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从地产到体育、文化和快用品,恒大风靡全球;
从打工者到中国首富,他是*“狼性”的冒险家。
|
內容簡介: |
一个南下的打工者,他运用魔术般的手法,为我们上演了一段眼花缭乱的成长史、创业史,让恒大成长为中国地产业的巨擘。随之华丽转身,从地产跨界到体育、文化和快消品,短短四年,风靡全球。伴随着恒大的狂飙突进,“恒大”二字早已变成一个另类符号,代表一个梦想,而掌舵人许家印所展现的洞察力、执行力和营销力,让我们不得不感叹:恒大的世界,看不懂……
|
關於作者: |
吴玲,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历史系。视写文码字为毕生乐趣,乐于探索文字中的奥义,对码字情有独钟。在校期间担任院报编辑,以此为开端,确定了人生轨迹。目前从事文案策划工作,曾为杂志撰写多篇文章。为人可文静,可欢脱,落笔成书,诗情画意有之,嬉笑怒骂有之,笃信文字即人生,写尽悲欢离合。
|
目錄:
|
第一章 “半个孤儿”的大学梦
1苦涩的童年
2跟着奶奶去卖醋
3吃进去的是窝头,挤出来的是斗志
4不认命的鲤鱼越过了龙门
5好人缘是混出来的
6“小皇帝”德才兼备
7炼钢厂里十年磨一剑
第二章 闯荡新生活
1让简历先瘦身
2业务员也疯狂
3在自己搭建的舞台上演出好戏
4曾经的苦是如今的甜
5在广州地产界的第一仗
6地产,我来了
7急流勇退
第三章 打响自主创业第一枪
1恒大成立
2敢拼才会赢
3资金管理的好手
4品牌是新动力
5和员工一起挺过经济寒冬
6这点坎坷不叫事儿
7交际是种乐趣
第四章 首富养成记
1赚钱跟玩似的
2发动名人效应
3集权才能出效率
4打好价格这张牌
5“改名”加“明星”
第五章 上市成就中国地产首富
1解决资金问题
2去香港筹措资金
3超越“万科”这个神话
4上市不再是空想
5不太平的股市
6“拼命”是一种习惯
第六章 恒大的日常
1团队建设至关重要
2敢想敢做
3瞧准时机,果断出手
4执行力是关键
5高效为王
第七章 恒大和足球大有关系
1玩转体育营销
2换帅风波
3花钱办实事
4恒大摇钱树——中超联赛
5地产、足球两不误
6亏钱也划算
7掐住足球“命门”
第八章 与众不同的老板
1不太一样的足球老板
2房产老板进军娱乐圈
3爱江山,爱人才
4房价是件大事
5这个老板有点倔
6君子诚为贵
7不让小股民失望
第九章 胸怀天下,不忘恩情
1行善是责任
2做慈善也是翘楚
3有份恩情没齿难忘
4感恩父老
5践行“企业公民”的责任
6家有爱妻
第十章 新的生存方式——多元化
1矿泉水的秘密——恒大冰泉
2另类的多元化
3向农牧产业发起挑战
4巨头联手
5许马“联姻”
|
內容試閱:
|
1.苦涩的童年
1958年10月9日,许家印出生在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高贤镇聚台岗村一个普通家庭。他的父亲是位老红军,16岁的时候便成为一名红军战士,为八年抗战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枪林弹雨中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负伤后,无奈告别了昔日的戎马生涯,复员归乡,在村里担任仓库保管员,负责保管公家的物品、记工分等事务。许家印的父亲为人耿直,对工作认真负责,注重细节,追求极致,这一点,对许家印的影响颇深。在那个年代,父亲算是见过大世面的人,在战场上也战功赫赫。1951年,中央政府颁给许家印父亲一枚毛主席像章,作为对他工作的认可。
原本平淡却幸福的生活,在许家印1岁的时候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家印的母亲不幸患上了败血症,这在现在来说,都依旧是可怕的疾病,更何况当时的医疗条件十分有限,加上并不富裕的家境,母亲没能坚持多久,便撒手人寰,离开了丈夫和孩子。可以说,许家印自幼没能享受到母爱的滋润,而母爱的缺失对他的性格影响颇深,造就了他独立、坚强的性格。
许家印打心眼里渴望母爱,幸运的是,奶奶填补了缺失母爱的空白,倾尽心力爱护他,守护他,将他养大成人。
奶奶有一项绝活,那就是酿醋,闲来无事的时候,她都会酿上一缸醋,然后拿到集市上去卖。虽然收入微薄,但是可以稍微补贴下家用。奶奶辛苦卖醋并无法维持全家人的生计,家中的重要收入来源是父亲种的柳树,随着小家印的长大,一棵棵柳树拔地而起,时不时地可以砍下来拉到集市上卖钱,还有一些新种下的柳树苗,也可以卖钱。
一棵小柳树苗的价钱在几毛钱左右,每年可以贡献几块钱的收入,可不要小看这几块钱,在当时算是相当不错了。许家印在不上学的时候,不仅会陪着奶奶去卖醋,还会跟着父亲去卖树,大人们讨价还价的场景在他的脑海中挥之不去,看着自家的醋和柳树变成薄薄的钱币,许家印对做买卖有了最初步的认知。
许家印一出生,给这个连续多代单传的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喜悦。对自己的孙子,奶奶自然是宠爱有加,更何况他的母亲早早便离开了人世,奶奶更是倾尽心力。比起溺爱,奶奶对许家印的爱多了份责任,她希望孙子能够像他父亲一样成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所以在关怀备至的同时,对他多了一份严厉。但凡许家印不听话,奶奶就会狠狠地批评他,甚至有时候会动手打他。每逢奶奶动手的时候,许家印都会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大哭大闹,来对付奶奶,脾气倔起来甚至会坐在地上哭一天,饭也不吃水也不喝,任凭谁来劝也不管用。
日子一天天过去,虽然过得清苦,却也有滋有味。到了上小学的年纪,许家印便背着小书包蹦蹦哒哒地往学校走去。上学的第一天,充满了新奇,放学回家后,许家印将“我爱北京天安门”的课文念给奶奶听,奶奶乐得开了花,别提有多高兴了。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场景,却让许家印一直铭记在心,他永远忘不了奶奶慈善的笑容,每每回忆起来,都犹如昨日之事,记忆犹新。
在许家印的家门口,有一块大石头,每天到了他快放学的时候,奶奶就会走出家门口,坐在石头上等他回来。悠悠岁月中,奶奶就是这样一点点期盼着孙子茁壮长大,期盼他健康平安,期盼他有所作为。一向身体硬朗的奶奶,在96岁时安详地离开,算是真正的高寿了。奶奶对许家印的恩情,他这辈子都不会忘记,尤其是奶奶曾对他说了无数遍的做人的道理,他都谨记在心,不敢有丝毫懈怠。
许家印上小学的时候,豫东地区还处在极度贫穷的状态下,“十年九涝”,成为重度受灾地区,家家户户的日子极为难熬,甚至难以为生。在饭都吃不上的年代,人们迫不得已背井离乡,去异地他乡讨饭糊口,出现不少“乞丐村”。在如此艰难的岁月中,许家印的小学是何种场面就可想而知了,几间破草房,用泥巴台子当做课桌,一个台子能挤下七八个孩子,黑板则是用水泥做的,经过黑炭染黑而成。
简陋的茅草房,难以抵挡风雨的侵袭,晴天还好说,但凡赶上刮风下雨,孩子们的日子就更加艰苦。外面“哗啦啦”下着大雨,教室里也跟着“哗啦啦”,用泥巴堆砌而成的房子,遇到雨水,很快就和了泥。加上没有窗户,教室里一片阴暗,不下雨的时候都见不着光,下了雨就更加的昏暗。就是在如此简陋的条件下,许家印硬是坚持着完成了小学的学业,并且品学兼优,是块上学读书的好材料。
尽管一贫如洗,少年时的许家印却有一个非常的爱好,那就是喜好“科技”。当其他小伙伴追逐打闹的时候,许家印正在家安安稳稳地琢磨自己的小发明创造,找来块铁片当做开关,然后把破电线、铁丝一起连在废旧的手电筒电池上,一个可以照明的“家用电器”便诞生了。除了科技,许家印还热衷于绘画,这个爱好对于在泥巴房子学习成长的孩子来说,着实与众不同。
多年后,许家印长大成人,也慢慢踏上了创业之旅,当广东省举办“十大民心工程”,其中一大工程便是针对农村的危旧房加以改造。得知消息后,许家印毫不犹豫地捐资1000万,帮助那些住在破房烂屋中的人们。这个行动,与幼年时的坎坷遭遇有关。
在1999年,当许家印刚刚开始创业的时候,资金并不宽裕,许家印为村里捐了100万元,用于建造学校。最终,一座拥有三层教学楼的小学拔地而起,被村民们命名为“家印学校”。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正是许家印的真实写照。吃过的那些苦,走过的那些曲折,都成为许家印人生道路上的宝贵财富。即便是在创业最为艰辛的时刻,许家印都没有想过放弃,没有想要屈服,因为这点苦只是一般般而已,他可以做得更好,绝对不会认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