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汽车传感器结构·原理·检测·维修
》
售價:NT$
500.0
《
怪谈百物语:不能开的门(“日本文学史上的奇迹”宫部美雪重要代表作!日本妖怪物语集大成之作,系列累销突破200万册!)
》
售價:NT$
296.0
《
罗马政治观念中的自由
》
售價:NT$
230.0
《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宠位厮杀
》
售價:NT$
281.0
《
凡事发生皆有利于我(这是一本读了之后会让人运气变好的书”治愈无数读者的心理自助经典)
》
售價:NT$
203.0
《
未来特工局
》
售價:NT$
254.0
《
高术莫用(十周年纪念版 逝去的武林续篇 薛颠传世之作 武学尊师李仲轩家世 凸显京津地区一支世家的百年沉浮)
》
售價:NT$
250.0
《
英国简史(刘金源教授作品)
》
售價:NT$
449.0
|
編輯推薦: |
教育事业,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清华大学人文底蕴深厚、文科教育承传久远,教育学科(含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始终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在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师资队伍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并在教育研究方面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蕴含有许多值得思考和借鉴之处。然而,目前国内系统论述清华大学教育学及相关方面的书籍尚不多见,因此,该书的出版将是对这一方面的重要补充。清华早在建校伊始即设有哲学教育类别,后又正式设立了教育心理学系,期间根据社会发展及学校自身学科发展的需要进行了相应调整,改革开放以来成立了教育研究室,后又更名为教育研究所、教育研究院,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本书通过对档案文献、图书著作、内部文集、校友回忆等资料的挖掘及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从多个维度进行了系统归纳和整理,竭力为读者提供一部较为完整的清华大学教育学发展的演变脉络,其发展特征及经验启示亦将为我国建设一流的教育学科提供有益的借鉴。本书的主要读者对象为高等教育学、管理学以及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人员、高校师生或其他教育史爱好者等。
|
內容簡介: |
清华在建校初期即设有哲学教育类别、教育心理学系,后根据社会发展及学校自身需要进行了相应调整。改革开放以来成立了教育研究室,并相继更名为教育研究所、教育研究院。本书通过对档案文献、图书著作、内部文集等资料的挖掘,从多个维度对该学科的历史进行系统归纳和整理,力图为读者提供一部较为完整的清华大学教育学发展演变脉络,亦为我国一流教育学科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
關於作者: |
王孙禺 浙江人,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工程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1982年7月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留校任教(含在职研究生)。曾任教育研究所所长、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党委书记等职。发表论文多篇,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等多项。李越 安徽人,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研究员,党总支书记;清华大学高等教育学会秘书长。198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曾任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等职。出版有《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技能》、《教育研究方法》等著作。发表论文多篇,获省部级教育教学奖多项。李珍 安徽人,清华大学校史馆研究人员,博士。2008年获中国人民大学档案系博士学位,后进入清华大学博士后流动站,2012年出站并留校工作。发表《改革开放以来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MIT创办早期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历程及特征分析》《科学技术在档案鉴辨中的应用历程及特征分析》等多篇论文。
|
目錄:
|
目录
概述
1清华大学教育学科与学系(19261976)
一、 历史沿革
(一) 清华学堂时期
(二) 清华学校时期
(三) 国立清华大学初期
(四) 抗战时期
(五) 复员后至文革时期
二、 师资队伍
三、 学科建设与课程设置
四、 科学研究
五、 学生培养
(一) 留学生
(二) 本科生与研究生
六、 大事记
2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19792009)
一、 历史沿革
二、 师资队伍
(一) 教师聘任
(二) 专业技术职务聘任
(三) 获奖情况
三、 学科建设与课程设置
(一) 学科建设
(二) 课程设置
(三) 教材建设
四、 科学研究
(一) 研究机构
(二) 学术团体
(三) 学术刊物
(四) 学术成果
(五) 学术活动
(六) 资料室
五、 学生培养
六、 大事记
目录清华时间简史:教育研究院3清华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19982009)
一、 历史沿革
二、 师资队伍
三、 学科建设与课程设置
四、 科学研究
(一) 学术成果
(二) 学术活动
(三) 学术刊物
五、 学生培养
六、 大事记
4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20092016)
一、 历史沿革
二、 学院与教师
(一) 机构设置
(二) 师资队伍
三、 学科建设与课程设置
(一) 学科建设
(二) 课程建设
四、 科学研究
(一) 研究所(中心)
(二) 研究成果
(三) 学术刊物
(四) 学术活动
五、 学生培养
(一) 研究生培养
(二) 培训部
(三) 数字化学习中心
六、 大事记
结语
附: 教育研究院教师学生名单
后记
|
|