3 生物基材料方向 038
1.5.4 相关政策总结 043
1.6 结语 043
第2篇 生物质预处理
第2章 蒸汽爆破技术 046
2.1 蒸汽爆破技术概述 046
2.2 蒸汽爆破技术专利分析 047
2.2.1 专利数量年度变化趋势 047
2.2.2 专利技术布局 048
2.2.3 专利权人分析 052
2.2.4 小结 057
2.3 蒸汽爆破技术国内主要竞争者分析 057
2.3.1 国内主要竞争对手专利数量分析 058
2.3.2 国内主要专利发明人 059
2.3.3 国际主要竞争对手在华专利布局 059
2.3.4 小结 060
2.4 中国科学院的技术储备及优势 060
2.4.1 中科院专利申请情况 060
2.4.2 中科院专利技术布局 061
2.4.3 中科院专利保护力度 062
2.4.4 中科院专利价值分析 063
2.4.5 中科院核心研发团队 063
2.4.6 小结 064
2.5 技术市场应用情况 064
2.6 基础研究热点与趋势 065
2.7 我国发展蒸汽爆破技术的建议 067
第3章 生物质酶解技术 068
3.1 生物质酶解概述 068
3.1.1 简介 068
3.1.2 木质纤维素酶 069
3.1.3 联合生物加工 071
3.1.4 工业酶制剂 072
3.2 生物质酶解专利态势分析 072
3.2.1 专利数量年度变化趋势 072
3.2.2 专利技术布局 073
3.2.3 专利权人分析 075
3.2.4 小结 078
3.3 生物质酶解国内主要竞争者分析 079
3.3.1 国内主要机构专利数量对比 079
3.3.2 国内主要机构专利布局分析 079
3.3.3 国内主要机构技术主题分布 080
3.3.4 国内主要机构合作关系 082
3.3.5 国内竞争态势小结 082
3.4 中科院的技术储备及优势 082
3.4.1 中科院专利申请情况 082
3.4.2 中科院生物质酶解领域专利保护力度 082
3.4.3 中科院专利关键技术分析 084
3.4.4 中科院生物质酶解领域核心研发团队 085
3.5 纤维素酶市场竞争态势分析 086
3.6 生物质酶解基础研究热点与趋势 087
3.7 我国发展生物质酶解技术的建议 091
第3篇 生物质能源
第4章 生物质厌氧发酵产沼气产业技术 094
4.1 生物质厌氧发酵产沼气概述 094
4.2 生物质厌氧发酵产沼气专利态势分析 096
4.2.1 专利数量年度变化趋势 096
4.2.2 专利技术布局(技术来源和市场分布) 097
4.2.3 专利权人分析 100
4.2.4 小结 102
4.3 生物质厌氧发酵产沼气关键技术分析 104
4.3.1 关键技术分布机构(高被引专利) 104
4.3.2 机构专利活跃度 105
4.4 生物质厌氧发酵产沼气国内主要竞争者分析 106
4.4.1 生物质厌氧发酵产沼气技术领域国内竞争态势 106
4.4.2 生物质厌氧发酵产沼气国内科研布局和成果分析 109
4.5 中科院的技术储备及优势 112
4.6 生物质厌氧发酵产沼气市场竞争态势分析 114
4.6.1 技术市场应用情况 114
4.6.2 国内主要生物质厌氧发酵产沼气相关企业 116
4.7 生物质厌氧发酵产沼气基础研究热点与趋势 119
4.8 我国生物质厌氧发酵产沼气产业发展建议 122
第5章 沼气纯化制天然气产业技术 123
5.1 沼气纯化制天然气概述 123
5.1.1 沼气提纯制天然气技术 123
5.1.2 沼气提纯技术小结 128
5.2 沼气纯化制天然气专利态势分析 129
5.2.1 专利数量年度变化趋势 129
5.2.2 专利技术布局(技术来源和市场分布) 130
5.2.3 专利权人分析 134
5.2.4 小结 137
5.3 关键技术分析 138
5.3.1 关键技术分布机构(高被引专利) 138
5.3.2 机构专利活跃度 139
5.4 沼气纯化制天然气国内主要竞争者分析 141
5.4.1 沼气纯化制天然气产业国内竞争态势 141
5.4.2 沼气纯化制天然气国内科研布局和成果分析 143
5.5 中科院的技术储备及优势 145
5.6 沼气纯化制天然气市场竞争态势分析 147
5.6.1 技术市场应用概述 147
5.6.2 欧洲生物天然气产业发展情况 147
5.6.3 我国生物天然气发展情况 154
5.6.4 国内主要沼气纯化制天然气相关企业 155
5.7 沼气纯化制天然气基础研究热点与趋势 157
5.8 我国发展沼气纯化制天然气建议 161
第6章 生物柴油产业技术 162
6.1 生物柴油概述 162
6.1.1 生物柴油的定义 162
6.1.2 生物柴油的制备原料 162
6.1.3 生物柴油的制备方法 164
6.1.4 国内外生物柴油产业发展概况 166
6.2 生物柴油产业技术专利态势分析 168
6.2.1 专利数量年度变化趋势 169
6.2.2 专利技术布局 169
6.2.3 专利权人分析 171
6.2.4 小结 174
6.3 生物柴油关键技术分析 175
6.3.1 关键技术分布机构 175
6.3.2 高被引专利机构活跃度 176
6.4 生物柴油国内主要竞争者分析 177
6.4.1 生物柴油产业国内竞争态势 177
6.4.2 生物柴油关键技术国内竞争态势 180
6.4.3 生物柴油国内科研布局和成果分析 182
6.5 中科院在生物柴油领域的技术储备及优势 184
6.5.1 中科院生物柴油技术专利分析 184
6.5.2 中科院科技成果分析 193
6.5.3 中科院基础研究布局分析 194
6.5.4 小结 194
6.6 生物柴油市场竞争态势分析 195
6.6.1 技术市场应用情况 195
6.6.2 国内外主要企业 196
6.6.3 下游市场需求情况分析 198
6.7 生物柴油基础研究热点与趋势 199
6.7.1 生物柴油基础研究文本聚类分析 199
6.7.2 生物柴油生产原料主题分析 201
6.7.3 生物柴油制备方法主题分析 202
6.8 我国发展生物柴油产业的建议 204
第7章 生物质成型燃料产业技术 205
7.1 生物质成型燃料概述 205
7.1.1 生物质成型燃料的概念和应用 205
7.1.2 生物质成型燃料技术进展与趋势 206
7.2 生物质成型燃料专利态势分析 207
7.2.1 专利数量年度变化趋势 207
7.2.2 专利技术布局 207
7.2.3 专利权人分析 212
7.2.4 小结 215
7.3 关键技术分析 216
7.3.1 关键技术分布机构 217
7.3.2 机构专利活跃度 219
7.4 生物质成型燃料国内主要竞争者分析 221
7.4.1 生物质成型燃料产业国内竞争态势 221
7.4.2 生物质成型燃料关键技术国内竞争态势 228
7.4.3 生物质成型燃料国内科研布局和成果分析 231
7.5 中科院的技术储备及优势 241
7.6 生物质成型燃料市场竞争态势分析 242
7.6.1 技术市场应用情况 242
7.6.2 主要企业基本信息 244
7.6.3 下游市场需求情况分析 247
7.7 生物质成型燃料基础研究热点与趋势 248
7.8 我国发展生物质成型燃料的建议 250
第4篇 生物基化学品
第8章 生物基丙烯酸产业技术 252
8.1 生物基丙烯酸概述 252
8.1.1 丙烯酸产业概述 252
8.1.2 生物基丙烯酸的概念和发展 252
8.2 生物基丙烯酸专利态势分析 253
8.2.1 专利数量年度变化趋势 254
8.2.2 专利技术布局(技术来源和市场分布) 254
8.2.3 专利权人分析 258
8.2.4 产业技术国际布局小结 263
8.3 关键技术分析 264
8.3.1 关键技术分布机构 264
8.3.2 高被引专利机构 265
8.4 生物基丙烯酸国内主要竞争者分析 266
8.4.1 生物基丙烯酸产业技术国内竞争态势 266
8.4.2 生物基丙烯酸关键技术国内竞争态势 268
8.4.3 生物基丙烯酸国内科研布局和成果分析 269
8.5 中科院的技术储备及优势 269
8.6 生物基丙烯酸市场竞争态势分析 269
8.6.1 技术市场应用情况 269
8.6.2 国内外主要企业概况 270
8.6.3 下游市场需求情况分析 271
8.7 生物基丙烯酸基础研究热点与趋势 274
8.7.1 论文发表年代分析 274
8.7.2 论文发表国家和机构分布 274
8.7.3 论文研究方向分布 276
8.8 我国发展生物基丙烯酸产业的建议 277
第9章 1,3-丙二醇产业技术 278
9.1 1,3-丙二醇概述 278
9.1.1 1,3-丙二醇简介 278
9.1.2 1,3-丙二醇的生产方法 278
9.1.3 国内外1,3-丙二醇产业发展概况 280
9.2 1,3-丙二醇产业技术专利态势分析 280
9.2.1 专利数量年度变化趋势 281
9.2.2 专利技术布局 281
9.2.3 专利权人分析 283
9.2.4 小结 287
9.3 1,3-丙二醇关键技术分析 288
9.3.1 高被引专利分析 288
9.3.2 生物发酵法制备1,3-丙二醇专利分析 289
9.3.3 小结 292
9.4 1,3-丙二醇国内主要竞争者分析 293
9.4.1 1,3-丙二醇产业国内竞争态势 293
9.4.2 国内高被引专利 296
9.4.3 1,3-丙二醇国内科研布局和成果分析 297
9.4.4 小结 299
9.5 中科院的技术储备及优势 299
9.5.1 中科院专利分析 299
9.5.2 中科院科技成果 303
9.5.3 小结 303
9.6 1,3-丙二醇市场竞争态势分析 304
9.6.1 技术市场应用情况 304
9.6.2 国内外主要企业 304
9.7 1,3-丙二醇基础研究热点与趋势 306
9.7.1 1,3-丙二醇基础研究分析 306
9.7.2 1,3-丙二醇基础研究文本聚类分析 306
9.7.3 1,3-丙二醇生产菌种主题分析 309
9.7.4 小结 309
9.8 我国发展1,3-丙二醇产业的建议 310
第10章 丙酮酸产业技术 312
10.1 概述 312
10.1.1 丙酮酸系列产品用途 312
10.1.2 丙酮酸制备工艺 313
10.2 丙酮酸专利态势分析 315
10.2.1 丙酮酸相关专利数量年度变化趋势 315
10.2.2 专利技术布局 317
10.2.3 专利权人分析 318
10.2.4 小结 322
10.3 关键技术分析 323
10.3.1 丙酮酸相关专利技术热点 323
10.3.2 高被引频次专利分析 323
10.3.3 重点领域与重点技术 325
10.4 丙酮酸国内主要竞争者分析 325
10.5 中科院的技术储备及优势 327
10.5.1 中科院丙酮酸专利布局 327
10.5.2 中科院丙酮酸产业重要研究团队 328
10.5.3 中科院丙酮酸产业相关项目与成果 329
10.5.4 小结 330
10.6 丙酮酸市场竞争态势分析 330
10.6.1 丙酮酸市场需求 330
10.6.2 丙酮酸产业技术竞争态势 330
10.6.3 国内丙酮酸产业竞争态势 331
10.7 丙酮酸基础研究热点与趋势 331
10.7.1 基础研究发展态势 331
10.7.2 重要国家和地区发文量及排名 331
10.7.3 重要机构发文情况 332
10.7.4 重要的研究主题及趋势 335
10.7.5 小结 336
10.8 我国发展丙酮酸产业的建议 336
第11章 生物基丁二酸产业技术 338
11.1 丁二酸概述 338
11.1.1 基本介绍 338
11.1.2 基本信息 338
11.1.3 制备方法 338
11.1.4 主要用途 340
11.2 生物基丁二酸专利态势分析 341
11.2.1 专利数量年度变化趋势 341
11.2.2 专利技术布局 342
11.2.3 专利权人分析 344
11.2.4 小结 346
11.3 关键技术分析 347
11.3.1 生物基丁二酸菌种培养及发酵技术 347
11.3.2 丁二酸分离提纯技术 351
11.4 生物基丁二酸国内主要竞争者分析 352
11.4.1 生物基丁二酸产业国内竞争态势 352
11.4.2 生物基丁二酸关键技术国内竞争态势 354
11.4.3 生物基丁二酸国内科研布局和成果分析 357
11.5 中科院的技术储备及优势 361
11.6 丁二酸市场竞争态势分析 362
11.6.1 丁二酸市场情况 362
11.6.2 生物基丁二酸市场情况 363
11.6.3 国外主要厂商技术路线 364
11.6.4 国内丁二酸产业化情况 367
11.6.5 下游市场需求情况分析 368
11.7 生物基丁二酸基础研究热点与趋势 370
11.7.1 研究主题关键词分析 371
11.7.2 关键技术时间分布趋势 371
11.7.3 关键技术研究机构分布 372
11.7.4 中国科学院各研究所研究情况 373
11.8 我国发展生物基丁二酸产业的建议 374
第12章 生物基己二酸产业技术 376
12.1 己二酸概述 376
12.1.1 基本概况 376
12.1.2 主要用途 376
12.1.3 技术发展历程 377
12.2 己二酸专利态势分析 379
12.2.1 专利技术发展趋势 379
12.2.2 专利技术区域分布 380
12.2.3 技术主题分布 380
12.2.4 专利技术竞争对手分析 382
12.2.5 小结 384
12.3 生物基己二酸关键技术分析 386
12.3.1 国外生物基己二酸制备的核心专利技术 386
12.3.2 生物合成方法制备己二酸的基因工程路线分析 389
12.4 生物基己二酸制备国内主要竞争者分析 393
12.4.1 生物基己二酸国内专利态势 393
12.5 中科院的技术储备及优势 394
12.5.1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生所路线方法 394
12.5.2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所路线方法 394
12.6 己二酸市场分析 395
12.6.1 己二酸国际厂商产能分析 395
12.6.2 己二酸国内厂商产能分析 396
12.6.3 己二酸价格趋势 396
12.6.4 己二酸的应用市场 398
12.7 己二酸技术基础研究热点与趋势 401
12.7.1 己二酸制备技术的基础研究发展态势 401
12.7.2 己二酸制备基础研究领域的技术主题趋势 401
12.7.3 生物基己二酸制备的主要研究论文及机构 404
12.8 我国发展生物基己二酸产业的建议 406
第13章 异山梨醇产业技术 407
13.1 异山梨醇概述 407
13.1.1 异山梨醇的定义 407
13.1.2 异山梨醇的制备方法 407
13.1.3 异山梨醇的应用 409
13.2 异山梨醇专利态势分析 410
13.2.1 专利数量年度变化趋势 410
13.2.2 专利技术布局 411
13.2.3 专利权人分析 413
13.2.4 小结 416
13.3 关键技术分析 417
13.3.1 异山梨醇合成技术机构分布 417
13.3.2 异山梨醇合成技术 418
13.4 异山梨醇国内主要竞争者分析 420
13.4.1 异山梨醇产业国内竞争态势 420
13.4.2 异山梨醇关键技术国内竞争态势 422
13.4.3 异山梨醇国内科研布局和成果分析 424
13.5 中科院的技术储备及优势 426
13.5.1 中科院异山梨醇相关专利申请进展 427
13.5.2 中科院异山梨醇相关专利布局 427
13.5.3 小结 428
13.6 异山梨醇市场竞争态势分析 428
13.6.1 国内外异山梨醇产业发展概况 428
13.6.2 国内外异山梨醇主要生产企业 429
13.6.3 下游市场需求情况分析 430
13.7 异山梨醇基础研究热点与趋势 433
13.7.1 研究主题热点分析 433
13.7.2 中国科学院研究情况 433
13.8 我国发展异山梨醇产业的建议 436
第5篇 生物基材料
第14章 聚乳酸产业技术 438
14.1 聚乳酸概述 438
14.1.1 聚乳酸的结构与性质 438
14.1.2 聚乳酸的合成制备 439
14.1.3 聚乳酸的主要应用 439
14.2 聚乳酸专利态势分析 440
14.2.1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440
14.2.2 专利数量年度变化趋势 440
14.2.3 专利技术布局 442
14.2.4 专利权人分布 445
14.2.5 小结 448
14.3 关键技术分析 449
14.3.1 乳酸及丙交酯的制备 450
14.3.2 聚乳酸的合成制备与应用 455
14.3.3 聚乳酸高被引专利 460
14.4 聚乳酸国内主要竞争者分析 461
14.4.1 聚乳酸国内竞争态势 461
14.4.2 聚乳酸国内科研布局和成果分析 466
14.5 中科院的技术储备及优势 470
14.5.1 中科院聚乳酸专利布局 470
14.5.2 中科院聚乳酸专利保护力度 473
14.5.3 中科院聚乳酸核心研发团队 473
14.6 聚乳酸市场竞争态势分析 474
14.6.1 技术市场应用情况 474
14.6.2 国内外主要企业情况 475
14.6.3 下游市场需求情况分析 478
14.7 聚乳酸基础研究热点与趋势 478
14.7.1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478
14.7.2 聚乳酸基础研究热点与趋势 479
14.8 我国发展聚乳酸产业的建议 487
第15章 聚羟基脂肪酸酯产业技术 489
15.1 聚羟基脂肪酸酯概述 489
15.2 聚羟基脂肪酸酯专利态势分析 489
15.2.1 专利数量年度变化趋势 490
15.2.2 专利技术布局 490
15.2.3 专利权人分析 493
15.2.4 小结 496
15.3 关键技术分析 497
15.3.1 PHA的类型 498
15.3.2 合成PHA的微生物种类 498
15.3.3 PHA的合成路径 500
15.3.4 PHA的其他生产方式 502
15.3.5 PHA的用途 502
15.3.6 小结 503
15.4 聚羟基脂肪酸酯国内主要竞争者分析 503
15.4.1 聚羟基脂肪酸酯产业国内竞争态势 503
15.4.2 聚羟基脂肪酸酯关键技术国内竞争态势 507
15.4.3 聚羟基脂肪酸酯国内科研布局和成果分析 508
15.5 中科院的技术储备及优势 511
15.5.1 中科院聚羟基脂肪酸酯产业专利布局 511
15.5.2 中科院聚羟基脂肪酸酯产业专利保护力度 513
15.5.3 中科院聚羟基脂肪酸酯核心研发团队 514
15.5.4 小结 515
15.6 聚羟基脂肪酸酯市场竞争态势分析 515
15.6.1 技术市场应用情况 515
15.6.2 国内外主要生产企业 517
15.6.3 下游市场需求情况分析 519
15.6.4 PHA生产成本分析 519
15.7 聚羟基脂肪酸酯基础研究热点与趋势 521
15.8 我国发展聚羟基脂肪酸酯产业建议 524
第16章 聚碳酸亚丙酯产业技术 525
16.1 概述 525
16.1.1 PPC的合成 525
16.1.2 PPC的理化性质 526
16.1.3 PPC共混改性研究现状 527
16.1.4 PPC及其复合材料的应用 527
16.2 PPC专利态势分析 528
16.2.1 专利数量年度变化趋势 528
16.2.2 专利技术布局 529
16.2.3 专利权人分析 531
16.2.4 小结 534
16.3 关键技术分析 534
16.3.1 关键技术布局 534
16.3.2 高价值专利分析 535
16.4 PPC国内主要竞争者分析 536
16.4.1 PPC产业国内竞争态势 536
16.4.2 PPC关键技术国内竞争态势 539
16.4.3 PPC国内科研布局和成果分析 541
16.5 中科院的技术储备及优势 543
16.5.1 中科院PPC专利布局 543
16.5.2 中科院PPC产业技术内部整合培育路线 544
16.5.3 中科院PPC专利保护力度 546
16.5.4 中科院PPC产业技术核心研发团队 547
16.5.5 小结 547
16.6 PPC市场竞争态势分析 548
16.6.1 技术市场应用情况 548
16.6.2 国内外主要企业情况 548
16.6.3 下游市场需求情况分析 549
16.7 PPC基础研究热点与趋势 550
16.7.1 PPC基础研究发展态势 550
16.7.2 PPC基础研究热点与趋势 551
16.8 我国发展PPC产业的建议 553
第17章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产业技术 555
17.1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概述 555
17.1.1 简介 555
17.1.2 PBS生产工艺流程 556
17.1.3 PBS原料生产现状 557
17.1.4 PBS改性技术 558
17.1.5 PBS加工及产品应用 558
17.2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专利态势分析 559
17.2.1 专利数量年度变化趋势 559
17.2.2 专利技术布局 560
17.2.3 专利权人分析 562
17.2.4 小结 565
17.3 关键技术分析 566
17.3.1 产业技术分类 566
17.3.2 关键技术分布机构 567
17.4 PBS国内主要竞争者分析 569
17.4.1 PBS产业国内竞争态势 569
17.4.2 PBS关键技术国内竞争态势 573
17.4.3 PBS国内科研布局和成果分析 573
17.5 中科院的技术储备及优势 579
17.5.1 中科院专利申请情况 579
17.5.2 中科院专利关键技术分析 579
17.5.3 中科院PBS领域技术发展路径 580
17.5.4 中科院PBS领域专利保护力度 583
17.5.5 中科院PBS领域核心研发团队 584
17.6 PBS市场竞争态势分析 585
17.6.1 PBS主要生产企业 585
17.6.2 下游市场需求情况分析 587
17.7 PBS基础研究热点与趋势 588
17.8 我国发展PBS产业的建议 589
第18章 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产业技术 590
18.1 概述 590
18.1.1 性能 591
18.1.2 制备 593
18.1.3 加工及应用 595
18.2 专利态势分析 596
18.2.1 专利数量年度变化趋势 596
18.2.2 专利技术来源和市场分布 596
18.2.3 专利权人分析 597
18.2.4 小结 601
18.3 关键技术分析 601
18.3.1 PTT制备 602
18.3.2 纺织服装 604
18.4 国内主要竞争者分析 619
18.4.1 国内竞争态势 619
18.4.2 合作关系 620
18.4.3 国内科研布局和成果分析 623
18.4.4 小结 626
18.5 中科院的技术储备 627
18.6 市场竞争态势分析 630
18.6.1 市场潜在需求较大 630
18.6.2 生产技术形成了垄断 630
18.6.3 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 631
18.7 PTT基础研究热点与趋势 632
18.7.1 论文数量的年度趋势 632
18.7.2 重要国家和地区发文量及趋势分析 632
18.7.3 重要机构发文量及趋势分析 633
18.7.4 重要的研究主题及趋势 637
18.8 我国发展PTT产业的建议 637
第19章 -聚赖氨酸产业技术 639
19.1 -聚赖氨酸概述 639
19.1.1 理化性质 639
19.1.2 产业化现状 640
19.1.3 生产制备 640
19.1.4 主要应用 643
19.2 专利态势分析 644
19.2.1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644
19.2.2 专利数量年度变化趋势 645
19.2.3 专利技术布局 645
19.2.4 专利权人分布 649
19.2.5 小结 653
19.3 关键技术分析 654
19.3.1 生产菌株 654
19.3.2 技术关键应用领域 655
19.4 国内主要竞争者分析 656
19.4.1 国内竞争态势 656
19.4.2 关键技术国内竞争态势 662
19.4.3 国内科研布局和成果分析 662
19.5 中科院的技术储备及优势 671
19.5.1 中国科学院专利权人分布 671
19.5.2 中国科学院专利权人技术主题分布 672
19.6 市场竞争态势分析 673
19.6.1 技术市场应用情况 673
19.6.2 国内外主要企业情况 674
19.6.3 下游市场需求情况分析 674
19.7 基础研究热点与趋势 676
19.7.1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676
19.7.2 基础研究热点与趋势 676
19.8 我国发展-聚赖氨酸产业的建议 678
第20章 聚乙烯醇产业技术 680
20.1 聚乙烯醇概述 680
20.1.1 聚乙烯醇简介 680
20.1.2 聚乙烯醇的应用 681
20.1.3 聚乙烯醇制备工艺 682
20.1.4 聚乙烯醇主要市场现状 684
20.2 聚乙烯醇专利分析 684
20.2.1 专利数量年度变化趋势 684
20.2.2 专利技术布局 685
20.2.3 专利权人分析 688
20.2.4 小结 690
20.3 聚乙烯醇产业链关键技术分析 692
20.3.1 聚乙烯醇的聚合工艺 692
20.3.2 聚乙烯醇的醇解技术 692
20.3.3 聚乙烯醇的改性技术 693
20.3.4 聚乙烯醇的加工技术 694
20.3.5 聚乙烯醇应用领域研究 694
20.3.6 聚乙烯醇关键技术小结 695
20.4 聚乙烯醇国内主要竞争者分析 695
20.4.1 聚乙烯醇产业技术国内竞争态势 695
20.4.2 聚乙烯醇关键技术国内竞争态势 700
20.4.3 聚乙烯醇国内科研布局和成果分析 701
20.5 中国科学院的技术储备及优势 707
20.5.1 中国科学院专利申请情况 707
20.5.2 中国科学院专利关键技术分析 707
20.5.3 中国科学院聚乙烯醇领域技术发展路径 708
20.5.4 中国科学院聚乙烯醇领域专利保护力度 709
20.5.5 中国科学院聚乙烯醇领域主要研发团队 710
20.6 聚乙烯醇市场竞争态势分析 710
20.6.1 聚乙烯醇供需现状 710
20.6.2 国内外聚乙烯醇生产企业情况 711
20.6.3 下游市场需求情况分析 712
20.7 聚乙烯醇基础研究热点与趋势 714
20.8 我国发展聚乙烯醇产业的建议 716
第21章 聚苹果酸产业技术 717
21.1 聚苹果酸概述 717
21.1.1 聚苹果酸的特性 717
21.1.2 聚苹果酸的制备 718
21.1.3 苹果酸及其衍生物的应用 719
21.2 聚苹果酸专利态势分析 719
21.2.1 专利数量年度变化趋势 719
21.2.2 专利技术来源和市场分布 720
21.2.3 专利权人分析 720
21.2.4 小结 723
21.3 关键技术分析 724
21.3.1 技术主题分布 724
21.3.2 关键技术分布机构 727
21.4 聚苹果酸国内主要竞争者分析 729
21.4.1 聚苹果酸产业技术国内竞争态势 729
21.4.2 合作关系 730
21.4.3 聚苹果酸国内科研布局和成果分析 730
21.4.4 小结 732
21.5 中科院的技术储备及优势 732
21.6 聚苹果酸市场竞争态势分析 733
21.7 聚苹果酸基础研究热点与趋势 733
21.7.1 论文数量的年度趋势 734
21.7.2 重要国家发文量及趋势分析 734
21.7.3 重要机构发文量及趋势分析 735
21.7.4 重要的研究主题及趋势 737
21.8 我国发展聚苹果酸产业的建议 739
|
內容試閱:
|
生物质转化与利用是一个全球关注的问题,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生物质的广泛应用对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和环境等问题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产业技术情报分析方法体系与框架研究以生物质为例》项目源于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受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委托,基于中国科学院服务国民经济主战场的理念,积极响应国家关于东北振兴的号召鼓励吉林开展非粮生物质资源的高端化利用(国发[2014]28号)。项目采用产业情报分析方法,面向整个生物质转化与利用产业,通过技术竞争和市场竞争分析,揭示整个产业技术布局,特别是中国科学院在该产业中的研究地位、技术优势以及目前的技术储备与成果产业化情况,对地方政府以及中国科学院提出相关产业发展的规划建议。本项目的主要研究要点包括:(1)生物质转化与利用系列产业技术咨询报告研制;(2) 以生物质转化与利用20个主题报告为案例,进行重点领域产业技术情报研究的方法体系与框架研究;(3)建立生物质转化与利用领域情报研究队伍,围绕该领域的技术、市场、政策、关键人物等开展跟踪,建立领域研究持续跟踪机制,与领域内关键用户、重要专家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对生物质转化与利用产业进行整体分析的基础上,我们选择了生物质能源、生物基化学品、生物基材料和生物质预处理四个方面的20个子领域进行了产业技术分析,包括基础研究热点和态势、专利态势、关键技术、主要竞争者、市场情况等方面,形成了20个子报告和生物质转化与利用咨询报告。整套报告一方面整体描绘整个行业的发展轮廓,让决策者对行业发展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包括行业的技术情况、产业化情况、重要的竞争者信息等;另一方面,找出了中国科学院与国内高校、企业、其他科研院所相比具有的技术优势,不仅如此,还包括这些技术由哪些研究单元掌握。报告有助于该领域相关的科研人员、产业人员等从另一个角度更深入地认知生物质转化与利用相关产业技术,从政策、措施、方法、技术、布局等方面更好地把握生物质转化与利用的发展方向。同时,报告对生物质产业链的构建以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将起到重要的情报支撑作用,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依据生物质转化与利用的方向,该产业可划分为生物质预处理、生物质能源、生物基化学品、生物基材料四大部分内容,四个部分又包括以下细分领域的产业技术。生物质预处理:蒸汽爆破技术、生物质酶解技术。生物质能源:生物质厌氧发酵产沼气产业技术、沼气纯化制天然气产业技术、生物柴油产业技术、生物质成型燃料产业技术。生物基化学品:生物基丙烯酸产业技术、1,3-丙二醇产业技术、丙酮酸产业技术、生物基丁二酸产业技术、生物基己二酸产业技术、异山梨醇产业技术。生物基材料:聚乳酸产业技术、聚羟基脂肪酸酯产业技术、聚碳酸亚丙酯产业技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产业技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产业技术、-聚赖氨酸产业技术、聚乙烯醇产业技术、聚苹果酸产业技术。本研究通过对20个细分领域产业技术的分析,进行了产业技术报告的分析指标、内容和框架的研究和构建,为今后进行其他领域的相关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础。本研究项目历时一年半,顺利通过验收。今天,我们将课题研究的成果付梓出版,让从事生物质领域研究与产业化的人员和团队能够从另一个角度了解该领域的研究和产业化情况;同时,也从情报研究方面,让同行看到我们的研究成果。参加本报告研究的人员共16名,他们都是具有专业背景并从事文献情报工作多年的人员,具体分工和完成任务情况如下:贾苹作为项目负责人是本书编写的策划发起人,负责整个项目的策划组织,负责全书的谋篇布局、项目计划和实施方案制定、审阅定稿和编著工作的组织协调;孙玉玲作为本书编写的负责人之一,负责各分论部分主题和章节设计、研究框架和技术路线的确定,参与项目实施方案设计,项目组织协调和稿件审阅工作;石昕作为本书编写的负责人之一,负责全书统稿,参与细分领域主题的确定及产业情况调研、参与综述部分章节设计以及全书的专家资源建设。本书主编排名不分先后,各章节撰写人如下。第一篇 综述:由贾苹、孙玉玲、郭文姣、闫亚飞、董璐、彭皓、王溯等撰写。第二篇 生物质预处理: 蒸汽爆破技术,由谢华玲、陈欣撰写;生物质酶解技术,由陈欣撰写。第三篇 生物质能源:生物质厌氧发酵产沼气产业技术,由陈芳撰写;沼气纯化制天然气产业技术,由陈芳撰写;生物柴油产业技术,由董璐、孙玉玲撰写;生物质成型燃料产业技术,由郭文姣、张博撰写。第四篇 生物基化学品:生物基丙烯酸产业技术,由陈舒枢撰写;1,3-丙二醇产业技术,由董璐撰写;丙酮酸产业技术,由杨雨涵撰写;生物基丁二酸产业技术,由彭皓撰写;生物基己二酸产业技术,由陈芳撰写;异山梨醇产业技术,由彭皓撰写。 第五篇 生物基材料:聚乳酸产业技术,由谢华玲撰写;聚羟基脂肪酸酯产业技术,由陈小莉撰写;聚碳酸亚丙酯产业技术,由赵婉雨撰写;聚丁二酸丁二醇酯产业技术,由陈欣、闫亚飞撰写;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产业技术,由张博撰写;-聚赖氨酸产业技术,由谢华玲、赵婉雨撰写;聚乙烯醇产业技术,由闫亚飞撰写;聚苹果酸产业技术,由张博撰写。本课题的研究得到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党组副书记李冰在项目选题和经费方面的大力支持;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刘细文副主任参与了项目整体策划与框架设计,指导和协助解决项目中情报研究方法应用等问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张晓林教授也给予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在研究过程中,也得到相关领域专家们的指导,在这里要感谢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韩布兴院士和清华大学刘德华教授为本书写序。感谢以下专家为20个子领域报告提供的专业意见和建议: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张锁江院士、陈洪章研究员、王岚研究员、邢建民研究员、万印华研究员、赵兵研究员、王晓东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李春成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江宁研究员、向华研究员、韩静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季君晖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崔球研究员、郭荣波研究员、李学兵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王钦宏研究员、张学礼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陈学思研究员、王献红研究员、周光远研究员、季生象研究员、姜敏副研究员、周庆海副研究员、边新超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杨晟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郝健副研究员;清华大学刘德华教授、陈国强教授、郭宝华教授;南京工业大学余定华副教授;吉林大学段海峰教授等。感谢以下人员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给予的支持: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科技合作处侯鹏处长;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科技开发处张凯处长;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知识产权办公室王勃主任;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产业合作部张春育主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科技处傅东升博士;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科技开发办马玉久主任等。感谢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黄向阳主任在本书出版过程中给予的大力支持。本项目的研究是产业情报在生物质转化与利用领域的一次应用的尝试,一次有益的探索。希望在今后的相关研究中,能够有新的突破,也希望得到同行的批评指正。编者2017年11月于北京中关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