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东法西渐:19世纪前西方对中国法的记述与评价
》
售價:NT$
918.0
《
养育男孩:官方升级版
》
售價:NT$
230.0
《
小原流花道技法教程
》
售價:NT$
500.0
《
少女映像室 唯美人像摄影从入门到实战
》
售價:NT$
505.0
《
詹姆斯·伍德系列:不负责任的自我:论笑与小说(“美国图书评论奖”入围作品 当代重要文学批评家詹姆斯·伍德对“文学中的笑与喜剧”的精湛研究)
》
售價:NT$
398.0
《
武当内家散手
》
售價:NT$
230.0
《
诛吕:“诸吕之乱”的真相与吕太后时期的权力结构
》
售價:NT$
454.0
《
炙野(全2册)
》
售價:NT$
356.0
|
編輯推薦: |
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光辉灿烂。本社继*辑《历代名家碑帖临习技法精解》(31本)第25届金牛杯优秀图书银奖之后,现推出第二辑《历代名家书法珍品》(32本)。
本套丛书邀请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第八、九、十届政协委员,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广东省中国画学会理事许裕长担任主编,精选历代书法名家精品,如王羲之《兰亭序》、《十七帖》,孙过庭《书谱》、草书《千字文》等代表作。采用大8开,高清全彩影印,锁线装订,*限度地发挥图书的鉴赏功能。
|
內容簡介: |
《历代名家书法珍品》丛书共32册,精选历代书法名家精品,如王羲之《兰亭序》、《十七帖》,孙过庭《书谱》、草书《千字文》等代表作。采用大8开,高清全彩影印,锁线装订,*限度地发挥图书的鉴赏功能。
|
關於作者: |
许裕长,男,1953年出生,广东陆丰市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第八、九、十届政协委员,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广东人文艺术研究会会长,广东省粤风书院院长、广东省中国画学会理事,广东画院特聘研究员,广东省海外联谊会副会长,广东省海外书画交流会会长,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省、市展览发表并获奖。
|
內容試閱:
|
褚遂良(五九六六五八),字登善,封河南郡公,故世称『褚河南』,唐朝大政治家、大书法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一说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先祖为褚少孙,曾补《史记》;其父褚亮,是初唐『十八学士』之一。书法史上,褚遂良与虞世南、欧阳询、薛稷并称为唐初四书家。
褚遂良天赋出众,书法精妙,尤精小楷,一时无匹,声名卓著。唐太宗李世民酷爱书法,对虞世南尤其赏识。虞世南因病去世,李世民慨叹再没有人可以与他一起谈论书法。贤臣魏征慧眼识才,向李世民举荐了褚遂良。李世民召见后大为欣赏,先后封他谏议大夫、中书令等职,一方面令其处理政务,另一方面与己切磋书法。据传,太宗曾让他鉴别内府所藏王羲之墨迹的真伪,他无一误断,足见他对王羲之书法研习之深。褚遂良不仅在书法上让太宗获益良多,而且对太宗忠心耿耿,常忠言直谏,深得太宗信任。贞观二十三年,褚遂良与长孙无忌同受太宗遗诏为顾命大臣,辅政新帝高宗。由于其刚正不阿,当唐高宗李治欲立武则天为皇后时,他从维护国体的角度坚决反对,因此遭贬潭州(今湖南长沙)都督,又转桂州(今广西桂林)都督,再贬爱州(今越南清化)刺史。显庆三年,死于任所。
纵观褚遂良的一生,虽宦海沉浮,秉性刚直,而真正让他流芳百世的还是他出类拔萃的书法艺术。他的书法和虞世南、欧阳询一样,均出于王羲之一流。早期学王惟妙惟肖,后期将虞、欧笔法融为一炉,又加上自己的心得,笔法方圆兼备,结构飘逸潇洒,章法顾盼自如。他的书法线条充满活力,将生命意识融入结构之中。《唐人书评》把褚遂良的字誉为『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法则温雅,美丽多方』。北宋书法大家米芾对唐代书法颇有微词,对晋代书法顶礼膜拜,然而也赞颂褚遂良的书法为『九奏万舞,鹤鹭充,锵玉鸣珰,窈窕合度』,足见褚遂良书法的超人魅力。
褚遂良书法最大的特色为『空灵』。清代学者梁在《评书帖》中云:『褚书提笔空,运笔灵。瘦硬清挺,自是绝品。』可谓一语中的。欧书、虞书都践行『君子藏器』的美学观念,所以他们的作品中找不到明显的运笔痕迹,把书写的律动都隐藏在不露声色的行笔当中。褚遂良却非如此,他要让胸中的激情完全释放,要通过线条的变化展现自己丰富的情感世界,因此其书法在起伏、顿挫、正侧、提按当中形成一种动人心魄的魅力,就像孙过《书谱》中所言的那样:『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运笔的灵动带动了结构的创新。虞、欧二家字体结构都非常严谨,特别是欧书被人称为『楷书极则』,虽然规矩但是不免会流于刻板之弊。褚遂良飞扬着他的生命意识,其书法以瘦长俊逸、收放自如、潇洒不羁的结构风格带给人强烈的飞动之美。
如果说欧阳询楷书体现了一种一丝不苟、瘦硬险绝的端严之美,虞世南楷书体现了一种温润如玉、不卑不亢的君子之美,那么禇遂良的楷书就体现出一种才华横溢、潇洒飘逸的华贵之美。
由于年代久远,褚遂良传世书迹较少,有《雁塔圣教序》《阴符经》《枯树赋》《孟法师碑铭》《太宗哀册》《摹王羲之兰亭序》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