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思维方式是由一定时代的人类实践方式决定的,主要是指逻辑形式,是精神产品的生产方式,是思想、观念、意识、理论、学说、计划、设计、方案、蓝图等一切软件的生产方式。思维方式从意识的方面以一定的形式和方法组织主体的思维活动,以一定的层次和序列组织思维的原材料,并在思维成果中表现出来,是思维借以实现的样式,是整体的、有结构的、类型化的思维能力,是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基础。主体的思维能力是思维方式整体功能的动态表现。
写作者很大的幸运在于能够用正确思维的方式组织正确的内容信息,以解决表达内容的凌乱性问题。而什么是正确的或者更好的思维方式,什么信息内容值得去组织,需要培养出良好的心智才能做出尽可能准确的判断。倘若做到了用正确思维的方式组织正确的内容信息,写作者的表达能力就有了一个不小的提高。
|
關於作者: |
李炳林,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中国英语写作教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认知神经语言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文化与传播符号学会常务理事,全国语言教学研究会理事,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理事,贵州省英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贵州省外语学会常务理事,贵州省宗教学会常务理事;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评审专家,教育部优秀硕博论文评审专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立项评审专家,CSSCI(2012-2013)来源期刊评审专家,《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中国教育导刊》编委,曾任《发现》杂志社副理事长、特约记者。从事英语教学与研究工作逾40载,教授学术论文写作西方修辞学劝说分析英语读写等15门本硕博课程。其学术见解是,思维与语言表达的教学和研究有着永不衰绝的活力,相关研究要走出技巧论。
|
目錄:
|
Chapter 1 WRITING
as a Thinking Process
Chapter 2 EXEMPLIFICATION
as a Thinking Mode for Clarification
Chapter 3 DEFINITION
as a Thinking Mode for Confinement
Chapter 4 CLASSIFICTION&DIVSION
as a Thinking mode for DistingLushing
Chapter 5 ANALYSIS
as a Thinking Mode for Making Decision
Chapter 6 COMPARISON & CONTRAST
as a Thinking Mode for Making Choices
Chapter 7 ANALOGY
as a Thinking Mode for Underlying Similarity
Chapter 8 CAUSALITY
as a Mode for Multiple Thinking
Chapter 9 INDUCTION
as a Thinking Mode for the Ability to Generalise
Chapter 10 DEDUCTION
as a Thinking Mode for Strict Reasoning
BIBLIOGRAPHIE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