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对中医学科的属性一直颇多争议。现普遍认为,中医学是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国古代医学学科。有人讲要剥 去中医的哲学外衣,大谬矣!正是中国古代文化自成独特系统,才有了中医学的文化符号。
早在六千年以前,华夏文明就已进入了较快发展时期。哲学、天文、地理、农学、文学、医学、建筑、军事等学 科都在发生、发展、分化,各个学科的知识互相汲取、借 鉴、碰撞、融会。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大约到三千年前, 基本形成了各自的学科知识体系,并且有了代表性著作,如哲学的《易经》、文学的《诗经》、医学的《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军事的《孙子兵法》等,这些学科构成 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坚实基础,为封建社会发展提供了思想和科技支撑。
中医学是古代科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既总结了 先人们丰富的实践经验,又努力吸取其他学科知识成果为己所用,不但建立了较系统的理论体系框架,还不断在实践中修订、补充、发展理论内容,使之更加完善。经过漫 长的发展历程,中医学形成了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并成为一门成熟的古代医学,在保障中华民族繁衍昌盛、维护人民健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中华文明的瑰宝。
时至今日,世界上其他古代医学体系近乎消亡,中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一本有启蒙价值的中医文化科普小书。全书共有哲学中医、仁爱中医、预防中医、绿色中医、人文中医等五个板块,共20篇文章予以解读中医文化。全书御繁为简,深入浅出,以淡雅的文风、通俗的讲解,达到了让外行读了有收获,内行看了有启迪的效果,是一本体材新颖、内容精当、文风淡朴、雅俗共赏的上乘之作,属于散文性的科普读物。
本书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为一带一路中医药国际教育培训基地教材。
|
關於作者: |
罗根海,男,1947年出生,祖籍江苏无锡,天津市生人,1982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中文系。曾任中华中医药学会文化分会常委、医古文分会常委。现任天津中医药大学人文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医古文和中医药文化的教学与研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