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MATLAB实用教程(第六版)
》
售價:NT$
695.0
《
中国思想的再发现(壹卷:近观系列,沟口雄三教授以其精湛的学术洞察力,旨在呈现一个全面而立体的中国思想图景)
》
售價:NT$
325.0
《
骨科康复学(第2版)
》
售價:NT$
1140.0
《
笔记启蒙 : 英国皇家学会与科学革命
》
售價:NT$
390.0
《
汉语副词研究论集(第六辑)
》
售價:NT$
490.0
《
镶嵌之美:古希腊罗马的马赛克艺术
》
售價:NT$
1390.0
《
后希腊化哲学:从斯多亚学派到奥利金的发展研究
》
售價:NT$
349.0
《
别纠结啦:不被情绪牵着走的通透生活指南(“当代一休”小池龙之介治愈新作!附赠精美书签!)
》
售價:NT$
295.0
|
編輯推薦: |
在《我的情结》中,作者以实践亲历者和组织领导者的角度,从一个侧面真实反映了半个多世纪,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铁路发展的历史,客观展现了铁路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文献价值。作者以严谨求证、科学求实的精神,对中国铁路发展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了多方位、深层次的研究和思考,对未来铁路如何更好发展提出了多方面的建议。阅读学习这部著作,对于科学理性地走好中国铁路未来发展之路,更好担当推动中国梦伟大目标实现的历史重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指导意义。作者以博大胸襟和历史担当,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对前些年铁路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刻反思,指出了不科学、不理性的做法及弊端,纠正了被扭曲的历史事实。阅读学习本书,对于全路干部职工正本清源、肃清刘志军的流毒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书由傅志寰同志历经八年精心打磨,屡易其稿,并经过铁路总公司近百名部级、司局级领导帮助审核,*后定稿成书。本书文风严谨,朴实无华,史料详实,既具有高度政治性、思想性和哲理性,又具有很高权威性、可读性,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
內容簡介: |
这部断断续续写作八年的自传是作者在工作之余完成的,期间查阅了大量资料,核对了许多笔记,力求客观地描述作者学习、工作经历和生活,表达了内心的情感和思索。书稿分成四编,分别为激情岁月、重担在肩、天外有天、闲来杂谈,另有作者的年谱。书稿洋洋洒洒数十万字,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近八十岁老人的艰苦奋斗历程,读到了他亲历的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洗礼和他所经受的时代大潮的磨炼,以及他对中国共产党的感恩之情。他写道:实现中国梦尚需长期奋斗,要披荆斩棘、攻难克险,这一重任必然落在年轻一代的肩上,我们这些人已力不从心。不过,作为祖国曾经的建设者和一个时代的见证人,我还想尽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那就是把自己的经历、体验、感悟乃至遗憾书写出来,希冀对年轻人有所帮助和启迪。书稿与一般严格按照时间顺序写作的传记不同,而是在时间顺序的基础上,选取了作者成长的数个节点,描述了他从一个普通的铁路工人之子,进而留学苏联、返国从事科技工作、赴德进修、奉命调京、任职哈尔滨铁路局、重返铁道部直至担任一届部长的生命历程,也记录了之后任职全国人大常委会和欧美同学会、中国节能协会的部分经历。可以说,这部传记具有高度的政治性、思想性和哲理性,从一个侧面真实记录了半个多世纪中国铁路发展的历史,对中国铁路具有多方位、深层次的研究和思考,也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特别对于中国高速铁路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部书稿既可以作为铁路各级领导干部学习的重要教材,也可以作为铁路职工了解铁路史的重要资料。建议各铁路局和铁路相关单位做好该书的征订工作,特别是给各级铁路领导干部作为学习资料配备,也争取配备给铁路车间和班组。这是一部了解中国铁路史的书这是一部记录院士成长历程的书这是一部写老铁路人艰苦奋斗的书这是一部既朴实无华又闪烁智慧的书这是一部铁路人阅读铁路历史故事的书。
|
關於作者: |
傅志寰 1938年出生于哈尔滨市,1961年毕业于莫斯科铁道学院,曾任铁道部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副所长,铁道部科技局局长,哈尔滨铁路局局长,铁道部副部长、部长。曾被选为中共十四届中纪委委员、中共十五届中央委员、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财经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参加和主持了我国韶山1~4型电力机车和我国第一列电动车组的研制工作,是我国铁路电力牵引领域的开创者之一,并为创立机车车辆自主品牌做出重要贡献。是我国铁路大提速的主要推动者和决策者之一,组织了我国铁路第一~第四次大提速。领导了中国铁路改革,实现铁路运输扭亏增盈。组织建成时速250公里的秦皇岛沈阳客运专线(我国第一条高速铁路),筹划和组织了青藏铁路开工建设等。在全国人大财经委工作期间,组织起草和审议了多部经济法律。主持修订了《节约能源法》,对我国节能减排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
目錄:
|
目录
第一编 激情岁月 1
一 少年时光 3
二 父母兄弟 7
三 苏联留学 11
四 难忘株洲 29五 赴联邦德国进修 54
六 奉调进京 61
七 任职哈尔滨铁路局 64
第二编 重担在肩 75
八 重返铁道部 77
九 经营扭亏 81
十 体制改革 102
十一 工程建设 119
十二 青藏铁路 133
十三 大提速 150
十四 机车与车辆 163
十五 高速铁路 189
十六 对外合作 216
十七 确保安全 224
十八 三讲教育 233
十九 交接班 239
第三编 天外有天 249
二十 任职全国人大 251
二十一 加入院士队伍 268
二十二 服务海归 282
二十三 为节能奔忙 297
第四编 闲来杂谈 311
科学发展 313
自主创新 324
事故联想 336
权力作风 341
道德操守 354
精神力量 359
约束与官箴 365
国外铁路见闻 368
并非闲话 383
伟大的祖国 387
傅志寰年谱 401
后记 404
|
內容試閱:
|
总序
20世纪是中华民族千载难逢的伟大时代。千百万先烈前贤用鲜血和生命争得了百年巨变、民族复兴,推翻了帝制,击败了外侮,建立了新中国,独立于世界,赢得了尊严,不再受辱。改革开放,经济腾飞,科教兴国,生产力大发展,告别了饥寒,实现了小康。工业化雷鸣电掣,现代化指日可待。巨潮洪流,不容阻抑。
忆百年前之清末,从慈禧太后到满朝文武开始感到科学技术的重要,办洋务,派留学,改教育。但时机瞬逝,清廷被辛亥革命推翻。五四运动,民情激昂,吁求德、赛升堂,民主治国,科教兴邦。接踵而来的,是18年内战、14年抗日和3年解放战争。恃科学救国的青年学子,负笈留学或寒窗苦读,多数未遇机会,辜负了碧血丹心。
1928年6月9日,蔡元培主持建立了中国近代第一个国立综合科研机构中央研究院,设理化实业研究所、地质研究所、社会科学研究所和观象台四个研究机构,标志着国家建制科研机构的诞生。20年后,1948年3月26日遴选出81位院士(理工53位,人文28位),几乎都是20世纪初留学海外、卓有成就的科学家。
中国科技事业的大发展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1949年11月1日成立了中国科学院,郭沫若任院长。1950-1960年有2500多名留学海外的科学家、工程师回到祖国,成为大规模发展中国科技事业的第一批领导骨干。国家按计划向苏联、东欧各国派遣18万各类科技人员留学,全都按期回国,成为建立科研和现代工业的骨干力量。高等学校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200所增加到600多所,年招生增至28万人。到21世纪初,高等学校2263所,年招生600多万人,科技人力总资源量超过5000万人,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科技人才达1600万人,已接近最发达国家水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来,从一穷二白成长为科技大国。年产钢铁从1949年的15万吨增加到2011年的粗钢68亿吨、钢材88亿吨,几乎是8个最发达国家(G8)总年产量的2倍。20世纪50年代钢铁超英赶美的梦想终于成真。水泥年产20亿吨,超过全世界其它国家总产量。中国已是粮、棉、肉、蛋、水产、化肥等第一生产大国,保障了13亿人口的食品和穿衣安全。制造业、土木、水利、电力、交通、运输、电子通讯、超级计算机等领域正迅速逼近世界前沿。两弹一星、高峡平湖、南水北调、高公高铁、航空航天等伟大工程的成功实施,无可争议地表明了中国科技事业的进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改革开放,全国工作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速实现工业化是当务之急。大规模社会性基础建设,大科学工程、国防工程等是工业化社会的命脉,是数十年、上百年才能完成的任务。中国科学院张光斗、王大珩、师昌绪、张维、侯祥麟、罗沛霖等学部委员(院士)认为,为了顺利完成中华民族这项历史性任务,必须提高工程科学的地位,加速培养更多的工程科技人才。中国科学院原设的技术科学部已不能满足工程科学发展的时代需要。他们于1992年致书党中央、国务院,建议建立中国工程科学技术院,选举那些在工程科学中做出重大的、创造性成就和贡献、热爱祖国、学风正派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为院士,授予终身荣誉,赋予科研和建设任务,请他们指导学科发展,培养人才,对国家重大工程科学问题提出咨询建议。中央接受了他们的建议,于1993年决定建立中国工程院,聘请30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遴选66名院士共96名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于1994年6月3日,召开了中国工程院成立大会,选举朱光亚院士为首任院长。中国工程院成立后,全体院士紧密团结全国工程科技界共同奋斗,在各条战线上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新的贡献。
中国的现代科技事业比欧美落后了200年。虽然在20世纪有了巨大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祖国的工业化、现代化建设,任重道远,还需要有数代人的持续奋斗才能完成。况且,世界在进步,科学无止境,社会无终态。欲把中国建设成科技强国,屹立于世界,必须持续培养造就数代以千万计的优秀科学家和工程师,服膺接力,担当使命,开拓创新,更立新功。中国工程院决定组织出版《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丛书》,以记录他们对祖国和社会的丰功伟绩,传承他们治学为人的高尚品德、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他们是科技战线的功臣,民族振兴的脊梁。我们相信,这套传记的出版,能为史书增添新章,成为史乘中宝贵的科学财富,俾后人传承前贤筚路蓝缕的创业勇气、魄力和为国家、人民舍身奋斗的奉献精神。这就是中国前进的路。
自序
这本自传断断续续写了8年多,主要原因是无法潜心写作,得闲便寥寥疾书几笔,忙起来也就顾不上了。当然,为把经历过的事情写得尽量准确,尤其是还原未被确切表述或被曲解的事件,需要查阅大量资料与核对笔记,花费了许多功夫。我的愿望是力求客观描述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思索。
全书共分四编,其中第一至三编叙述了我的过往经历,第四编汇集了10年来所写的一些文章、发言稿和心得体会。
回首往昔,这一路走来,虽说平淡无奇,却也不乏奋斗的酸甜苦辣和别样情怀。无论怎样,我的经历也多少算得上是我们这代人的缩影吧。
我出生于伪满时期东北的铁路工人家庭,自幼家境贫寒,是共产党培养了我,让我有机会读书并出国深造,一步步成长、成熟起来。大学毕业后,我到刚成立不久的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以下简称株洲所)工作。在株洲所的23年,工作和生活条件艰苦,我和伙伴们满怀激情地奉献着青春,为研制韶山型电力机车付出了许多心血。45岁那年,我被调离株洲所,先后担任过铁道部科技局、哈尔滨铁路局和铁道部的领导职务。长达40多年的铁路生涯,虽说兢兢业业,却也经历了碰壁的尴尬、失误的遗憾、被人误解的郁闷可当看到铁路迅速发展、运输扭亏为盈、提速接连成功、高铁实现突破、改革不断深化、职工生活水平逐年提高的可喜局面,一切不悦便都化解了,取而代之的是发自内心的欣慰。65岁时,我离开铁路系统,到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工作。财经委员会这个平台给了我更为开阔的视野,可以说是,天外有天,峰外有峰。5年间,我和委员们一起在经济立法和经济监督工作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70岁后,我从人大财经委退下来,在欧美同学会和中国节能协会从事公益活动,作为一个老年志愿者,也感到充实和快乐。
抚今追昔,我们这代人生于旧社会,长在红旗下,深知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国家的今天,也没有自己的今天,所以对党始终心怀感恩之情。我们亲历了多半个世纪的风雨洗礼,经受过时代大潮的磨炼,为祖国现代化事业奉献了自己人生最有活力的时光,虽然苦了点,累了点,但无怨无悔。
而今,祖国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生机盎然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炎黄子孙为此感到无比自豪。可是我们不能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就,要看到更宏伟的事业还在前头,任重道远。
2009年我偶遇著名科学家师昌绪先生。他饶有兴趣地提了个问题:中国何时能从一个科技大国变成科技强国?像是问我,又像是问他自己,不由得令我浮想联翩。虽说中国国力已今非昔比,科技取得长足进步,但实现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强国,依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艰巨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论述,道出了包括我们老一代在内的亿万群众的心声,并已成为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伟大祖国的强大精神力量。实现中国梦尚需长期奋斗,要披荆斩棘、攻难克险,这一重任必然落在年轻一代的肩上,我们这些人已力不从心。不过,作为祖国曾经的建设者和一个时代的见证人,我还想尽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那就是把自己的经历、体验、感悟乃至遗憾书写出来,希冀对年轻人有所帮助和启迪。
苏东坡曾赋诗感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他的诗句点出了世事的复杂性和防止以偏概全的必要性。本书的回忆和感悟是从我主观的角度写下的文字,难免会有不妥之处,恳请读者朋友们不吝赐教。
2017年7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