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刻意练习不生气
》
售價:NT$
179.0
《
大宋理财:青苗法与王安石的金融帝国(全彩插图本)
》
售價:NT$
500.0
《
安全感是内心长出的盔甲
》
售價:NT$
305.0
《
快人一步:系统性能提高之道
》
售價:NT$
505.0
《
我们为什么会做梦:让梦不再神秘的新科学
》
售價:NT$
352.0
《
算法图解(第2版)
》
售價:NT$
356.0
《
科学的奇幻之旅
》
售價:NT$
352.0
《
画艺循谱:晚明的画谱与消闲
》
售價:NT$
653.0
編輯推薦:
在巴赫的作品里,我看见上帝的存在!
卡萨尔斯
l大提琴之父卡萨尔斯著作,是他将巴赫带给了全世界!
l罗曼罗兰、梁文道、白岩松、马友友等力荐本书作者。
l华语世界经典卡夫卡译者姬健梅译本。
l如果苦难是一首歌,你会怎样将它演奏完?跨越近一个世纪的动人故事,字里行间都是震撼人心的绝响。
l世界上有很多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我们活着就是为了找到它,将它奏响。
l随书附赠音乐书签:扫码聆听卡萨尔斯演奏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
內容簡介:
音乐家也是人,他面对生命的态度要比他的音乐更重要。
一八七六年出生于西班牙的卡萨尔斯,是二十世纪著名的大提琴家和音乐家。一生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后半生流亡海外。他拒绝前往德国为纳粹演奏,始终以他仅有的武器──大提琴和指挥棒──为深陷战火的平民筹备物资。面对生命*困顿的时期,卡萨尔斯的音乐依然和人民站在一起。
没有卡萨尔斯,或许我们就不会停到巴赫那套著名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在他十四岁时,意外地在一间老书店发现了这套被世人遗忘近二百年的经典作品,潜心研究练习了十二年后才公开演出。卡萨尔斯说,在巴赫的作品里,我看见上帝的存在。
關於作者:
(西)巴勃罗卡萨尔斯
1876~1973,西班牙大提琴家、指挥家、作曲家。他以惊人的演奏和表现才能,提高了大提琴作为独奏乐器的地位。其许多作品的录音都成为以后几代演奏家们公认的楷模。
卡萨尔斯发现并率先演奏了巴赫的6首大提琴独奏组曲《Suites for solo Cello》,这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功绩。卡萨尔斯说,他在巴赫的作品中,看见上帝的存在。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巴赫的音乐,并于1958年被提名诺贝尔和平奖。
(美)艾伯特E.卡恩 (Albert E. Kahn)
出生于英国伦敦,毕业于达特茅斯学院,是位多才多艺的作家。大学时即是优秀的运动员,也获得克劳弗坎贝尔文学奖学金。以撰写政治事件文稿闻名。此外,他的《和乌拉诺娃共度的日子》被誉为芭蕾舞界的重要著作。他拍摄许多著名芭蕾舞女演员的照片,被纽约公共图书馆的表演艺术图书馆和博物馆收藏。
(西)巴勃罗卡萨尔斯
1876~1973,西班牙大提琴家、指挥家、作曲家。他以惊人的演奏和表现才能,提高了大提琴作为独奏乐器的地位。其许多作品的录音都成为以后几代演奏家们公认的楷模。
卡萨尔斯发现并率先演奏了巴赫的6首大提琴独奏组曲《Suites for solo Cello》,这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功绩。卡萨尔斯说,他在巴赫的作品中,看见上帝的存在。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巴赫的音乐,并于1958年被提名诺贝尔和平奖。
(美)艾伯特E.卡恩 (Albert E. Kahn)
出生于英国伦敦,毕业于达特茅斯学院,是位多才多艺的作家。大学时即是优秀的运动员,也获得克劳弗坎贝尔文学奖学金。以撰写政治事件文稿闻名。此外,他的《和乌拉诺娃共度的日子》被誉为芭蕾舞界的重要著作。他拍摄许多著名芭蕾舞女演员的照片,被纽约公共图书馆的表演艺术图书馆和博物馆收藏。
姬健梅
台湾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德国科隆大学德语文学硕士,辅仁大学翻译研究所中英文组。从事翻译多年,译作包括《变形记》《审判》《全世界最奇妙的房子》《魂断威尼斯》等。
目錄 :
推荐序
自序
第一章 年迈与青春
你必须知道,最简单的事物才是最应该看重的。
第二章 耶稣诞生的故事
关于人生的选择,很多时候也就只有一条路可走。
第三章 广大的世界
在巴赫的作品里,我看见上帝的存在。
第四章 马德里时光
我将自己的一切努力都倾注在大提琴演奏上了。
第五章 家乡的土地
欲飞向天堂,须立足乡土。
第六章 新时代的黎明
渴望、期盼良久的新世纪,千千万万人都没能走完前十年。
第七章 四海一家
美好的艺术永远不会保持沉默。
第八章 风雨飘摇
经过多少次苦难的洗礼,才能演奏生命的琴音?
第九章 音乐在巴塞罗那
音乐家也是人,他面对生命的态度要比他的音乐更重要。
第十章 诀别
我哀悼她,直到今日。
第十一章 悲伤的曲调
请我们齐声高唱,一首欢乐之歌
第十二章 流亡,以及流亡以外的
我们要跋涉多远,经过陌生的国度,感觉如此疲惫。
第十三章 白鸟之歌
白鸟曾喑,一朝齐鸣。
第十四章 西班牙琴弓
我首先是一个人,其次才是个艺术家。
內容試閱 :
推荐序:卡萨尔斯的巴赫随想 焦元溥
一、一见钟情
很多人说卡萨尔斯发现了巴赫六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
这话对,也不对。
这些作品并未失传,许多人也知其存在,只是没有人如卡萨尔斯一般,能从尘埃里识得真价。若说音乐史有何震古烁今的神奇时刻,无论标准多严苛,都一定会有卡萨尔斯与巴赫,当年在巴塞罗那二手乐谱店的相遇。
那一年,他十三岁。
虽然学过钢琴、长笛和小提琴,后者甚至在六岁就能公开演出,但直到遇见大提琴,他才找到一生志业。或许也只有技艺、人格、思想、性格皆如卡萨尔斯者,才足以让巴赫大提琴无伴奏组曲在二十世纪重生,更成为日后所有大提琴家皆须挑战的经典。
巴赫、大提琴、卡萨尔斯,注定是一辈子的爱恋相随。
二、三位一体
很多人认为,信仰虔诚的巴赫,音乐里处处可见宗教密码。以大提琴无伴奏组曲而言,六组调性依序是G大调、d小调、C大调、降E大调、C小调和D大调;一说认为应两两一组,对应三位一体的圣父、圣子、圣灵。就和声学观之,第三号C大调和第五号C小调的属音都是G,代表圣父(第一号组曲)掌管圣子和圣灵。而第三号C大调前奏曲开头,旋律正和巴赫清唱剧中一句耶稣(圣子)在此相同,刚好符合如此观点。
对我们而言,巴赫、大提琴、卡萨尔斯是三位一体;对卡萨尔斯而言,演奏、音乐、人性也是三位一体。论技巧,他是了不起的大师,指法运弓都多有创见,力求乐句澄净清晰。但真正让卡萨尔斯不朽的,则是其专注凝练,将个人意志与精神思想完全注入声音,人琴合一的超凡演奏。他的演奏真诚自然,挥洒深沉大气,劲道雄浑又不失优雅节制,音色与音乐更完美融合。
无论喜不喜欢,欣赏音乐,不能错过卡萨尔斯。
三、精益求精
只是或许也别责怪以前的大提琴家对这六曲视而不见,因为它们的确可以当成练习曲,甚至看起来也像练习曲:从第一到第六,技巧难度由低至高。第四号在手指位置困难的降E大调,第五号张力强劲令人咋舌,第六号原本更可能是为五弦乐器谱写,在现代四弦大提琴上演奏,技法更是繁复。卡萨尔斯花了十三年时间钻研,才敢公开演出。又经过三十四年,直到他六十岁,才愿意录制。
戒慎恐惧,如履薄冰,三年后整套组曲方全部录完,离他初见乐谱正好过了半世纪。胸怀绝世才华,却又谦逊慎微,果然是不折不扣的卡萨尔斯。
这是史上第一套巴赫大提琴无伴奏组曲录音。何其有幸,我们有如此伟大的开始。
四、无限可能
但为什么卡萨尔斯要琢磨那么久?
原因很简单,因为这六曲千变万化。依照和声结构,或照音型章法,竟可有不同断句模式。十二个音是三音一组还是四音一组?音群是要二分还是三分?结果天差地别,却又左右逢源。
但演奏当下,却只能自众多选择中挑取一个。
在巴赫的作品中,我看见上帝的存在。而卡萨尔斯以行动证明,他有资格这样说。
五、坚持正道
因为关于人生的诸多选择,很多时候也就只有一条路可走。
西方和声学徒教会歌唱中归纳心得,认为三全音(音程距离为增四度或减五度)既不和谐,又很难唱,称其为音乐中的魔鬼。对作曲家而言,既然三全音被称为魔鬼音程,那么这也就可以代表魔鬼或地狱。在巴赫大提琴无伴奏组曲中,G和D之间可以看成相差四度,C和降E之间则相差(小)三度,C和D则是(大)二度。这是越来越靠近的过程,代表人和上帝越来越接近。而这旅程从四度开始,代表增四度被排队在外,人不能接触魔鬼。
是的,卡萨尔斯也不接触魔鬼。无论局势多么险恶,他也不曾改变坚持。宁可自我放逐,也不向独裁政权低头。就算换来数十年如一日的自苦,他也甘之如饴。
六、倾听人生
关于卡萨尔斯的人生甘苦,选择与坚持,在这本经由访问整理,以第一人称的传记小说中,我们可以见得许多。一如他的音乐,所有人皆可欣赏,这也是一本所有人都可阅读,或许也都该阅读的书。
那里有对艺术与世界,无限的好奇和探索。琴音中熠熠生辉的,是永恒的生命之光。
作者序
起初我跟卡萨尔斯讨论由我来写一本关于他的书时,我心中所想的作品和现在这一本颇为不同。当时我是想用文字和照片来呈现他的日常生活与工作,绘制他作为人以及艺术家的肖像,一幅细腻的当代人物肖像。文字和照片都将出自我之手。
准备写作此书时,我多次随着卡萨尔斯在国内外旅行,参加他的演奏会、大师讲座、他创作的神剧《马槽》的演出,以及他参与的几个音乐节。我还定期去他波多黎各的家中拜访。除了在各种活动中为他拍照,在我们谈话时,我还做了详尽的笔记和录音,这些谈话有时是非正式的闲聊,有时则是有条理的问答,内容都是关于他过去的经历和对许多事物的看法。为了补足对他早年生活的认知,我前往他在法国莫利雷班的寓所和在西班牙的故居,去查看文件资料和纪念文物。
对卡萨尔斯的认识愈多,我就愈发对此书的最初构想不满意。他的整个生涯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背景,而他戏剧化的一生所具有的意义又是那样丰富且充满人性关怀,这让我渐渐意识到倘若只专注于现在,而不能将现在与过去融合,那会有所不足。此外,卡萨尔斯本人的言语充满色彩和韵律,他个人的回忆与感想具有自然的诗意,让他的声音和他的人生故事难以分开。
有一段时间,我尝试了一种做法,把此书的文字部分集中在我们谈话中的问答,然而结果令人沮丧。这样的形式带有一种机械性,而我所提出的问题不仅显得多余,还是一种干扰。我逐渐明白,应该让卡萨尔斯的话语单独存在。
在那之后我有了一个主意:把我的提问全部删除,把卡萨尔斯的回忆和评论整理成一个整体,内容包含叙述、心境和主题。我跟卡萨尔斯讨论这种做法,他同意了。渐渐地,这本书成了现在这种样式。
有一件事需要说明。一直以来,卡萨尔斯始终拒绝写作自传。用他自己的话说在一封给我的信里他这样写我不认为我的人生值得用一本自传来纪念,我只是做了我必须做的事。这与他的个性很相符。因此,我要声明,这本书不该被看成是卡萨尔斯的自传。一本自传当然是一个人的自画像,而此书无可避免地有一部分是我对卡萨尔斯的描绘。再者,书中字句虽是出自卡萨尔斯之口,却是由我来加以组织,而且此书大部分内容也是由我决定。假如由卡萨尔斯来写自己的故事,他所强调的人生面向当然很可能会有所不同。
因此,这本书是对卡萨尔斯的描绘,是以他的回忆和观察勾勒出轮廓。这些回忆和观察正是我过去这几年里记录下来的,也是由我将其编排成如今的样式。我将重点放在刻画他这个人上,用他自己的话语打造成这部作品。他的一生为他的信念做了明证,即艺术与人性价值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