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社会的复杂化、纠纷的多样化,必然要求纠纷解决机制和方式的多元化。相对于诉讼,调解在预防化解矛盾纠纷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它在传承道德价值、修复社会关系、协调情理法等方面的作用是判决所不能替代的。《人民调解导论》以上篇"问"、中篇"知"、下篇"望",对人民调解的历史、现状、未来进行了系统梳理、阐述、总结和展望。《人民调解导论》在内容上,既有鲜明的理论性,涵盖人民调解基础理论、前沿理论及对争议热点问题的理论回应,也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性和指导性,对调解程序、调解方法、调解技巧等详细解析。
|
關於作者: |
侯怀霞,女,上海政法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法学博士,上海政法学院法律学院院长,兼任中华全国人民调解员协会理事,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理事,上海市法学会人民调解法治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先后在《中国法学》《法律科学》《法学评论》《法商研究》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出版著作3部、教材7本;主持和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司法部课题、上海市教委课题、上海市司法局课题等20余项,先后获得教学科研等奖励16项。
张少华,男,现任南京市司法局政治部调研员,三级警监;在部队长期从事思想政治工作,历任连政治指导员、营政治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获全军优秀政治教员称号,三次荣立三等功;1998年9月,转业到南京市司法局工作,先后任办公室副主任、依法治理处副处长、基层工作处处长等职,南京市人民调解员协会会长,上海政法学院兼职教授,江苏省人民调解条例立法专家组成员,全国医疗纠纷人民调解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课题《医患纠纷人民调解模式研究》课题组成员,长期从事人民调解指导工作,对医疗纠纷、劳动争议、物业纠纷、合同纠纷、婚姻家庭纠纷等民事纠纷调解工作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探索,先后被表彰为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南京市机关作风建设先进个人、江苏省司法行政系统先进个人,荣立三等功和二等功各一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