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1933年和1934年陶菲格哈基姆分别完成自己的戏剧代表作《洞中人》和《夏哈尔札德》,这两部作品的问世在埃及文学界和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特别是《洞中人》的发表引起轰动,其所包含的丰富哲理深受同仁们的一致赞誉。埃及著名文学家塔哈侯赛因曾称赞说:《洞中人》这一剧本的问世在阿拉伯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它是阿拉伯文学中创作出的*部真正可以称为剧本的作品;可以说它丰富了阿拉伯文学,为这一文学增添了一笔从未有过的财富,可以说它提高了阿拉伯文学的地位,使这一文学毫不逊色于古今的外国文学。
|
內容簡介: |
《洞中人》取材于七眠子的故事,有人将说:他们是三个,第四个是他们的狗。(18:22)剧中描写三个人曾经为了逃避残暴的国王底格亚奴斯的迫害,躲避在拉格姆山的一个漆黑的山洞里,一睡就是三百年。突然有一天,他们从沉睡中醒过来,每个人都以为自己只睡了一夜,感到饥饿难耐,于是差遣其中的一个出去到村镇上买食品,当人们看到他拿的竟是三百年前的古币、穿着奇形怪状的衣服时,都感到十分吃惊。询问之后,牧羊人才知道时间已经过去三百年了。现在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当年迫害他们的国王早已死去,他们的家人也全都不见了。
当洞中人重新回到社会中,准备开始新生活的时候,他们每个人都经历了一场人与时间的矛盾斗争,*后一个个又回到山洞中直至死去因为他们是过去时代的人,他们只能在原来那个特定的时间和环境中生活,他们与新的现实生活格格不入。正如剧本揭示的单纯地活着毫无价值。没有过去、没有任何联系、没有任何缘由的*生活等于什么也没有。
|
關於作者: |
作者简介
陶菲格哈基姆,埃及著名小说家、戏剧家,曾任埃及文学艺术最高理事会专职委员,后当选为埃及作家协会主席、阿拉伯语言学会委员,并获得埃及国家文学荣誉奖、地中海国家最佳思想家和文学家称号。著有自传体长篇小说《灵魂归来》,这是他的成名作,也是埃及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品,被译成了英、俄、德、意、法等多种文字,受到西方文学家、文艺评论家的高度赞扬。另外,还著有《乡村检察官手记》《来自东方的小鸟》《新女性》《洞中人》《夏哈拉札德》《社会舞台》《彷徨的素丹》《一宗交易》《瞬息之间》等。
译者简介
张景波,1936 年生,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东方语系阿拉伯语专业。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副教授。长期从事阿拉伯语教学和阿拉伯文明史研究。其主要作品有《阿拉伯语泛读》《阿拉伯语语法特点及其来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