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剑桥斯堪的纳维亚戏剧史(剑桥世界戏剧史译丛)
》
售價:NT$
704.0
《
禅心与箭术:过松弛而有力的生活(乔布斯精神导师、世界禅者——铃木大拙荐)
》
售價:NT$
301.0
《
先进电磁屏蔽材料——基础、性能与应用
》
售價:NT$
1010.0
《
可转债投资实战
》
售價:NT$
454.0
《
王氏之死(新版,史景迁成名作)
》
售價:NT$
250.0
《
敢为天下先:三年建成港科大
》
售價:NT$
352.0
《
直观的经营:哲学视野下的动态管理
》
售價:NT$
407.0
《
长高食谱 让孩子长高个的饮食方案 0-15周岁儿童调理脾胃食谱书籍宝宝辅食书 让孩子爱吃饭 6-9-12岁儿童营养健康食谱书大全 助力孩子身体棒胃口好长得高
》
售價:NT$
214.0
|
內容簡介: |
本书围绕伊核问题破局这一主题展开分析,从多个角度重点探讨了破局的促进因素,涉及奥巴马政府对伊朗的接触政策、美国在伊朗核权利上的渐次让步、欧盟在伊朗核问题上的政策、对伊朗的经济制裁、国际法、美国中东离岸平衡战略、乌克兰危机等。同时,本书还对破局后中国对伊朗政策进行了探讨。
|
關於作者: |
岳汉景,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国际政治系副教授、博士,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后,其研究方向为中东问题、外交政策问题等。在《外交评论》、《东北亚论坛》、《美国问题研究》等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数篇,其中1篇被《新华文摘》论点摘编收录,2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国际政治》全文转载。主持教育厅重点项目1项,作为第一参与人参与了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课题各1项。出版专著1部,题为《文化影响国家行为的机理研究》。该专著获蚌埠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2等奖。2013年4月被聘为安徽财经大学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
目錄:
|
第一章 奥巴马政府对伊朗的接触政策与伊核问题初步破局/001
第一节 小布什政府对伊朗的选择性接触政策/003
第二节 奥巴马政府对伊朗的无条件接触政策/007
第三节 接触政策下的伊核问题系列会谈与美伊密谈/011
第四节 本章小结/018
第二章 美国在伊朗核权利上的渐次让步与伊核问题初步破局/021
第一节 伊朗的核权利应该是什么/021
第二节 小布什政府在伊朗核权利上的让步/025
第三节 奥巴马政府在伊朗核权利上的继续让步/028
第四节 美国在伊朗核权利上让步的原因/031
第五节 本章小结/035
第三章 欧盟在伊朗核问题上的政策与伊核问题破局/037
第一节 国际原子能机构框架下欧盟的积极调解人角色(2003~2006年)/038
第二节 联合国安理会框架下欧盟在伊核问题上的政策(2006~2008年)/041
第三节 6 1框架下欧盟在伊核问题上的政策(2009~)/044
第四节 本章小结/050
第四章 经济制裁、政权更迭与伊核问题全面破局/051
第一节 以核问题为由对伊朗的经济制裁/052
第二节 政权更迭:美欧强化制裁的目的/056
第三节 伊朗政局保持稳定:美欧目的没有实现/065
第四节 本章小结/080
第五章 国际法与伊核问题全面破局/082
第一节 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产生与发展/082
第二节 国际法对伊核问题全面破局的促进作用/095
第三节 本章小结/111
第六章 亚太再平衡、中东离岸平衡与伊核问题全面破局/113
第一节 亚太再平衡战略出台的原因及实施策略/113
第二节 亚太再平衡战略催生中东离岸平衡/117
第三节 中东离岸平衡战略的实施推动伊核问题破局/124
第四节 本章小结/129
第七章 克里米亚脱乌入俄、俄欧能源博弈与伊核问题全面破局/130
第一节 克里米亚脱乌入俄背景/131
第二节 俄罗斯使用武力的非法性与政治合理性/133
第三节 乌克兰危机加剧俄欧能源博弈/159
第四节 乌克兰危机前的俄欧能源博弈及伊朗的角色/163
第五节 俄欧能源博弈激化助推伊核问题全面破局/165
第六节 本章小结/172
第八章 伊核问题破局后中国对伊朗的政策/176
第一节 欧美在伊核问题上的政策对中国的影响/176
第二节 伊核问题破局后中国对伊朗政策的机遇与挑战/185
第三节 本章小结/191
附录1 《联合行动计划》/192
附录2 《联合全面行动计划》/197
附录3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第2231(2015)号决议》/214
参考文献/221
后 记/255
|
內容試閱:
|
前言
长期以来,伊朗核问题一直是国际热点问题之一,其本质是美国与伊朗的关系,美伊关系的建立发展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有着密切联系。自2002年以来,美伊两国及国际社会虽历经十多年的艰苦谈判、强力施压与反制,但伊核问题没有明显解决。直到2013年11月24日,伊核问题临时协议的达成,此问题才终于实现了初步破局。后来,经过多轮谈判最终于2015年7月14日达成了伊核问题全面协议,实现了伊核问题的全面破局。本书主要从多个角度探究伊核问题破局的原因及促成因素。
奥巴马政府对伊朗的接触政策是伊核问题初步破局的背景原因之一。自1979年以来,美伊长期敌对,两国罕有高级别官方接触。小布什政府时期,美国对伊朗实施选择性接触政策,即在阿富汗、伊拉克问题上与伊朗进行接触,但在核问题上拒绝与伊朗进行接触,除非其停止铀浓缩活动。这使伊核问题的谈判难以展开。奥巴马政府上台后,美国开始对伊朗实施无条件接触政策,该政策打破了小布什政府留下的伊核问题僵局,开启了6 1伊核谈判模式,并使美伊就核问题进行秘密会谈成为可能。接触政策有利于奥巴马政府在伊朗拒绝其核燃料交换提议后动员国际社会对伊朗实施经济制裁,而经济制裁是促使伊核问题临时协议达成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接触政策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伊朗政治力量的进一步分裂,从而促使美伊双方逐渐调整了对对方的政策,为伊核问题临时协议的达成创造了现实条件。因此,接触政策是伊核问题初步破局的背景原因之一。
伊朗核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是伊朗的核权利问题,美伊双方的激烈博弈就是围绕此问题展开。美国在伊朗核权利上的渐次让步是伊核问题实现初步破局的另一背景原因。伊核问题临时协议的达成与奥巴马政府在伊朗核权利方面事实上的让步有很大关系。实际上,自从伊核问题产生以来,美国在伊朗核权利上逐渐让步:小布什政府由最初禁止伊朗进行铀转化活动和建设核电站,后退到禁止伊朗进行铀浓缩活动并默认伊朗的核电站建设;奥巴马政府更进一步,公开承认伊朗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允许伊朗拥有适度的铀浓缩能力,主要把伊朗进行20%丰度的铀浓缩作为施加新制裁的红线。由于核计划关涉伊朗的民族自豪感、国家安全利益、政权的统治合法性等,且受到伊朗各派统治精英和广大民众的广泛支持,美国不得不在伊朗核权利上逐渐让步。这种让步是伊核问题临时协议达成的另一重要背景原因。
欧盟与伊朗地理位置上相近,经贸往业较为密切,而且在这种经贸往业中,伊朗对欧盟的依赖性更大,此外,欧盟在政治上有很大的国际影响力,因此欧盟在伊朗核问题上的政策对伊核问题破局产生了较大影响。欧盟在伊朗核问题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在伊核问题的不同时期有不同政策。在问题的初期,欧盟主张在国际原子能机构框架内解决伊核问题,自身扮演美伊间的积极调解人角色。调解失败后,欧盟又主张把伊核问题提交到联合国安理会讨论,并在伊朗不听从要求,不断提升核能力的情况下,积极推动联合国安理会对伊朗实施制裁,并且于2010年开始对伊朗实施单边制裁。此后,制裁力度不断加大,2012年达到最严厉程度。欧盟的单边经济制裁是促成伊核问题临时协议的重要因素之一。欧盟认真履行临时协议,几次冻结对伊朗的制裁,从而为伊核问题全面协议的达成创造了条件。欧盟在伊核问题上的政策目标也是不断变化的,这主要体现在对伊朗核权利认知方面的变化。同美国一样,其在伊朗核权利上也有一个渐次让步的过程。
联合国及欧盟对伊朗施加的经济制裁是伊朗核问题破局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欧美对伊朗的经济制裁有核之外的重要目的。美欧以伊朗核活动为由推动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多个制裁伊朗的决议。2011年,在中东大变局、伊朗即将举行议会选举和总统大选的背景下,美欧还加大了对伊朗的单边制裁,其主要目的之一是促使伊朗发生比2009年规模更大的大选危机,然后西方伺机推动伊朗的政权更迭。政权更迭是美国对伊朗政策的根本目标,小布什政府如此,奥巴马政府也是如此。但是,伊朗不但顺利度过了议会选举,更顺利完成了总统大选,伊朗政治体系表现出了秩序性和持续性,美欧以压促变的希望没有实现。在此情况下,如果继续维持超强的对伊经济制裁,会损害美欧战略利益,这就为伊核问题破局提供了动力。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uclear Non-proliferation Treat,NPT)是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基石,尽管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但在促进核不扩散方面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伊核问题全面协议的达成就离不开包括《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在内的一系列相关国际法的实施。具体而言,国际法的作用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国际法为伊核问题全面协议的制定提供了依据,减轻了谈判各方的交易成本,提高了谈判效率。伊朗核问题很大程度上是伊朗的核权利问题,美国等西方国家最大程度地限制伊朗的核权利,而伊朗则极力最大限度地维护甚至扩大自己的核权利,伊核问题全面协议的主要内容也是围绕伊朗的核权利展开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等相关法律机制对于各国的核权利有所规定,从而为伊核全面协议的制定提供了依据。第二,核不扩散机制本身存在不公平性,大国尤其是美国在施压伊朗放弃所有核活动时缺少依照国际法一争到底的底气,只能在限制伊朗的核权利上做出一定让步。核不扩散机制中一个重要问题是双用途问题,它难以消除国家间在核不扩散方面的不信任。《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具有歧视性结构,总体而言更能维护超级核大国的利益。第三,美国在《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履行上表现糟糕,缺乏压制伊朗核活动的道义优势。在核不扩散方面,美国往往大搞核垄断、执行双重或多重标准等。美国不但不能很好地履行其核裁军义务,而且还在核武器的使用政策上加剧核扩散,给世界造成不安。第四,因核而对伊朗实施军事打击的法律依据不足。国际法禁止各国在国际关系中使用武力,但也有三个被各国承认的例外: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受邀干涉以及自卫。美国如果对伊朗动武是找不到满足任何一个禁止使用武力原则的例外条件的。国际法成为促使美国放弃武力解决伊核问题的积极因素,从而也间接促进了伊核全面协议的达成。
如果把伊核问题置于美国的中东乃至全球战略中进行考察,就会发现伊核问题破局有其一定的必然性。伊核问题破局与亚太再平衡战略有较为密切的间接联系。奥巴马执政后不久,推出了亚太再平衡战略。受限于国力,为了顺利推行此战略,美国需要从中东抽身。但中东地区历来是美国的战略重点之一,奥巴马政府在从中东抽身的同时,也必须尽力维护美国在该地区的利益,于是推出了以收缩力量、操控乱局为特色的中东离岸平衡战略。伊朗是地区强国,伊朗核问题如不实现破局将会使美国难以从中东抽身,也不利于其在该地区构建新的平衡,从而中东离岸平衡战略将更加难以顺利实施,因此美国需要在伊核问题上实现破局。
如果说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使伊核问题破局具有一定的必然性,那么乌克兰危机则可以看作伊核问题全面破局的重要偶然因素。克里米亚脱乌入俄是冷战结束后具有重大地缘政治意义的事件,其发生的背景是俄罗斯与西方长期的地缘政治斗争。俄罗斯在此事件中使用了武力。俄为其使用武力提供的主要理由是保护其国民安全以及受到乌克兰亚努科维奇总统和克里米亚地方政府的邀请,但这些理由既无法证明俄使用武力符合《联合国宪章》关于禁止使用武力原则的例外条款,也无法证明其符合本已颇受争议的受邀干涉的相关原则。因此,俄使用武力是非法的。但是,俄罗斯使用武力却具有政治上的合理性:冷战结束以来,北约、欧盟采取各种手段,包括非法手段不断向东扩张,蚕食俄战略空间,最终使亲俄的亚努科维奇政权倒台;乌克兰亲西方自由派人士掌权严重威胁俄罗斯的核心利益;克里米亚对俄罗斯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且俄以武力促成其脱乌入俄具有历史和现实基础。乌克兰危机致使俄与西方矛盾进一步激化,西方逐渐对俄展开经济制裁。与此同时,双方的能源博弈也达到新的烈度,集中体现于更加激烈的油气管道走向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气源地的争夺上。伊朗具有巨大能源潜力和显著的地缘优势,因此乌克兰危机背景下,其在俄与西方的能源博弈中愈加成为双方重点关注的对象。俄与西方都把在伊朗的博弈置于各自长期的战略规划中。对西方特别是欧盟而言,解除对伊朗的经济制裁是发挥伊朗的能源潜力,有效应对俄罗斯的必要条件,而解除对伊朗的制裁与限制伊朗的核活动密切相关,这就加强了早日达成伊核问题全面协议的必要性。同时,在乌克兰危机背景下,俄支持伊核问题全面破局对其有特殊的政治意义,而且破局本身虽然会对其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但也为其发展与伊朗的经贸关系提供了机会。
欧盟在伊核问题上不起主导作用,所以其伊核政策对我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政治方面及对相关国际规范的认识方面,在经济上的影响既有消极方面也有积极方面,但总体影响不大。伊朗核问题起支配作用的是美伊矛盾,而在这一最主要矛盾中,美国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而美国在伊核问题中起主导作用,其在伊核问题上的政策对中国的影响最大。美国主张把伊核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并对伊朗实施国际经济制裁,让中国被迫表明立场并参与到对伊朗的施压中。美国具有治外法权特色的对伊朗实施单边经济制裁损害了中国的主权,破坏了中国与伊朗的正常经贸关系。伊核问题破局后,中伊关系的发展迎来了新机遇,表现在,中国公司的对伊投资与对伊贸易的机会增加了;中国还可以加大其在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方面对伊朗的帮助;此外可以将伊朗定位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枢纽国;继续扩大与伊朗在金融和防务方面的合作。但同时,中国也面临一定挑战:在伊核全面协议下,发展中伊关系依然存在限制性因素;中国的企业将会面临外国公司,包括欧洲公司(欧洲公司仅在2012年欧盟对伊朗施加严厉制裁后才退出伊朗市场)的竞争;伊核问题全面破局在政治上也对中国产生一些不利影响。
特朗普在竞选总统期间和当选总统之后都对伊核全面协议提出严厉批评,并多次声称要将其废除,认为协议本身存在重大缺陷并破坏了美国与其中东盟友的关系。但是,特朗普没有合理的借口废除协议,同时也缺少必要性,原因在于:一是协议到期后伊朗依然不能在核计划上为所欲为。二是大多数的美国高级官员、学者、民众及欧盟各国等不支持废除协议。三是美国针对伊朗的非核制裁依然可以保留。四是美国可以找到其他借口施压伊朗。五是特朗普在中东地区有比伊核协议更重要的事要处理。当然废除协议也缺少可行性,原因包括以下几点:协议是多边性质的,特朗普无法单方面撕毁它;如果特朗普政府退出协议,伊朗将会重启核计划,这样伊核问题就会回到伊核临时协议达成前的状态,而此时特朗普很难获得其他大国在恢复对伊朗的国际压力方面的支持;非但如此,如果特朗普单方面退出协议,不但会加大与伊朗的矛盾,而且还会同其它欧洲盟国,甚至中国、俄罗斯产生新的摩擦,美国自身也会在经济上遭受一定损失。
本书共分为八章。第一至三章重点讨论美欧的伊核政策对伊核问题初步破局的促进作用,涉及奥巴马政府对伊朗的接触政策及其在伊朗核权利上的渐次让步,欧盟在伊朗核问题上的政策。第四到七章重点讨论伊核问题全面破局的原因,主要探析四条逻辑路径:第四章的逻辑路径是中东大变局和伊朗总统大选的背景下,美欧对伊朗强化经济制裁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推动伊朗的政权更迭,但伊朗在中东大变局中保持了政治稳定,其目标落空,故而进行政策收敛;第五章的逻辑路径是国际法减轻了伊核谈判的成本,且对美伊双方的行为均构成一定约束;第六章的逻辑路径是美国欲顺利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就需在中东搞离岸平衡,而要在中东顺利实施离岸平衡就需在伊核问题上实现突破;第七章的逻辑路径是乌克兰危机加大了俄同西方的矛盾,加剧了俄欧之间的能源博弈,加之伊朗在地缘政治和能源上的优势,能源博弈的加速促进了伊核问题全面破局。第八章分析讨论伊核问题后的中国对伊朗政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