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作为一个地方文化的代表性符号,稀有剧种承载着当地的文化记忆和文化基因,有着较高的艺术审美、社会文化、历史认知和学术研究价值,是中原文化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稀有剧种抢救工作能是一个起点,进一步探索富有针对性、有效性的保护手段和措施,为促进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为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期的繁荣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
內容簡介: |
《目连戏河南省稀有剧种抢救工程丛书》是对河南省稀有剧种目连戏的介绍与研究,较好反映目连戏的现状、历史演变,对这一传统剧目的保护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目连戏,指以目连救母故事为主要题材的剧目总称,是目前有据可考的一个戏曲剧目,萌发于宋代的勾栏瓦舍中,河南是目连戏的故乡。它的发展变化,几乎与中国戏曲的演进历程同步,被誉为百戏之祖和中国戏剧的活化石。目前所见很早记录目连戏的文献是宋人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八中元节一条,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因其悠久的历史渊源、广阔的流布区域,儒释道合一的故事内容和别具特色的演出风格而独立于剧种之外,自成一体,成为重要的戏剧演出形态,它是佛教与中国戏曲结合的代表作之一,并在后世不断的发展演变中,以其兼收并蓄的态度吸收了大量地方性民俗,形成别具一格的演出风格。
|
關於作者: |
杨丽萍,河南省文化厅厅长,长期致力于河南省的文化工作建设,发表许多有关河南文化的文章,出版几部有关河南文化的专著。在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